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敦煌宗教文化中的养生术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重申 李小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敦煌宗教文化中的养生术

  李重申 李小惠

  一、前言

  敦煌养生学在千余年的历史传承中,秉承了从简单到多样、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规律,并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术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敦煌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敦煌传统养生学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和本质。

  敦煌古代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家各派之学各有千秋。儒家曰:“精一执”;道家曰:“抱一守中”;佛家以“坐禅”、“止观”、“由假入空”、“明心见性”为依归;医家注重腑脏保养和精、气、神、形之摄养,等等。并提出了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等观点。认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同时还提出,“养身即养怡”的观点。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养身不只是四肢发达体健如牛,重要的是内在素质的养怡,这是个有高级不同层次的内涵。

  二、敦煌人的养生理念

  敦煌的石窟、塑像、遗书、简牍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医疗保健的资料。重要内容有:佛教“抛弃俗念”意在精神的心理疗法,瑜珈修持,道教的炼丹、辟谷、内丹导引、吐纳、房中术等。例如:敦煌遗书P.3777、P.3244《澄心论》、《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一卷》、《五辛文书》,均是以佛家教义为内涵的精神和心理调治方法。西夏至元,莫高窟和榆林窟相继开凿和修造了不少密宗洞窟、密宗尊像、曼荼罗画等。密宗以“三密加持”,即身密、口密、意密。修三密能使身、语、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语、意相应,即身成佛。“三密修持”对人体的生理、意念等起到控制和减少消耗的作用。

  敦煌遗书P.3477《玄感脉经》,P.2378、P.2755、P.2115《张仲景五脏论》,S.202《伤寒论·辨脉法》,S.5614《占五脏声色源侯》、S.6245《五脏脉侯》,P.2539《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P.3477《玄感脉经》,S.6168《灸经人体图》,S.76《食疗本草》等。在这些文献中,古人以阴阳五行理论和气的观念为指导,阐述了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现象、体医知识、生态环境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尤其是《五脏论》、《玄感脉经》中的系统观和人体呼吸与脉搏频率比例等论述,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五脏论》残卷简述了天人合一、表里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出了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心脏为主导,通过经络把各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且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有机整体,并依阴阳五行学说论说了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敦煌各早期石窟现存的壁画和塑像中的菩萨,有一个奇特现象是肚脐均十分突出,就连飞天、伎乐天也同样显现肚脐。从禅观佛经和密宗佛经中得知,脐中是修定时使心灵确立于静面观的集中点,它是佛教修定的主要方法。古人把肚脐称之为脐中、神关、气舍、气合等,认为脐中乃是人体精血之海,水火之灾,三焦之源,呼吸之根,精神之舍,生命之根蒂。现代医学也提出,脐与大脑、心脏、生殖器及诸脉相互贯通,对维持人体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作用点。

  三、敦煌的导引功法

  中国导引养生功法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了数千年,其功法体系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必然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迹。导引功法以形引气,达到调理气机的目的,它所折射出的以身体为中心进行锻炼的理念,充分展示了古人朴素的养生思想。

  汉唐间,敦煌养生文化之一的导引术日臻完善,并成为我国养生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导引术的产生、发展、传播主要是处在佛教文化涵盖的时代,建造有专为禅定服务的禅窟、禅寺、禅堂、禅房等建筑。僧人修禅心定、抄经译典所积沉的经验,为佛教禅学的发展和导引诸因素的进一步孕育和创造提供了高智慧的物质条件。

  敦煌现已挖掘和发现的古经卷与古文献约有数万卷,所记载的教义和戒律亦复不少与导引功理和功法有着有机的联系。例如:佛教禅定、禅法、瑜珈、止观;道教仙学、炼养术;儒家静坐存养等。

  敦煌文献中有许多《道德经》写本,主要是河上公注本。后汉以来《道德经》流传两种注本:王弼注本,讲《道德经》的理论;河上公注本,讲道教的较多。另外还有四五中本子。敦煌卷子大部分是唐代写本,隋以前的写本只有一二卷。敦煌《道德经》写本总数约20卷,均被伯希和与斯坦因劫走,分藏于巴黎和伦敦,编号为P.2584、2420、2417、2347、2350、2370、S.2267、3926等。

