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披搭袈裟功德无限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土登相切桑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披搭袈裟功德无限

  ◎土登相切桑布

  一提起袈裟,学佛的居士都充满了敬佩与羡慕。是的,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披袈裟出家学道者代表着佛在世间的光辉形象。让我们大家随时忆念着佛陀的慈爱关怀,跟随着佛陀的足迹,听从佛陀留下的教诲指引,在解脱的道上行进着。

  释迦牟尼佛曾就袈裟发过这样的誓愿‥“世尊,从我行菩萨道之生生世世及最终得菩提果之间,任何行持布施波罗蜜多及一丝毫许善法之众生,及我得菩提后之教法下,所有着红黄法衣但已违犯根本戒、持烦恼见、于三宝起邪见、毁坏三宝之四众弟子,若能刹那间生起心中有佛之念头,我如舍弃任何一众,使之于三乘法中不得菩提果位,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得成佛。众生若见我得菩提后身着红黄法衣接受人天众生供养,他们自己亦于颈上披搭片刻,则愿此等众生终能于三乘法中得不退转果位。任一众生,乃至饮食贫穷、穷困夜叉、阎罗众生,身着仅四寸之红黄法衣,皆愿他们暂时能圆满一切饮食,最终则实现一切愿望;天人夜叉等众互相憎恨、争斗不休,此等众生若能忆念我红黄法衣,则愿他们相互间生起慈悲心,无有仇怨,心皆得调伏、调柔。任一众生于战场上作战,若能保护、供养、恭敬,或自身携有红黄法衣一片,则愿此众生恒能得胜,不受任何损害、迷乱,且能从战斗中获解脱;若我红黄法衣不具上述五种功德,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能广做一切如来事业,所了知之一切法尽皆忘失,亦不能胜伏外道;我成佛与涅槃后,任何仅仅念诵一句‘南无释迦牟尼佛’,或向佛顶礼之众生,愿此等众生灭尽一切业障、于如来刹土中获无上菩提,并于最后亦能显示涅槃。”

  看过《六祖慧能》这部佛教影片的人都知道,六祖面对攻击猎人群的匪徒时,抖开包袱中的袈裟,并说一句:“就凭我佛慈悲”,顿时飞沙走石,匪徒不战自退。这种情况并非编撰的神话,袈裟的确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谴除违缘、护持佛法作用。另,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公案中记载:有一名被国王下令处死的犯人,被送到夜叉出没的地方让它们食啖。犯人害怕不已,为了活命剃除须发,找到一小片袈裟系于颈下。当大罗刹母及其眷属来到的时候,见了犯人有袈裟系于颈上,于是右绕合掌恭敬顶礼,并为其解开捆缚欢喜放还。国王得知此事后立条制颁告国人:“自今以后于我国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但剃须发被服袈裟。诸有侵凌或加害者。当以死罪而刑罚之。”由此因缘众人慕德渐渐归化王赡部洲。皆共诚心归敬三宝。

  袈裟在形象上代表佛法的延续弘扬,我们都必须恭敬袈裟。在藏地,刚出家的时候,袈裟都经过上师三宝的加持,然后才进行披搭。经过加持的袈裟能帮助我们辟除灾难,更好地修行佛法。佛制上也有规定,比丘不能够离开袈裟,要随身携带。这也说明了袈裟的重要性。平时居士们见到身着袈裟的出家人,也应合掌问讯以表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即穿袈裟有十种功德:

  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恶兽;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六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得知袈裟有如是之功德,我们更应生起无上的敬意,敬重袈裟即是尊重佛法僧三宝,这是我们每个佛子所应做到的。出家人平时不披搭袈裟时要折叠好,放置于干净之处,并时时忆念袈裟的功德利益,这样自然会得到三宝的加持。■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