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科学>>正文内容

科学家与宗教家的思想对撞——“佛教与科学”分论坛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龙泉之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国神经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瓦莱拉曾说,“对于亚洲哲学,尤其是对于佛教传统的再发现,乃是西方文化中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它的冲击将会与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对希腊思想的再发现同等重要。”

29日“佛教与科学”分论坛会场,梵宫妙智堂,可谓高朋满座,精彩纷呈。科学家和宗教家在这里进行了一场高屋建瓴的对话,真知灼见相互碰撞,激发出了思想火花,令本次世界佛教论坛锦上添花。与会专家的观点摘要如下:

台湾法鼓佛教学院校长惠敏法师利用现代神经学的“三重脑理论”对禅修进行了现代阐释。他认为把人脑划分为脑干、大脑旧皮质和新皮质三个层次,可以对应于四念处中的身念处、受念处和心念处。另外,脑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表明,大脑中没有掌管自我意识的特定区域。人的“自我界限”是弹性的、可伸缩的。比如“身体失忆症”的患者会把身体的一部分看成是另外一个人的,这跟佛法的“我无自性”的观点不谋而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认为,物理学发展至今,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他采用宇宙学最前沿的弦论,把宇宙描述为由长度只有10-33厘米的宇宙弦所演奏的壮丽交响乐。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形成了构建物质世界的基石——基本粒子。而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境界风缘在藏识海上引起的波涛。《入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弦与音乐,跟海水与波浪,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全面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科学与佛教的百年对话史。在先后经历了“批判”和“消除”之后,两者已经进入了启迪借鉴的阶段。人文学科思维方式的引入,把实证科学改造成了现代科学、复杂科学,随机性取代了普适性。当今时代,不同的知识体系多元并存,科学与佛教应该找好自身的准确定位,而不是再追求思维方式的相互取代。而港台新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试图继续用儒家文化体系来一统天下。

美国西来寺住持慧济法师介绍了佛法是念力科学的观点。念力是五力之一,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一记载了一个佛陀为波斯匿王传授念力减肥法的故事。波斯匿王派人在他吃饭的时候念诵佛陀的偈语:“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他很快就从过度肥胖转变为标准身材了。

台湾圆觉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梁乃崇先生,对比了佛法与科学的各自的宇宙生成说。先从哲学上论证了“三界唯心”等价于“宇宙从空无所生。”上世纪8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出了“宇宙初始量子态”,得出了宇宙从“空无”中诞生的结论。这跟佛法“三界唯心”、“真空妙有”的观点深深契合。

韩国佛教放送理事长林影潭先生认为,为了克服地球环境的危机,必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肯定自然万物和人类是同等的并树立宇宙观,从而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六波罗蜜多。

慈济大学校长王本荣先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认为现代器官移植及骨髓移植医学的发达使得“头目髓脑,悉施于人”成为可能,从人间佛教的角度肯定了器官捐赠是佛教慈悲精神的表现。由衷的发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正在骨髓数据库”的感慨。

武汉大学宗教学系麻天祥教授,以王季同、尢智表为例,介绍了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佛教的科学分析及比较研究。王季同留学英国,专攻电力工程,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撰有《佛学与科学》一文,蔡元培为之作序并予以高度评价。尢智表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无线电专业,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皈依于印光大师,著有《佛教科学观》及《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

山西省太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悲寂法师,从物理、心理、伦理三个角度,把佛教与科学进行了对比。

澳洲浄宗学院副院长钟茂森先生把大乘佛法中关于宇宙由来的描述,结合现代科学做一次分析,从佛教所阐述的“清浄圆明体”的宇宙本来面目,来体会“和谐世界”的真实意义;从性起繁兴、揽真而成妙有的世界,来体会“众缘和合”之妙用。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副秘书长叶毅生先生分享了作为一个 IT 人对佛教与科学的体会﹐认为我们应该放低对科学的过分执着﹐放开胸怀﹐利用佛教的理论﹑思想去修“心”﹐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蒋劲松副教授深入分析了佛法与科学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上海市佛教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金易明先生比较了科学的真实和佛教的真实,认为前者是对于自然的实证,从客观出发,印证主观认识的真实性;后者是对于认识的考虑,从主观出发,考虑客观存在的缘起性。

进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相关文章阅读

王本荣:佛法与科学的交会

麻天祥: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佛教的科学分析及比较研究

悲寂法师:物理、心理、伦理——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叉点

钟茂森:大乘佛法的科学宇宙观对和谐世界的启示

叶毅生:佛教与科学

蒋劲松:多重视野中的佛教与科学

金易明:佛学与科学之“真实”问题辨析——佛教视野中的科学一瞥

惠敏法师:禅法与脑科学的关系考察

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楼宇烈:科学时代的佛法定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