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善化寺初识斗拱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善化寺初识斗拱

  图 / 自在 文 / 秦里

  庙很小,三间殿而已,其中一个还在大修。游人少,殿门甚至都没有打开。可是殿的形状非常难忘,看了又看,和以前见过的庙,不太一样。

  特别注意到,三圣殿的房檐和支柱之间,很多木头支架,一根根有规则叠在一起,穿插交错,整齐,复杂,中国结一般。年代久远,油漆剥落,这些支架以木头本色,在红墙灰瓦之间,突兀醒目。大,粗壮,有力,看过去,好像几只大手,将房顶拉拢下来;或者,象木头铆钉,将房顶和下面的大殿,牢固锁在一起。

  这些支架是什么?好奇,看介绍:斜拱,形似怒放花朵,承载檐部重量,且有一定装饰作用。

  原来,这就是梁思成林徽因一直在谈论的斗拱。难怪他们每次说起,都会眉飞色舞。的确好看,粗犷的历史感,相比之下,明清时代的精工细作,堆砌如同仿古。

  从头说起。

  每种建筑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伊斯兰的圆屋顶,哥特教堂的高塔尖。根据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最明显特征:斗拱,屋顶。

  提到中式建筑,立刻想到飞檐。不说别的,只要站上景山,看故宫辉煌一片,全部是屋顶的海洋。所以,说屋顶是中国建筑的特征,完全可以理解。

  而对于斗拱,古建筑中当然也经常见到,密密麻麻,隐藏在屋檐下面,不是很起眼。建筑学家也许觉得很有意义,而一般游客,顶多感叹一下支撑的科学,或是花样的好看,很难将其作为一种特征记住。

  可是,看了善化寺,忽然明白,真正意义上的斗拱,大而触目,的确如梁思成所说,“与屋顶争抢着视线”。在唐代,古人席地而坐,建筑低矮粗壮,硕大的斗拱支撑屋顶,完全是东方木结构所特有的形象。到了宋朝,不再席地,家具升高,建筑也加高,斗拱数量增多但体积减小。元朝以后,斗拱不再有支撑作用,完全退化成装饰,描金画彩,成为我们今天经常看到的样子。

  这么说来,以前看到的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所建,那些屋檐深处的小斗拱,也许只能当作模型来看;真正的斗拱,骨架粗大,承重,袒露在外,不但毫不遮掩,还要一下子占据你的视线,让你立刻意识到它的雄壮,就象善化寺这样。

  善化寺创建于唐,辽金时期重修,虽然变形很多,依然保持了不少唐代风范:矮,却宽阔结实;基本由红棕两色构成,没有花团锦簇;屋顶和缓平稳,不夸张;斗拱突出,刚才提到的斜拱,是斗拱的一种,辽金时期特有的变异。

  唐朝风格的朴素有力,让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后世建筑精致华丽,感觉却日益柔弱。就好比唐诗爽朗大方,到了宋词开始委婉,元曲贴近市井,明清小说完全是对世俗的关注。唐朝,也许很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无所畏惧,也不需要任何庭院深深的掩护,以后人到中年,追求物质舒适,性格也变得复杂暧昧起来。

  斗拱的退化,或者说,力量感的退化,在我看来,也许还和中国的艺术传统有关。历史上一向重视平面,重书画,轻雕塑。屋顶曲线,适合以书画表达,而斗拱纵横交错,在画面上会显得比较凌乱,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复杂精确的木头组合,完全是工程之美,立体的美。

  唐代建筑,保存最好的在日本:鉴真东渡修建的招提寺,奈良法隆寺五重塔,京都清水寺三重塔。看图片,果然,斗拱与屋顶同时扑入眼帘。屋顶的优雅,斗拱的豪迈,二美具。

  国内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南禅寺唐殿,山西应县木塔。这些建筑地处偏远,得以逃过千年兵荒马乱。可惜资料有限,只好以后亲自去看了再说。

  善化寺一座小庙,想不到让我对唐朝文化兴趣大增。梁思成总结唐代风格:“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附:善化寺在山西大同,从北京开车5个小时。大同另有华严寺,也是辽代建筑,同样唐风犹存。时间有限,这次没能去,有点儿可惜。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