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罗汉的起源和含义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立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罗汉的起源和含义

  第一章

  第一节 罗汉的起源和含义

  在对这几尊罗汉造像开展研究和认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罗汉的起源、来历和含义。

  那么,罗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罗汉的观念起始于印度,但罗汉的信仰则形成于中国。罗汉信仰的兴起与确立,在很多佛典中都有记载,但总的来说,还有赖于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渲染与推动,因此可以说罗汉信仰与罗汉造像作为一种哲学观念与物质形态并存的文化现象,完全是中国化的产物。然而,欲对中国罗汉信仰及其造像艺术的内涵作一完整的把握,还须从罗汉信仰的缘起衍变以及罗汉造像艺术的源流发展说起。

  罗汉又称阿罗汉,梵语Arhart,巴利文作Arahant,音译作阿卢汉、阿罗诃,意译作应供、应真、杀贼、无生、真人。略称罗汉、罗呵。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的圣者。因而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据说,一位佛教徒修行,可能达到高低不同的四种成就。每一种成就叫一个“果位”,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学位。这四种果位是:初果:名为预流果(Srotāpanna,音译:须陀洹),获得了初果,在轮回转生时就不会堕入“恶趣”(指变成畜生、恶鬼等)。二果:名为一来果(Sakrdāgāmin,音译:斯陀含),得到此果,轮回时就只转生一次。三果:名为不还果(Anāgāmin,音译:阿那合),得到此果,就不再回到“欲界”受生而能超生天界。四果:是阿罗汉果,受了此果,他是诸漏已尽,万行圆成,所作已作,应办已办,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而遭受“生死轮回”之苦。得此果位的人,就称为阿罗汉,简称罗汉。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证得罗汉果呢,传说古代印度次大陆的弥兰(Milnda)王曾经特别问过那位在佛经中著名的那先比丘(Nāgasena),是不是在家居土也有可能成为阿罗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告诉他,须具备一个条件:居士成为阿罗汉那一天,如果不当天出家,就有死去的危险。因此,成阿罗汉果的全是和尚。

  从广义上来讲,罗汉可泛指大、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故佛的十种名号之一亦称“应供”;从狭义上来讲,罗汉则专指小乘声闻缘觉修证的最高果位,至此果位者,诸漏已尽,烦恼已断,不再受人世生死果报之苦,称为“无生”,得大解脱,誉为“真人”。

  罗汉概念的由来,最早见于汉末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

  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己免忧苦,存亡自在。

  《佛祖统记》有关阿难证得阿罗汉果的记载,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蕴:

  迦叶入定以天眼观,阿难一人烦恼未尽,手牵令出。

  阿难思惟诸法,求尽残漏。定力少,故不得道。后夜欲过,疲极偃息,仰卧就枕,霍然即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里所指的便是那种断除轮回,诸漏已尽,六通具足的罗汉圣者。这是典型狭义上的“罗汉”,大多指佛陀弟子中的得道者,是罗汉最早的意义。

  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罗汉”的意义有了新的衍伸,即得道高僧也得称为罗汉。《洛阳伽蓝记》载云:“(菩提)流支解佛义知名,西土诸夷号为罗汉”。《释迦方志》也称琼州沙门智俨为“罗汉”。此时的罗汉,大多作为佛陀的侍者出现,如凿于(北魏)宣武景明帝元年(公元500年)至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的龙门宾阳洞,(美图42、43、41页)在宾阳洞中就刻有二位罗汉随侍三尊坐佛。

  随着大乘佛教的渐次兴起,罗汉的涵义及其地位便有了相应的变化,西晋竺法护(266~313年)所译《弥勒下生经》和稍晚昙摩难提所译《增—阿含经》皆有相关记载:

  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睺罗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待弥勒出现世间。

  由上可以看出,早期小乘佛教中独善其身,“存亡自在”的阿罗汉,至此已接受了佛陀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了。是为小乘罗汉由“自了汉”转小向大,成就阿罗汉的开始。类似的经义亦见诸东晋时译《舍利弗所问经》:

  如来告天帝释及四大天王云:我不久灭度,汝等各于方土护持我法。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钵叹,罗喉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

