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网络如何保护义工的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智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网络如何保护义工的积极性

  智海法师讲解

  昨天我们讨论了如何用佛教网络,更好的自利利人。大家都献计献策,说了很多方法;那么我们大家都可以学习。今天呢?他的课题是:如何保护义工的积极性。是吧?因为啥呢?我考虑到,他这个题目:往往牵扯到我们佛教网络好多都是义工在服务。是吧?那么在佛教网络过程当中,不像外面的这些网络一样,外面的因为有经济的支撑,企业的支撑,经济势力很雄厚,有一大批网络员工来做网络。那么,我们佛教网络呢?往往是因为这些经济基础不是太扎实,是吧?寺庙里好多居士自己出资,经济都特别紧张。所以说大部分都是我们佛学爱好者,和信佛的呀,修学法门的呀,这些义务发心,没有这些人的发心,佛教网络往往很难办;但是在义工的发心过程当中,也许就面临着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但这些义工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挫折。这个不仅仅是在佛教网络中是如此,在其他的社团中的这种义工其实也如此,社会上自愿者、义工呀也非常发达,但是有数据表明,就是说这些团体的义工他的素质一天天的缩水,越来越少。为什么?一个方面也许是跟世间上这些世俗文化越来越发达,道德呀!智力呀!奉献呀!这类精神越来越少,也许跟这个现象有关。 我们现在的人越来越实际,我们要工作啊,要挣钱啊,要养家糊口啊,这些东西,世俗文化特别发达,特别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几年。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特别深的,物质利益、竞争啊、个性突出这些自我的一种定位,个性非常强,当这些相应的在某一个阶段当中,都是很正常。但现在呼声很高的也就是传统文化,及待发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发展,追求科技进步,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同步的这些道德也在增长,奉献也在增长,大家感觉到这种奉献的精神是越来越长。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或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人们的奉献精神普遍都很高,当时虽然说物资很贫穷,但是大家快乐。但是,等到改革开放以后,物质开放,物资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的得到了提高。但是看看,这个人是越来越不快活,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不象以前,那个时候没得吃,天天吃红署,天天闹革命,觉得蛮幸福的;小的时候吃什么?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吃的?基本的蔬菜、大米,有大米吃得饱就行了,要求不是那么高;但是那时候说上山下乡,所有的人,哪些学生、农民、工人奉献非常高,哪些学生收割小麦不计报酬去支农,农业学大寨嘛,工业学大庆嘛,去支援农村,多大的太阳也不说啥。哪生产队里给你什么报酬呢?给你烧点茶水,哪个老叶茶、大碗茶、给你几个花生,那时候蛮幸福了;这个社会就是社会主义,蛮幸福。甚至我们看过比我们大一点的哪些哥哥姐姐,是披星戴月呀!晚上顶着月亮去割芥子,割什么?早法师家还没起来的时候争着去做好事,争着学雷锋不留名,大家觉得这是个时尚,就学这个。 但是现在你学雷锋,人家认为你是不是犯精神病了;这个社会风气慢慢的有一些改变,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人们在自觉,人们不象以往那样没有个性,今天人的个性得到了显发,个性得到显发的同时,我们看到很多现象使人非常扰心?你譬如说:我们说无产阶级兄弟姐妹,他们在面临这种困难的时候,与他们有深厚的阶级感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雷锋同志的几句话,被写成标语,然后呢?到处印发:对待阶级敌人要像数九寒冬那样严酷,对待兄弟姐妹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这些语言仅管是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能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情存在;邻里之间也是这样,他走那里去,门是不上锁的,那个邻居是可以随便进去的;家里边要是有点好的生活的时候,那是招呼左右邻居:今天我打平伙,有好吃的哟,感快过来大家吃哟,端个饭就过来了,人家家里有好吃的时候同样招呼。现在你看这种情形越来越少了,甚至现在感慨的是,住在左右邻居好多年,彼此没有朝过面,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真的就象老鼠不相往来的那种生活,人越来越隔陌;今天社会上所报到的一此现象,你譬如说:千个人围观一个人掉进河去了,没有人去打救。这些现象连外国人都很惊呀!说你们学社会主义,学到这种程度吗?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非常反常的现象,我们原来从这个“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慢慢的过渡到:“以德治国”。

