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六块窗雕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守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山大殿毁于1948年,新建于80年代初。为了使偌大墙面不显得呆板,便以“窗”来装饰。从实用性讲,这种窗起不了透气、透风、透光等任何作用,所以在古建筑上称“盲窗”。这种看上去实用的“窗”实是一种虚设,在园林艺术上称之为“化实为虚”,这种“化实为虚”实是金山大殿设计的高妙处,因而博得行家称道。

  这六扇香樟木(香樟有气味虫不蛀)窗为镂空窗雕(前两块,后四块),画面与佛教有关。因故事情节生动,打动了一批又一批游者。其故事情节园林、旅游、佛教都有不同的版本,现将故事的溯源作一介绍。

  (1)南北朝“宝志与萧衍倾心长谈”:梁武帝萧衍非常信佛。当时高僧宝志大和尚对佛学有相当研究,萧衍为了能长时与宝志在一起谈经论佛,就让宝志住在宫内,有时甚至长夜彻谈,因而疏远了皇后娘娘郗氏。娘娘起了恨意,但又不便说,因此郁闷,不久便去世了。死后堕为蟒蛇,每天为小虫咬啮,痛苦万分。有一天,梁武帝做了一个噩梦,说皇后来到宫中向梁武帝求救。醒后武帝向宝志公请问脱苦的方法,公嘱以礼佛忏悔,因此,武帝亲制慈悲道场忏法,礼请僧众举行忏礼,并做了水陆道场,感动在忉利天的皇后,在空中言谢而去。

  这一传说记载在《梁皇忏》(十卷)里。《梁皇忏》是梁武帝为超度皇后郗氏所制的慈悲道场忏法。相传,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超度娘娘早日脱离苦海。画面上的蛇就是娘娘的化身。

  也有书说不是蛇而是龙。据《太平广记·引两京记》曰:“郗后因忿怒,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已化为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上立祠。”而《释典·梁王忏》曰:“其序谓因忏悔后往业而作。所述后事略同,而以龙为蟒蛇。”还有书记载:“梁武帝为了亡后郗氏堕落蟒蛇身,乃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礼忏,以便超度,后世因名之为《梁皇忏》。”

  据《释氏稽古史略·二》记载:“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帝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令忏礼。夫人化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据《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

  各书记载大同小异,其焦点在于是用“夫人郗氏”还是用“郗后”。看来金山寺是以《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梁皇忏》记载为依据。

  (2)宋代“道月与岳飞圆梦”:据清《金山龙游禅寺志略》记载:正当岳飞抗金取得节节胜利时,宋高宗听信秦桧谗言,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回京。岳飞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拜望好友道月方丈。待禅房坐定后两人寒喧了一番,道月问道:“元帅这几日可曾遇到意外事?”岳飞答:“我昨晚梦见两只犬抱头而言,不知此梦何意,更不知此番回京凶吉如何。”道月听了,心中一惊,心想:“两犬当中加一个言字,不是一个‘狱’字吗?”道月不便明言,这叫天机不可泄露,只是赋诗两首相赠:

  风波亭下浪涛涛,千万留心把舵牢。

  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翻在波涛。

  将军此去莫心焦,未审金牌气怎消?

  滚滚风波须仔细,劳心把舵要坚牢。

  岳飞回到京城果遭毒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在风波亭。临刑前岳飞仰天长叹:“悔不听道月之言!”为此,有人将此密告秦桧,秦桧大怒,立即派何立等人到金山寺捉拿道月。当何立昼夜兼程赶到金山寺时,道月正在登台说法,台下人头如云,道月说法完后口中念道:

  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

  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

  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

  不是佛力大,几乎入人手。

  说完便坐化了。何立看到吓的脸色惨白,立即回京城。

  何立回到京城,将所见向秦桧叙述,秦桧听了目瞪口呆,何立又说:“镇江金山寺西面朝北,有一排一字排开的七座小山峰,这是金山寺的风水宝地,它能使金山寺历代出高僧,现在的高僧就是道月,他能未卜先知。”秦桧听了咬牙切齿的说:“我要把这七座山峰都削平,叫金山寺永世出不了高僧,以解我心头之恨。”这七座小山峰就这样被削平了。后人在原址上建了一座七峰阁,以补七峰之缺。可惜的是这座有纪念意义的七峰阁,毁于清咸丰年间的兵火。到了光绪年间,金山寺的方丈隐儒大和尚集资重建七峰阁,不幸又毁于1948年大火。所幸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取名“七峰亭”,纪念民族英雄岳飞与他的好友道月禅师。

  民族英雄岳飞在金山留有诗篇:

