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不怕无庙 只怕无道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玉壶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怕无庙 只怕无道

  文 /玉壶心

  “不怕无庙,只怕无道”,这句话是晚近在台湾成就肉身菩萨的清严法师所提出来的。有两种解读方式,一是:出家人以能了生脱死、成就道业为首务,不要去计较、追求名闻利养,再一个是:如果懂得道理方法,有修养、有智能,何愁没有四事供养,及安身立命的所在!含有鞭策及勉励的意思。乍看很像儒家的“居子忧道不忧贫”,只是儒家的道,最多只能升天,或把人做好;而佛教的道却能使人了生脱死、成就佛菩萨。

  根据云老禅师的解释,至少要完成六地以上,才能成就肉身菩萨。又虽然同是肉身菩萨,境界也有差别。如汐止的慈航法师,从大陆来台湾后,不显病相,乃至坐冤狱被关时,不显苦相,业报已经完全清净,不以老病苦而说法,是个八地以上的补处菩萨,或称之为果地菩萨。而清严法师一生几乎与病魔为伍,只是病的越严重,反而越精进,所以能克服障难,而有如此傲人的成就,是个值得我们效法的尊宿。

  然而时下的出家人,“不怕无道,就怕无庙”的不能说没有。过去的丛林规矩是,出家受戒完后,五下学戒,五下以上才可以听教参禅、行脚、参方。如今都因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接受了“速食文化”了。来寺没几天,头发一剃;出家没几个月,大戒一受;出坛后红祖衣一披,就是大法师,或精舍、寺院的住持了。有的出家不到三年,就办禅修班,教起禅来了,据说“生意”还不错。难怪云老禅师要感叹:“有的人对禅一窍不通,但是他开的禅修班却人满为患。”

  其实有心想荷担如来家业,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是很值得赞叹的。只是利他、度他必须先具备自利、自度的智能修养。如果自己都得不到好处,或无道可言,如何去分享别人?自己的烦恼都化解不了,怎么帮别人化解?如同在社会上,要想当老师,除了大学毕业,还得修满教育学分,更要考试及格入取,再实习一段时日,才够资格“传道、授业、解惑”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世俗人如此,出家众也不能免俗。三把空心菜还没吃完,就想上西天成佛做祖的大有人在,依于有限的知识经验,加上自我意识,“开口便乱道。”抬面上说得头头是道,现实生活中遇上问题,表现的跟凡夫俗子没有两样。还有的法师不管遇到什么人来请法,都教人家念佛,说是永明禅师说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只靠自立参禅修观不能了生脱死,唯有仗阿弥陀佛的他力才能横超三界。像极了选举花招,为求胜选,一昧抹黑、重伤佛教的其它九大学派。他忘了释迦摩尼佛是大医王,不是“一味单方郎中”,依于众生根机、业力、兴趣千差万别,方法也就因人而异,怎么可以一味单方治百病?!。

  有道是“庸医误人,仅此一生;邪说害人,殃及累劫。”因为先入为主,影响所及,有真修实证如云老禅师之类的善知识,由于见地不同于常人,于弘法时,反而受到质疑,甚至招来谩骂:“大家都这么说,为什么偏偏你说的和人家不一样?”所以老禅师总会无奈又谦虚的告白:“就算说我是用混的好了,这八十几年来,也混了不少了吧!”早在二十八岁那年,老禅师就受本山长老推荐,混上了大陆四大名山八小山之一的小南天──天岳山梵音禅寺的方丈宝座,统理全山二千七百多位僧伽。想必是山上无高僧,可是听说过去天岳山出了好多肉身菩萨呢!事实上,就如老禅师自己说的,出家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经典。

  因此,老禅师教诫门下弟子,自未得度之前,有心得想分享他人,不要以为我是在“代佛宣法”,会误导他人,认为法师说的都对。如果改用“探讨”的方式,表示自己还在学习,道理方法只能参考,不一定正确,听众必须多看、多听、多问、多比较选择,不要照单全收,以免误入歧途。

