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兴国寺般若殿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兴国寺般若殿

  兴国寺座落在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的建筑群。《秦安县志》记载:“兴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该寺伽兰殿所藏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胡多见撰书的木刻题记载:“秦邑城北有兴国寺,……寺上有般若殿一座,雄镇如盘,左有伽兰殿,右有菩萨殿,环铺如楔。中左有钟楼,中右有鼓楼,对峙如柱。门前有金刚殿,门侧有天王殿,护卫如队。诚秦城一古迹,一奇观也。”明胡缵宗撰《秦安县志》被誉“兴国梵宫”,列为秦安八景之一。

  兴国寺的建筑多已圮毁,现存大门、钟楼、天王殿和主建筑般若殿。般若殿面阔三间,长11.7米,进深两间三椽,(前出副阶一椽)宽八米。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看面浮雕行龙和牡丹纹饰。两端置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姿态威猛。中央置琉璃兽面米珠,两侧按等距设走兽。垂脊和戗脊上饰蹲兽、天王等。大殿副阶用六根檐柱分成五间,次间两根浑圆硕大。所有檐柱上端微向内倾,有较显著的柱侧角,各间檐柱高度不等,有明显的柱生起,下垫素面圆形柱础。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仅在斜梁和内额的下皮,置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小柱四根,扩大了使用空间。前檐柱头铺作为六铺作三下昂重拱计心造,补间铺作为六铺作连拱出四十五度斜昂三跳并计心。转角铺作为六铺作出角昂三跳边拱交隐。

  兴国寺般若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明嘉靖中丞胡缵宗为此殿所书“般若”匾额悬挂于大殿栏额上方,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佳作。为妥善保护这座古建筑,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二年拨专款进行了维修。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