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十方功德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十方功德

  前不久,有客自远方来,陪他们去城北十里的西风寺游玩。

  因为前年的一场车祸,致腿残疾,一直养伤在家,已三年多不曾去过西风寺。

  寺在凤凰山上,山高林密,修了一条盘山公路,坐汽车不过一刻钟的路程。至停车场下车,再走一段石径,可直达寺里的客堂。石径在古木和修竹里穿行,红尘不到,清荫宜人。

  走在石径上,真巧,遇上了住持天通师父和常住寺里的李居士。天通师父和我年龄相仿,因为工作关系,以前经常碰面,应是老朋友了。我发生车祸后,几乎就没有见过面了。天通师父还是三年前所见的模样,拉住我的手,热情问候一番,说是省里来了一位领导,他要下山去迎候,特意让李居士回寺,接待我们,并安排斋饭。我真是感谢不尽了。

  至客堂,小坐后,陪客人在寺里转转。寺在半山腰上,虽名唐朝古刹,但在“文革”间毁灭迨尽,后有僧在原寺址建有一殿,陆续扩建寮房、客堂,都是小砖瓦屋,略显小气了些。

  以前,站在旧殿前的空地上,居高望远,其下是花亭湖,青山绿水,尽收眼底。现在,当我站在这里,视野却被一片金碧辉煌挡住了,不知何时,在旧殿下,新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大雄宝殿了。再往下面四周一看,到处都是黄砖红瓦,楼台走廊。确实让我惊讶,隔了三年多不到,西风寺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往昔那个简陋的山中小庙不见了,代之是一个颇有气象的丛林了。

  从旧殿前的台阶向下,左边是新建的客楼,楼高四层。以前我来时,此楼正在建设中,现在已完全竣工。客房甚多,可住一两百人了。站在楼上走廊,往下一望,人如立在空中楼台。台阶右边是大雄宝殿,为近两年内动工建成,建筑面积数百平方米。大雄宝殿下,搭起高高的脚手脚,另一殿正在建设中,不知何殿。各建筑之间有风雨廊相连,廊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斗折蛇行而下。远处,前些年建的天王殿等建筑掩映于绿树之中。

  作为一座唐朝古刹,五祖弘忍曾经弘法之地,这样的气象才与之相配。它不仅是一处壮观丛林、庄严道场,担荷、光大如来家业,同时也为我们家乡增添了一处美丽风景,为市民增添了一处赏心怡情的好去处。

  寺里老住持跃平师父潜心修行,少问世事,多年前将寺里一应事务交其弟子天通师父料理。天通师父虽然文化不多,但为人憨厚、勤劳,发愿重新恢复这座旧丛林大观。他带领寺里僧人和居士们,自己动手投入寺里建设。我在县政协工作,就经常见到他,一袭黄衣,风尘仆仆,到县城来找领导支持,不止一次和他一起随县领导到省城,求省有关部门解决些建寺经费。在省政协的帮助下,省交通部门投资修建了盘山公路。路刚修成,天通师父就买了一辆非常简陋的农用拼装车,俗称“杂交车”,自己驾驶,运建材到寺里建殿楼。仅我所知,前些年寺里征了二十多庙山林,建成了山门、天王殿、望湖亭、后山景区道路等。这些年众多的建筑,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让西风寺换了模样。因为地处山中,殿楼又建在陡坡之上,其建筑成本,肯定要高出许多。能在短短几年时间,把西风寺建成今天这个规模,天通师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我不禁由衷发出赞叹:天通师父功德无量呀!

  天通师父陪省领导到寺里参观,趁着这点空隙,和我简短交谈几句。我赞叹师父功德无量,师父双掌合十,连连摇头:“千万不能这么说,我没有什么功德,是十方功德。”

  好个“十方功德”!不错,是十方善男信女的热心布施、虔诚功德,才有了今天西风寺这一方丛林气象。但天通师父作为一个住持僧,劳心劳力,自己做出了也许是最大的功德,却不自居,把功德让于十方,时时记恩于十方,这不仅是一个僧人美好的德行,也应是一种无量的功德。把功德回向十方,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的大慈大悲呀!

  这让我想起俗世中的某些人,尔虞我诈,争名夺利,既不利于成就事业,同时也弄得自己烦恼无尽。特别是某些一方领导,热心政绩工程,明明用的是百姓的钱财,靠的是大家的努力,却要将功劳全归于自己,还要借了报纸、电台到处广告,沽名钓誉。倘若人人都能存“我没有什么功德,是十方功德”之心,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和谐得多,某些领导一定会真正得到老百姓的敬重和褒奖。

  午饭就在寺里吃,素菜几个,净口清心。接到天通师父电话,说他下山了,陪省领导吃饭,因而不能陪我们吃饭,表示歉意。我很感动,告诉天通师父,你忙着,不用理我们,那些俗气的客套没有意义。我知道,他陪省领导吃饭,无非想多争取几个钱,把寺建得更好,这也是做功德呀!

  下山来,回味天通师父的话,仍然感慨良久。功德一词,狭义可释为布施,广义也可释为对社会所做事绩。想人在世上,吃穿住用,功名利禄,无不依赖十方功德。一个人的功德,纵然你做了很多,但毕竟都是有限的。而对于更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做了一点功德,也实在太微薄、渺小,不值一提,更不值得自居。不管是在佛家,还是俗世,对于十方功德,当赞叹之,铭记之,感恩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