  江**所提的,也就意识到一种德性的偏差,越来越利害。但是光提这种以德治国,好像跟西方:“以法治国”好像不相协调,道德是一种比较高的水准,法律呢?是一种大众化的水准。所以最后和偕社会重多,今天就是以人为本,和偕社会讲得多,你看那些网络上呀!报纸上呀!新闻上呀大多出现很多东西,你譬如说:那个南京还是什么地方,一个学生,一个老太太摔倒了,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把这个老太太扶起来,结果扶到医院,家里面的人反诬他一把,告上法庭,要让他赔七万八万。这个案例下来以后,举国滑然,那以后哪个还去做这个好人呢?前几天我在网上又看一例:是什么时间,是一个小伙子扶一个老头,最后又是被判要赔多少钱。同样的事例屡屡发生,一次又一次让这些行善的、帮忙的,这些积极性一次又一次得到这种损减;乃至今天人们要作好事的时候,都要找几个人来证明。这个现象出来以后真的让世界惊,人家说做好事要谁证明呀!可是今天不行,今天那个老太太跌倒了,我要上去扶她,我要不去扶她,这个良心说不过去,要去扶她呢?又怕被人诬一把,要赔个七万八万怎么办?来来来你们几个给我证明,是她自己摔倒的,你们给我证明我才去干好事,这还是好的。大多数都是怕麻烦,见而不见,也就离开了。社会上的风气如此,也难怪影响到方方面面;所以说做好事呀!做义工呀!这种积极性越来越减少,这和我们的社会风气应该是相关的。所以说针对这种社会风气相关的话,我们要保护义工的一种积极性,那要回归到一种整体文化的提升,整体道德水平的一种提升;在我们今天提得最多的就是大文化背景,我们的传统文化,相传了几千年这种文化传统,一定要覆兴起来。所以说只有这种大文化覆兴起来了以后,国民的道德水准、素质才能够普遍的得到提高,不要让这些心灵埋没在这些肤浅的物质想受当中去了,不要让我们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这些世间上急公近义,甚至不讲良心,诬蔑好人这种种社会现象,不良现象把我们自己做好事,见义勇为,乃至做义工等等的积极性磨灭掉了。这是需要的一种整体文化的提升,整体道德水准的提升。但是不迁扯到这样的一个话题的话,那这个时间还是要花费非常久远。为啥呢?因为我们说了也有些举措,看到有些地方搞传统文化,也做得很好,有效的集体,看我们说那个:和偕社会、拯救危机。是不是?这个在社会上普遍都受欢迎,象安徽的传统文化的有基集体,全国都去学,应该说大家还是有共识的,假如传统文化层面的覆兴,在我们今天哪是及不可待的。 在前几个月我们在外面学习,也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气氛,从上到下都在积极扶持这种传统文化的覆兴,不管是宗教的宣传,儒释道的弘扬,传统文化有机集体的研究,在各个大学里现在都很兴盛,很兴盛;应该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希望,对于提升整体大文化背景它有好处,但这种大文化在我们今天犹其是值得提昌。在佛教的大文化里面,其实我在想,那就是三大语系的佛教,那要普遍的得到理顺,一种和偕、一种圆融、一种推扩,如果不然的话,慢慢就是各自以自我为证,你批评我,我批评你,同事超各,这样偏偏是让人耳目混乱,没有价值判断,同样是佛教,你说你好,我说我好,你说他差,他说你差,到底哪个差,这样就让所有的信教群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今天在这一现象过程中,又成了资本主义,这是佛教的大文化,从佛教走出来,这是佛教的整体文化大集体,不要光强调这种宗教文化,光强调这种佛教文化,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依我们现在来说,我们说国家强调和偕,强调稳定,强调安宁。这个好不好啊?这个当然好。如果说国家没有和偕?没有安宁?没有稳定?那么这个佛教要想发展,宗教要想发展,文化要想发展,那也是很大的一种麻烦。所以说人们都不能安居乐业了。你说还有心思来学这些吗?肯定没有心思了,一个方面呢?你象我们在批评一些过激的这种世俗现象,但是在发展经济有没有必要呢?还是要。为啥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如果说我们太贫穷了以后,这个人如仓库里没有东西,你要教他理义廉持。往往就很艰难,他说我吃也吃饱,穿也穿不好,还学什么理义廉持哟。古人说:仓里食而后知理义,其实它是有一个基础的,拿我们今天的话说,这个上层建筑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资基础,譬如说:文化、宗教、政治等等,有一个什么?坚实的物资基础。如果说基本的物资保障都没有得到保障,要想让他学,那是很艰难的;特别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基本上是非常现实,他是积极入世的,你看从唐朝一直到清朝,虽然说摇摇摆摆,其实核心还是以儒家的文化站主要,为啥呢?入世、治国、安家、地帮,这个是最现实了,甚至于我们中国没有特别意义的宗教。为啥呢?向往宗记虔诚、宗记意义,在中国人好像都还具备很摇远,不是说没有,还是有,但是很少很少,大多数人还是趋势于这种现实理义,现实的满足。所以说像这种基本层次的保障,我们认为还是很需要的,昨天我们不是说了马世骆的几种需求,生活需求,价值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生意义价值的实现需求,乃到最后我们儒家所说的利言、利德、利公,那三利,到最后是我们这种终极意义的实现。有的说是五种需注,有的说是八种需求,不管怎么说他有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的一种需求。只有那种浅显的,需求被满足了以后,那些高深的需求会被发掘出来,如果说最浅显的需求都没得到满足,好多更高深层次的需求也就发掘不出来;一般的人没有吃、没有穿,你想叫他上学,上不起;没有文化,你想教他更有修养,那也更艰难。是吧?所以他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我们现在站在大文化的背景里面,其实不仅仅只是弘扬佛教,就是传统文化也觉得同步提升,包括世俗上的物质文化其实也有提升的必要,我们要把这些圆融起来,只有圆融起来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大团结,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它才有帮助,也许整体的道德风尚提高了以后,这个水涨船高,我们这个社会上就能见到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同时也得到善法的价值提高。我们做义工,等等的一切,那才有积极性。所以说这是第一个原因,是从大文化背景来说义工的积极性,要不然的话,我们能脱离这种大文化的社会存在吗?

  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所以说我们觉得,这个方面虽然是虽了一点点,但是很有必要。我们这个佛教网络我经常所说,不要限制在很少的一点意义当中,而是要把人的向善之心开发出来,各方面的向善之心都要开发出来,这就需要很更广藐的文化空间,这就需要更包容的空间,要有一种多源的追求,把这种多源的文化追求只要能够让人从不同方面很到圆满的,我们觉得这个就很有必要。 二个方面,从具体方面来说:我们为什么做义工?出家也是一样,出家人有几种发心,一个方面是自己的苦,二个方面是见到这种佛法的欲念,不能让这样好的法淹没于世间,见到那些受苦受难的众生父母不忍让这些众生父母受苦,所以说开始发心,要注释佛法。所以说不记一切功名利禄,把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其中,很多方面是见到法的尊贵来做义工,见到人与人之间善法的恭用他来的。其实义工的积极性来源于甚么地方?来源于对善法的肯定,如果没对善法的一种肯定,那么这种义工根本不可能。就像世间人所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认为我们要去为别人就是吃亏,如果是这样一种心态的话,你想要他做义工,他做得好吗?他更不愿做了。就像这些他来源于善法的肯定,那么我们今天在维护义工的一种积极性,其实就是对善恶文化的一种定义,来自于善法的力量,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得到弘扬,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网络义工认识到善法的价值,体验到善法的功用。在佛教中就说: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行善呢,它必然是有相应的好的一种果报,任何我们今天所想受到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来源于善法,没有一点顺心称意的果报,不是来源于善法,没有一个好的果报是来源于恶法的。所以说这个定义也就揭示了善法它给我们引来一种好的果报,这样一种因果关系应该得到大量的弘扬,这是一种义工的基础意义,这是一种理论基础,道德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愿意去做善事呢?还有谁愿意去做义工呢?还有谁愿意去帮助人呢?所以说价值的肯定特别重要,我们就经常说,其实这个证明,哪是不证之明,很时间它是不用证明的,他就是明了。但是我们今天有好多人不用证明他就不知道,浅显的道理,不证明就不知道。

