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泰宁寺探访记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泰宁寺探访记

  泰宁寺,市郊碑口村白鹿峰下一座并不起眼的寺院,即使是绍兴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但这座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还有不少名人和江南最大的皇家陵园--宋六陵的兴建与盗墓有关,或许你会对这座寺院有些兴趣。

  泰宁寺周显德二年(955)建,初号化城院,又改为证道院。建中靖国元年(1101),陆游祖父,太师陆佃既拜尚书左丞,请以为功德院,改赐名证慈。著名书法家米芾书额,寺门外筑亭,曰“庆显”。绍兴初诏卜昭慈圣献太后攒宫,遂以证慈为视陵寺,而议者认为“昭慈将归附永泰陵(北宋钦宗陵)”,因而赐寺名为“泰宁禅寺”。

  现存的泰宁寺,座落于平陶公路的碑口村边,寺的入口处有一座四柱的石碑,正面碑的横额书有“泰宁寺”三个金底行书,字体遒劲有力,为释如光题写,正面的楹联上书有“佛法无边视云不见求则应,因果报应推前思后原不差;三湾四拐车穿行树二村五里牌,十峰三塘漫步静思四恩三有情。”

  背面也书有楹联“经天纬地普度众生登彼岸,山光水色遍地尽开菩提花;为众发大心其利普遍于十方,修习佛功德犹如莲花不著水。”庄穆的寺院境地自然而生。

  行二十多米,两扇朱红的寺门因势而建。2002年春天由绍兴著名书法家钱彰武先生题写:“世事难言且向佛祖诚心求,老来欲静抛舍俗务勤善修。”

  入门向左,拾级二十余阶,进圆形佛门,虽为一排平房,但庄穆的大雄宝殿跃入眼帘。

  大雄宝殿的门联2005年冬由梅园题写:读透圣典世界众生原一脉,悟开真理宇宙大千本无相。

  寺门外筑亭“庆显”,绍兴元年(1131年),以其地为昭慈孟太后攒宫,迁寺于山南二里白鹿峰下,赐名“泰宁”,宋六陵皆在此地,

  因此,泰宁寺益加崇葺。明永丰中91403-1424),灾,寺毁。正德间(1506-1521)年,遣僧德颛重建,寺修竹环绕,景色宜人,寺东溪水潺潺。解放后,寺废,寺院改作绍兴县茶场,后逐年倒塌,仅存部分破屋并水井一口,公元2005年8月天赐良缘重新修建。

  曾纡建议把孟太后殡葬于证慈院。

  绍兴元年四年四月(1131年)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在绍兴病逝。嘉泰《会稽志》卷第六《陵寝》有如下记述:

  “ 殓以常服,不用金玉,权宜就近择地攒殡,俟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

  因为孟皇后曾经垂帘听政,所以当“以相臣为山陵使”,据《越中杂识》记载(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昭慈圣献孟太后,洛州人氏,哲宗七年(1092)年册为皇后,后废,居瑶华宫,二帝蒙尘时,后适以瑶华宫灾,移至后兄孟忠厚第,且已不系于宫籍,故免北迁。高宗即位,尊为太后。

  孟皇后的去世,时距朝廷上次营建山陵,也就是营建钦圣宪肃皇后(崩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山陵已30年,中间局势动荡,“图籍无存”,而朝中大臣多是新进的,也很少有人能详细的知道以前皇家的陵寝制度,所以所制攒宫比北宋陵寝“少异也”。宝庆《会稽续志》卷三《陵寝》引王明清《挥尘录》说:

  “绍兴初,昭慈圣献皇后升遐,曾纡以江东漕兼摄二浙厅辩用元符末京西漕向故事也。朝论欲建山陵,纡议以谓:‘帝后陵寝,今存伊洛,不日复中原即归附矣,亦以攒宫为名,佥以为当。’”

  这个建议为当局所采纳。所以“攒宫”之名,“实始于(曾)纡之请” 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攒(“攒”原为“欑”,后改,下文有述及)宫告成。后来等到显仁皇后附永祐陵,就正式改“欑”字为“攒”字。

  当初隆祐孟皇后的攒宫就称为“昭慈圣献皇后欑宫”,至绍兴十三年(1143)六月徽宗皇帝、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灵驾自行在(今杭州)发引,“至是以不可备称帝后尊号”,下诏以“永祐陵攒宫”为称,其后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等都“以此为故事”。

  据《越中杂识》记载,嘉定十七年(1224)闰8月,宁宗赵扩(1195-1224)去世,当年冬,命吏部侍郎杨华为按行使,华归奏云:

  “独泰宁寺之山,山冈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宜为先帝弓剑之藏,预卜万载兴隆之庆。”

  朝廷于是“令太史局卜格一起一伏至壬而后融结,宜于此矣,诏迁寺而以其基定卜”,宁宗的永茂陵就建在泰宁寺的旧址上,绍定五年十二月仁烈皇后杨氏崩,附葬永茂陵。这样旧址的泰宁寺就成了南宋的皇家陵园。泰宁寺的前身证慈院笔者据所掌握的文字描述,应为现在宋六陵水厂附近。而现在的泰宁寺与证慈院有两华里以上的距离。

  宋时,陵区设都监、巡检各一员,卫卒百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远遁的天封寺
下一篇:无风絮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