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人间佛教要略》:可操作性的修学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间佛教,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修学方法和修证体系,人间佛教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修学方法。

  自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来,此一理念虽经后人的弘扬与传播,其核心理念却并未能够深入人心,融入人群,时至今日,有很多人对人间佛教的理论与修证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谈不上准确的把握了。将有关人间佛教的一些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进行疏理与确认,对于人间佛教理论的构建,以及有志于人间佛教修学的人而言,都是至关紧要的。

  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就是说只要有人存在,一经一种理论武装头脑,就会产生改造现实的力量,也即是由精神转化成物质,后来列宁将这种关系进行了更明确的表述,他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表述就将理论的意义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至此理论的现实意义是再明确不过了。

  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中,将有关人间佛教的一些理论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且这种论述也绝非纯书斋式的,而是在全面深刻了解佛教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真知灼见的阐释。印顺导师开篇即讲到:“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

  印顺导师所讲旨在说明,人间佛教的理论是为古代佛教所固有的,是有历史传承的,绝非今人的凭空杜撰,其根本内涵,就是由人学习菩萨,即行菩萨道而成佛,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即是将这种理论进行顺应时代的、适合于当代社会的阐释,以期让人间佛教的理论能够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光彩。通过这样的解释,自然也可以消除一部分人的疑虑,人间佛教的现实依据正如《增壹阿含经》中所讲:“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佛在人间,教化在人间,涅槃在人间,离开人间也就无佛可成,这一点对很多学佛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因为“三界如火宅”,身处此“五浊恶世”,他们便对人间充满了无尽的厌恶,他们不知道如果只是这样看待这个世界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印光法师文钞讲:“每忆经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四者幸备,尤当努力。”人身难得,这也说明人间之可贵,当生感恩之心,立足于当下,把握住此生,努力精进,才是大道,如古德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处度此身。”而非一味感慨,长吁短叹世间之苦,不思上进,反而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印顺导师又谈到:“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这一论题的核心,就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要从学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如泛说学佛,而不从佛的因行——菩萨道着力做起,怎能达成目的?等于要做一毕业生,必定要一级一级学习起,次第升进,才能得到毕业。学佛也就是这样,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

  印顺导师指出人间佛教的整个核心是人、菩萨、佛,这里将成佛的路径讲得再明白不过了,学佛需由人修学菩萨道而成就,这便是人间佛教的修学次第,也只有这样一步步的向上升进,才是成佛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很多居士,他们的学佛,不想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做起,而是希望能够速成,他们不愿修学菩萨道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学佛实在太费力,因由菩萨发心终至成佛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而他们只想即生成就,由此他们的修证也就始终处在游离的状态,听人说净土法门好,是易行道,且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又不需要繁琐的程序,只要持名念佛,临命终时自会蒙佛力加被,前来接引,便去修持念佛法门。听人说禅宗好,能够明心见性,立地顿超,便去参禅,听人说修密好,可得上师之灌顶加持,能够即身成就,便又去修密,如此辗转反复,跑来跑去,因不能一门深入,终是一无所成。

  不但出世法非恒心不能成就,即或世间法不经一番坚苦磨励,也难成大器,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生成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圣德大业,著作等身,为儒家最后的精神偶像,终其一生,对理学修养始终孜孜以求,看他的日记,时时刻刻充满了自责与反省,其极细微处如白天有一错误的念头也在反省之列,真正做到了儒家慎独的功夫,比“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更绵密,曾国藩曾作一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追求人生境界与修养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以曾国藩这样的圣贤,身负奇伟之气,雄才大略,斡旋乾坤,在其遭遇困厄时尚有五次自杀的举动,可知做任何一番事业都不容易,也都不是一蹶而就的。