  我们今天讲和偕社会,和偕在哪里?和偕就在善法当中。如果不行善这个世间上就没有一种和偕,哪善法怎么和偕呢?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这种关系对待过程中,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看到,会从言语上刺伤别人,损伤别人,你看别人是一种怎样反应,自然就是一种抵触、报复这样的一种恶劣心态。所以说我们人世间所说的:伤害人其实就是伤害自己。为啥呢?你伤害他,他原来本来就不想伤害你,因为受你伤害了,他要把这种伤害报复于你,还报于你,于是人与人之间,你损伤我,我损伤你,这就是恶性遁环。那么我们大多数处在这种恶性遁环过程当中,我们给别人的伤害,往往我们是不自觉的,看不见的;那么人家伤害到我们身上来的时候,才觉得唉呀你为什么要伤害我呀?其实几个人下来以后,他伤害你,你伤害他,彼此之间坐下来平心静气的交流一下的时候,啊!原来是这样的。家庭之间,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矛盾的时候,往往是这样引起的恶性遁环。也就是说我们伤害别人,如此的行为如此的果报,必然还报于自身,这个道理不用等到三世以后才去证明,不去等到若干年后才去证明,就在我们今天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当中,都很轻而易举的证明这种关系,如果说人际关系不是很复杂。譬如说你是当官,手里边有钱,手里边有福德,手里边有权的时候,他想报复你的时候,他总是隐蔽方式来报复你,以你不觉察的时候来报复你,他不是不想报复你,而是迫于你手中的权、手中的钱这些各种各样的力量,于是他更善巧一些,更隐蔽一些。为啥更隐蔽呢?恐防你再度来损伤他,觉悟了以后,你再度的来损伤他,他就更痛苦了。你看看,这种不和偕来自于相互的损伤。那么人与人之间要是你善待于他,如果说你有瓜葛的话,你善待他,他也善待你,这个道理不是很深奥的道理,你在人与人之间看看,如果你不相信,你出去找一个不相干的人,直接走去扇他一个耳光,看他有什么反应;然后你又去找一个不相干的人,你对他很恭敬,你看他又是什么反应,第一反应是很直观的。如果说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是当官的,不知道你是很有钱的,不知道你有黑社会背境的,你找这么一个人,那个好坏立马就在你行为的当下显现,其实这些行为在个人的付出过程当中,更多的是要有自觉性来自觉我们的行为,究竟是对别人形成坐上么样的影响,是一种好的影响,还是一种坏的影响;一旦你认识到善恶因果以后,其实你看我们的佛教徒很多的是义无反顾的去奉献自己。你看那些出家人,世界上的名利、财色都丢弃了,毫无保留的跑来出家,为什么?好好探索一下每一个出家法师内心的追求,其实不难发现,认识到佛法的一种价值,是其核心力量。

  还有我们的在家居士,好多的是身在高官,有很多钱;但是利用自己的官、钱大做好事,利益群生。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一个因果观念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真正有因果观念的人,在世间上叫他去贪,他不敢。你叫他去干坏事,他不敢干坏事。没有这种因果观念的人,那就是投机取巧,对国家的法律如果说惩罚不到自己,那干嘛不贪,国家的钱就是我的钱,要多少就贪多少,只要把我抓不住,能享受一生就享受一生。所以你看那些贪官,杀也杀不尽。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的好处非常诱huo人。当你这些信佛的老太太你教她贪,她路上拾到二块钱,都胆战心惊,这钱是谁丢的?赶紧找人还过去。为啥呢?如果不还过去,就算你贪污人家的,你拿了人家的,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拿了,将来是受贫穷果报的;谁愿要让自己受贫穷呢?不让自己受贫穷,因为体验因果法,深信因果的一种价值观念。所以说在现实的为人处事过程当中,你要想叫她坏事,她不敢干;就是没有见到她也不敢干,内心里自然有杆称,内心里没因果观念,那就遭糕了。所以说你看看,每年到捐款的时候,那就很有意思的,哪个地方出了zai nan,捐款的时候,有的时间我们跑到政府部门去看,有的单位出个十块钱、二十块钱,大家都觉得好笑。为什么好笑呢?一般讫讨的老百姓,有的还在献爱心,你看文川地 zhen,讫讨老百姓都在献爱心;还有拾垃圾的老百姓,自己卖垃圾的钱都送出来;还有哪些五保户,吃救济粮的,也把自己多余的存款拿出来;有些个体户把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钱都捐出来。可是你看,往往是那些工作单位上,你就可以看到工作单位上的人,工资那么高,他捐十块二十块,乃至百块他能够捐得出来,不是说他捐得少。但是相应的来说普遍的跟那些拾垃圾的,跟那些讨口要饭的,跟那些费尽千辛万苦自己挣来的,明显的看得出一种差距。有时我们在红十字协会都非常感叹,唉呀!民间捐款要积极一些,单位上捐款很不容易增集起来。原因为什么?就因为我们社会大团结里面这种价值观念不一样。我帮他谁帮我呢?自然有国家帮助他嘛,还要我们这些人去发心吗?所以说这些观念在某些区域性一种比较当中见得出来,还是有因果观念,没得因果观念他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人在批判这种因果观念,说你这个是迷信,其实是不是迷信呢?今天我们验自于自己的身口意,验自于自己人员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哪里是迷信?甚么是科学呀?科学就是人们发现真实的事情。对不对?那么我们今天能够在人际关系当中发现人与人之间,他是沿着甚么样的人际关系在运作。乃至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他的行为与结果当中是沿着甚么样的因果规律在运作,其实你不难发现;这个因果真理,是一个真理。那么你按照这样的事情做,我们能够善待自己,能够善待别人;我们的结果呢?那就好得多。如果不能善待自己,也不能善待别人,很多时间就在损人而不利已的过程当中。对国家的文化就象在一个又一个的个体伦陷过程当中,这种伦陷对于文化价值越来越淹没了。我经常所说:省上向国家要,市上的向省上要,县上的向市上要,每个单位要向政府要,每一个人要向自己科室要,其实全国上下一条心,是怎么样把钱弄到手。但是这个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想这些钱是从哪里的?还不是从我们这些民间集累起来的,各个民间集积税款呀,各种经济的增长,还不是老百姓的一种积累呀?你看今天有谁?这个世界上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反醒一下,整个国家今年考公务员的是多少?那起码是好多人去争抢一个职位。为啥呢?那些企业为啥不去呢?那些个体户挣钱为啥不去呢?那你就可以看到,其实全国人民,也就全国人民的力量在养着这些人,但是我们这些人也许只仅仅想到怎样在国家拿待遇,这种心里如果不改变的话,对国家决难发展,你说这个积集币再多,钱怎么增长,物质在发展,如果说上上下下都是只追求消费,不追求创造,这个世界上的物质是有限的,只有人人创造财富的时候这个财富是无尽的。那如果说人人都去索取享受,索取财富,那国家的财富从哪里来?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坐吃山空,只想现成。拿这个道理来想,其实我们今天的文化危机在哪里?国家的危机在哪里?那是很明显的。就象我们这个寺庙一样如果大家不识进取,不识创造;只在那里坐吃山空,坐想现成;你想谁给你吃?那是自然而然的,以小家看大家,他的道理就是一样的,所以说一旦明了这种善恶因果以后,人人都能够从自己出发,甚么样的去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掘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财富,去奉献人类,体证自身,只要当有这样的理念,发现出来以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为善的积极性才能开发出来。如果没有这种开发潜力?你说这个人本来是最好的生产力,往往今天人就成了生产力最大的一种障碍。

