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诏复能仁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宗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诏复能仁寺

  许宗斌

  雁荡西内谷锦溪畔的能仁寺,是雁山十八古刹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能仁寺创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那时叫常云院,两年后赐名承天寺。到了北宋末期,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才又改名能仁寺,原因是京城那边已有一个承天寺。不久,金兵南侵,宋室南迁,临安(即现在的杭州)成了南宋的都城。这样一来,温州和政治中心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外面跑到温州的人也多了。这时,连结温州、台州的驿路又改从雁荡山中经过,于是雁荡山空前地热闹起来。能仁寺正当温台驿路过山路段的中间,正好成为过往行人的膳宿地,它的规模也跟着扩大了。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奉诏赐额,能仁寺盛极一时。据说,那时能仁寺有僧人三百,加上香客和游人,每天在寺院里用餐的有一千来人。“高甍巨栋,包原亘壑,若可容数千人”,“山川绀宇之胜,甲于雁荡。”意思是说,雄伟的佛殿建筑,把整个谷地都占满了,可以容纳数千人食宿,寺院周围的山川风光和殿阁的壮丽气象,在雁荡山的众多佛寺中首屈一指。朝廷公布全国三十所著名寺院时,能仁寺也榜上有名,被列为“教院五山”之一。

  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座大寺院,仅仅隔了几十年,竟会面目全非。那是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一个叫曾逮的新任温州知州,赴任时路过能仁寺,进殿门一看,只见殿宇破败,岌岌可危,堂下草深尺余,烟囱里不见炊烟,曾经“日食千人”的偌大一座寺院,只有六七个病残和尚。曾逮好生惊讶,就向他们打听怎么回事,和尚遂向曾逮诉说了能仁寺这些年来的遭遇:寿圣明慈太上皇后的弟弟太宁郡王,向皇上要能仁寺做他们家的奉先之地,皇上答应了,还把能仁寺改名为“时思荐福”。打这以后,那太宁郡王倒也没来过能仁寺,可他家的豪仆黠隶却经常来这里扰乱,在山上砍树,在寺院的仓库里取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因此寺里的僧人纷纷离去,不走的非老则病。就这样十五六年之间,寺院日渐毁坏,僧众日渐离散。

  原来那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宋史》上叫“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就是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位皇后吴氏。高宗的第一位皇后姓邢,原是他当康王时的妃子,高宗即位后封她为皇后,绍兴九年时死于五国城。第二位皇后吴氏,也是高宗为康王时选入宫的,那时她只有14岁。高宗即位后,吴氏常穿着戎装随侍左右,知书而又机灵,颇得高宗欢心,封为和义郡夫人。绍兴十三年,在秦桧和太后的主张下,高宗册立吴氏为皇后。高宗传位给孝宗后,自为太上皇,吴皇后改称太上皇后。吴皇后的弟弟吴益,是秦桧的长孙女婿,此人才质平平,但因为是皇亲国戚,又是秦桧的孙女婿,故不断得到升迁,在高宗时官至敷文阁待制。中丞汤鹏举向高宗进言,说吴益乃庸琐之才,恃着贵戚之势,便获高官,这不合理,请求皇上免去他的官职,以示公允。高宗没有接受汤鹏举的建言,只是从此不再提拔吴益的官职。孝宗嗣位后,却又不断把他往高处擢拔,直至封为太宁郡王。

  吴益乞能仁寺为奉先之地的事,《宋史》吴益本传是不会记载的。从曾逮写的《诏复能仁寺记》推测,大约是在高宗当政的后期,那时吴益还没有封王。所谓“奉先”,就是奉祀祖先。清宫里有奉先殿,那是清帝奉祀祖先的地方,如太庙寝制。古代官宦人家,势力大的,也有以寺观为奉先之地的,例如《红楼梦》里的清虚观、铁槛寺、水月庵,就是贾府的香火院,其性质实为家庙。这种寺观,其费用全由本府承担,一般是本府专拨给一项田产,所收租赋归寺观所有。吴益将能仁寺变为奉先之地后,“能仁寺”寺额也被换成了“时思荐福”,居然成了吴氏的家庙,并且吴家不仅没给能仁寺拨费用,反而让家奴来劫掠、蹂躏能仁寺,十几年时间就把能仁寺糟蹋得不成样子,周边的老百姓也大受荼毒。

  且说当时曾逮听了僧人们的诉说,也觉得郡王家闹得太出格了。他在《诏复能仁寺记》里说:“臣闻而悲之,将有请于朝。顾念便殿临遣之意,专以救荒为职,他未敢先也。事才两月,诏以太上皇后命除‘时思荐福’之名,复为‘能仁’。”据这一段话,曾逮原是想向朝廷反映的,可是想到临行赴任前皇帝在便殿召见他,交代他到温州后的首要任务是救荒,就把能仁寺的事暂时放到一边了,没想到才两个月,朝廷就下令除去‘时思荐福’恢复‘能仁’之名了。温州在偏僻的东南山海之间,离都城杭州有千里之遥,这件事怎么会传到皇上那里?让皇上听到已经很难了,怎么让太上皇、太上皇后也知道了?这里是否打着一个埋伏,曾逮其实有密奏上达,只是故意不言明罢了?在那篇《诏复能仁寺记》中,曾逮表面上似乎对吴益本人有所回护,说他从来没亲临能仁寺,坏事是他手下人背着他干的,但在另一处又隐隐透露出对皇上的这位舅爷的不满和怀疑:“夫以元舅之尊,专一兰若,虽童仆横恣,如前所陈,其事至微妙也。”言外之意,郡王府的那帮豪奴的作为,说不定就是受主人的怂恿和指使!

  诏复能仁寺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温州,明代永乐年间纂修的《乐清县志》载有南宋状元王十朋的一首五绝:

  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

  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

  此诗《梅溪集》未收。王十朋这年已因老病乞退在家,七月即去世,如果确系他所作,当是他缠绵病榻时的绝笔。或许是他人托名,王十朋一代名臣,平生疾恶如仇,与秦氏戚党不两立,托他之名表达呼声,影响会更大。

  恢复能仁寺后,曾逮特请高僧从瑾来当能仁寺住持。在从瑾的主持下,能仁寺很快恢复了元气。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