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保圣寺的“半堂罗汉”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苏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保圣寺的“半堂罗汉”

  苏龙

  苏州城东南25公里的甪直镇,有一座千年古刹保圣寺,寺内半堂罗汉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先生生前曾对保圣寺的罗汉作过这样的评价:“保圣寺罗汉塑像,筋骨见胸,肪络在手,尽管受着宗教题材的束缚,而现实感却以无限的魄力向人逼来,使人不能不感觉到一种崇高的美。”

  甪直镇于199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保圣寺就座落在甪直镇西市。据《吴郡甫里志》载,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创建初,规模很大,号称有屋宇五千间,占地百亩,僧侣上千,从其现存的柱础仍依稀可见当时的规模。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为寺题抱柱联:“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恰切地表达了当年保圣寺殿宇雄伟壮观,塑像精美绝伦。

  在千百年的沧桑岁月中,保圣寺几经兴废。宋、明两朝曾多次重建,清咸丰十年(1860年)大部份建筑又遭毁损。现在仅存经修缮的明代天王殿、清代山门及两侧照壁等建筑,以及唐代的石经幢、北宋的幡竿夹、明末清初的古钟和六朝遗存的石造像等。而堪称艺术瑰宝的则是一堵北宋塑壁和半堂罗汉。

  宋祥符年间重建了保圣寺大殿内原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像和迦叶、阿难立像。东西两侧各有横四十二尺,高十二三尺的塑壁,壁面塑以云山、海水、洞穴,其间配置十八尊罗汉像。1918年,顾颉刚应叶圣陶之邀到甪直,发现该塑壁和罗汉像,为之惊愕倾倒。同时感到年久失修的殿堂已岌岌可危。于是在报刊上呼救这千年艺术珍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可惜不时的政府未能采取措施。1928年大殿坍塌半边,导致半数罗汉被毁,酿成不可挽救的损失。之后,经蔡元培、马叙伦、叶楚伦和顾颉刚等人呼呈,公私合力,并由建筑专家范文照设计,于1929年重建了一座古物馆,由雕塑家江小鹏、滑田友将幸存的半边塑壁和9尊罗汉重新复原,置于馆内后壁。

  复原后的塑壁虽然没有原来的宏大,但塑壁造型巨细和谐,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夸张写实的对比手法,进行烘托、渲染,把山石塑得上大下小,倒悬空中,有欲坠而不落之感,似彩云、似火焰,变化无穷,尤入仙境一般。其设计之巧妙,塑艺之精湛,仍足以窥见北宋的艺术成就。塑壁面阔9.5米,进深1.45米,下设须弥座,高2米,罗汉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塑壁间。它突破了寺院造像单尊依次排列的模式,独具匠心地将当时最盛行的画壁巧妙地移植到雕塑之中,以山水为背景,而置罗汉于其间。远观塑壁,突兀的山岩,卷舒的云气,翻滚的浪花,与神态各异的罗汉,动静交融,把千姿万态的海上仙岛和栩栩如生的洞中罗汉,浑然一休,形成了一幅古雅壮观的立体山水画。

  壁画中的9尊罗汉塑像更为精彩。塑像均为坐像,高90—105厘米,宽40—50厘米,比例适度,刻画细腻,神态各异,具有极为生动的艺术效果。

  高居正中的是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罗汉面壁九年修行的姿态,他结趺端坐在风呼浪啸的海岛上,闭目顿首,双手笼袖置于腿上,多皱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似乎进入了摒思绝虑、四大皆空、万物无碍于我的禅定境界之中,表现了禅僧无动无静的精神状态和“静处安祥活毒龙”的意境。与达摩一洞之隔的是“降龙”罗汉。他圆颅大额,隆眉高鼻,络腮胡须,具有“胡貌梵相”的特征。他右手从容按膝,左手力撑岩石,双眉紧蹙,双目炯炯有神,昂首远视,肥他伟岸的气质和焕发的神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达摩像的西边是“袒腹罗汉”。他面容清秀,肌体丰腴,袒胸露腹,衣衫宽松,安然随意,依岩而坐,表现出温文而雅、气宇不凡的精神气质。“讲经罗汉”和“听经罗汉”处在一个和谐的画面中。“讲经罗汉”是个清癯的老者,他前胸内吸,后背微驼,喉结突出,大嘴微张,似乎正在滔滔不绝地向幼者讲授佛经的奥秘。而“听经罗汉”则抱腹而坐、双目微合、姿态恭敬,神态专注,完全被长者的讲解所吸引,沉浸在佛的世界里。这级罗汉,一长一少,一胖一瘦,一动一静,形成强烈的对比,艺术处理恰到好处,真可谓寓动于静,静中有动、动静相映成趣的佳作。塑壁东下角的倒挂眉、络腮胡的罗汉也很具特色。他脸部表情十分丰富,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处于不知如何是好的尴尬状态之中,他就是俗称的“尴尬罗汉”。其形神刻划真可谓惟妙惟肖,达到了栩栩如生,呼之欲活的效果。“袒腹罗汉”右上角是“伏虎罗汉”,凶猛无比,威武骠悍,粗犷豪爽,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聚集着智慧,充分表现出要征服一切邪恶的内在威力。尽管他手臂残,但从他 起的肌肉上仍可见力的表现。西上角是“智真罗汉”,他鼻正口方,五官端正,肌肉丰满,双眼半静半闭,仿佛摆脱了人间的一切困惑和烦恼,进入了佛门崇高的境界,给人雍容敦厚、圣洁慈悲之感。西下角的“沉思罗汉”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在敦厚凝重的风姿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纵观保圣寺罗汉塑像,其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捕捉了这些人类精神的一瞬间,如“降龙罗汉”的眼神、“讲经罗汉”的动态、“尴尬罗汉”的表情、“袒腹罗汉”的形体等,把它加以典型化的夸张和细腻的写实,集中溶化于塑壁中,从而创造出一尊尊形神兼备的罗汉像。据《吴县志》等地方志书记载:“甪直保圣寺释迦牟尼挟持阿难、迦叶及十八罗汉塑像,为圣手杨惠之所摩。神光闪耀,形貌如生,诚得塑中三味。虽历朝粉饰,渐异原本,然古致犹存,为江南北诸郡所不能及也”。杨惠之是唐开元年间(741—813)杰出的雕塑家,与画圣吴道子同师张僧繇,分别以塑、画负有盛名,有“吴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笔法”的说法。半堂罗汉是否真出于杨惠之这位唐代的杰出雕塑家之手,还须进一步考证,但这一不朽之作,虽历经千年,屡经沧桑 ,现存的半壁中其完整的气势和内在的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失为艺术史上杰出的精品。

  (本文发表在《江苏民族宗教》2003年第三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