  你看看我们的自识观念,我们的懒惰观念,我们坐吃山空的观念,我们损伤国家、损伤人民乃至损伤别人的一种观念,实际上是生产力最大的一种障碍。

  拿我们今天的义工,你说如果有报酬固然好,你说没有报酬也喜欢去奉献。为个么?就是你真正理解了这种善恶因果以后,我们知道一个人哪里会真正吃亏,一个人哪有真正会占便宜?没有真正吃亏的时候,只要你负出了善法,早晚都会回到你身上来,甚至是成倍成倍的回到自己身上来,因为因果往往负出的时候量很小,收获的时候那个量就很大,不管是善法还是恶法,几乎都是如此的,也许我们今天毫不起眼的一个恶法,也许将来恶法的结果大得吓人。甚至是我们想象不到必遇的果报。那么我们今天善法的负出,也许是当下看起来不起眼,若干年以后,人家记得你的,往往是你那些不起眼的负出。你想想,那些善与恶在因地负出很小很小,在果报的时候往往很大很大。为啥呢?因为很多恶法,粗恶的恶法,我们一般人都不太容易警惕起来了,可是一个又一个的微小恶法积余成群,到最后这个恶法积累越来越多,包括我们今天修行善法也是这样,很多小的善法一点一滴的存积,他看不到,但是每个善心的积累,每个善心的习惯慢慢的积累在哪,福德智慧资粮那是大得吓人。

  当然我们现在好多都是迷事于旧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现前很小恶法不觉,无所顾忌的去做这些恶法,等到结果的时候,一点点苦都受不了。你说我们受得了吗?稍微冷一点,唉哟,这个太冷了;稍微热一点,这个太热了,你看一年四季我们都在分,一到夏季我们想冬季,一到冬季我们又想夏季,好个心始终是站在这里妄想那里,始终没有安住一当下。为啥呢?就是不能见到我们这个心为什么不能安静,没有见到因果真理的时候,其实这个心在个么地方安心呢?你就不能安心。世俗谛当中,你就要体现因果的法则上。所有的空,所有的无自性上,其实都不离这种因果的缘起。所以说空在哪里呀?空在这个因果当中,空在缘起当中,就是在这些缘起这程当中充分证明了诸法的无自性。你看你心里面想善的时候,善法起来了;想恶法的时候,恶法起来了。你说有没有自性了?善恶不虽说没有自性,但是善恶的因果规律,他的相对来说,揭示了一个规律,我们逃不过这种因果观念,至于在这种因果规律当中,认识到我们人生的苦乐,我们以我们所有的感受、人际关系。

  世界能否发展?都取决于这种因果观念。如果不理解这种因果观念,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真的想得到发展是难乎其难。所以说我今天,又在推销我们的理论,今天老师开会,我又在推销三个理念,三尊菩萨就是三个理念,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代表老百姓根本利益的,很多老百姓都是追求离基得乐的。对不对?所有的人都是不愿意受苦,愿意感受快乐的,你看观世音菩萨专门针对老百姓这种心灵去救苦救难,这就是我们的榜样。那么要从救苦救难开始出发。

  那就必须要向普贤菩萨那样,普贤菩萨他是什么?一切贤圣的事情都要做起来,假如人人都能够三皈五戒守十善,人人都能奉献善法的力量,你看这个人就成了第一生产力,最好的生产力。那是什么?世间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世间代表:行善就能够代表,普贤就能够代表。如果只说不行,那就是口里的代表,口里的代表没有权威性,谁负给与你,没有人负与你,只有我们行善有权力的时候,用善法的力量来负与我们的力量,那就是你能够在自身发挥潜力,来生产这些善法,来投入这些善法,生起爱心。只有这种爱心的负出,世间法师人都得到好处,当要有这种善法,无善不修的时候。

  你就要有文殊菩萨的一种智慧,文殊菩萨是什么智慧呀?诸法性空。是不是?般若智慧,这个是佛教最究竟的智慧,很多一空,空在那儿,啥都不做,以为自己啥都不是,我也不思善不思恶,坐在这里,好象就是一种空,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今天学多久了,很多时间没学多久,闻思修的福德资粮不够,你坐在哪儿甚么都没有所作为,就是我们所说的“无记空”。没有善没有恶,心里面空空落落,一无作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记空”的状态。这种无记空是不是般若空?不是般若空。真正理解般若空的,那就是空在有中,有在空中,空不离六度万行,六度万行当下本体是空,空有不二。《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空是圆融的,万法本自皆空,他没有自性。为什么不空?不空的是我们的执著,对不对?所以说今天我们学般若空最主要的是对治我们自己的一种执著。认为有我,认为万事万法变动不停,乃至认为诸法有个真实的自性、自我存在,这个人无我,法无我,你只要有不能够透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相上起一种坚固的执著,哪离般若空很摇远,就说我们内心里面空的时候,又起一种空的执著,见什么你执著什么,哪有般若空?往往是落在无记空和顽空当中。不要以这种无所作为、为光荣。

