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梵净山快乐之旅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梵净山快乐之旅

  我生在贵州,一半长在贵州,另一半则在江苏长大。幼时的我生长在家乡,后来因上学的缘故我从家乡来到了江南。江南的人留给我的印像是:勤学、苦干、勤劳、朴实。江南的水留给我的印像是:“河流密布,纵横交加。假山湖水、园林艺术独领风蚤!”长三角地区在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使我对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我决定回家创业。2006年元月我背着沉重的包伏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从而开始真正地认识起了我的家乡----贵州。

  自从我回家后,我就决定要亲自去一趟梵净山。此前听说梵净山是如此的神秘和向往。由于上半年工作忙碌,时间按排不过来所以一直没得去。前些天终于轻松了许多,我约上几位同事,决定亲自爬一回梵净山,线路是:西上东下(即从印江上,江口下)。当晚,因多年曾未爬山再加上又是几位孤男寡女作伴,那种登山的激情一时一时地涌上了心头,未能安祥入眠。其实我是一位非常喜爱登山的运动员,人瘦脚有力,爬起山来非常地快,曾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外号被叫作“悟空”。

  18日,尽管如此我还是早早的7:30就从铜仁出发了,经过5个小时车程的奔波,我终于到了印江,与几位同事汇合,午餐后,从印江出发行驶55公里路程后到了梵净山脚下。景区车辆把我们送到了护国寺。

  在未登山之前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印江自治县与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单位,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作为佛教名山,历史悠久,为“天下众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唐宋、兴旺于明清,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历史上有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是我国惟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

  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丰赡。

  一是庙。历代所修寺庙甚多,大小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护国占地就万余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20世纪50年代倾塌。金顶古庙较多,遗址尚有凤凰顶、老金顶、圆通殿、棉絮岭等多处,可惜尚存文字资料少。

  二是碑石和摩崖。“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位于金顶东北500米处的老金顶脚,海拔2270米,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碑为古排楼式,碑帽已脱落,而镶碑石坊及鼓形护脚、敦厚的台基仍旧完好。额镌“敕赐”二字,故俗称敕赐碑。碑左右腾龙拱护上罩云朵,碑文四周缀以卷叶花边。碑文楷字,1349字,其中序文833字,附载516字,对梵净山地形地貌、名胜风光、历史沿革等都有记述,称其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而且“自开避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亘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旌于抚按,频顾于道府”等,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内容最完整的文物,是梵净山的镇山之宝,1982年2月列为省级保护文物。茶殿碑,1979年发现于金顶左侧古茶殿遗址内,系清同治光绪年间梵净山隆参和尚的记载碑,对山水风光,名胜物产、寺庙兴废和红号等起义均有记述,尤以光绪年间以刘满为首的清军哥老会起义余部进驻梵净山记载最详,对清末政治社会经济有重要史料价值。金顶摩崖,1982年5月文物工作者发现,共13则,除金刀峡和观音洞各一则外,其余均镌刻在金顶中部的一大石壁上。阴刻,刊刻时间上溯至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20年),下迄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大部分为记事之作。禁砍山林碑,共两块,分别刻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护理贵州巡抚麟庆、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署名的通告。1985年9月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三是桥。天桥架于金刀峡之上的石拱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面宽1.86米,长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二天桥在金顶腰,高3.9米,宽3米,雍正九年(1731)曾加修理。这两座桥迄今保存完好。

  四是洞穴。观音洞在金顶半山凹处,外方砌石墙,有岩浆泉水涌出,属上金顶的半山朝拜之处。九皇洞在金顶北约1公里,为一天然石洞,面积100多平方米,传说九皇娘修炼之处,洞门为块石砌成,洞内有皇娘梳妆井和磨簪石等。

  五是奇峰经石。金顶高约90米,海拔2493米,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金顶周围万卷经书、蘑菇石、老鹰岩、“金盆洗手”栩栩如生。老金顶千姿百态,角峰相遂,百丈深渊的牛尾河谷太子石一峰挺立,堪称一绝。

  六是云海波涛。从金顶远望,白云无际,浓密处如堆积的新絮;稀疏时像薄洗的轻纱。面对此景,清人(印江贡生廖云鹏)有诗云:“转眼风云相会处,凭空移步作神仙。”

  七是佛光幻影。每逢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出现五彩光环,中嵌人影,人动影动。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浓雾中还会出现比人高大数十倍的投影,即佛光。

  八是山花红叶。梵净山红花绿叶四季不败,珙桐、杜鹃、玉兰等在茫茫林海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轮番开放,游人如置身于花的海洋,心醉神迷。

