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贺兰秋韵:拜寺口双塔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贺兰秋韵:拜寺口双塔

  渐渐西去的斜阳将一天中最后的光芒从大山的缝隙中洒落下来,山色与其他时间不同,显现的却是另外一种色彩斑斓,璀璨夺目。

  山间或有片片绿意,更多的却是漫山遍野的金黄,似乎增添了一丝凝重,巍巍贺兰显得更有韵味。

  山的空阔给人以心旷神怡和无限遐想的空间。两座古塔遥相呼应,宛如一对含情脉脉的情人,相互凝望着,彼此形影不离,静静地守侯着美丽的大山。山色展秋韵,秋韵映古塔。大山、古塔与秋色之间似乎共成了某种默契,相互陪衬着,竟相辉映。

  厚重的大山秋色,收获着希望。花开花谢,草绿草枯,古塔历尽岁月更迭,却风采依旧。草色虽然枯黄,生命轮回,这里即将迎来下一季的辉煌。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坐落在贺兰县西部的拜寺口。自银川乘车顺沿山公路向西北行,约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拜寺口双塔矗立在拜寺沟口左侧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个方形平台上。两塔东西相距百米,象一对情侣,含情脉脉,形影不离。人们怀着敬仰之情,送给她们许多美丽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飞来塔”。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马乱,山泉枯竭,民不聊生。有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庙里的老增依稀听到有人在半空中说话。“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庙观看,只见拜寺庙东西两侧各约50来步远的地方不知何处飞来了两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尚心想,天长日久难耐孤寂,只有钟声为伴,若有这两座塔相陪那该多好!决不能让它们再飞走。于是老和尚心生一计,点着一把火烧伤了东边一塔,西边一塔也就留下来了。因而得名“飞来的”拜寺双塔。此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据考证、西夏时期境内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他幼晓佛书,通晓经文”,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近千年来,几经重修,得到群众的保护,双塔秀貌一直未改。双塔造型精美,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高约45米,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仰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圆形砖雕兽头,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实属鲜见。双塔又各具特色。东塔身高13层,除第一层较高外,以上各层檐与檐之间的距离依次缩短。呈现密檐式的显著特点。塔室为圆形,直径3米,塔身南面有一宽50厘米、高2米的券门可进入。塔室正面墙壁上彩绘壁画,栩栩如生。塔室内第一层高3米为圆木板阁楼装置。

  拜寺双塔,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离宫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拜寺口寺庙众多,华丽的宫殿参差交错,金碧辉煌,它给气势雄伟、古木参天的拜寺口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今天,在个充满劳动人民智能结晶的杰出建筑——拜寺口双塔,已成为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遗物,同时,也是值得游客一览的名胜风光点。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