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缅怀佛源老和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惟升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缅怀佛源老和尚

  2009年2月23日晚8点36分,毕生献身佛法,奉献众生的当代佛门尊长、虚云老和尚法脉传人、云门宗第十三世宗师佛源老和尚,化机圆满,在云门祖庭安详示寂。讣音传来,顿觉悲从心涌,难以自持。追怀老和尚平常而光辉的一生,忆念蒙恩受教17年间的谆谆教诲,实是情难自已,声泪俱下。伏首佛前,奉供心香,祈愿老和尚悲心不舍众生,早日乘愿重来,再树法幢。

  佛源老和尚,俗姓莫,字仁辉,癸亥岁(1923年)二月二十七日辰时诞于湖南桃江。18岁时,投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辉上人剃度,法名心净,号真空。方七日,《楞严咒》已能背诵。1946年9月礼南岳福严寺镇清律师座下受具戒。

  1951年春,为求决大事,佛源老和尚南行至广东云门,礼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为师。虚老见而奇之,赐号佛源,留为侍者,得以晨昏闻法。同年八月初三,虚老于云门方丈楼六祖真身前传佛源老和尚云门宗法,赐名妙心,为云门宗第十三世法脉传人,传法偈云:

  妙心胜德不可量,恺志雄能振宗纲。

  佛慈梵畅摩诃衍,源远流长法海康。

  1952年,在“云门事变”中,佛源老和尚为保护虚老及寺僧,毅然燃指供佛发愿,秉受虚老慈命,冒着生命危险赴京求助。在李济深副主席、周恩来总理过问下,厄难才得以解除。同年7月,周恩来总理、李济深副主席四次电邀虚老进京,佛源老和尚随侍前往,京、汉、沪、杭共度寒暑,悉心照料虚老起居,记录法语开示,协助虚老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主持和平法会、禅七。

  虚老离开云门寺后,云门群龙无首。而云门诸师以方丈一职事极艰繁,需大慧福德方可胜任,皆不肯承命领众。虚老无奈,乃示监院印开,将合寺诸师名置筒中,在韦驮菩萨前上供祈祷后拈阄,连出三次者即为云门方丈。遂得佛源老和尚之名,众皆欢喜。老和尚临危受命,于1953年六月初三韦驮菩萨诞日,晋为云门方丈。《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述:

  (虚老)将云门事,付其徒佛源住持。佛源,湘籍,性沉毅,能任事,克绍箕业,以师之心为心,重建祖殿,完成海会塔未竟之功,使云门于动荡中复归安定。连任至今。三灾过后,佛日重光,云门法运,其复兴欤!(3)

  然而诸行无常。1958年反右事起,佛源老和尚蒙冤入狱。1961年虽获释,仍受劳动监管于南华寺。文革中,六祖、憨山、丹田三位祖师真身几被毁,佛源老和尚不顾性命,冒死护藏。文革后,子孙后学才得以礼祖师真容。

  1979年,佛源老和尚得以昭雪,应邀进京,受聘为中国佛学院律学教授。

  虽饱经沧桑,佛源老和尚未尝忘记虚老之嘱,韦天之托。1982年,老和尚毅辞京城教席,重返云门,复鸣祖师钟板于山阿。其时,云门仅余老僧三人,危房数幢,经像法器荡然无存。老和尚既归,日夜筹度,农禅并举。不过数年,已是四众仰皈,住僧渐至百余,殿寮亦得次第翻新。至1986年传戒,已具六和禅林气象。赵朴老来寺礼祖,眼见云门寺板点分明,道风整肃,为培养解行并重的宗门接班人,寺里还办班讲学培育僧才,欢喜而赋《访云门寺·赠佛源和上》一诗:

  古刹千年几废兴,喜瞻佛日耀云门。

  殿堂坏后重重建,经像烧余渐渐增。

  叹赏林泉思旧泽,饱餐菰笋感深情。

  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

  确实,佛源老和尚以僧才为慧命,经常开示僧才对于住持佛法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计培养堪能续佛慧命的合格僧才,经数十年的探索,为佛教界培养僧才的途径提供了范本。

  佛源老和尚深知戒律对正法久住,维系僧团的重要,不仅为弟子身教言传谨持戒律,还创造条件弘传戒法。早在继虚老主云门法席之初,老和尚就筹备于1957年传戒,由于因缘不具而未能满愿。“文革”后,中国佛学院复办,老和尚应请为中国佛学院律学教授。1982年返回云门后,老和尚于所住持的云门寺、南华寺、南岳祝圣寺等处十多次开坛传授三坛大戒,成就六千多名戒子成为住持佛法的僧宝,有些戒子已经卓有建树。

  同时,老和尚深感佛法慧命要常住世间,必须有一代代持戒清净、禅教兼通的僧才。毅然在云门寺佛教培训班的基础上,于1992年创办了云门佛学院,亲任院长,亲撰一诗谱为《云门佛学院院歌》,诗句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老和尚办学的良苦用心:

  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

  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

  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当。

  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

  在老和尚的倡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发展,今天的云门佛学院开设有禅修、教理、尼众律学等三个专业。根据佛学院的办学宗旨与目标,按学修次第又分设为考察班、养正班、预科班、正科班、研究班。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僧才从这里毕业,应住诸方,成为住持佛法的新生力量。

