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杨钊

  九月份在放生之后回程船中,畅怀法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演讲,题目是:“如何念难念的经”。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很难念,但又要日日念,怎么办呢?人生在世,面对的是本难念的经,日日面对,这不是很痛苦吗?怎样才能解除这个痛苦呢?是逃避?离家出走?不是办法。得过且过、自我麻醉?也不是办法。积极的方法是接受它、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

  一般的家庭,不论父母、兄弟、夫妻、儿女,若有七分长处,三分短处已经是很好了,已经是不错的搭挡。如果是八、九分长处,一、二分的短处,那么这个人就不得了,能与他/她同为家庭中的一员,可说是非常幸运。人在社会上,大都是缺点多,优点少。明白这一点,望望自己的周围、自己的家庭成员,自己就能起包容的心、谅解的心。抓住这一点,从这一点开始念,这本经便容易念了。

  学校的学生,若成绩有七十分就不错了,若有八十分、九十分就很好了。北方有句俗语:“人无十全,瓜无弓圆。”意思是: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没有的,而市场的瓜要完全像把弓箭一样,又或完全像一个均等的球一样,也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大部份人的习惯不是看别人的长处,而是看别人的短处。如果大家都互相看对方的短处,就容易产生“怨”,从而滋生“恨”,这样就很难相处了。所以,我们所见的,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般人,恶心多、善心少;相聚之时喜欢讲别人缺点,谈论别人是非,很少谈论别人优点好处。大概踩低别人,可以抬高自己,令自己好过一点吧!但是,他/她忘记了由于长期 地看别人短处,说别人是非,行为中有意令别人不好过,慢慢地自己开始显得不易与人相处,甚至是难以相处的人。由于“相由心生,相由心改”,眼睛是灵魂的窗子,自己内心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在眼神中、在身体语言中显露出来,这样长此下去,如何能念好人生这部经呢?

  与人相处的诀要,在传统的实践中总结了很多的方法,其中有“与人相处,先学吃亏”。一般人是不肯吃亏的。个个人都不愿吃亏,就容易产生相争,相争引起碰撞,何来很好相处呢?因此,必须学习吃亏,吃亏由自己做起,由当下做起,并且不仅学习,还要反覆练习。日积月累,才能掌握“肯吃亏”这种看似容易做起难的“与人相处”功夫。

  另一招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日常处世的好方法。

  另外在与人相处中,要学习能进能退,有时退步也是前进的一种方法,其要旨是:“退步原来是向前”。在现实的生活中,农夫在插秧的时候,他们的行动是“以退为进”的,一边插秧,一边后退,直至把秧全部插在田上,有诗为证:

  手把青秧插向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它的意思是:农夫们把青青的秧苗插向充满泥与水的田中,当他们要插秧的时候,头是低着的,但是当低头的时候,却看到水中的另外一遍天地。在宇宙之中,不仅是要懂得勇往直前,有些情形是要退步的;祇要我们不执着,心境与行为保持清净,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去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此,退步原来也是向前的一种有效方法啊!

  其中要点,说明低头没有甚么大不了,退步没有甚么大不了;祇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正是邓小平先生的“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理。

  儒家说:“人非圣贤,谁人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最大的善行是“知错能改”。因此,学习经常检讨自己的身、口、意,有无存恶念,有无说别人坏话和做损人利己的事。如果有则尽快忏悔及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善行啊!因此,佛教奉劝世人要做“三好人”:“存好心”、“讲好话”、“做好事”,日子有功,一定会修善因得善果的。

  民国元老名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饱历沧桑,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友人问他高寿养生之道,他指指客厅字画,笑而不言。厅中有一幅莲花图,旁边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不思八、九”,下联为“常想一、二”,上面之横额为“如意”二字。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居其八、九”,因此,不要想那八、九不如意的事;但是,也总有一、二件快乐的事呀!那么,就让我们常想那一、二件快乐的事吧!人生高寿,从此而生,快乐之源,也从此而起。与人相处也可参照这个法门呀!“多看别人优点,少看别人缺点”,令自己开心,别人快乐,双赢方法,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呢?道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忘记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