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柬埔寨:神秘吴哥之美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志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柬埔寨:神秘吴哥之美

  □ 王志振 《丝绸之路》 2005年第09期

  电影《花样年华》最后的片段中,梁朝伟扮演的周慕云最后对着吴哥窟墙上的小洞倾诉了自己的心事。他离开后有一个墙洞的特写,斑驳的墙面上,一个小小的洞,洞里有一缕枯草。镜头慢慢拉开,身后是吴哥神秘而恢宏的殿堂。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对吴哥这块古老的圣地产生了向往之情。

  初秋的一个清晨,在柬埔寨凤凰树花开的季节,我们登上了从金边开往暹粒省的中巴,去探访吴哥。一路上,只见洞里萨湖挥动着100多公里的曲线,与蓝天白云相接。大地被江河和公路分隔成一片片深绿和嫩黄,火红的凤凰树在阳光下随风摇曳。孩子们在河里戏耍,妇女们在河边洗着衣服。遭受了无数磨难的柬埔寨到处都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气氛。

  吴哥古迹位于暹粒市北6公里处,分布在45平方公里的莽莽丛林中。吴哥是高棉人(柬埔寨人口最多的民族)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是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吴哥王朝(802~1431)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吴哥所在地暹粒中的“暹”是“泰国”的简称,“暹粒”是战胜泰国的意思。历代国王大兴土木,留下了堪称奇迹的吴哥城、吴哥窟和女王宫。直到公元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这座闻名于世的城市从此遭到废弃。到16世纪,吴哥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逐渐被人遗忘。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亨利·莫阿寻访吴哥,在这里,他做了大量详细的调查记录,并公布于世,此后吴哥逐渐被发现被重视。

  吴哥城,也叫大吴哥,占地10平方公里,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苏利亚拔摩七世(1181~1215)在位时进行了扩建。它由边长3公里、高7米的城墙围住。在城门两侧有7尊龙的石雕,据说是柬埔寨始祖的神像,7尊龙石雕边排列着54尊大力神,54个妖魔各抓住蛇身,象征一场神妖之战。城墙外是护城河,各门楼为三头四面佛像塔楼,楼门外过道的护栏是一长排石雕像,拔河般地拉着长长的蛇身。左边为天神,有一双杏眼,面色从容;右边是天魔,愁眉苦脸。不过这些雕像不少已被盗走,据介绍,剩下的只是一少部分。

  吴哥窟也叫小吴哥,距大吴哥3.3公里,建于公元12世纪前半叶,苏利亚拔摩二世在位时,动用了30万劳工,历时37年才建成。吴哥窟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柬埔寨国旗上的国徽就是吴哥窟的图案。

  吴哥窟的建筑宏伟壮观,雕刻精美细致,庭院宽敞。寺的主体建造在一个石基上,分为三层,大约有20多层楼高。寺的四角分布着四座小宝塔,象征着神话中的茂璐山(印度教和佛教教义中的宇宙中心和诸神之家)。大殿的一层,是国王接待宾客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有1 000平方米的精美浮雕长廊,题材为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娜”和“摩珂婆罗多”,以及苏利亚拔摩二世的生平事迹。二层是国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建有四个供国王沐浴的水池。三层布局较为简单,主要是供国王节日和重大事件时朝拜之用。吴哥窟的周围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宽195米,长5.4公里。吴哥窟的大门向西开,喻示着西方是极乐世界。

  吴哥窟既是王国的首都,又是王室的宫廷;既是宗教圣地,又是文化活动的中心;既是国王生前的寝宫,又是国王死后的寝陵。它是12世纪吴哥王朝极盛时期的代表作。建设这座寺的时候,总共使用了30亿吨石头,有一块重达8吨。无论建筑技术,还是艺术成就,都堪称奇迹。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的四大奇迹。

  吴哥还有一绝,那就是吴哥日出。来前就听人描述过吴哥日出的奇妙。来到吴哥以后,导游更是不厌其烦地介绍。而他们的介绍也真切地打动了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游客,大家决定留下来观赏日出。凌晨4点半,我们就强迫自己醒来,走过吴哥窟广场那条500米的石道,来到象征圣地须弥山的吴哥仙塔。只见有几百名看日出的人都静静地聚集在这里,昏暗中隐隐约约,或站或坐。整个吴哥窟笼罩在静谧的晨曦里,格外平静安详。突然,听见有人轻轻叫了声,我们举目远望,太阳在人们的期待中终于从吴哥窟东方的热带丛林中冉冉升起。我们的眼前变得异常神秘,当时的感觉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不过,吴哥日出毕竟是一朵绚丽的礼花,在最夺目的一瞬间过后,人们开始向四处慢慢散去。我们也顺着铺设精美的石道走进吴哥窟的心脏,徘徊在精美浮雕和残缺的佛像之间,继续探寻藏在石块中的千年秘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