  云门佛学院由云门寺主办,因此在佛源老和尚的倡导下,学院与云门寺实为一体。学院的课程开设,亦可分为学识和实修两大类,学识类课程,开设比丘律仪、禅宗典籍、禅堂规矩等;实修课程,则佛学院的师生除了课堂教学,一律坚持与云门常住大众一起上殿、过堂、坐香、出坡、布萨、安居、打禅七等,将所学教理落实在如法如律的农禅熏修中,接受僧团诸老参上座的提携摄受。在老和尚住持下,云门僧团经过“文革”后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形成了“农禅并重,借教悟宗。一门深入,解行并进”的云门修行办道风格。

  综观老和尚的一生,韬光养晦,勤苦修学,名闻利养不介于怀,向佛之心坚逾金刚。无论是风云四起的战乱年代,还是长夜漫漫的文革岁月,或者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老和尚始终巍然不动,不变随缘,经受了时代和魔难的考验,养成了堪令四众深深景仰的人格与僧魂。拨乱反正后,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为推动佛教的复苏与健康发展,老和尚呕心沥血,不仅驻锡云门任方丈、云门佛学院院长,还兼任曹溪南华寺、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德山乾明寺等名刹方丈。于斯道场,老和尚皆以履薄临深的精神,礼贤下士,团结大众,清肃于内,庄严与外,除日常农禅,尚组织僧众勤事农禅、冬参夏学,兴法会,开坛传戒等以绍隆佛种,光扬佛法。并曾多次代表中国佛教界,率团前往韩国、日本等国传戒传禅、友好交流。因德望俱尊,尽管其心隐淡,仍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等职,为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众所尊仰的贡献。

  佛源老和尚,童贞入道,信仰坚固,立志参学,自1951年参礼虚云老和尚为师后,潜心禅宗,在虚老的慈悲摄受下,经过长期磨练,终于成为禅风犀利、妙用无穷的一代禅师。老和尚继承虚老传统,以农禅为家风,在耕田种地、穿衣吃饭、乃至于棒、喝、喜、笑、怒、骂、顾中呈现不可思议的禅法,令学人在每一个当下回光返照,领受法益,成就了一片独特的禅门风光。老和尚深通禅教,却不务高谈,以平实的修行方式,勤俭的生活作风,为四众弟子树立了修学的典范,是后学弟子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我是1993年秋到云门参礼老和尚为师的,其间,日夜受教,得戒嗣法。1996年,我从云门佛学院毕业;1997年,秉受老和尚慈命,由云门至鸡足山筹建虚云寺。十多年间,老和尚数次莅山视事,我每次省师面见,以及与师无数次电话、通信中,老和尚皆谆谆教诲因果分明,叮嘱惜福,开示勤俭办道,殷殷如父。

  佛源老和尚以佛法为生命,为护持佛法,可以不惜身命以身殉教,面临危险,甚至不顾自身安危护佑他殷殷寄望的弟子。2002年9月12日,云门佛学院建校十周年校庆,作为一名云门弟子,我预日回归。午饭后,陪老和尚在院里散步。分管基建的明海法师告诉老和尚,运送琉璃瓦的大卡车车身太长,无法开进尼众部小西天院门,老和尚十分着急:“开不进去怎么好呢!那么热的天让她们搬那么远得搬到什么时候?”于是他老人家亲自赶往小西天。

  到小西天,老和尚不断尝试指挥着司机,想办法把车开进去。但车身实在太长,尝试多次亦无果。而我十分担心老人的安危——车身宽长,路面狭窄不平,且两边都是围墙,若车子开动时车身一歪,人被挤压在车子与围墙之间如何是好?我用乞求的语气劝请:“师父!我们回去吧,这里太危险了。”老人不肯放弃,依然在车前指挥。果真,车身突然歪了,我们的背紧贴着围墙,车子仍擦着我们开过,吓得我本能地叫了起来,危急时刻,老人已伸出有力的手,紧紧保护着我。

  事后,老人只是淡然一笑:“我这把老骨头,活了八十岁了,死也值得了,可你不能死,佛法需要你们。”

  老和尚生前为法忘躯,以身示教感人至深,蒙恩受教的学人遍天下,乃海众皈仰的当代佛门尊长。然而今生度生缘满前最后一着,老和尚已预知时至,赴禅堂向大众告驾,仍自谦数十年来没有照顾好大家,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祖师,向大众叩头求忏悔,殷嘱大众秉承祖道,努力修行,光扬佛法。而后在门人的助念声中安详示寂于云门祖庭。老和尚无碍的谦逊,殷切的寄望,以毕生的修行功夫证无上解脱自在,坚定了众弟子献身佛教、修学佛法、奉献众生的信念。老和尚的身躯虽不复见,但老和尚的精神、悲愿、人格、僧魂,却是永垂不朽,激励着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行。

  孔子曾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而此刻,对佛源老和尚,这位倍受海内外四众爱戴景仰的佛门尊长,蒙恩受教十七年的得戒嗣法恩师,我却不敢置一句称赞的话。言语道断,心中无尽的思念和感恩,惟心香一瓣,虔礼佛前,祈愿老和尚早日乘愿再来!乘愿再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