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宝林寺前的宝林讲寺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正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宝林寺前的宝林讲寺

  《苏州杂志》1999年第6期

  王正中

  现在的宝林寺前,东接吴趋坊,西通石塔头,只是城内一条不太引人注目的狭窄小巷,既没有江南特色,也没有那座宝林寺。可是,有谁知道那里竟还有一段辉煌的过去。

  巷名的替换

  原来宝林寺前并不像现在这样窄小,它的南边曾有一条和巷平行的小河(至今还可以见到个别大户人家当年架设的跨河石板便桥)此河向西到石塔头为止,东头穿越吴趋坊汇接汤家浜。在交汇的地方还有一座蒋家桥(宋朝时称西蒋家桥)以贯通吴趋坊。清末民初,河道逐步填废,继而被北岸的民居延伸占用,这才人为地缩小了原有的巷道空间,只剩下巷的中段,因房屋没有后扩,尚可辨认出本来的街道位置。

  因为有了那座蒋家桥,所以它的巷名原来叫蒋家桥巷。据《吴门表隐》记载,蒋家桥在"郑使桥南"(此桥已毁,原在吴趋坊和天库前的交接处),是汉朝蒋渐避难的地方,所以从宋代起直到明朝初年,称此巷为蒋家桥巷。明正统年间扩建宝林寺后,因寺庙香火日盛,名气越来越响,随之易名为宝林寺前。

  寺园的崛起

  由巷改名的这座宝林寺,原址在巷内第二条横巷十间廊屋的南口西面,寺内有殿庑厅堂,更有一座别致的花园,坐北朝南,临街面河,东边是一座石桥,跨河和对岸大马堂巷相通。如果恢复旧观,当可发现寺前的环境有水有桥,宽阔开敞,颇似寒山寺。

  但最初不是这个模样。最早是在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由圆明大师宝林懋所筹建,初名宝林庵,规模不大,一个小小的后园也不突出。明洪武初年,将这所庵堂划为广化寺子院(广化寺古址在旧学前,现在大成坊北口有广化寺桥的地名)。明宣德二年(1427)原庵被毁,后由白云英集资重建。正统十二年(1447)整体扩建,并赐寺额为宝林讲寺。正德年间,庵又加修缮,不仅殿堂增辉,还把个寺内的庭园,布置得别具匠心,既不同于退休林下享清福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也不仅是专供佛门子弟晨钟暮鼓后休息的场所。这位风雅和尚在园里布置了十个景点:拼榈径、梧桐院、水竹亭、山茶坞、煮雪寮、停鹄馆、方塘、石桥、蕉窗、薜萝庵。从这些景点的名称来看,想像得到,当时绿树相掩清池摇影,精舍别院曲径通幽,别有一种净心绝尘雅静宜禅的超俗境界。

  不妨说,这时的宝林讲寺,所以出名是靠了这所庭园。果然,文人雅士纷纷来游。大画家沈周(石田)就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对十个景点都做诗题咏,如咏《山茶坞》:"叶暗冬林黑,花深晚径远";咏《水竹亭》:"清流环四面,有竹在亭旁";咏《蕉窗》:"净植碧窗下,疏棂大叶垂"等。

  独有的供奉

  佛教的寺院,供奉的自然应该是佛门的偶像,是如来、菩萨、罗汉、天神的一统之地。后来把关云长也供了进去,那是要先将这位关老爷封为佛门的护法神之后,才能进入殿堂的。可是宝林讲寺却把祭祀明朝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的生祠摆了进去。

  周忱是苏州太守况钟的顶头上司,死后谥文襄,人称周文襄公。他在江南任职二十年,人还没有死,人们就先替他建祠造像供奉起来配享民间香火,是因为他"勤于政,免重赋,兴水利",有德于民。而周忱之所以在世时就能与佛门祖师同寺分享俗界的红烛高烧,接受士民百姓的顶礼膜拜,确实又不同于一般生祠的礼遇,表达当时苏南地区百姓对他多次同知府况钟为民请命,削减积赋,休养民力,普救众难的为官之道感恩戴德;同时又有规劝世人多做善事终得善报的心愿(当然也不排除他的下属官员对他过誉而神化的一面)。或许就是在这一层次的意义上投合了释迦牟尼的教义。宝林讲寺打开佛门禁地,容纳了民间推崇的人物,并与佛法禅学兼受宣扬。这种佛俗意识形态融汇的现象,可能在其他寺院中是不存在的。

