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在宁波北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在宁波北仑

  据旧志载,佛教在东汉时已传入境内.李昌裔《灵峰山寺形势记》提及:从瓶壶山麓九曲而上,独吐平原,周围约里许,东汉明帝时即称为佛国道场,由来旧矣。唐、五代时佛教传播更盛。唐有佛寺15处,横溪香山教寺(原属慈溪县境)始建于天宝年间(742—756),初为小庵,广德初(763—764)建寺。后陆续建瑞岩、觉海、观音、总持等寺。规模较大者为瑞岩禅寺,宋时已有寺田1960亩、山8278亩,民国时有寺屋百余间。宋宝庆县内有寺院31座,清乾隆十七年(1752)有36座,至清未有寺65座、庵204座。抗日战争前,全县僧尼4172人,其中僧1680人尼2492人。抗战后寺庵经济困难,僧尼散失。新中国成立初,尚有寺庵277座,僧尼563人其中僧302人、尼216人。土地改革时,僧尼分到土地,参加劳动,有些年青僧尼参军、参干,还俗婚配。1958年组织全县170余僧尼集中灵峰寺,建立“促进”生产合作社。1962年合作社解散,部分社员安排至天童、育王等,70余人仍留灵峰寺。“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法器被毁,僧尼还俗,寺舍移作他用,仅将瑞岩寺藏经交县文化馆保管。1978年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1981年县人民政府设宗教科。1985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招宝山宝陀寺和观音阁,同年开放,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985年全县有僧尼54人,其中曾28人,尼26人。

  1935年成立县佛教协会,推总持讲寺住持法悟为会长。1937年抗战初起,佛协在总持讲寺举办僧侣护救队训练班,受训僧侣30余人。1941年镇海沦陷后,佛协停止活动。1952年另组县佛教协会筹备会,对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光荣和宗教政策教育,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僧侣参加水库劳动,并订立经忏、法事活动时间、范围。1958年撤县并市,县佛协一度撤销,1963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时停止活动。1985年重组佛教协会,僧西慧、常志为负债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