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弄巧成拙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孟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弄巧成拙

  ◎秦孟潇

  弄巧成拙

  在法眼诸弟子中间,要以天台德韶是为杰出了。当他在通玄峰庙中任方丈时,曾写有一首偈子,意境甚高: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据说这首偈子赢得了法眼的赞美。也许这偈子正答覆了法眼的老师罗汉所提出“石”和“心”的问题。显然石头绝不会在人的心中,或眼中,但也绝不会在人心之外,离开了这个世界。

  和德韶同样重要的是永明延寿禅师。他著有《宗镜录》一百卷,是一部闱发禅理的不朽杰作。事实上,他的思想是折衷的,他为了烘托禅理,而从各方面去汲取精华,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对于禅宗来说,却有点弄巧成拙。禅宗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宗旨的,而他写了长篇大论,岂不是带有自我讽刺意味。虽然如此,他的诗偈确实不凡。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潮水。

  日照光明至,风来波浪起。

  这是多么朴素而动人的昼面啊!其中的悟境又是多么的幽深啊!这是静思的时候,也是活跃的时候,但在一切时中,又祇是一池湖水罢了。

  延寿是属于法眼宗的第三代,在他之后,还传了两代。在第三四代的时候,出现了好几位禅师,蔚然成风。

  春天月夜

  坐禅,开悟。这是历来禅师和习禅者共同追求的目的。坐禅的形式,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但能进入“悟境”却是多姿多采,变化极大。这可能属于“根基”互异的缘故吧。

  张九成居士有一次正在想一个“公案”,突然听到青蛙的叫声,写了以下的两句偈子:

  春天月夜一声蛙,

  撞破乾坤共一家。

  这一蛙声,竟把他带入“悟境”,参透宇宙的奥秘!

  另外有一个和尚在研读《法华经》,看到“诸法本寂灭”处时,不禁心中起了怀疑,日夜冥想苦思,甚至行、住、坐、卧都在想,但他越想,心中越乱。在某个春日,突然听到黄莺的一声呜啼,他便恍然大悟,立即写了下面的-首偈子:

  诸法从本来,皆自寂灭相。

  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要不是这突然的一声莺啼,他又怎能了解宇宙的“寂灭”之相呢?

  不仅是声音,甚至颜色也可使我们“开悟”。志勤禅师便是见桃花而大悟的,他曾说:“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当然,他以前也曾看过桃花,不过祇有这一次,他看得最为真切,这是他第一次面对着永恒的虚空,由于他内在精神的“开悟”,使桃花的形象,打开了他的“心眼”,洞悉整个宇宙的活泉。

  东施效颦

  有句“东施效颦”的成语。古代有位美女西施,在她邻居中有个丑女(后人称东施),学西施捂着心口,皱着眉头的样子,丑得使人们都躲开了。

  宋代曹洞宗正觉禅师写有一诗偈,与此相似,他写道:

  新妇骑驴阿家(指婆家的人)牵,

  体段风流得自然。

  堪笑学颦邻舍女,

  向人添丑不成妍。

  这一诗偈意思说:新妇骑驴,体段风流,脱去雕饰,出于自然,而那位邻舍女却不懂得清水芙蓉,自然之理,而硬要皱起眉头学那骑驴新妇,结果不能学到新妇那种生来之美,反而给自己带来种种做作丑态,使人看了发呕。

  世间上任何事情,包括学禅悟道,都要从个人实际出发,一任天机,来不得半点勉强和矫饰,否则弄巧成拙,离禅越远。

  这位曹洞宗正觉禅师写出这首诗偈,正是道出了学禅的奥妙,在于各人默默昭昭,自参内心,不要向身外去求佛,否则便就离佛更远了。为此他在《默照铭》里说道:“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一个习禅的人,在学禅的道路上寂然而立,本光自照,获廓然志象,皎然莹明之趣。东施效颦,发人深思。

  看破世相

  在《金刚经》有首偈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这花花世界里,金钱、美女、权力、地位:::等等。能看破而不为所动心的人,几稀矣。不少人营营碌碌,一辈子看不破,放不下。

  宋代临济宗法常禅师有感而发写了首诗: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逞人那得苦追寻。

  说起这位法常禅师家世来,他是宋朝名相薛居正的后裔、出身显赫。后遭变故,也正由于这一原因,使他较之常人,更能看透人世间宠辱盛衰,变化无常之理而远离尘俗,遁入空门。

  他以寒林摧残朽败的枯木自比,表白了自己已经进入空虚寂静,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的精神境界。

