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你知道佛陀的七种第一义么?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七种第一义: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其中心境界即集性自性,慧境界即性自性,智境界即相性自性,见境界即,超二见境界即因性自性,超子地境界即缘性自性,如来自到境界——成性自性。

一;心境界:(七住)佛子证悟空性心后,所体验到的空性心的自住境界,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的自住境界,证悟者皆能亲见如来藏之自住境界,并体验如来藏之运作及其体性,故般若智慧渐渐显发。集性自性,即是心境界之一,因如来藏能收藏无量无数各类法种,能令众生异时、异处、异身现行,故名异熟识,其异时、异处、异身之果报即名异熟果。余六——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种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其实亦皆是广义之心境界。

二;慧境界:(七住)证悟之人亲证空性心阿赖耶识之后,产生了般若慧,知晓空性心所本具之无分别慧。“空性心之无分别慧即是慧境界”。然此分别,乃是对色蕴及七转识诸行广作分别,非如六识之于六尘之中广作分别,故曰无分别慧。
禅宗六祖说:“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即是此意。
《维摩诘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都是此意。《金刚三昧经》云:“无分别中能广分别”还是此意。此慧境界,非是六尘相应境,若错将空明觉知心认为空性心者,则必不能知晓佛说“慧境界”之理。慧境界即是七种性自性之次――性自性。第八识了知前七识之心行,于应流注七识种时,即能流注,使七识具足现行;于应舍报身时,即能依末那之意而舍报身,乃至末那不知应舍报身时,真如亦自知应舍,此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第八住到第十回向)佛子证悟空性心后,因能如实了知心境界及慧境界,则有智境界现前——依后得无分别智如实了知经义,能依空性心之体性,证验诸经所说了义法句之内涵,能了空性心非有分别、非无分别之真正意涵。心境界及慧境界之别相――了知流转真如于三界六道中之运作,并渐渐了知空性心之各种法性、法相,及“大种性自性”,了知空性心与四大种间之关系等等。凡此皆名智境界,即第三种性自性——相性自性。

四;见境界:(初地)依前三种第一义境界及大种性自性,了知见闻觉知心之虚妄,然却随于见闻觉知心而作现观,知此心虽无色相而有诸法相,依众缘而有,依于不坏之五根及意根之作意,内五尘及法尘,以及依空性心为因,识种流注,方得现起。缘生缘灭,非有不坏之自性。

复于空性心之心体而作现观:空性心自身离见闻觉知,故不知我,不执我,无我无人无烦恼,本性清凈,本自解脱。复于见闻觉知心生起之诸缘一一现观,证知亦皆无我。所谓我,乃见闻觉知心及意根之妄知妄觉。于此深观、细观,则照见五蕴皆空,断法我见,得证法无我。此即见境界,不堕边见而住中道。

二乘圣人及凡夫佛子之见境界悉堕边见,未证得如来藏或否定如来藏的学人亦必堕边见。为什么二乘无学能证涅槃,其见境界仍不能入第一义谛?因为尚未实证空性心故,即使听闻第一义谛,亦唯能依意识之思维揣摩所得印象,非如实知,故其见境界不入第一义。

五;超二见境界:(八地)佛子于证悟空性心阿赖耶识后,渐渐了知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终于进入见境界阶段,此是初地佛子所证四种第一义境界。复须中品转识成智而入超二见境界。

佛子悟后起修,由大乘无生忍无生智进修无生法忍而入初地,复于初地依十无尽愿、百法名门等修入二地;于二地主修增上戒学圆满而入三地,于三地主修增上心学(定学)圆满,具足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而入四地;四地起皆是增上慧学,皆是无境界法、无所得法。于三地满足时起,菩萨能取俱解脱果而故意不证,留惑润生——不断润生爱,继续进修无生法忍;直至六地圆满前,方取证灭尽定。

七地念念入灭尽定,而犹未离见境界。此时菩萨往往欲入涅槃,佛以一切种智,加持七地满足菩萨,令其真识于断尽一念无明后,不取无余涅槃;并授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六七二识成就中品转识成智,于相于土皆得自在,即得依于真识而起利乐有情之无功用行。

八地菩萨以能依于真识而起大用,识种变易异于七地之前,大菩提智任运增长,能证知自己终必成佛;确证如来藏非第一因,非非第一因,确证一大阿僧祇劫后终必成为佛地真如;确定空性心真识是一切行、一切业、一切果之因,一切种子之所依,亦是蕴处界几一切万法之因,而离是因非因计度,超此二见。

复次,佛子自初地以来,地地证验法无我;今至八地又复具足人无我,以实证二无我故,超越外法有无二见。复因具足实证无余涅槃境界而不取证,了知无住处涅槃,能为成佛所证无住处涅槃作因,以此超越生死涅槃二见。复次,佛子至此证知四种涅槃即三乘无学所证涅槃悉依真识而有,实证平等真如、正行真如,实证因性自性,断常、一异、来去、生灭、增减、垢凈等二见永尽无余,念念任运向大菩提,成念不退,故名超二见境界。

六;超子地境界:(等觉菩萨)十地菩萨以下皆名佛子,超越十地境界,名为超子地境界,即是等觉菩萨也。等觉菩萨以能了达缘性自性而成等觉超子地境界。十地菩萨授职后,因于世尊发动十方之十地菩萨为彼加持灌顶,渐渐了达缘性自性,由于上烦恼即将断尽故,具足了知真识任运而缘之自性。以具足了知故,能通达十度无量菩萨行,能普入无量那由他数佛剎,俱闻诸佛说法;于一切缘性自性之功能性用无所不知,即将满足出世间无漏胜缘,能绍佛位,次补佛位;唯余成性自性尚未具足了知,不得成佛,故名超子地境界。

七;如来自到境界:(佛地)如来无上正等菩提功行圆满,上品转识成智成就,四智圆明,此是如来自觉圣智境界,令第八识真如与五别境心所法及善十一心所法相应,任运圆成利益有情事业,菩提道及解脱道皆唯利他,于己皆无功用,故名圆满无功用行。又因第八识真如与二十一心所法相应,可直接利益有缘众生,则不必再经过六七二识,成性自性具足圆满,所以佛地真如唯带旧种,不受新熏,识种流注已断,离变易生死,得无住处涅槃及一切种智,不共等觉菩萨。七种性自性及七种第一义菩提修证具足,过恒河沙数上烦恼(尘沙惑)永尽无余,从此永无异熟果,金刚道成,永无识种生灭。证得过恒河沙数所应证之一切法,不须经由前七识,法身功德圆满,真如第八识直接与有缘佛子相应,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唯佛与佛乃能具足了知,等觉菩萨所不能测。

编辑:惜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