  至此小乘圣者的罗汉已经明确地赋予了“流通佛法”的使命,因而大乘菩萨的色彩更为明显。

  自二、三世纪,中国佛教造像初兴,三、四世纪石窟艺术崛起以来,雕塑的题材总是以说法佛像,或交脚弥勒菩萨像等为主尊,而石窟壁面上,或施以佛传故事、本生经变、维摩法华经变等题材,或以千佛飞天、伎乐供养天等为装饰,而有关“罗汉”这个题材的创作,在这个时期还是相当少见的。

  但是就文献所载,最早在四世纪便有人画罗汉像了,那是东晋时代的戴逵曾经画“五天罗汉像”,或许五天罗汉不是后世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的其中之一,也不是释迦世尊在世时的弟子比丘之一,但是既以罗汉为名,最起码也是指道德修持已有成就者,或是高僧,或是善知识者;可能是汉人,也可能是西域身毒人。

  公元四世纪时期,宾头卢罗汉的信仰已悄悄流布。如东晋高僧道安便曾图画供养宾头卢尊者。南朝刘宋泰始年间(456-471) 僧法愿、法镜也曾图画圣僧(即宾头卢)像,梁武帝也曾祈请愈疾(注13)。唐代高僧道宣在所写的感通录上,记载当时有作宾头卢圣僧像,立房供养的事(注14)。宾头卢的罗汉的造形以“头白眉毛长、形甚庸陋”为特征(注15),虽屡有画造宾头卢供养的文献记载,但南北朝以前的实物遗例,却是一件也没有发现。现存年代较早的罗汉像实物,应是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西窟,窟内中心柱北面龛上的几尊佛弟子像。有坐姿也有立姿,均顶上光圆,五官秀丽,表情亲和。身着通肩大衣,紧密贴身,带着浓厚的秣菟罗(Mathura) 式样,是北凉时代(397-440 A.D.)的作品(注16)。

  北魏以后,罗汉像创作渐多,依其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石窟位置,而展现出不同的类型。归纳之,有如下数种:

  第一,侍佛二比丘──迦叶阿难像 在释迦世尊坐像的左右两旁,创作了一老一少的二比丘,以为侍者,此种题材在北朝后期便相当兴盛,如甘肃麦积山石窟的北魏窟、敦煌的北周窟、响堂山的北齐石窟都有相当传神的老少佛弟子像。此前,向来在石窟中的尊像面容多以庄严圆满为度,使人面对着佛菩萨像,似乎时间都止了下来,过去未来都不存在。但是有了迦叶阿难之后,便在这恒常不变的空间中,加上了生灭相,加上了人间相,加上了有时间观念的老少变化。这一变化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侍佛二比丘的创作,到了盛唐,达到了顶点。不少精彩的迦叶阿难像,出现在敦煌 328窟、45窟中,也出现在龙门宾阳三洞、奉先寺洞中。窟中二比丘虽然造形各具千秋,但却都将一个年青俊逸、风度翩翩的比丘,和一个苍老劲毅、精进不懈的苦头陀,刻划得入木三分。侍佛二比丘,迦叶阿难像,是唐代罗汉造像中,最具艺术技巧者。

  第二,涅槃变相中哭泣的弟子 麦积山石窟在北魏时代已有涅槃变相,在立体的卧佛身后塑作出几位身量较小的佛弟子像,作悲哀哭泣的神情 (注17) 。敦煌北周窟428 窟的壁画上,也出现涅槃变。那些不同的伤痛表情的比丘,是相当动人的。

  第三,十大弟子像 典型代表是云冈第十八窟,洞壁四周以圆雕和浮雕雕出佛十大弟子像。每位弟子的头部是圆雕,上半身为浮雕,下半身则没入石壁中,每个弟子的头部造形均不相同,很能表现不同个性的罗汉特征(注19)。

  第四,.经变或说法图中的听法比丘 如龙门石窟寺北壁西侧有浮雕菩提树和罗汉。

  第五,供养图、礼佛图中引导贵人的比丘:如龙门莲花洞、石窟寺壁面。

  以上所述为北魏至盛唐之际,最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罗汉,一般而言,这些罗汉在石窟中多是居于陪衬和次要的位置,且附属在说法图中,虽然和菩萨平列,毕竟还只是配角,而非洞窟中的主尊,有的甚至仅作为装饰之用。