  印顺导师谈到:“初学菩萨而着重于十善业,即以人身学菩萨道的正宗。太虚大师宣说的【人生佛教】,即着重于此。大师平时,坦白的说:“我是凡夫而学修发菩萨心的。”以太虚大师这样不世出的天才,尚且如此谦卑,真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惭愧之极,无地自容。导师又言:“以人间凡夫的立场,发心学菩萨行,略有两点特征:一、具烦恼身:凡夫是离不了烦恼的,这不能装成圣人的模样,开口证悟,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己有种种烦恼,发心依佛法去调御他,降伏他(慈航法师晚年,发愿离淫欲心,也就是真实的佛子模样)。”有人说:如学佛的或出家大德,内心也充满烦恼,这怎能使人归敬呢!这些人把烦恼看得太轻易了。依【大涅槃经】说:有四依菩萨,可以作为众生的依止(师)。初依,即具足烦恼的初学发心者。初依菩萨对佛法的根本理趣,有相当的正确体认;自己学修菩萨行,也能引导众生来学。他虽没有断除烦恼,但能摄化众生,向于烦恼所不染的境地,所以能为大众做依止师......凡依人身而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务要不夸高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么如非增上慢人(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依人身学菩萨行,应该循序渐进,起正知见,薄烦恼障,久积福德。久之,自会水到渠成,转染成净。”

  印顺导师谈到凡夫修学菩萨行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具烦恼身,学佛需从基础做起,要勇于承认自己是博地凡夫,烦恼缠身,学佛便是一个不断降伏烦恼的过程,正如神秀大师的诗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降伏它,只要能够时时勤拂拭,勇于和烦恼习气做斗争,久而久之,自然能够转烦恼为菩提。慈航法师为近代高僧,圆寂后肉身不坏,以这样的行持尚且晚年发愿离淫欲心,可知断除烦恼之难,绝非我辈凡夫所能想象,因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烦恼太笼统,也太简单了。平时好象有事的时候才有烦恼,也就是说有困难的时候才有烦恼,实际上烦恼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别的且不说,人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死亡,这是最根本的烦恼,所以人的烦恼将是持之终生的,面对烦恼,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去面对它、战胜它,而不是选择逃避。通常还有另一种情形,很多人以为只要一出家,将在家的衣服脱掉,换上出家的衣服,就没有烦恼了,所以当世人遇到绝大的困难,或是思想上想不开的时候就会说,我去出家算了,一了百了,其实这是大大的误会,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出家当然应该是身心俱出,如果身出家了心并没有出家,“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出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身没出家而心已出家,那是应该极力赞叹的,也是真正的“功德无量”,很多人不明白,在家有在家的烦恼,出家亦有出家的烦恼,“我要学佛”和“要我学佛”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自度和度人的关系问题也是困扰很多学佛人的根本性问题,有很多人认为未能自度、焉能度人?自己在没有修证到果位或者没有开悟之前是不能为人师的,否则便是狂妄自大,印顺导师则明确的告诉我们,《大涅槃经》说:有四依菩萨,可以作为众生的依止,所以孔子也讲:“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应该避免妄自尊大,如孟子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即便有所证悟也不要在人前标榜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要妄自菲薄,应将自己的修证经验与人分享,这样的态度才是中庸之道。”

  印顺导师谈到了修学菩萨道的第二个特点:悲心增上:“初发菩萨心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于了生死,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性。专重信愿,与一般神教相近。专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初发菩提心的,除正信正见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业,以护持佛法,救度众生为重。经上说:“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是故初发心”。应以这样的圣训,时常激励自己,向菩萨道前进。”

  菩萨必须具备大丈夫气概,正如古德所言:“修行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之”,何为大丈夫?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必胸怀坦荡,大公无私;大丈夫当取义成仁,义无反顾;大丈夫当为法忘躯,无欲无求;大丈夫当忧国忧民,心怀天下。

  如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者是大丈夫,如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者是大丈夫,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者是大丈夫,如关羽“赤胆真心忠义千秋”者是大丈夫,如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者是大丈夫,如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者是大丈夫,如玄奘“万水千山为法忘躯”者是大丈夫,如达摩“心如枯木面壁九年”者是大丈夫,如鉴真“矢志不渝六次东渡”者是大丈夫,如紫柏“平生三大负”者是大丈夫......菩萨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他们真正达到了无我的境界。

  记得读明尧居士《铸造菩萨的人格,做生活的大丈夫》一文,深有所悟,文中将菩萨的人格做了清晰全面的解读,读之荡气回肠,慷慨激昂,文中充盈的浩然之气一如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在临刑前吟诵的绝命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真惊天地,泣鬼神,声震寰宇。文中所讲大丈夫的洒脱之处亦如古德临危时之偈:“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面对死亡能如此淡定,如此从容,如此洒脱,非参透生死之真义者不能为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