  金山

  第一泉头过九日,黄花犹待客重来。

  男儿有意扶中国,不斩楼兰不易回。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看到岳飞的志向多么的远大。

  (3)宋代“东坡输玉带”:据清光绪《金山志》记载: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见佛印,佛印正在坐禅,禅堂是无虚座。佛印见苏东坡说:“这里无坐。”东坡说:“借大师四大做禅床。”佛印说:“老僧有一问,若答得,即与四大为禅床,若答不得,请留下玉带。”东坡随即解下腰间的玉带置在案上说:“请大师问。”佛印问:“老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你向何处坐?”东坡一时给问住了,顿时无语对答,佛印随即召小僧,并大声说:“留此玉带为金山寺镇山之宝。”东坡只好点头同意。佛印出于礼貌回赠一件衲裙。这画面上的小僧人手上拿的就是苏东坡的玉带。

  为此东坡写了诗三首: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韵一首

  百年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借,借君四大作禅床。

  这首诗讲了他为什么输玉带,只因“借君四大作禅床”。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一首

  此带阅人如传合,传流到我亦悠哉!

  锦袍销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这诗透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落感,为此将玉带送给了金山寺。古时候玉带并不是文人自备的装饰品,而是官位的象征、身份的体现,是国家发给的配带之物。可见东坡将官位看的多么的轻。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从这首诗的字间里,看出东坡己失去了对功名的追求,读来有点伤感。

  后人问,佛印为什么要送一件百衲衣给东坡呢?这有佛印的道理。东坡一生坎坷,在生活上早年丧妻,在政治上仕途不佳。可以说一直遭受贬谪,最后竟然贬到被诸葛亮称为有瘴气的岭南。在那里他还是那样的乐观,诗中有一句“日诞荔枝三百颗,此生愿做岭南人”可证明这一点。后来大赦回常州途经镇江,已是66岁的老人了。这次到金山是旧地重游,看到当年由好友李龙眠给他画的像,感慨万分,写下小诗一首:

  心是已灰之术,身如不系之舟;

  向汝平生事业?黄州、儋州、惠州。

  寥寥几句,概括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

  佛印对东坡非常关心,东坡被贬在惠州期间,佛印曾致书信给东坡:

  子瞻负高材,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相耳。人生如白驹过隙,二三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俯不一笔地勾,寻取本来面目。子瞻读书万卷,而未见性命所居,不可谓之聪明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由此可见佛印与东坡的关系非同一般。

  “东坡输玉带”成了千古之谈,有人说东坡“大意失锦州”;有人说他佛学确实不如佛印。所以很多后人不服气的说:“就凭东坡的文采,何能输给佛印呢?”为之惋惜不已。

  古人为东坡输玉带鸣冤不知其数。叶玉胜在《金山观东坡玉带》诗中写道:“佛印既知四大空,何必山门更著一。”这是为子瞻竟忘了词而为之惋惜。

  潘飞声在《佛印山房》诗中写道:

  东坡或再来,一语禅机破。

  四大本来空,何必山房坐。

  赵光荣在《金山观东坡玉带》诗中写道:

  须知坡公亦辩才,语默虽殊旨则一。

  特敛机锋悟上乘,破衲皈依愿入室。

  这些都是为东坡输玉带而愤愤不平的诗。

  但也有人为因有其事而“拍手称快”。赵清绶在《金山观东坡玉带》诗中写道:“当年免从佛印请,事经千载名犹芳。”为其叫好。邓拓在 《咏东坡玉带》诗中写道:“坡公玉带古如新,睹物难忘舌辩人。”为其二人的善辩,而留下玉带叫好。清代乾隆在游金山时,看到了东坡的玉带,便赋诗一首作了很好解释:

  爱带都缘为爱人,言之不足命传神。

  恍如坡印视予笑,笑是居然未离尘。

  又特赐雕有什龙紫檀木匣子,再用丝锦裹着玉带,以示珍贵。

  (4)唐代“鸟窠(ke)禅师与白居易交往”:唐元和中(约813),白居易被贬到杭州任刺史。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访鸟窠禅师。鸟窠禅师在杭州秦望山,居于山势险峻的一棵大松树上。白居易看到了便问:“你在上面不感到危险吗?”鸟窠说:“我坐在上面看起来危险,其实一点儿都不危险,而你在下面看起来不危险,其实非常危险。”白居易疑惑地问:“我有什么危险?”鸟窠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也就是说,你被贬到这里心情一定不愉快,如再有不测,那后果不是非常危险吗?白居易听了一楞。鸟窠接着说:“要想改变这种命运,必须修得佛法大义。”白居易问:“何为佛法大义?”鸟窠说:“诸恶莫作,从善行事。”白居易不以为然地说:“此话是老生常谈,就连三岁毛孩都知这个道理。”鸟窠笑着说:“不错!就连三岁毛孩都知这个道理,而八十老翁为什么行不得呢?”白居易一听悟出了道理,便对着鸟窠禅师长拜而去。(见《五灯会元》、《传灯录·四》、《稽古略·三》。)