  数百年来,湘、鄂、川、黔、赣、滇、闽及东南亚各国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络绎不绝,“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若城市然”,足见当时佛教之盛况。

  梵净山从金顶摩崖石刻到庙宇的断垣残壁,从民间故事传说到民风民俗,都透出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虽然,由于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森林及动物大量减少,这一方尚存的原始生态并拥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的地球“绿宝石”名气大增。已成为全国佛教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棉絮岭,下车后,第一感觉:山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远望周围的群山,我觉得并不是那样的雄和险。因为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几乎看不见悬崖和赤壁。远远望去,可隐隐约约看见金顶,然后我们爬山。从西上我一点也不感觉路陡,也不险。因为路两旁都是树木摭隐,而看不到两边的风光,偶尔能看见几株古松,可是在众多杂树中也分辩不清楚。

  经过大约2个多小时的徒步,我们才到了镇国寺,(一路上我们经过了滴水崖瀑布、八戒石、猴子石、以及上千种植物)也就是金顶脚下。此时天色已晚,满山一遍云雾。我们入住吴老板家,他们家环境很差,可烧的菜口味还不错。住宿条件也很艰难,特别是厕所又脏有臭,晚饭后我们在吴老板家拿了一幅扑克四人玩起了“斗地主”大约9:00左右由于旅馆客人不多老板告诉我们要息电了(因为山上还没通电靠自发电)。由于白天爬山太累,也晕晕入睡了。

  第二天, 一清早4点钟就起床看日出,可由于雾大,没看到,原本昨天才穿的短袖此时也不行了还得加件外套才行。早餐后我7:00开始登蘑菇石,爬金顶,没来梵净山之前听别人说:“来了梵净山不登蘑菇石,不爬金顶等于没来梵净山”。当我一口气来到蘑菇石跟前时,才知道梵净山是如此的奇和妙,当一阵阵云雾经过此地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是站在地球上,开始才气喘呼呼登上来,可一会而就顺气清诒。只是脚还有点酸,我赖不住幺喝了一声,那声音远远流长,回荡在山谷间。摄影师建议我们留个影,我说我以后会常来的,他说以后来就再也没有第一次来的感觉好了。于是我跟蘑菇石合了一张影,我们几个同事也抓紧留了影,一看时间不早了。还要爬金顶,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往下走。时时还回头探望。金顶在蘑菇石的对面。高耸入云,也可以说是蓝天一柱。而蘑菇石与金顶、万卷书、老鹰嘴融入在一起简直就像天宫一般。

  当我来到金顶脚下时,抬头一看。我不知道能否爬上去,但我一定会坚持,我们一同爬到半山腰时,小冯有恐惧症再也不敢往上爬,我与一位男同胞奋力往上爬,经过金刀峡终于爬上了山顶,此时放眼四周,看到的是一片片白云。我犹如在人间仙境、飘飘欲飞的感觉。此时游兴也至极点。我闭上眼睛,好像人世间的一切也抛到九霄云外,我大声的喊了一声:“我在哪里?”山谷回应:“你在天上人间”,由于同事的声声催促我恋恋的往下爬,确一点也不敢往下看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真的进入天上人间的。下到金顶山脚,腿也有点发软,与同伴们扶扶扯扯的一路下山.

  经过了8千多步石梯,花了3个小时才下到山脚鱼蚴,一路上,一位女同伴由于体力有限,不时我们男同胞又背她一段路程,途中还看到了许多濒危植物和参天大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还有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我也没看到,非常的遗憾!途中遇见了好多前来登山观光的游客(星期六中大学生居多)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嘴里还不停地数着2000、2600、4000等等。在山脚处我们玩了会儿,看到许多大人带着小孩在河里捉鱼,那河水决对比一般的矿泉水还要清澈,车来了我们乘座景区交通大约20分钟才到了黑湾河山门前,一路上看到美丽的“鸽子花树”可惜不是开花时节,此时已是中午11点,在外等候了很久的老黄带我们去参观了2003年国家旅游局投资100万修建的“风雨桥”以及黑湾河风景区。然后在朋友家吃了中午饭(好吃的江口米豆腐,可惜没把它拍下来),乘车黑湾河--江口(8元/人)---铜仁(15元/人)的BUS返回铜仁,此时已是天色已晚。下车时只觉得脚在慢慢的发疼……

  梵净山-----一个纯真、补实、清秀、美丽、大方、动人的“西部美女”,等待着八方游人的亲临!但可观而不可戏玩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