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弘扬佛教和善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和睦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唯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扬佛教和善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和睦——唯静

  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程的佛教,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同时还为人类生活确立了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道德规范,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必将扮演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发挥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止恶行善的道德教育功能

  被称为三界导师的佛陀,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内涵相当丰富,但在教人止恶行善方面,不出“十善业”。即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业(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这十条善行,是佛教从身、口、意三方面来劝化人们止息恶行最基本的教条,在止恶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去行善,如不杀生还要积极地放生,不偷盗还要积极地行布施,不打妄语还要积极地讲利他的好话等,反之则为十恶。国家的法律只是防止犯罪于已然,而佛教的十善法则有助于防止犯罪于未然,它对安定人心、消除邪恶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发挥慈悲济世的慈善功能

  慈悲济世,与人为善,一贯是佛教的优良传统,随着佛教事业在社会中的不断发展,佛教更应当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服务人群,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例如我所在的湘潭地区的佛教界自恢复以来,一直把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不断发生洪涝、冰冻、地震等特大灾害,深深地牵动了佛教信徒的悲心,如2007年郴州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有关宗教事务部门一声号令,全体佛教信徒不到几天就筹集资金十几万元,几千件衣物和许多油、米等物资,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亲自将爱心物资送往灾区。去年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时,全市佛教徒又一次发动爱心,共捐资金近十万元,用以救济那些无家可归的遇难同胞。另外,我市各协会、各寺院在扶贫济困、帮残助学、修桥铺路、慰问孤寡老人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款就不计其数了,大杰寺近十年来每年都有资助上十名贫困学生读书。佛教徒的这些善举,是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优良传统之举;是实践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之举。这些善举为社会带来了和谐。

  三、发挥强化环境、保护生态意识的功能

  (一)庄严的寺院和佛塔美化了旅游景点。晚唐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可见当时的寺院之多。现在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还是佛教寺和塔,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各地又新增建了许多大型的寺塔和露天佛像,这些雄伟壮观的塔寺佛像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上的标志,为建设祖国美化环境、增添旅游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珍爱生命的理念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佛教是以慈悲为怀,在佛制的戒律中,凡是一切有生命如猪狗牛羊、鱼虫鸟兽等众生都不得杀害。不但不能杀害,还要常怀怜悯之心,买其生命放使逍遥,这种爱护生命的行为,对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教的大慈大悲不仅仅是针对有情的众生,甚至面对那些无情的花草树木也极为爱护,认为一切花草树木都是无形的鬼神所依附的地方,故不忍心伤害。还有些高僧大德更是喜爱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所以我们无论走到哪个名山古刹,都或多或少地可见到一些古树名木,使得一些佛教名山四季常青、绿水长流,成为和谐的人间仙境。美化环境,珍爱生命,修身养性,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和谐。

  (三)修养心性保护了心灵的和谐。儒、释、道三教有“儒可治世、佛可治心;道可治身”之说。佛教认为人们的贪、嗔、痴是烦恼生起的根源,是造成心灵不得安宁的因素,称之为“三毒”。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常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用真诚、清净、慈悲、平等、忍让、柔顺的心态去接人待物,以此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减少与他人的敌对、斗争,有益彼此身心的和谐健康。

  四、发挥儒释文化促进交流的功能

  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两千多年来,与我国儒家文化相互交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艺术、文学、诗词等。如我寺的“龙山诗社”就是由著名的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创立的,涌现出了远近闻名的“龙山七子”,春秋二季会于寺中,儒僧酬唱,数日不散,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河山的佳作,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为了继承祖先遗墨,我寺已于2005年对龙山寺社进行恢复,并且每年出版《龙山诗集》。另外,还经常组织书法名家来寺开展笔会,发动信徒出资印刷佛书结缘,这对弘扬儒释传统文化,传承和谐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发挥知恩报恩的大爱功能

  佛陀教导人们要常怀报恩思想,在佛典里面经常提到四恩总报,(一)父母师长恩: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故此儿女长大成人之后必须报答父母,奉养父母。师长为我们解疑释惑,对我们有教导之恩,故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二)国土恩:国是一切之根本,佛教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故须爱国,报国土恩。(三)三宝恩:佛法僧三宝能使我们出离苦海,得到解脱,恩德巨大,故须酬报。(四)众生恩:众生与我们的关系,就现世日常生活资具所需来看:我们吃一顿饭,要靠农夫耕种、商人贩卖、厨师烹煮;穿一件衣服,从织布、裁缝、成衣,历经多少辛苦;我们居住的房屋,依赖工人设计、建筑等,此外,大自然的鸟叫虫鸣,鸢飞鱼跃,使我们置身于多彩多姿的世界中。这些都是由十方众生的因缘成就,所以我们要常思感恩。知恩报恩、报父母师长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三宝恩。只知报恩,哪来仇恨?更何愁社会不和谐?

  六、发挥“六和”精神的功能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主席有关“和谐社会“理论一经发表,立即引起全国上下包括僧俗各界的共同赞誉。僧众们一致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佛陀所提出的“六和敬”的精神,与当今社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六和敬”即是:一,身和同住,是指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合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平等分配。佛制僧众们必须依次六条标准共同安住,这样才会团结一致,免除争论,和平共处。由此可知六和敬的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的。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六和敬的精神为人处世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家庭和睦、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见和美、世界和平”得人间净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是丝丝相扣的,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大力弘扬其社会功能,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