  晚年白居易接受了律宗思想,常年吃斋、持戒:“每日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他又笃信净土宗:“南祖心应学,西方社可投”。因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就时常去近处的香山寺,自称香山居士。

  (5)唐代“懒残禅师对李泌点化”:相传,唐朝宰相李泌曾向懒残禅师请教他的前程如何?因李泌为人凶残,懒残有心点化他,便在火盆中拣了一块只有半边熟了的芋头给他吃,李泌大为不解。懒残说:“你虽是宰相,大鱼大肉能保证以后天天吃到吗?这虽是半生半熟的东西,老百姓却能天天吃。”李泌不解的问:“这是为什么?”懒残说:“你虽是宰相掌握杀生大权,但你的生死却掌握在皇帝手里,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伴君如伴虎’,想想不后怕吗?所以那大鱼大肉你能吃得安吗?老百姓虽是淡茶粗饭却能吃得安。”李泌说:“依你怎么办?”。懒残说:“1.少言,祸从口出,故君旁勿多言;2.修心,在位如想修得正身,还乡后就得积德行善。”为此,李泌悟出了懒残禅师话的意思。因听从“君旁勿多言”所以稳稳当当的当了十年宰相;因“修心”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在佛的感召下改邪归正,修得了正身,还乡后又为乡里做了很多善事。(见《高僧传》)

  此画面还有一说。

  相传,懒残作有一首表达生活禅的诗: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箩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此诗在禅林赞誉颇高,当诗传到唐德宗的那里,德宗就很想见识这位禅师,看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禅师。于是大臣拿着圣旨,寻到禅师在山上住的岩洞,便在洞外大声的喊:“圣旨驾到,跪下接旨”,竟然无应声,大臣又是一声,禅师却装聋作哑,毫不介意,忙自己的事。大臣探头往洞里一瞧,只见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着地瓜山芋(北方称地瓜),烟火弥漫,熏得禅师泪流涕淌,大臣不由的喊:“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下呢?”禅师头也不抬自忙自的说:“我才没有那闲工夫为俗人擦呢。”懒残说着就坐在了炉旁,随手拿起滚热的山芋往嘴里送,并自言自语的赞道:“好吃,好吃!”大臣一见,那黑糊糊的东西,惊的目瞪口呆,原来禅师吃的是一块块石头。懒残看着大臣望着他吃,便随手拣了两块递给大臣说:“请趁热吃了吧?”大臣看着禅师奇异举动,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好退出(此退是对禅师的尊重)山洞。他赶回朝廷向德宗禀报了经过,德宗听后一言不发有好长时间,而后感慨的说:“国有如此禅师,真是大家之福也。”

  (6)东晋“慧远、陶渊明、陆修静‘虎溪三笑’”:慧远隐居庐山,历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市,平时送客常以虎溪为界。就在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当方丈时与诗人陶渊明成为至交。有一位与陶渊明至交的朋友陆修静,曾在茅山修道。这是一位懂医术的修道人,在建康卖药。宋武帝得知他的才学就命他为左仆射,就要左仆射徐湛去请他入内讲道,陆修静辞官而去,便在庐山修道。这三人的信仰各不相同,慧远信佛教;陶渊明信儒教;陆修静信道教。虽然如此,但却是好朋友。只要这三人在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话。有一次,陶渊明、陆修静去东林寺,三人谈得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于是俩人起身告辞慧远。慧远出于礼貌就步送陶渊明、陆修静,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寺前的小溪,就连山上的虎啸都能听到,从而打破了慧远养成的习惯“远公送客不过虎溪”之说。对此,三人不禁同时放声的大笑。(见《庐山记·二》)

  为什么这三人的笑都要成为佳话呢?古人“喜怒不形于色”,而这三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却忘我的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知己面前还本来的面貌。

  相传,后世以此为题材画有“三笑图”,由宋代大画家李龙眠画,孤山智圆作图赞,东坡、山谷等亦盛唱此事 。

  在这里如你仔细的算,慧远334—417;陶渊明376?—427;陆修静406—477,如果说慧远82岁时与40岁的陶渊明、10岁的陆修静在一起,显然不可能!可是为什么要将这三人扯在一起呢?这就是最早提倡释、道、儒“三教合一”的隋文帝的主张。因此,宋人将此编成故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