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在生活中对话.在合作中对话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淑芬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生活中对话.在合作中对话

  新使者杂志访谈录

  林淑芬

  引言:宗教合作可形成正向的社会力量,更可藉由情谊的交流,免除因为理智的区分所导致的分别。

  佛教界对宗教对话一直比较被动,这是因为佛教对其他宗教一直采取尊重的态度,宗教对话不是一个讨论的议题,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发生的事佛法的基本原理是缘起,亦即因缘生法,认为人生与世界的诸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佛法则是提供一种改善或解决问题的路径以佛法来说,任何一个人相信一种宗教,或是任何一种宗教立足于世间,都是因缘会遇的结果,我们毋须将许多在不同因缘下接受不同宗教的人,强纳为某种宗教的教徒凡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因为无法体会因缘生法例如:有人出生於穆斯林社会,自小即生活在伊斯兰教义的基础上,这便是他的因缘,就佛法的立场而言,会尊重他因缘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信仰,并且会为他的生命得到提升而给予祝福因此,从宗教史的角度来看,佛教从来没有出现过对其他宗教的敌意与征服的企图。

  从佛陀本教看宗教对话

  佛陀出生于印度社会,阿利安民族有婆罗门教的背景,当时东方也有许多沙门团体及修道团体佛陀面对各种不同的宗教生态,并未正面抨击其他宗教,或要求他所遇到的人改变宗教信仰那时也有许多婆罗门教徒沙门或修道者来与佛陀对话,他们之中有些人后来成为佛教徒,有些人并没有,佛陀却也没有指责他们因此,不论是就佛法的基本精神和佛陀的行迹而言,只要宗教没有为自己或他人带来生命的痛苦,我们就没有理由加以反对。

  就算是有一些批判,多半也是针对杀生祭祀,或是阿利安社会讲求阶级区分的种姓制度等,这类会为其他众生带来生命痛苦的方式,才会加以批判在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中,左邻右舍也可能有其他宗教信仰者,他们也需要与其对话,这种对话是在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因此,对佛教徒而言,宗教对话的过程是在生活中自然发生,且无日无之。

  让众生离苦得乐,是佛法面对众生不变的目标,但是否人们一定要信仰佛教才能离苦得乐?就佛经来看,圣者有两种,一种是透过佛陀的教导而得以成圣,以致达到终极解脱;但另一种名为缘觉或独觉的圣者,则是在因缘生法中自行觉悟的缘觉的例子传达一种信息,即:不见得一定要经过佛陀的教导才有可能成圣以佛教的八正道(编按:指佛教徒达到最高理想境界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来看,八正道之中,正见是用来确立对因缘生法的认知,正志指正确的目标涅槃,正志因正见而确立;其他宗教的诠释系统虽不见得持有与佛法相同的正见与正志,但却可能具有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谋生手段)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勤奋)正念(心念专注而纯净)正定(以专注而纯净的心获得定力以开发智慧)等相同的要求一个能做到八正道中其他六种正道的人,其生命品质必然是很好的,即使他不持有佛法所要求的正见与正志(不信仰佛教),就因缘生法的法则来看,他依然能够上升天界,不会因此而沦落地狱,对于这样生命品质的人,我们毋须为他操心,尽可以给予祝福。

  了解可免除恐惧排斥

  宗教对话不必一定要改变对方的信仰,甚至可以透过合作来对话以基督宗教和佛教来说,两者在原理上虽然不同,但却有著相同的人性光明愿景人间佛教希望建设人间净土,而基督徒认为要在世上建立上帝国,这两种理念所勾勒出的共同愿景,使佛教徒与基督徒可以在人权环保的议题上沟通合作,虽然不见得是宗教原理上的沟通,却可以在过程中达到情谊的交流。

  从佛法来看,生命本来就是知情意的综合体,我们常会以自认理智的态度来讨论教理的差异,但后来却发现,理智讨论的结果经常受到情感的支配一般而言,人在情感上很容易对不明对象产生恐惧与排斥,意志继而会推动排他或自我封闭的行为,以致壁垒分明,甚至稍一不慎就会将对方妖魔化,而此原非理智所欲达到的目的。

  与友教因着对人类光明愿景的共同期待而合作,所得到最大的益处在于情意的交流以我个人从事社会关怀与友教的朋友合作的经验而言,各宗教针对共同关心的议题来共同合作,不但可以形成正向的社会力量,更可以藉由过程中的情谊交流,免除因为纯理智的区隔所导致的隔阂事实上,许多对于其他宗教的扭曲多半起因于不明,不明产生恐惧,恐惧衍生敌意,而这种敌意反而通常与教理无关有了情意的交流作为基础,彼此之间的误解自然会减少,也才能以健康的态度来彼此欣赏。

  当然,在宗教合作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因有形无形的利益相争,此时须谨记谦让,且要时常提醒自己,当以奉献的心情来从事社会运动时,为何还要执著于利益?唯有秉持宗教情操,更多地祝福其他宗教,彼此之间才能达到实质的合作,迈向共同的光明愿景(新使者杂志主编林淑芬访谈整理)。

  刊于九十六年十二月十日第103期新使者杂志

  ----------------------------

  引文来源 弘誓院讯92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