  想要成为有道高僧,必得历经一段漫长的身口意调整的岁月。成佛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最忌投机取巧。有多少修行,才能完成多少修养。智能也是慢慢累积的。当然要想拥有智能,除了要懂得道理方法,还要依止善知识学习,才不致盲修瞎练。初学佛者不要急着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乃至大师、长老告诉你适合修那个法门,或什么法门最好、最便捷,都不可信。必得自己先花很多时间去接触佛法,从多看、多听、多问、多比较选择中,就能发现自己兴趣的法门,及条件的适合与否。甚至该依止那位善知识也心知肚明了。又经典是佛陀的语言,有修养的法师,能把它转化为人类的语言,使人容易吸收、消化。有了基础后,在阅经藏,才不会依文解义,死在句下。

  修行的道路上,戒、定、慧三学不可偏废。止修戒不修定慧,最多只能生天福报受完,依然退堕。止修定慧不休戒,恐怕人身难保。又有慧无定增邪见,有定无慧长愚痴。所谓戒是“有犯的机会,能做到不犯。”如果连犯的机会都没有,那叫无行可修,身口意就不能得到调整改进。所以才有“五夏学戒”的说法,戒是要慢慢学的,从有犯,进一步做到犯的次数减少,最后达到不犯。

  定的涵意很广泛,从三昧、三摩地、奢摩地、毗钵舍那、禅那、到四禅八定,九次地定都包括在内。简单的说,就是于身口意有乱的时候,如何使它不乱。初学定的人,不要希冀达到什么境界,重要的是,有没有按照经典的要求及定去做,譬如吃饭就专心吃饭,睡觉就睡觉,静坐就静坐。不可边吃饭边想心事或看电视,会消化不良。或者万上要睡觉了,又念佛又练不倒单坐着睡。白天静坐参禅或共修,上课时,却因晚上练不倒单睡不好,或养成一坐下来就入睡的习惯,结果参禅也参不出名堂来,共修上课也学不到东西,觉又睡不好,什么事都做不成。

  老禅师说:“不倒单是要有很好的禅定基础的。”可见并不是坐着睡觉。纵使练习不倒单,坐着睡觉,最多只是一种苦的体验,不能当成正确的修行。有人会夸耀自己练不倒单,坐着睡觉,知道真相的人,心里总会冒出一句:“坐着睡有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怎样能做到坐着不睡觉(不打瞌睡)。”因为打瞌睡是昏沉加失念及空亡,里面完全没有内容,怎么有机会见道!过去的禅和子才说:“宁愿胡思乱想,也不要昏沉打瞌睡。”成了习惯后,不只是障道因缘,身体可能还会越来越糟糕。

  又如奢摩他、毗钵舍那译为止、观,也是有内容的。所谓“止于一念,研究、分析、认识;观照菩提,要返照,要察觉。”一念起,如果是一个欲念的生起,欲念的内容是什么,所止的就是什么,而后进一步返丈察觉,并不是空心静坐,做个土地公。还有的人气血不好,静坐时,总是弯腰驼背,不能挺直脊梁,或喜欢找东西靠着较舒服,折样都是不合乎要求规定的。贪图一时的方便,后患无穷。

  慧在梵文的原音是“般若”,它是依于“闇那”──智而来。智有世间的知识经验,以及佛法的,运用这些,发辉成为有饶益性的力量,能化解烦恼,显现菩提,乃至了生脱死、成佛成菩萨。简单的说,就是有迷痴时,能做到不迷痴。痴是情识的执着,执着起于迷惑,迷惑是因不明了,没有智能。有了智能,就没有化解不了的问题,如果说佛学就是学智能,一点也不为过。经典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又说:“般若般罗蜜是波罗蜜之母。”像禅那译为静虑,事实上是运用思想,发挥智能。思想要有内容,慧从那里来?都是依于智。所以说慧不用修,智才要修,修有搜集、培育、耕耘的意思。不管是世间的知识经验,或佛法的,都教做智。只是世间的总是有缺失、不圆满,唯有佛陀所说的,才是圆满的,没有缺失的。