  《道德经》由丰富的养生内容,短短五千言中“道”和“德”就出现了110余处,精辟地论述了体道修德是养生的根本,“无欲”、“无争”、“无为”是养生的必要,“无知”是养生的途径,“虚静自然、尊道贵德”等养生方法。指出从修德养生之道中去体认自然之道并使行为符合自然的规律。老子的养生思想虽然出现在2500年前,但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时至今日仍然有其生命力。

  老子提出的自然观对现代科学仍然启迪作用。《道德经》老子思想的超越时代性就在于不仅意识到当时的文化困境,而且要顿悟到文化对人的异化,这种异化必然导致人类与自然疏离,提出了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应该相互融通。还提出了“身心合一”“少私寡欲”、“抱一守中”、“致虚极,守静笃”、“物壮则老”、“木强则折”等养生观,人的身体和生命都是道的统一制御而存在而发展,呼吸减慢、低能活动、平和心境对促进人类健康有积极意义。它把人类、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的不安全性全部反映出来了。

  敦煌卷子《庄子》载有“心齐”和“坐忘”等动、静功以及导引等。《心经》以“空”和“无”为基本理论。《六安般守意境》记述了释迦牟尼所创的呼吸法,也就是丹田呼吸法。《观无量寿经》详述了观想阿弥陀佛之法,分十六观。以念佛入静,为观想悦意景物法。《金刚经》载有:“洗足已敷座而坐,统跏端身,正念不动。”“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一切法,无我无生,得无生”等,意为如何入定。《楞伽师资记》记载了从达摩至神秀的传承及禅法要点。

  《敦煌脐密功》是由甘肃中医学院张弘强等先生依据敦煌莫高窟第272、428、205、194、225、14等窟的低腹大脐菩萨突出肚脐的壁画,结合脐中对人体生命的作用,总结出14种脐密功法。

  P.3833、P.2914王梵志《有生皆有灭》诗云:“气聚则成我,气散即成空。”在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张掖马蹄寺、安西榆林窟、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和塑像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禅定图,有结跏趺坐,有半趺,有交腿或倚坐,有站立,双手接“禅定印”或按“转法轮印”等,均与聚气有关。

  在敦煌莫高窟中保存有密教画,例如敦煌莫高窟第465窟保存有双身合修壁画。表现修持者运用一定的功法,对体能进行控制和引导,达到以欲制欲,以染达净。

  另外,在敦煌石窟中也保存有不少与导引相关的壁画和塑像。

  (一)禅定图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禅修图》,表现了禅修的僧人,形体放松自然,坐禅瞑想,口结真言,手结印契,心观曼荼罗坛场,通过瑜伽入定达到与佛合一。再从254、239、263、272、259、288、290等窟中同样也可看到修行僧人像,禅定僧人像,禅观僧人像。他们有的双盘腿(结跏趺坐);有的单盘腿(半趺);有的交腿或倚坐(善跏);有的站立,双手接“禅定印”或接“转法轮印”等等。比丘通过不同的坐姿和不同的手印变化,使体内的气血按经络运行,以通周天,达到气血运行,营养全身,同时也使心率下降,提高心脏功能。

  (二)十六观

  敦煌莫高窟第8、15、19、44、45、66、76、92、113、118、129、155、160、171、180、188、201、320、343、370等窟中均绘有《观无量寿经变》画,形象地反映僧人跌跏坐地,修习十六观。

  (三)禅定佛

  敦煌莫高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中的彩塑高僧洪苄像,他身披通肩袈裟,作禅定状。第254、257、259、263、288窟中均塑有禅定佛。第96、130的“弥勒佛像”,第148、158窟绘有“涅槃像”。上述列举的塑像均处在导引、吐纳之中。

  (四)敦煌道教的房中术

  道教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修炼方法,那就是房中术,又称男女合气之术、御女术和黄赤之道。道教认为,阴阳交合既要不断房事,又要宝精重施,自须讲求一些方法。敦煌文献S.4226《太平经》、P3768、S.2506《文子》等在论述房中术时讲:“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所以,道教认为男女无性事则无益人寿;行房中养生之道则延年益寿;恣情纵欲则必损寿乃至速死。

  道教的房中修炼讲求技巧和禁忌,是房事祛病延年之术,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即讲求男女交合的方法;注意房中宝精强体,怡情养性;实行房中禁忌,提倡性卫生。房中术包括着丰富的性医学、性科学内容,对于今天发展性医学、性教育和优生优育不无裨益。

