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像鉴定收藏序说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金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像鉴定收藏序说

  金申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故中国古人也将佛教称为像教,可见佛像在佛教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了。随手翻翻佛教史籍,历代高僧传之类的书,里面关于塑造佛像、绘制壁画、建寺起塔之类的记载,真是极为丰富浩瀚,令人有读之不能穷尽之感。

  在佛教文化圈内遗存至今的大小石窟,塔庙数量庞大,而流布于全世界的公私立博物馆、私人收藏家以及古董店、杂货摊的佛像等,就更是浩如烟海,不可数记了。

  这些流散的单尊佛像,由于脱离了当年供奉的环境,缺乏可靠的断代依据,有的即使有铭文题记,也不能完全凭信。因此,对佛像的研究、鉴定就要凭藉着各方面的因素加以综合判断了。

  佛造像的鉴定和鉴定陶瓷器、铜器、书画等,应该说方法和规律是一致的,但某些方面可能较之涉及的面更广,知识面更宽。佛造像公认的产生时代,应该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时间跨度极大;地理上可以说分布于整个亚洲范围内,分布地域广阔,信奉的民族众多,使用的语言也多种多样,传布的系统至今可归纳成三大语系,即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可以想像,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有如此众多的信奉者在亚洲大地的每个角落年复一年的制作佛像,虽说都依据着不同语种和版本的佛经,而作出的佛像必然会依历史的演变、民族的审美观、地域出产的不同材质等因素而产生纷繁的样式与风格。

  佛像是人们崇奉的法物,供奉祈福,以求平安,古代还没有人是出自爱好而收藏佛像的,这和书画、青铜器等不同。见于史籍的,至迟在唐朝,人们即已开始收藏书画,例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事例。北宋时开始收藏瓷器,可见陆游《老学庵笔记》。至于明清以来,收藏书画、金石、文玩等更是为人称道的雅事。但佛像因属宗教法物,一般人多少心存敬畏,所以一直到清代,各种文物收藏家都有,却很少听到有专门收佛像的。

  清乾嘉时期。这时期金石考据学兴盛,金石学家对钟、鼎、碑刻文字广为注意,许多石佛教造像因有文字题记,故被金石学家加以著录,如《金石萃编》、《环宇访碑录》、《中州金石记》等都著录了不少石佛像。

  有名的如北魏正光六年(525)的《曹望僖造石弥勒像》(台座),原出山东临淄县西桐村民宅墙闾,雕工特别精美。现流失国外。《山左金石志》、《神州国光集》等书都有著录,是金石学上的名碑。

  早在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就已经著录了北朝和唐宋的造像碑。清乾嘉以后,佛像更是金石著录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这就算是人们研究或收藏佛像之始。

  小型铜佛往往上面也有铭文,也就被金石学家所注意,因此也著录了一些小铜佛。还有所谓的五代吴越国钱氏所造的阿育王塔,都是清代被人们注意的,在这之前似乎还没有人专门收藏佛像。

  近代的金石学家马衡所著《凡将斋金石论丛》,陆和九著《金石学讲义》以及卫聚贤等都提及了佛教造像的研究。但这时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轮廓阶段。

  清末民国时,一些古董商人和文人也注意将佛像拓成拓片或珂罗版影印成帙。如黄伯川氏编《尊古斋陶佛留真》和王潜刚的《观沧阁藏魏齐佛记》等。内中收有铜、石佛像,印制颇精,不少名品已流入国外,可惜也有许多伪品收录其中。

  总之,这时期人们对佛像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对于北朝和唐代铜佛时代不分,统称为六朝,断代不准。还有的奸商混水摸鱼,把没有字的唐宋铜佛,乱刻南北朝伪款,至今还有专家上当,仍在沿袭刻款的年号为佛像的制作年代。

  科学地研究佛教造像,是西方人开了这个风气。如瑞典人喜龙仁著《中国佛像艺术》二巨册,收佛像数百尊,系统地将中国佛像分类,是研究佛像的开山巨作。此外又有日本人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像》、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都是研究佛像的重要著作,限于时代局限,难免也有伪品混迹其中。

  综上述我们可以得知,出于学术研究和爱好,收藏佛像不过是近百年的事。近代的大文学家、画家对文物的兴趣也很浓厚,在其学术生涯中也多有涉及佛教造像,如鲁迅收集魏晋造像拓片颇丰富。又有郑振铎也搜集汉唐古俑兼及佛教造像,编印《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内中也有原出云岗、龙门后流入国外的佛像。

  当我们面对着每尊单独佛像来分析它的时代、产地、尊名、真伪等问题时,那就要动用我们全部的知识储藏,用佛教史、佛学方面的学养来辨别造像的神格、尊名和典故;用历史、地理、工艺制作等诸方面因素来考证真伪,可以说每尊造像背后都涉及了很多门类的学问,考证起来其乐无穷。特别是伪作,作伪者出于获利的目的,不管怎样费尽心机,精心模仿,若运用上述的综合学识鉴定,总会有露出破绽之处。有的伪作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在博物馆、拍卖会上招摇过世,就是因为鉴定者的学识不足,眼界不宽所致。

  佛造像鉴定的重要性在于,赝品一旦被人承认,财力上招致损失尚且事小,有的精心伪作,甚至被某些学者要用来修正和补充佛教史和艺术史,那可实在贻害不浅了。

  至于个人收藏,可依每人的兴趣与财力而言,有些辉煌巨制,文质兼美,可遇而不可求,纵拚万金也值得。但也有表面华美、制作甜俗并无深层意趣的作品,过目也即忘却了。倒是有些残躯断臂、乍看相貌平常的作品却蕴藏着深层的意味,或者说很能代表某一时代、某一流派的风格,有窥豹一斑的效用,也如同买不起昂价的元青花大器,却不妨揣摩几块釉色纯正的元青花瓷片一样,是极有用的研究资料。真正能把元青花瓷片的釉色、胎土、造型等规律吃透了,说不定哪天就能真的碰上好运气呢!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