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科技观比较研究
儒、释、道的科技观比较研究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
古人云:“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避利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1”。尽管人的身体某些器官远不如动物,但是,人们通过开动自己思维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根据仿生学原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来弥补自身能力之不足。如人们通过发明高倍望远镜,使号称“鹰击长空”的双目自愧不如;飞机、火箭等航空器具的发明,使飞禽望尘莫及;潜水艇等水上工具的发明,使水中动物的能量黯然失色······。人们所从事的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统称之为科技创新活动,其成果可以统称之科技创新成果。它代表着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思想智慧和学术水平。儒家、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科技及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很强现实借鉴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儒、释、道的科技观
儒家的科技观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人们引入了社会,使人们格外关心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了根殖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沃土之中的儒家学问。其儒家学问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精神,经过历代儒学大师的构建,形成了以十三经为主的庞大文化体系.其文化的本质是人学,文化的鲜明特征是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儒家经典《周易》不仅探讨了宇宙的起源,而且明确提出了宇宙自然的根本法则是阴阳法则。即“一阴一阳之道”,阴阳之间存在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而阴阳关系实质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则,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思想,即“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做甘2”。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经学文献中也涉及大量关于自然规律、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 涉及到宇宙学、天文学、历法学、农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蒙学读物中也包含有大量科普知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物、农学、医学等各门学常识。古代也有分科分斋重点培养算学、天文、历法等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学校,宋儒胡瑗就施行分斋教育,其“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堰水”、“算历”等科。“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清儒颜元开办的“艺能斋”包括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目,“文事斋”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等科目”3。由此可见,儒家不仅不乏科技精神,而且重视实用技术。
概括起来儒家的科技观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根植于“仁”学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科技思想. 对科技持肯定态度,并将其纳社会功利范畴。主张实用主义,重视“有济于用”、“以术仁其民”达到有利于民生日用之目的。其科技利民之途径可以归咎于“三不朽”学说之中,即通过“立功、立德、立言”来实现。第二,根殖于人学精神中的科技思想,主张并倡导敢为天下先,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进步而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主张作为人生,生当做人杰,死则亦鬼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第三,根植于诚信精神中的科技思想,主张并倡导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6”,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没有诚信的思想基础,就没有真诚的做人行为。儒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8。第四,根植于勤奋好学精神中的学而知之;主张并倡导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如儒家倡导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0”、“学而不思则罔,思则不学则怠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6”。第五,根植于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勇于实践精神中的科技思想,主张并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遵从规律行事,提出:“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足矣”1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即使因科技实践活动致贫致残,也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8”。第六,根植于中庸精神中的科技思想,主张并倡导欲想成其事,必欲利其器观点,认识到生产工具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重视科技的功利原则,将“有济于用“经世致用”放在第一位,作为衡量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标准。正如黄宗羲说指出的:“古者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而无事实者也”19。
佛教的科技观
佛教是自古代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宗教,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至隋唐时期逐渐根殖于中华大地,并完成了佛教本土化过程。其佛教的科技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主张“人间佛教”,慈眉善目看人间。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持平常心、清净心。第二,主张“以寺养寺”科技成果为我所用。如佛教寺院照明用上了电灯,利用现代音响设备烘托佛教氛围,利用因特网建立网站宣传佛教知识,利用电脑读经,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手机进行信息交流。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如小轿车,大卡车、拖拉机等,从事佛事活动或佛教经济活动。第三,主张教徒“精进”,潜心研究佛教义理。以静治动,以不变应万变。佛教徒在认真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天文、地理、动植物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到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就佛教经典来看,其本身就是一部包括科技知识在内的百科全书。中国古代不乏有高僧大德亲自从事科技活动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如我国唐代僧人一行,长期潜心研究历法,注意总结以往历法的经验教训,不仅先后整理出《步中朔》、〈〈步发敛术〉〉、〈〈步日 术〉〉|〈〈步月离术〉〉、〈〈步轨漏〉〉|〈〈步交会术〉〉|〈〈步五星术〉〉等七篇文献资料,而且发明了〈〈大衍历〉〉。此历法从开元十七年(729年)施行,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后代历法学家均采用这种格式来编制历法。
