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终南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史飞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终南文化初探

  史飞翔

  (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处,陕西 西安 710105)

  摘要: 本文从终南文化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终南文化的内涵、外延,终南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终南山 终南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终南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终南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9年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终南文化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陕西终南学社在终南山下宣告成立。至此,终南文化首次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并成为一个文化命题。终南文化是不是一种文化?如果是的话,那它与陕西地区的其他文化,如: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长安文化、关中文化、三秦文化以及更早时期的周文化、半坡文化、炎黄文化、后稷文化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终南文化究竟该怎样来定义它?终南文化的内涵有哪些?终南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究竟该如何来评价和定位终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得我们意识到终南文化的确是一个严肃而又认真的研究课题,甚至可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终南学”。

  一、终南文化的概念

  研究终南文化,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终南文化。终南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命题被提出,目前尚缺乏清晰地界定。既缺乏学理上的论证,也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终南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既然要着手研究终南文化,就又不能不先给出一个定义。经过思考,笔者以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试着描述一下终南文化的含义:“终南文化是数千年来活跃在终南山地带的人们创造的以自然地理为表征、以宗教文化为特色、以民俗心态为内核的对陕西乃至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终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终南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是对终南山地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总揽,具体讲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艺术文化、中医文化等方方面面。

  终南文化就内涵而言,可谓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宗教资源、哲学资源、民俗资源等,足以构建起一个专门学科“终南学”来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对终南文化的内涵进行系统梳理,不仅是构建专门学科“终南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而且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要义。我们要研究终南文化首先必须将终南文化置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研究,惟有如此才能搞清楚终南文化确切的历史坐标,以及它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它所充当的历史角色。

  终南文化又是一个有着广泛外延的文化概念。它与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长安文化、关中文化、三秦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尽管内涵不同、表现不同,但就本质而言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思想都来自儒家。这几种文化虽有分野,但始终有一种共同性的东西蕴含其中,使得它们虽“貌离”,但“神”合。终南文化与这几种文化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终南文化从内涵上“统领”着这几种文化。

  三、终南文化的定位

  1、终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

  终南文化就本质而言它首先是一种地域文化。终南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关中地域文化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是中国文化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目前关于终南山区域的研究既是热点,又是亮点,同时也是弱点。所谓热点,是指关于这一区域的唐朝时期研究受到重视,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亮点是指目前这一区域研究已经格外吸引人;弱点是指对于这一区域宋代以后的研究仍然薄弱。加强宋代以后终南山区域的历史文化研究,挖掘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注意这一区域研究的历史延续性,开展对这一区域历史时期文化资源研究,对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终南文化是根文化、原典文化。

  终南文化带有沉厚的根性文化特色,在许多方面构成其它几个大文化板块的历史底色,对整个中华文化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终南文化具有原创性,几乎它的每一个组成都牵扯到中华文化的根。譬如:终南文化中的“隐士文化”。隐士文化说到底是属于儒家文化,是不同于士官文化的一种隐逸文化。但隐士文化从思想的根底和精神的底色而言又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这是就其内在品质而言,就外在表现而言,隐士文化又和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终南文化蕴涵之丰富、影响之久远。

  3、终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

  终南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终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在起源上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和持续性,特别是以史前、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和核心。从中国文化的源流发展来看,炎黄神农后稷均活动于终南山一带,周公姬旦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在终南山,《尚书》《诗经》等基本元典多处记载终南山,《道德经》则诞生在终南山。再加上更早时期的蓝田猿人,半坡仰韶文化,中华文化的起源就在终南山。因此说,终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这话是不为过的。

  四、终南文化的特点

  1、多样性

  终南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它既有自然资源又有人文资源,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既有有文的文化又有无文的文化,既有显文化又有隐文化。自然景观构成了终南文化的外在主体。众多的宗教古迹和著名文人雅士的佚闻事迹、民间传说则又构成了终南文化的人文景观,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终南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终南文化中特有的民俗民情。终南山地区的民俗风情包括关中民居等生活方式、蓝田玉等民间工艺制作、风味小吃以及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节庆活动等等。终南山地区民俗风情质朴纯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和乡野风光构成了终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终南文化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2、包容性