  佛法的理念撑握了这种般若空以后,只是我们知道万事万法都是缘起的,于是我们依这种缘起规律、缘灭的法作把这种恶法灭掉,把这种恶法灭掉了,万善齐修。有了这种万善齐修了以后,这种福德资粮,积聚得非常圆满,那么我们真实的般若智慧才能开显出来,我们今天学了两部经《金刚经》,什么经?我好像得了一种空的精髓了。她在那儿什么善法都无所畏,对人呀!对法呀!都没有积极性;你说你哪个是不是空啊?那不是空。那是落到一种无记当中,落到一种懒惰当中。所以说,我们学法它有一个次第,有人天乘的善法,有声闻、缘觉的一种空法,是在有上观空,这是消灭对法的执著;但是这种执著是建立在福德资粮上的。所以要你的善法必须得生起来,没有善法的人,有慧而没福德资粮。你看看,人家说罗汉讨饭都是空钵而回,为啥呢?没有福报。今天如果说侈有智慧,假如说不拿给你吃,也能空,也能安住,那说明你很有本事。但是我们先要物质具足,要物质不具足的话,那种智慧就很难保持了。是不是?环境上不具足,我们要想忍辱,就忍不下来。为什么呢?福德资粮少了。所以还不能落在这种无记空当中,还要勤修万善,积累资粮。只有这种资粮积累到一定的时候,福至心灵,这种智慧才能开发得出来。那个智慧不是一个小事,不是说你福德资粮都不具备,它就出来了,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你看两部《金刚经》它就出来了,没那么简单的,我打一个坐,我什么都不想,好像这个般若智慧就出来了。那么简单吗?没那么简单。所以说,传统的也就是以善来对治恶,这是第一步;然后用智慧来对治善恶的执著,它是有个次第的,要先有而后空,这样呢你才有个次第,如果说你先空,空掉连因果都没有了,最后再叫你去修善法,哪就没有积极性,没有动力,那就很艰难。所以说,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度众生,最怕的就是落到二乘的沉空守寂的地步,一旦落二乘的沉空守寂执的地步,要想发菩提心很艰难,为啥呢?无有众生相,无有苦法,无有一切现相,真正的空了,落入寂灭当中。你说众生空,他说我没见到众生,完了。他没有见到众生空,没有见到众生的苦。你叫他发一种大悲心,发得起吗?发不起。

  所以说成佛,要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不离众生而起;不离众生要观察一切众生是苦,要有一种救众生苦难之心,那么这种积极性,六度万行,四摄六度救度众生这些善法才能发得起来,有很多不按这种次第修,一上手就这样空、那样空,空过去、空过来,连所有的善法,一点都做不起来,到最后你的空就是虚的空,就是顽空,就是一个坚固的执著的空,把空当成一种执著物了,而不是一种随缘的福德因缘的一种般若空。般若空你就做不起来,所以说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善法,其实也就是消除我们恶法的执著,然后善法的资粮才能保障般若智慧的开发,建立在世俗谛的一种因果当中,这个世俗因果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勇敢奉献自己,那才有可能。

  当然这是道理上、理论上的,这个理论很重要。那么我们在弘扬道德文化的时候,这个善的文化是一个根机,如果没有善、恶的文化的观念的话,哪就遭糕了。所以说,今天最大的邪见是拔无因果见。对不对?最大的邪见是断灭见,认为这个一死之后,啥都没有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不是这样的。一辈子行善行恶,一命乌乎之后啥也没有了,哪还得了啊,谁还愿意去做这些善法呢?是不是?所以说:那此人作恶法才无所顾忌,为啥呢?因为我做再多恶法,大不了一死,我一死谢万罪,好象很简单,你看那些人,今天网络上,他们给我看一个报告,就说一个三十几岁,七五年的孩子,七五年到今年多少岁?三十几岁了吧?一个带着眼镜的小伙,文文静静的,但是他是连杀多少个警察,身上背了多少命债,判他死罪的时候,你看他很自然、很得意。为什么?以死谢万罪,不就是一死吗,我怕什么?听说他自己所犯的罪行,一点都没有羞耻之心。也就是这种断灭见,让人把这种羞耻之心,埋没掉了。为啥?我们今天世俗文化当中,从新文化一直到今天,几十年,这是多少年?好几十年了,都在宣传这种观点,说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了,人死如灯熄。而我们今天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人太多,一旦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来做恶法,就无所顾忌。为什么呢?死我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呢?作恶法也在所不惜了,受这种文化的影响,非常害人。把善恶观念断灭掉了,把羞耻观念断灭掉了。所以说世界上想用法律制裁他的话,你决难制裁他。为啥呢?明不畏死,赖何以死见知。事实上这个生命是不是那一天以死就没有了呢?不是这样的。所以说这种因果观念特别重要,在明了这种因果观念以后,我们自己点点滴滴的负出,必然是功不唐捐。

  所以说深信因果的人,那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上,你的善法,你的恶法,你说你负出了以后,难道没有影响呢?今天还有一个小伙子,他就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他说不断连续的在做作同样的梦。这样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小的时候,十几岁的时候做梦在天上飞,二十几还做这个梦,明显的知道我在小的时候做过这个梦,三番五次还做这样的梦。为什么做同样的梦呢?其实他在内心里面是有影响的。包括我们今天饮食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其实也是这样的,当你面对这种食物的时候,你负出了一种心态,负出了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你阿赖耶识田当中它就种下了种子了。第二次见到它的时候,这个种子就会显发现行,唉哟!这个东西我吃过,非常好吃,我还想吃,一次又一次的这样重复的时候,它的力量就加重了,它的力量不断的积累。其实每一个心念都是不空过的,那一个念头空过了,没有空过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最怕内心的善恶念头,就像防贼一样。为啥呢?一个念头就会把自己丢入地狱,一个念头就会把自己带入苦海,那就无所畏,不会无所畏的;因为你知道因果观念是这样的:“丝毫不爽”。你对善念、恶念,每一个念头的力量,必然集积在哪,你只要等到结果,如果没有真实的对治法,除了结果以外,它这种力量是不会消失的。