  譬如禅定里,有个非想非非想,依于世间的知识经验,最多只能达到非想──不同于原有的的,还是有缺失的和伤害的,运用佛陀的道理方法,才能达到非非想──突破原来的非想,圆满而没有任何的缺失伤害。为什么有“禅通三藏”这名词?因为思维的内容要以经藏为依归,成就的结果要以佛法来印证,如果有一点点不同于佛陀所说的,那不是野狐禅,就是邪魔外道,最多只是成为外道缘觉。

  经中说:“身入经藏,智能如海”。懂得道理才好修行,才不致走岔了路。所谓道理是认识问题,方法是化解问题,于禅那中思维,才能有所发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才有突破烦恼,显现菩提的机缘。有的人害怕烦恼,一味于禅坐中追求菩提和顿悟,从不在经藏及道理方法上下工夫。其实没有渐修,那来的顿悟?想要明心见性,还得先要修心养性。总以为禅师是不看经典的,以为一开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那为什么赵州从谂禅师大悟三次、小悟无算,还说心中有事,依然在外面行脚参方,求善知识引导,觅个歇心处呢!

  精进的过程中,难免寂寞,难免苦闷,还得忍受世俗人异样的眼光,及红尘世界的种种诱惑。有时看着同参道有在享乐,日子过得非常惬意,还比自己更有名闻利养,更赢得在家居士的恭敬,不禁生起何苦虐待自己的念头。僧团里,总还有是非争端、勾心斗角,及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对立,产生烦恼及不平衡。除了要有道理方法外,更要有一份道心,才能克服化解,才能持之以恒。寺庙里,有固定的起居作息、规矩法则,大众薰修,不致懈怠退堕。四事供养无缺,又有善知识指导,可以安心办道。一段时间后,总会松懈,回头看刚出家的,那种勇猛精进;向前看那些出家好久的,依然精行不歇,必然会汗颜惭愧,激发起强烈的道心。

  有人喜欢清净,讨厌僧团的嘈杂,及人与事的种种问题,因此选择住山或独住精舍,据说台湾精舍有两万多间。只是他们忘了出家人也是人,僧团寺庙还是在五浊恶世,怎么可能没有人与事的烦恼?如果不先学习把人做好,和人相处和谐,还谈什么成佛成菩萨!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何况,难道都是别人制造问题,都是别人使我烦恼,自己都没有问题而使别人也生烦恼,自己真的那么完美的话,也不用住精舍,可以走入人群弘法利生了。因此云老禅师才说:“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知道怎么去适应环境,而不是去刻意改变环境。”

  很早就要起床做早课,也是有人不愿住僧团的原因之一。夏天还好,冬天总会有个强烈的欲望:“要是能多睡一会,那该多好。”偶尔赖床个三、五分钟,那真是天大的享受,因为被窝里暖和。不禁羡慕起独住精舍的人来,早课爱做不做没人管得着,几点做也由自己决定。其实社会上很多职业如送报生、清洁队人员、卖早点、卖菜的、当兵的,不也是很早就起床。尤其阿兵哥晚上还得轮站卫兵。他们就怕没钱赚,不怕早起睡眠不足。又古时候贵为皇帝、王公大臣的,五更三点就得早朝料理国事,那应该更苦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着要做,而且一做就不想下台,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那有梅花扑鼻香。”一点点苦就受不了,如果成就道业。其实如果把想调整过来,就不以为苦了。

  在僧团里,能为常住奉献一份心力,也是一种布施,修福报。不管是个人的职事,出坡作务、或法会共修,诵经拜忏,才刚出家,没有工作寄托,空闲的时间一多,大脑就容易胡思乱想。想的尽是在家的幸福美满,出家后的种种不顺心遂意,看的都是僧团的负面印象,把道心都破坏掉了。有的人在家时,非常发心布施、护持三宝,一出家后,就和释迦牟尼佛斤斤计较了,只在意福利,只想专心修行,不愿意付出,把福报吃完了,就不能安住了。唐朝的百丈禅师贵为方丈,年老时,都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何况佛也是修福慧具足才成佛的,所以才有“福慧两足尊”的称号。只修福不修慧,小心投胎为象挂璎珞;只修慧不修福,证得罗汉依然拖空钵。