  终南山地带是中华文化核心儒、释、道三家的重要策源地。早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就建都终南山下,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制,直接影响孔孟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核心。东汉大儒马融少时即在终南山师从著名学者挚恂,研习儒家经典,后来在关中传播儒家思想,常随弟子达四百多人。著名儒家大师郑玄也是通过在终南山的学习从而奠定了其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宋代的张载在终南山麓聚徒倡儒,成为一代力学大师,为中国儒学思想增添了灿烂的一页。终南山作为中国佛教的圣地其渊源可以追溯至佛教初传不久的汉、晋时代。户县境内终南山北麓的白马昭觉寺(后称罗汉寺)和鸠摩罗什译经之所大寺(即草堂寺)都是早期的寺院。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不仅是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也是第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机构的所在地。至唐代,更是达于鼎盛,有“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之称。中国佛教的八宗有六宗都发源于终南山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终南山也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周易生道,老子在周至楼观台写《道德经》流布全世界,从而使终南山楼观台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此外,从基督教来说,全国仅存的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空间遗迹在终南山大秦寺,这里成为现存最早的基督教遗迹;眉县豹窝村旁的十字山是罗马教皇认可的东方圣山,被称为“东方加尔瓦略山”,等同于耶路撒冷的耶稣圣地,每年都有大量天主教朝圣者。从民间信仰来说,中国最流行的主财神赵公明的故乡在周至南山下,他修道获得成就的地方也在终南山;中国极为流行的药王信仰对象孙思邈也长期活动在终南山;中国民间最著名的驱鬼逐邪之神钟馗也为终南修道的终南山人。由此可见,终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堪称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

  3、交汇性

  终南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交汇性或者说是兼容性。终南山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中部,横亘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它既是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代表黄河流域文明的秦陇文化与代表长江流域文明的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点。三种文化集于一身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4、模糊性

  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时曾说,中国文化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究竟在哪里?中国文化是这样,同样终南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关于这点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其为模糊性或难以确定性。终南文化之所以难以总结恰恰就在此。我们明显地能感觉到终南文化的存在,它是那样的强烈,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要我们说出似乎有不大能说得清。或者这正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因为无声无形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就是“道”。终南文化蕴含着“道”。

  5、历史延续性

  终南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终南山很早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括地志》、《秦风·终南》、《小雅·节南山》、《禹贡》、《左传》、《史记》等史书都谈到终南山。此后历史一直延续不断,到了唐宋两代终南文化达到了顶峰。明清之后开始萧条,但一只没有中断。民国时终南文化特别是终南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更是将终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五、终南文化的研究要点

  怎样来研究终南文化呢?研究终南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在此提三点看法:

  1、廓清终南文化所囊括的地域范围。

  终南文化是个地域性概念,但真的要认真推敲,其范围又似乎模糊不清。终南文化的覆盖面到底有多大,哪些文化可以划归到它的范围是大可研究的。由于终南山本身的地理概念就多有争议,因此终南文化的地域范围也就更成为一个问题。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只有把地域性看作是贯彻始终的首要原则,才有利于充分揭示它的特性和得失。

  2、找准终南文化的研究对象。

  所谓研究对象,也就是终南文化研究什么的问题。人是文化的核心载体,研究文化、尤其是研究像终南文化这样博大精深但又缺乏准确史料记载的文化型态,必须紧紧抓住历史上终南山地区的人的活动。正是数以千万计的终南山人一代代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终南文化。

  3、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研究终南文化要有大思维。不要拘泥于一朝一代,一事一人的研究,而是要从各代互相继承、互相联系的角度去开展研究。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对比终南文化与其它文化类型的异同,进而总结出终南文化的内涵特点。研究终南文化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史料的佐证和实物的支撑。因此进行终南文化研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研究角度的切入问题。终南文化研究要史论结合,史、论、人物、专题、资料全方位展开,但当下最重要是要对终南文化从学理上作一个统摄性的研究,使终南文化有一个大致的定位。

  六、终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有关终南文化的研究目前显然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和宗教研究这两个方面。其次,现有的研究只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客观地讲,目前的终南文化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有待拓荒。针对此,笔者建议:

  1、应从历史、宗教、哲学、民俗、文学、艺术、自然、地理、矿产、生物、旅游、中医等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地对终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梳理终南文化脉络、挖掘终南文化内涵,彻底搞清终南文化的内涵外延、类型分布、历史地位、文化特色以及当代价值。

  2、应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思路来全面挖掘、系统整理终南文化的内涵和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随着众多专家学者对终南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终南山一定会恢复其昔日的辉煌,终南文化也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与关注。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野下的终南文化,是地域文化学发展的理论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野下的终南文化,是从文化比较和当代文化功效的层面重新审视终南文化与华夏诸多民族文化关系的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野下的终南文化,对于解读终南山在人类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大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彰显终南山独特个性与精神,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2、袁伟时:《历史大转折中的迟疑——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岭南文化》,《中国现代思想散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王晓如:《宋代终南山地区文化资源研究》,《唐都学刊》,2007,1

  4、李利安:《关于重塑终南山世界文化地位的思考》,《长安文艺》2008,1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