  春天来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奇花缤纷于岩谷,莺鸟和鸣于枝头。然而,一株朽木,树心已死,任何春风拂拂,暖气融融,外界的任何变化,不管有多诱人,都别想再唤起久已沉寂的树心作展枝布叶之举了。对于这衰败的枯木,打柴人看到也对它不屑一顾,能工巧匠又何必苦苦追寻。

  有禅境“定力”的人、不为世间假相所迷惑、诱骗。否则,易于堕入罪恶渊薮。

  一片闲云

  五代宋初有位著名的永明禅师,住杭州慧日山永和寺。他山居寺内经常写诗,禅意很深。诸如:

  心地须教合死灰,藏机泯迹绝梯媒。

  芳兰祇为因香折,良木多从被直摧。

  寒逼花枝红未吐,日融水面绿全开。

  支颐独坐经窗下,一片闲云入户来。

  这首诗与他的身世相关。他生长在风雨乱离的五代、饱经世事的兴衰,眼看朝代不断更迭,深有感触多端。认为人世是非,不是久留之地,断然看破红尘,遁迹空门。

  诗中情操表达了禅师当年对名利之心,像死灰那样,不起一念,即是有所思虑,也应藏机灭迹,断绝一切阶梯和媒介,使之不和外界沟通。世人难道不知,兰花被人采摘是因为吐出了芳香,良木被人砍削,是因为生长得太直。所以看来,在红尘堆里翻滚,又怎如在山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来得更好?山坳里寒逼花枝,娇红未吐,池塘里日融水面,新绿全开,当此良辰美景,在藏满佛经的明窗下支颐独坐,任闲云一片,飞进窗户,这是多么逍遥自在的境界啊!

  他著有《宗镜录》一书,对修习禅定的人启示良多,他说:“若要成佛,当收摄一心,方才可以在一念之间,明心见性。”

  春在枝头

  历代女尼修习“禅道”者,有成就多不为人知,这与时代背景有关。在尼庵中独自修持,传授心得也祇限少数弟子而已。偶有禅诗亦非当时传诵,若干年后始被人知。如宋人罗大经著《鹤林玉露》一书,其中有首嗅梅悟道诗是隐名尼姑所作。诗云: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嗅梅悟道七绝诗又历来为诗人们所称道,所以后人称她为“梅花尼”,在《元诗纪事》也载有此诗。

  这是一首通过寻春咏梅,反映悟道机趣的上乘禅诗。诗中说我梅花尼终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却不知道春在哪里?于是在失望中祇得扫兴而归,哪知道归来后笑拈梅花而嗅,原来是春在枝头,早已十分烂漫了。

  诗中通过艺术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道”不远人,就在你身边,就在你的心里。祇要此心一悟,便就随处是春,随处是道,不必再行舍近就远,越寻越找不到,甚至会迷失方向。

  全诗没有生硬的说教,说明禅是活泼泼的,容不得半点理性的渣滓,否则反而成为障碍,弄巧成拙,越说越说不清了。这位梅花尼的境界,与大禅师们有异曲同功之妙。

  琴声何来

  有两个僧人为了“参禅悟道”的话题,引起争论不休,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听上去,谁也有道理。

  甲僧说:参禅打坐的首要条件,要讲究身体力行。坐下来时,一定要直挺起胸,不能弯曲,颈子要靠衣领,眼睛要微闭,不可东张西望。呼吸要慢缓舒长有序,舌尖要顶住上颚。两腿跌跏,不可高低,能做到这些便能进入禅境了。

  乙僧说:能否进入禅境,并不在乎身体力行,无须强调坐的姿态如何。真正懂得参禅悟道的人,“坐”也在参禅,“行”也在参禅。参禅不拘一格,无事无处不在参禅用功,贵在“一心”而已,不用“心”来参禅,坐的姿态再讲究,也是无用的。寺内有一老僧引用一诗来启示僧人: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偈大有禅味,说琴的悠扬音色,如果在于琴上,那末把琴放进琴匣,为甚么就默不作声呢?言下之意便就挑明琴的声响,必须琴弦指头,彼此和合,才能发出。就好比世间万物,必须因缘和合,才能生起一样,绝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参禅悟道之事,是身心同时起作用的,偏离一方也是不行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