  所以说,了解这种因果观念这后,你想一想,我们善法的负除,有时候为利益别人还是利益自己呢?这时候人我是一样的,人在负出善法的时候,你在利益了别人,你在做善法时候,善法的力量必然回到自身,这是利自己,这样人我两利。所以说这样一种观念,你说会不会吃亏?不会吃亏。我们有这样的善法观念的时候,这个善法早晚会结果;那你今天负出恶法的时候,它也会结果。所以说这种观念过程当中,你好好想一想,其实就是这样。那田里面抛下什么种子,它就长什么苗。它就是这样,我们的心地也是这样。下善善恶恶的种子,将来要结果。你今天负出善法,哪怕是暂时没有结果,但是我们内心里的恶念一天一天的减少,实际上这是最好的一种回报。是不是?你说你哪个恶法生起来的时候,请体验一下当下的一种心态,我们的心态当下在恶法当中的时候,其实伤害更多的还是我们自己。你说你嗔恨别人,也许你在心里咒骂别人,别人并没有听见,别人还笑嘻嘻的,以为你在赞颂他呢?但是你内心有这种嗔恨心以后,你会感觉到他对你伤害怎么样?首先就伤害你自己,你这种恶劣的言语出来以后,把人际之间的关系损伤了,到最后所有坏的人际关系围绕自己,最后吃苦的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说现在有很多要成年的这些人,要到壮年的时候,唉呀!我现在忍脾气了,息脾气了,不象年青那时楞头青了。为什么呢?以前我不知道,我跟世界斗,跟领导斗,结果呢?斗去斗来把自己斗得伤痕累累,我就不信邪,这个世界没有公理在,叫在世界上求有公理在,但是公理自在人心。你如果不善巧,只谓自己不懂道理,不成熟把这些恶劣的言语发生出来,也许它会障碍你一生,也许它会损伤你一生,等到你真正觉悟的时候,唉呀!我原来看不起的这个小人,居然能够撑控我一生,那你悔之晚也。那天好几个师父在一起谈这个心得,我年青的时候就不信邪,我在单位上跟领导干,什么也无所顾忌,但是最后想要调走的时候,调不走,事事都把你旯拿住,最后还是懂事才把这个事情了结。所以说人情事故,看起来好像很虚,看起来好像很不自愿,但是你必须得这样做,人与人之间的过程当中,要善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好,如果不处好,这个善法的关系就体现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过程当中。那怕是虚假的、人为的、人为制造的,只要你和他制造了这种恶劣的关系,那么这种恶劣的关系它将会尾随你们一生,它将会制约我们。所以说象这种观念,在现实的社会过程当中,体验人生的过程当中好好看一下这个因果道理。要把这个因果道理弘扬开去,这个是义工的一个应用基础,真理基础。是内在的核心价值,如果说把这个核心价值奉献出来了,也许我们并不要求你的回报,那个要求回报啊。有些人说:我们要求你的回报,你看我们供养你的时候多高兴呀!我们说经常年到出家人的时候,面临供养的时候,是很恐惧的。为啥呢?

  以前讲过一个公案:四定金子就是马的四个蹄子,供养了你看你有没有消灾的能力,没有消灾的能力你白白的享受了,这个世界上有白吃的东西吗?没有白吃的东西,也没有你想要的东西。你看有很多懂得因果的老法师,见过很多供养是恐惧得不得了,自己不赶享受,唉呀!我无福消受啊,我就把你拿的钱拿去给你修庙,拿去给你印经,拿去给你放生,拿去给你做好事。只有不懂因果的人,唉呀!你还知道供养我钱,见了红包就喜笑颜开,拿着红包就海吃海喝,到最后花天酒地,把自己葬送了。人家倒是做了福报了,而我们自己呢?偏偏伦偿在这种供养之下,其实这个里面没有白吃的东西,没有白拿的东西,你拿了就是要跟人家消灾。所以世间人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句话是真实的,如果不能与人消灾,这个世界上就白吃白拿,我看我们市里面前几年好多领导得了好处的,也许他得好处的时候并不知道,但是最后一块聊出来了,一翻所有的领导都翻,只要一个关键性的领导人翻了,其它的领导人都翻了。为啥呢?最后检查出来他贿赂你的帐一笔一笔的全部记在帐本上,公安局抓和帐本一起抓出来,谁谁谁吃了多少了处,全部清清楚楚,那你跑得掉吗?根本跑不掉。

  这个世界上有白来的东西吗?根本没有白来的东西,有你白白付出的东西吗?也没有白白付出的东西,有因必有果;也就寄予因果的深信,所以说我们今天出家修行才好好学法,谁都相信,对善法的付出,他都是一种光明的前景;至于因果真理弘扬开了以后,我们人与人之间他就敢干奉献,乐于奉献,而不计报酬,不计报酬自然有报酬,所以说象世间上的积公近义,讲钱的这种风气,慢慢的就会得到改变,这是一种道理上的。