  战火中毁灭

  清康熙十二年(1673),宝林讲寺又重整大雄宝殿,浚通龙池,增建伽蓝五圣殿,更使寺容焕然,佛光普照。来此敬香施舍的善男信女不绝于途。他们往往随喜过后,遍赏景点,拜了佛又游了园,何乐不为!于是宝林寺前那条沿河街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从康熙朝开始,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朝代,达到鼎盛状态。然而,人有旦夕祸福,佛菩萨也不能永远保佑自己,在咸丰十年那场劫难中,雄伟壮丽、风格别具的宝林讲寺,顷刻之间化为一片废墟。

  当年五月,太平军攻取苏州突入阊门时,城内烧起了一场大火,一说:是准备逃窜的清兵放火焚烧民房,企图阻拦太平军的追杀;又一说:是太平军为了不使溃散的清兵据屋巷战,无奈之下也火烧民宅,属于火攻。历史事件错综复杂,究竟是谁放了第一把火,可能永远弄不清。总之,那时城内居民早已逃难去了,十室九空,根本无人扑救,因此,这一场大火,连片腾越,席卷了几条街坊。据当时家居刘家浜的富商潘钟端灾后所录的《苏台麋鹿记》中记述:"阊门中市自西向东,直巷则专诸巷、吴趋坊,横巷则天库前至周五郎巷,延及刘家浜房屋之后半,尽为煨烬。"宝林讲寺的位置正好在此范围内。

  这场地区性的大火,烧得寺园皆毁,残存的建筑不过一二,以致从晚清到民初,始终无人重整山门再塑金佛。

  残墟的变迁

  一百多年来,宝林讲寺的荒芜寺地,不断地被新建的民房蚕食,到五十年代时,前山门通道已被挤压成一条小夹弄;由此向内走二三十步,是一幢只存两间硬山式的败殿;原来殿门口的一间改为住房,留下拱形门券的残迹依稀可辨;与夹弄相通的殿东一间,檐瓦尽落,残椽参差,山墙处霉迹斑驳,无门无窗,南北洞穿。殿后是一片煤碴操场,周围民房环立。除此之外,寺院遗迹一无所存,不用说那富有十景的寺园,影踪何在了。

  值得一提的是,讲寺山门前的寺额牌楼,连同后砌的八字墙还完整的临街而立。尤其那座牌楼,上承厚重的单檐式歇山顶,中脊高耸,四角飞翘,檐下斗拱层叠,中嵌"宝林讲寺"四个楷书的白底黑字,两旁花岗石砌的落地双柱,柱脚前后各置一人高的葫芦形抱石,整体结构,协调稳重。

  或许正因为它临街靠河,高开寺园有一段距离,所以幸存了下来。然而,这座牌楼的式样是否就是历史原貌,尚有一点看法:按明清时期的规矩,寺院的寺额牌楼都是四柱落地,上有三至五顶重檐覆盖,而现存的这座却是二柱单檐式,似和该寺当年的规模等级失调,也和朝庭颁赐寺额的身份不合。那么,是否原来也是四柱重檐的,后来左右两侧被毁、被拆?还是原建就是如此?

  这座仅存的牌楼,虽不一定是建筑中的精品,但毕竟是佛教文化和古刹遗址的见证。可惜在七十年代后期,因城区住宅发展需要,将那几间败殿和这座寺额牌楼一同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二层住房。该留下的没有留下,无所谓留下的小夹弄却旧迹半存。至此,这座始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毁于晚清的古刹,若不是巷名提示,恐怕难以有人知道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