  四、敦煌人保健观

  人类每天的生活,处处都蕴含着养生的道理。养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为了健康长寿。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养生的方法,积累了不少保健的理论,为华夏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敦煌出土的文献、壁画中还反映了古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保存有从中唐至北宋描绘洗发、剃头、洗浴、刮脸、揩齿的情景。如敦煌莫高窟中唐第159窟南壁《弥勒经变》的“剃度图”中,绘有一僧人蹲在地上,左手持净瓶,右手食指伸入口内揩齿;晚唐第9和第196窟中,绘有用柳枝刷牙的形象图;第12、25窟晚唐南壁绘有洗头图像,榆林窟第16窟绘有一幅生动的剃发场面;北周第290窟佛传故事中的“清扫图”;隋第302窟西披和中唐第159窟南壁的“洗澡图”等。《敦煌县志》也有洗浴和扫除污秽等民间习俗的记载。另外,敦煌遗书P.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S.5755《杂抄》、P.3247《大唐同光四年具注历》也有许多有关敦煌民间沐浴、洗面等记载。德国东方学研究者曾刊有一件汉文——回鹘文佛教文献《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残片。该经说,温室洗浴后,能让众生长夜清净,秽垢消除,不遭众患,其福无量。这件汉文——回鹘文双语残片可能是德国第三次中亚远征队于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所得,共两页四面,38行。编号为T.11132(Ch/U6265)。该文献汉文在前,回鹘文译文在后,属对译作品,译经年代约在11-14世纪。

  敦煌遗书S.76《食疗本草》残卷,载有中古时期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有关抗衰老及延年益寿的经验。如秘方:(石榴)其花菜(叶)阴乾,捣为末,和铁丹,服之一年,白发尽黑,益面红色,仙家重此,不尽书其方。此方经服用后,即可使老人头发变黑、面色红润。还指出莲子可以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不老。冬瓜子有润泽面容的作用。冬瓜有减肥、健体、抗衰老等作用。

  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的《福田经变》《楞伽经变》《法华经变》《宝雨经变》等经变画中,如第9、296、217、61等窟和榆林窟第25窟,都绘有医疗、病坊以及安乐死等画面。

  从河西走廊甘肃武威磨嘴子和敦煌一带古墓中发现的随葬品中,有绣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字样的汉锦。位于河西走廊的黑山中还发现大量有关生死繁衍的岩画,这些画以绘画符号为表达生命的象征意义,祈求人类自身的繁衍及万物丰产。

  五、结语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所论述的生与死、心与色、思维与存在等生命观,以及“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等思想,不断渗透到敦煌的传统养生之中,使其形成了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养生理念和功法。尤其是敦煌传统养生的思想和实践都带有十分显著的宗教教义和教理的痕迹。如敦煌的养生观、导引吐纳、养生保健等都可从佛教的经卷和道教的文献中反映出来。佛家以“坐禅”、“止观”、由“假入空”为依归,道家以“抱一守中”、“明心见性”为依归等等,并提出了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等观点。认为修身以仁,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同时还主张养生不是“开源”而是“节流”,提倡“灯用小炷”的理论来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并要求把养生和保健充分结合一起,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事实上,敦煌人对生命的重视,追求长生,进而追求健康的思想不仅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而且反映在敦煌人的人生追求上,所以敦煌古代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养生之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它也为今人的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俄藏敦煌文献》(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布尔努瓦(法),《丝绸之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3.长泽和俊(日),《丝绸之路史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敦煌遗书索目总引》,中华书局,1993年版。

  5.季羡林,《敦煌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6.向 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

  7.周绍良,《敦煌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金 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0.劳 干,《敦煌及敦煌的新史料》,《大陆杂志》1950年第1卷第3期。

  1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2.张广德,《导引养生功标准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张荣明,《道佛儒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朱渊清,《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李重申,《丝绸之路体育文化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16.陈兆复,《古代岩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7.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8.李庆升,《中医养生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9.张清华,《养生与长寿》,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20.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21.孟乃昌.《周易参同契考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2.杨管国等,《起居养生》,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23.燕国材著,《先秦心理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燕国材著,《明清心理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