  所以我说:义工的积极性是见到法的真实作用,那么我们呢?在维护义工的一种积极性上,大有可为。义工在奉献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提升他的认知,如果没有提升他的认知,再让他往深处奉献的时候,根本做不出来。为啥呢?一般人叫他做菩萨,他不干;而菩萨你叫做凡夫他不干。为啥?一般人没有菩萨那种见解,没有那种觉悟;所以说你叫他发心,他发不起来,他就认为只为了自己才对,为了别人不对。但是菩萨呢?一旦认识了以后,围着自我的观念,就是自私的观念,自私的观念不管你做善做恶,他都在三界的生死轮回当中,根本超离不了这个生死轮回,只有把自我的观念彻底消灭了,你才能够跳出三界轮回。所以说菩萨找到一种方便,消灭自我的观念方便。什么方便呢?舍弃自我的利益,而无私的奉献于大众,究竟于大众。就因为这样的认知,在菩萨道路上不辛于利的,修行菩萨万行,在这种过程中你才看得到,菩萨为什么那么积极,他悟了空以后,真正得了道以后,见了真理以后,那你想叫他做凡夫,他都不干。你想叫他不度众生,他都不干。啥原因呢?就是智慧到达了这个地步。智慧没有到达这个地步,你想叫他发心,发不起来。所以说我们在对待所有义工的时候,其实很必要的就是要提供专门的时间空间,投入教育支援,要让所有的义工要有提升的可能,要有让他聪辩的时候。如果说他没有聪辩,没有得到佛法智慧的好处,你叫他生存的空间奉献不出来。所以说,就像我们今天所说: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个就有点难为人,所以说这个是智慧上的一种回报。你要关心这些义工,爱护这些义工,要教育这些义工,要提升他,只有在同步的提升过程中,他的奉献才能够更圆满,就像我们奉献更圆满一样,我们的认知必须要加强,无我的认知必须要加强,学习菩萨的无我的理念,这种智慧必须要得到同步提高。随着你开悟人我的局限以后打破自我的观念,如果没认识到人我的一种局限,那就很难打破自我的一种观念。所以说:这是第二种。

  就是在善法的弘扬过程当中,在无我的因果缘起当中,要把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普遍弘扬,落实到具体的对待义工的过程当中来,不仅仅是他在奉献,其实我们也要奉献给他。所以说:这是互相的,只有形成一种乐善好施,乐于奉献,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以后,人人都乐于奉献的时候,这个奉献就成为一种风尚,就成为一种时尚。人人是以奉献为快乐,而不是以奉献为羞耻;那么如果说人家奉献你不奉献,你光是剥削人家,这个时间难免……到最后就是损伤人家的积极性。而偏偏我们佛门,我发觉这个毛病最重的。为啥?譬如说:他不学佛你不要求他,人家一学佛,你的要求比菩萨还高,比佛还高;这不让人家望而生畏吗?象两夫妻吵架,吵了以后,他就说她,你还皈了依的,你还受了三皈五戒,你还受了菩萨戒,你在家里就是这样啊?把她逼得不得办法,一次一次都拿戒法来逼她,逼到最后这个人就退无所退,干脆我就舍戒,我甚么戒也不守了。为啥?你把她逼急了。这个戒是自觉自愿的嘛,是不是?佛说的自性自戒,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乐意的,并不是人家强迫的,你不要拿人家来所受的戒,当成一个绳索,把人家捆起来;你就是一个监察菩萨,你就是个阎王老爷,你天天记别人的因果帐,你干嘛不记自己的因果帐呢?对不对?所以说这种氛围,让那些愿意学佛的人,望而生畏,人家不敢进来。为啥呢?一进来以后人人都丁着她,这里又错了,那里又错了,动则得究,没有点自由。学佛难道没有自由吗?

  我们选择学佛就是一种自由。对不对?人家学得怎么样,也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做菩萨,你这个菩萨至少要让人家高兴,让人家乐意接受,你这个菩萨才做得好嘛,观世音菩萨我们人人都不求她,人人都不欢喜她,观世音菩萨还怎样做菩萨呀?纵然她有千手千眼,我看没有人求她,她跟众生也没有缘,是不是这样?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跟众生的缘份这么深厚呢?就是因为人人都欢喜她,为什么欢喜呢?她不像我们这些人做菩萨,老是拿棒棒打人,正明曰:我是爱人的,我不爱你的,还不这样要求你;正因为我爱你,我才要求你,人家不在乎你,人家就不要求你。你看看,我们学佛的人,往往都是这样的,是不是?

  在佛教团体当中也是这样,现在寺庙管理过程中,我曾经把这个问题说过,你我比如说:我们寺庙里面,看着一个发心的居士进来了,能够做些事;在农村里面就说:泡土好挖。什么叫泡土?那个地好挖的地都喜欢多挖深挖,不好挖的地呢,他就不挖,人家喜欢奉献的人呢,他就死死抓住人家,一次出钱找人家,二次出钱找人家,三次出钱也找人家,四次五次也纠着人家,最后人家躲不胜躲,弊不胜弊,算了我不敢来了,我一来你就是这样,我想不出呢又不行,养成习惯了。是吧?要出呢,我的经济能力实在成问题。是不是这样呢?吓退了多少发心人士,包括人家进来奉献一点的,你既然这一点奉献了,那一点也奉献吧,再奉献一点点吧,这个实际上就是损伤人家积极性的。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在佛门当中好像没有自觉,不太明了这种现象,但是反醒起来,在我们学佛的大证过程当中,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看这个现象很突出,面临人家乐意奉献的时候,那就是一味的发心,谁愿意干活,他就老喊人家,抓着不放;喊不动的,他就不喊。于是这个世界上形成一种因缘,所以说对义工一个方面是关心,二个方面是要尊重,人家也是一个人,人家也有他的一种需求,也有他的限量,要尊重人家。不要无限制,在人家不自愿、不自觉去逼迫人家,超过人家能力去叫人家奉献,这个时间分明是叫人家为难,一次为难、二次为难、三次为难,完了,这个义工决定不长久。

  尊重是什么呢?尊重就是要把他当一个菩萨看待。不是我们一直去审,人家进来奉献,有这种奉献精神就值得我们恭敬。不是说给你作牛作马,任劳任怨,呼来挥去这种情形,实际上是对义工的不尊重,人与人之间除了生存以外,他求尊重的一种需求,那是第二层次。如果得不到尊重,如果你要叫他做其它的,往往人家心里边受伤受,就远你而去。所以说作善法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动察人心的一种非常细微的一种东西,我们对这种人心里有没有研究,有没有学习;往往很少研究,很少学习,所以说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问题。