道教的科技观
老子不但把人们引入了自然,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道教科技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我国传统科技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英国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道家20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他们同希腊的前苏格拉底的和伊壁鸠鲁派的科学哲学家有很多相似之处。.......,道家深刻地意识到变化和转化的普遍性,这是他们最深刻的科学洞见之一21”。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技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22。概括起来,道教的科技观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主张从事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必须遵道而行。“道”既是道教立教之本,也是道教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发展规律的认同。抛开宗教意义来说,“道”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做任何事情必须按规律办事,即遵道而行。第二,主张探究自然,辨证思维。道教注重对大自然奥妙的破解,对自然山川,一草一木情有独钟。其道教经典〈〈道德经〉〉一书,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高与下、强与弱、南与北、东与西、大与小、多与少······,这是从事科技之人应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第三,主张结论来源于实践与实验,大胆的想象和设想,如果没有实践做基础或实验的检验,是靠不住的。道教为了寻求“长生不死”之灵丹妙药,许多道教信徒不辞千辛万苦,走访名山大川,采集各种矿石;历尽身心磨难,潜心炼制“金丹”。其中不乏有许多人因此而致残、致命,有些人在炼丹过程中因为事故而导致终身伤残,有的人因服“丹药”而不得天年。这种为追求达到目的而不惜一切代价,直至献出生命的精神,正是科技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第四,主张科技成果为我所用。道教宫观利用电灯照明,采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利用电脑进行学术研究,制作网站介绍道教知识和发布相关信息。这本身就是对科技活动的一种认可,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和利用。
二,儒、释、道的科技观比较
儒、释、道三家都比较重视科技发展,但三家在对待科技工作的态度,发展科技的动机与目的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儒家重视入世,关心国计民生,故注意对生产生活实际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也特别关心社会重视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自觉地对大自然的探究,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重视师承,强调门户之见,“总希望天下只有一家之说的声音”23。所以,在发展科技问题上,偏重人文科学,实用科技,其价值取向以适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特征。在发展科技的动机与目的方面,儒家在认识上比较滞后,说的不多,做得也不够。甚至认为科技是“雕虫小技”,淫逸技巧。由此导致儒家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科技理论和实践方略。佛教重视精神解脱,看重来世幸福,加之远离社会,所以佛教对科技发展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在发展科技的动机与目的方面,侧重借用社会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来促进佛教事业发展。道教追求化羽成仙,最好成为生活在现世的活神仙,所以,道教对发展科技持积极态度,对科技发展肯于投入精力和人力物力。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对古代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养生学、气功学等方面。发展科技离不开实践与实验,三家在这方面,尤以道教做得最为到位,成效也最为显著。
注释:
1,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吕氏春秋.恃君览》
2,3,19朱汉民“论儒家科技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网》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第3、4页。
4,《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18页,《大学.传二》引《盘铭》。
5,《周易.象传》
6,《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12页,《论语·中庸》。
7,17,《孟子.离娄上》
8,《孟子.滕文公下》
9,《论语·中庸》,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10,《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45页,《论语.卫灵公》。
11,12,《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48页、第544页,《论语.为政》。
13,15,《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39页、第548页,《论语.述而》。
14,《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31页,《论语.公治长》。
16,《孟子.尽心下》
18,《四书五经·现代版》上卷,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556页,《论语·里仁》。
19,《孟子.尽心上》
20。,道家,英文Taoism,即可以代表先秦道家学派,也可以指汉代以后的道教。
21,《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175页。
22,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23,《新华文摘》2007、1、56;王曾瑜文: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儒家、佛教、道教、科技观、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儒家、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科技观及其科技实践,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张树卿,男、汉族,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宗教文化比较研究,儒释道文化比较研究。该文章为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儒释道思想比较研究”批准文号:吉教科文合字[2005]第143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