  中国石窟中最早的成组出现的罗汉图,当属安阳大住圣窟南壁浮雕的世尊出世传法圣师,共24位,旁有题记及简略传记,始于迦叶终于狮子比丘,系依据北魏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而来,但《付法藏因缘传》为23人,隋智 的《摩诃he止观》据此又加上了旁系的摩田提而成二十四祖。这些祖师像多取禅定坐像,间以宝相花,并没有其他道具或动物相伴。

  盛唐以后,渐渐有了创作多位罗汉像,成群成列的排在一起,脱离了附属的地位,而且各个罗汉像造形均不同,各尽变化,以表现那相异的性格、感情,手法上较前又进入另一阶段。如十大弟子像,十大弟子像在北魏时期的云冈已肇其端了,入唐以后创作渐多,例如张僧繇曾画佛十弟子图及十高僧图[30]。至宋代还被御府收藏,如今画迹遗品却已全失,无从见其风格,但从日本现存同时期的遗作可略窥唐代十大弟子的造形。

  日本天平时代的雕刻作风,受唐风影响甚大。日本兴福寺西金堂内的释迦十大弟子群像,塑作于天平六年(七三四年),在这十大弟子中,今尚存六驱,是为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目犍连、迦旃延、罗睺罗等,这些群像为干漆塑造,均高约一四五、五公分,为七头身像,身子稍嫌瘦长。这些群像最值得称述处,是能保握佛弟子的性格,表现内心的感情,以迦旃延像为例,他身上仅着袈裟,用绳索悬挂左肩,自右肩至前胸全裸,露出那瘦骨凸出的肉体,颜面刻画尤其突出,双眉紧蹙、重纹深锁,好似正思索着一件极端困恼的事,这正表示一位修行者突破困境,迈向悟境的一段心历路程。(图一四兴福寺佛十大弟子干漆塑像之一迦旃延)

  至于另一弟子须菩提,则在厚厚唐装之外,再加水田衣,其身上所著僧服之外再罩一层水田衣,是今日出家人穿着的早期式样。双手交抱执衣角,面容丰满,展露出明朗的微笑,好似已达到自在清净的境地,因须菩提是以解空第一的。他的表情正和迦旃延成一明显的对比。(图一五、兴福寺佛十大弟子干漆塑像之一须菩提)其它四位弟子像,在表情、手势、衣纹上都有极富变化的刻画。天平六年,相当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正是写实手法的顶盛时代,因此可以创作出如此高水平之作品。

  另一表现罗汉姿态变化者,为龙门石窟看经寺洞的二十九罗汉。龙门石窟看经寺洞,大约建于盛唐武则天时代,看经寺洞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壁间所刻的二十九尊浮雕罗汉像,虽然造形一律呈立姿,但颜面表情丰富,变化多端,有的皱纹满面,有的丰采俊逸,有髭须满腮,有的光洁如洗。而头面的转向及双眼神情,更是生动活泼,或昂头注目、或低眉沉思、或回首相望,均相当写实,尤其双手的表现法,由合十到结各种不同的法印,由握禅杖到持香炉、持数珠、持如意、持莲花等等,真是兴味横生。在现存罗汉像中,为数众多,而又表情丰富具多样变化者,看经寺的浮雕是为时最早的一群。看经寺的这二十九尊罗汉,以人物面部表情来彰显其内心的精神世界,是人性化的表现。在中国造像史上,是神性化走向人性化的开端,也是宋代罗汉造像顶盛的先兆。这二十九尊罗汉浮雕直接影响了五代、两宋以后罗汉的造型。

  罗汉造像的确立和兴盛缘起于唐代高僧玄奘,自玄奘翻译出《法住记》之后,罗汉名号及属性有了明确的定位,罗汉信仰进入了鼎盛时期,罗汉造像也随即成为艺术家们造形、画像的题材而广泛流传开来,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刻均保留下诸多的作品。卢楞伽、王维、陶守立、贯休等唐、五代时期的名家,都是画罗汉的名手。关于《法住记》和五代宋时期的罗汉情况我们在后一节中还要细讲,这里暂不多说。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邢台塔坟
下一篇:响堂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