  所以说针对这些网络义工,我们建立,一个方面是整体的提升文化,二个方面是弘扬善法的文化,三个方面就是本着一种尊重。要尊重他的人格,随时随地尊重他奉献的一种心,在他能力范围内让人家自觉自愿;不是要我们去协迫人家,强迫人家,给人家派一些不高兴的事情,不愿意的事情,这个时间损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损伤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积极性。四个方面在人家奉献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回报于他,你譬如说:菩萨的一种善巧也就在这个地方。你譬如说:他发心,他累了给他擦把汗,拿个水果,赞叹两句,真正的恭敬。他感觉到我这个善法不是白来的,你看看,马上就有果报来了。人家做事就更积极,那做善还要回报啊;要回报就不做善。于是我们要求就很高,象要求佛一样要求人家,到最后人家就没有奉献了。

  你看寺庙里面有居士说:师父啊!我出了五块钱,你碑上怎么没刻啊?你怎么说?会刻的。下面五块钱都有刻的,咱们都出了钱的,功不唐捐,因果上菩萨都知道,碑上也会给你记上。他怎么想就要随顺他,要让他欢喜;要让他在善法当中生起欢喜心,慢慢的到他机缘成熟的时候再说不执著的事情。而我们现在好多人就是不讲善巧,五块钱也要刻个名字,这么执著你还出什么钱,干脆我把五块钱退给你。完了,这个对人的伤害有多大呀!你说?他下次再不来了,我五块钱怎么了,五块钱也是我的血汗钱。

  那就说明你没有尊重人家。对不对?象这种情形,那就要随顺众生的根机,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善巧的,让他对行善法的要生欢喜心,要关注他的需注,关注能力,要提升他的认知。这样子随时让他充电,随时让他得到一种关注,随时让他得到组织的一种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善法的一种温暖。这样子对义工的一种积极性他会有很大的提高,就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嘛,人家对你好,你无所为;慢慢的人家就不对你好了。

  你看家里面,我经常举家里面例子,非常细致的,你譬如说:恋爱结婚,两夫妻开头是非常恩爱的,这个妻子煮饭,无微不至;问丈夫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煮。那个时间最有关受心了,但是这个男的结婚以后,觉得没什么意思,唉呀!都结婚了你还表现什么呀?你不用表现了,你煮什么我吃什么,还客气什么。往往是自觉不自觉的把这种相敬如宾的气氛破坏掉了,破不掉了以后,等到她不恭敬你的时候,不请示你的时候,不关爱你的时候,你又觉得这个人太过份了;才结婚几年那,你就对我这么冷漠;但是你要让她再生起这种关爱的时候已经不太容易了。所以,人家说:人熟不拘礼。是不是人熟不拘礼,越是熟的人越要讲究礼性。不讲究礼性,人与人之间往往那种伤害,发生在最熟的人之间,最亲近的人之间,最好的朋友,就是最亲的人,也是最可怕的敌人。为啥呢?同吃同睡,什么毛病缺点都知道,一但要暴露你的时候,那是入骨三分的揭露你。人家不知道你的人他揭露不出来,他知道你最清楚,到最后变成敌人的时候也最可怕。

  就像我们这个团体一样,他深入你这个团体作义工的,你的理念运作机智一点一滴清清楚楚,善待他则吧,他还能好好的奉献;如果你没有好好的善待他,好了他一出去,唉呀!这个团体也就是这样嘛,理念呀,怎么运作的一清二楚,你哪些把戏以为我不知道。你看,你没结善缘,往往就结成恶缘,结成恶缘一出去,不仅仅是对佛法造罪,对人与人之间造罪,甚至把自己的心相续都破坏掉了,再想叫他生起信心的时候,已经很艰难了。就在网络上我都接触过好多个非常出名的管理,开头对佛法非常虔诚,见了法师非常恭敬;但是过了好几年再找他的影响,一点都没有了。好不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他,说菩萨能不能帮个忙?

  唉呀!现在我心冷了,我啥都不想干了。

  说为啥?

  唉呀!这些把戏我早就懂穿了,什么我不知道啊?要玩自己玩吧,我不来了。

  你看看,他已彻底丧失信心了。在网络上干了几年,善法功德也许积了点点,但是相比与心相续的一种破坏这个是得不偿失。为什么?也许就是自己的知见不对头,也许是我们学佛的氛围并没有让别人起信心,让所有在网络上奉献的义工退失自己的信心,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打击,象这样一个情形,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很好的角度上高义上去帮助他、去保护他、去维护他,这个时间他的信心会一点点的增加,那该多好;如果说是相反的,他积极心是一种退失,这个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在对待网络上的人,这个义工的时候,我始终强调,我们网络上站长、管理对这些师兄特别要小心,要从我们内心里面要成就一个佛陀的出发点上,要恭敬他是一尊佛,恭敬他的佛性上,今天恭敬他是恭敬佛性,哪是从内心真诚的尊重他,真正的关心他;而且为了他的提高我们要想尽千方百计,而不是把别人当着牛马来使唤,当着民间的劳动力和工具一样来使唤。

  甚至出了点差错的时候,要具包容心,要具忍辱、要善巧的来引导;而不是盲目的、很武断的去批评、去伤害,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网络就整成一个是非场所,不是修道的场所,所教的是烦恼自由,而不是道理。所以说:这个层面在我们圣域网站当中,我是经常强调这一点的,必须要善巧的对待发心的居士和发心的法师,乃至每一个来结善缘的,我们都要小心,都要用善来对待,菩提心来对待。如果不然,你在哪里当个站长,当个管理,你就是老大,我的地盘我说了算,无所不作,什么事你都干得出来。但你要考虑到团体,你的背后是佛教,而不是你个人;你背后是寺庙,而不是你个人;你背后是僧团、是诸佛菩萨,而不是烦恼的一种个性,这个是特别重要的。

  所以说我们应该在网络过程当中,特别强调对这种对义工的一种保护。那么今天相对的多说了一些,时间也差不多了,下来大家还可以讨论讨论,看看在网络学习过程当中如何把义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保护起来,而且进一步深入到,让每一位义工都在奉献的同时得到同步的提升,这才是我们的要求,这是我们的追求;能够这样子的话,你那个义工队伍才越来越庞大,把这种奉献形成一种氛围,这是蛮好的。所以说我们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就是善于善待别人,善待别人落实在网络管理过程当中,这叫善于管理。善待众生,善待网上结佛缘的一切同修。

  阿弥陀佛!

  好了我们大家一起合掌,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增明了;

  普愿罪障息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好!阿弥陀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