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海城三学寺勘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向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殿未毁前的海城三学寺

  海城三学寺勘查

  李向东(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城三学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老城西南角。寺院座北朝南,南北长92米。东西宽46米。现存的建筑有山门、前殿、东西配房、藏经楼、禅堂及烧毁的大殿和被拆毁的钟鼓楼遗迹。1990年9月本人对三学寺进行了勘查。

  三学寺修葺简况

  三学①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僧祐所著的《出三藏记集》——为戒学、定学、慧学的简称。寺院相传建于唐代②,据寺内现存的明宣德十年(1435年)的《重修三学寺记》碑所载:“辽东之海州,旧有三学寺。传自唐乾元初,有□□诚佛岩禅师,暨海无傍禅师鼎新之,及观韩谅所制碑阴,则云不知始末,谙孰是,今僧得胜所言,系千山而来,重建是寺在洪武年间,迄今宣德用工多矣。”碑尾记有“重修三学寺首座证当”。另一块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三学寺碑记》载:“临溟③三学寺为唐世遗迹,规模宏敞、殿宇轩昂,历经宋元明续修,始末率难追考”。从上述碑文分析,三学寺在唐中期有过修葺,辽时称临溟三学寺,明洪武年间千山僧人重建此寺。所以推测三学寺创建应在唐代初期,辽以后被毁,明初重建。

  明初到现在已经六百个春秋寒暑,寺院的建筑经后世多次修葺改建和扩建。据《满州旧迹志》④一书记载,当时寺内有明宣德、崇祯,清乾隆、光绪年间的《重修三学寺碑记》和明万历年间《三学寺新修禅堂碑记》的碑数通。其中明宣德、万历,清光绪年间的碑文尚清晰可辨。以上资料表明三学寺虽重建于明代,但后世又多次修葺。

  现存建筑及遗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门:

  为小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10.50米,进深四间5.10米,带前后廊,明间板门、次间窗。前后檐柱为石质,前檐柱为方形海棠线角,后为圆形,柱基已经下沉。木构部分为金柱上直接承平梁,梁中间置脊瓜柱,柱上为椭圆形随檩枋、檩垫板和脊檩。金柱与檐柱用抱头梁连接,前面抱头梁下有丁头拱,后面抱头梁下是随梁枋。山门木构部分已经后世维修,但象抱头梁、丁头拱等还保持明代风格,其平面柱网也是明代原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前殿

  亦称天王殿或韦驮殿。原殿内供奉弥勒佛,其左右是四大天王,弥勒佛的背后是韦驮塑像,现已被改动。

  殿宇为大式歇山建筑,面阔五间12.40米,进深四间8.50米。前后明间僻门,次间开窗,梢间为砖砌实体。明、次间前后檐柱为石质,角柱有升起。檐柱间用额枋连接,上置平板枋,平板枋成“丁”字形,尚存古制。枋上为七踩品字形斗栱。斗口为9.5厘米,斗栱布置明、次间各两朵,梢间无。山面部分每间一朵。斗栱做法应保留早期具有结构作用的特点。外檐斗栱为计心造,内檐部分偷心,第三跳上的厢栱做成旋子纹饰的翼形栱,十八斗上不出耍头,直接出挑干,挑干后尾插入垂莲柱内,莲柱上为小式斗栱,上托下金檩,其挑干相当于干杆的作用。挑干头与柱头科的梁头都做成麻叶头,上承挑檐檩。檩的位置已经移动,不在檐枋上是后来修葺所致。大木架部分为金柱上直接承托五架梁,梁下有随梁枋,因室内空间需要减去了次间金柱,只有明间金柱。次间采顺扒梁,梁一端插入金柱内另一端放在山门柱头科的斗栱上。顺扒梁上有驼峰,上置大斗,大斗上有小顺扒梁,梁上又置驼峰直接承五架梁。五架梁上的作法一致,上立两只方形蜀柱,柱两侧有旋子纹饰角背,蜀柱上承托平梁,平梁中间有方形脊瓜柱,两侧有角背,柱上为随檩枋、随檩板、脊檩。山面处理采用推山的手法,山面从次间向外推出40厘米左右。

  前殿是寺内保存最好的建筑,其木构部分基本保存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钟鼓楼:

  在山门与前殿之间的东西两侧。清光绪十年的《重修三学寺碑记》记述千山僧人明恩为修此寺登楼击钟。清宣统二年(1910)因造学生宿舍被拆毁。

  钟鼓楼可能建于明代末期。清乾隆四十三年的《盛京通志》⑤中已有记载,并且从明万历年间碑中的“殿中韵镗者钟鼓也,洪以远。”分析当时未建楼。明崇祯年间曾两次维修此寺,所以推测其建于明代末期。

  大殿:为三学寺的主要建筑。1982年9月3日被烧毁。现场至今还留有被烧毁后墙壁、柱子、及部分残件。从遗迹和照片上分析,大殿为大式歇山建筑,面阔五间17.80米,进深四间9.50米,南面明次间僻门,梢间为砖砌,北面明间开门。南面明次间的檐柱为石质,檐柱之间用额枋连接,上置平板枋、枋上为九踩斗栱。第一跳出栱,第二、第三、四跳做成龙头吐云纹状昂。第五跳昂做成象鼻状。其手法繁缛纤细与海城山西会馆大殿斗栱颇为相似,应是清代维修所致。大殿的大木构部分已经塌落,从现场残梁分析,大殿应是五架梁,前后内廊,其具体做法还有待于勘查研究。

  东西配房:

  配房在两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各九间。为小式硬山建筑,三间为一体,明间开门次间开窗,进深三间,为五架梁带前廊。前檐柱为石质,分四方抹角和圆形两种。檐柱上坐斗硕大,其腰大耳小,此例极不协调,但与前殿的坐斗比例相似。斗栱形制与清代的一斗三升相仿,只是正心瓜栱做成雀替状,与翘上的抱头梁一起承托挑檐檩。室内梁架比较简捷,金柱上直接承五架梁,梁上置蜀柱承平梁,平梁上脊柱承托脊檩、檩垫板、随檩枋。

  藏经楼:

  也称毗卢阁。位于大殿后面,为二层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19.25米,进深四间7.60米。带前廓、明间开门。次梢间开窗。檐柱与金柱用抱头梁连接,金柱上直接放梁,梁上置地板。二层檐柱为方形,放在抱头柱上。金柱与一层金柱相对。二层前后檐柱与金柱间也采用抱头梁,金柱上直接承接五架梁。梁上为圆形蜀柱,柱上为平梁,上置圆形脊瓜柱承托脊檩等。楼梯设在东北角,第一跑南北向,第二跑东西向,转折处有一休息平台。

  藏经楼从建筑风格分析应是清代所建。乾隆四十三年的《盛京通志》对寺内建筑均有记载,唯缺此楼。分析当时未建。但到了清光绪十年的碑中对此楼已有记载。

  寺内曾经有两通乾隆五十九年《重修三学寺碑记》的碑。而三学寺到清同治年间已经荒废,说明期间未有过土木工程。而乾隆年间佛事昌盛,辽东诸多寺庙大都兴工动木,所以推此楼应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到五十九年之间。

  禅堂:

  三学寺原为东西两院。东院为佛事活动区,西院为生活区。现东院保持比较完整,而西院只存禅堂。其它建筑已面目全非。禅堂而阔五间,进深三间带前廊,其它部分已难辨认。

  禅堂虽建于明万历十年,但经过后世多次维修,改动较大。现存禅堂已并非原貌。

  综上所述,三学寺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寺院。其部分建筑仍保留了明代辽东木构的特点。如随檩枋多做成椭圆形。脊檩上不用扶脊木,蜀柱多为方形、平板枋与额枋成“丁”字形、抱头梁下出丁头栱等等。除此之外,三学寺在平面部局上也颇具代表性。它与明代伽蓝制度比较相似,但又简于伽蓝制度,是辽东地区佛寺建筑的典例。这些为研究辽东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特点及寺庙建筑布局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可靠材料。

  ① 三学:佛教用语。指学佛者修持的戒、定、慧。

  ② 《海城县志》卷一,康德四年(1937年)。

  ③ 临溟:辽代时海城称临溟。见于《海城县志》卷一。

  ④ 《满州旧迹志》下——海城三学寺篇,1926年,日本八木奘三郎著。

  ⑤ 即民国六年(1917)重印的乾隆四十三年《盛京通志》。

  ⑥ 伽蓝制:文中指寺庙内殿堂的布置形式。详见方立天所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第六章。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临溟新八景
下一篇:藏区的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