  出家久了,是不是就有道!还得看根机、经进度,及是否依教如法,如果“因地不真”,就难免“果遭纡曲”了。所谓“成功是一分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是没错,还得看他努力是否正确。

  有的人错用心,把唱诵梵呗当修行,唱到余音绕梁,“歌迷”交相称赞,他听了也飘飘然,很有成就感,觉得该往这方面发展。不知梵呗唱得再好,有只是“经忏师”不能感动黑白二无常,免于生死苦。其实不只是唱诵梵呗不是修行,甚至念佛、拜佛、诵经、念咒、做早课都不是,那只是助缘,或者说,在我们还没有办法做得了主之前的一种依赖而已。

  也有人在饮食上讲究,较量谁家寺庙做的素菜好吃,以招来信徒,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曾走南传的出家众讽刺的说:“你们大乘的一天到晚搞吃的,还有什么时间修定修慧?”诚然一针见血,值得我们反省检讨。有些人在寺里蛮像回事,也能少欲知足,有得吃就好。一出门就放假不修行了,藉机会打打牙祭,解解嘴馋。尤其在几百元吃到饱的素食餐厅里,那种吃相,就像饿虎扑羊似的,恨不得把所有美味佳肴统统倒进肚子里,什么矜持,什么威仪都到一旁凉快去了。修行人竟然也有假期,小心放假期间,碰上勾魂二鬼。

  还有人把社会上经营事业的方式带到佛教来,弄个道场当老板,收几个徒弟当伙计,把盖寺庙当修行。拜经济起飞之赐,道场是完成了,可是有食无法。徒弟想出去乞法以养法身,师父不放人,两造搞得不欢而散,成了冤亲债主,师徒互相憎嫉,甚至连“忘恩负义”的字眼都搬出来了。或许徒弟真的忘恩负义,剃度、受戒不久就离开。师父呢?当年又呆在亲教师身边多久?这不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了吗!批评、要求别人时,是很容易的,自己又做到了多少?

  有的人非常爱着色身,百般呵护,怕它冷怕它饿怕它累,怕风吹与打太阳晒;几百步远的路,就要坐车;衣食住行都要注重品味。用功一段时间,担心太委屈它,总是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不知色身四大假合,在怎么珍惜,最后不免坏灭,如果利用来修行办道,就可以发挥出饶益功德来。否则日复一日,老死奄忽而至,想要用功,已是“再回首是百年身”了。

  有的则刚好相反,太迷信法身,不在意色身,认为色身只是臭皮囊,死了就算了,不要执着它。应该勇猛精进,为法忘躯,克期取证。于是处处和色身作对,或修种种苦行。虐待自己。没多久,色身就出问题了,调整了三五年,或者终身为病所苦,才发觉色身只有一个,不该和自己过不去,失去了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想修行办道都有心无力。因此色身虽然不能太在意它,但也不能忽略它,想成就法身,还得依靠健康的色身。修行是一辈子的事,不可操之过急,要细水长流,不要山洪暴发,衡量自己的源头有多少水,就流出多少,才能永续不断。

  还有人认为五欲是障道因缘,是罪恶渊薮,应该断除,因此少食少睡,把身心弄成如槁木死灰,连走路都无精打采,那有力气修行。其实欲有必需的,有理所当然的,有强求得来的,不全都是坏的。口渴想喝水,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这是欲,却是必需的。吃要选择适合身体需要的,及对自己口味的,如有人比较喜欢吃面食、辣椒、蔬菜,有这些,就优先选择;或昨夜出去办些事,晚一点回来,今天补足一下睡眠,都是欲,只要不影响早晚课或共修、出坡,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逾越自己的条件、身份,而去强求、造成伤害,那才是贪,贪才是不好。如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或没有钱,装阔去餐厅吃香的喝辣的;或偏食导致营养过剩、不足。人能不吃饭、不睡觉吗?经中说,阿那律尊者于听法时,常打瞌睡,被佛苛责,心生惭愧,发奋用功,七天不眠不休,结果把眼睛弄瞎了。不吃饭呢,那就等死好了,死了还修什么行,成什么佛菩萨。又没有钱,那就等死好了,死了还修什么行,成什么佛菩萨。又没有钱,怎么盖寺庙,那来的饭吃,那来的衣服穿.......

  在以名而言,比丘、比丘尼是个名,师父徒弟,父母子女都是名。我不执着比丘、比丘尼之名,称兄道弟,同住共卧,行吗?我不分别在家、出家之名,行住坐卧和在家无异,可以吗?我不计较师徒、父母子女之尊卑,平起平坐、直呼其名,能吗!

  可见欲是人所必须的,贪才会造持成伤害、障碍、修行人应该从贪欲,慢慢做到少欲、淡欲,最后清净欲,但绝不是断欲。也就是开头由很多的缺失伤害,进一步减少,最后达到没有。何谓清净欲?譬如说:饮食只是为了维护色身、补充营养,有气力承办道业,不是在色香味上计较,去贪求视觉、味觉、口感的满足。虽然还是欲,可是它是清净的,没有伤害的。

  一个修行人,如果不能从贪欲,进一步做到少欲知足,很容易受名闻利养的诱惑,而蕲丧了了生脱死、成佛做祖的初衷。一尝到甜头,在要过原来平淡的日子,总会不适应的;一出了名,我慢心便起,在它的字典里,只有“教”,没有“读”了。所谓“教”是老师“读”才是做学生。行事历里排满的,只有讲经说法、释疑解惑,在挪不出时间深入经藏、吸收知识,再也没有提升自己的空间,这是很值得惋惜的事。所以上白下云老禅师说他出家八十几年,道现在还在“读”,做学生;读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即使是小孩、小事。

  以前看了一位禅师的偈语:“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才刚被人知住处,右移茅舍入深山。”很仰慕主人翁那种淡薄名利的襟怀。后来亲近老禅师,才知道那是阿罗汉行的自了汉,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但还是不改佩服的初衷,因为处在今天功利主义的时代,真正不爱名利的出家众有几位?有的人事名利如敝屣、假清高,那是没有机会得到名利,一逮到机会,就清高不起来了。有句揶揄人的话说:“在山名远志,下山叫小草。”谁改变它的,当然是名利。必景名利是很容易迷惑人的。

  记得老禅师年轻时,想效法船子和尚一叶扁舟遨游江湖,以终老一生。他师父骂他:“你干脆当汽车和尚好了,汽车更方便。”随军队来台退役后,他一个人住山自耕自食,用功办道,发愿“不当住持、不盖寺庙、不收徒弟”。还选择住在荖浓溪上游,人迹罕至,出产百步蛇的地方,以明示决心。结果都破产了,被请出山去做人天眼目。事实上如果自立自度完成,具备了利他度他的条件,而又有这种悲心的话,自然龙天推出,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何必汲汲营营于名利,而不务修行的正业呢!

  这么说来,有道就有庙可当住持了!也有四事供养了!那可不尽然。如从谂禅师是个大善知识,他住赵州观音院四十年,日子非常清苦,几度断炊,但从不向护法居士化缘。又如大乘佛陀,成了佛,还不免食马麦之报。各人因果业力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在台湾这个非常富裕的环境下,可说是“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只要老老实实安住在僧团里面修行,讨个职单,何愁没有四事供养,何必一定要弄个庙当住持!能做个随缘化度的比丘也不错。更扪心自问:是为了了生脱死、回馈众生而出家,还是为了想当住持才来修行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