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尽的魅力——写在山西五台山申遗成功之际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班彦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引 言

  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风光旖旎,热情奔放,美丽的瓜达尔维基尔河穿城而过,流淌着勇敢的斗牛士的血液,也汇合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元文化。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国书,从这里出发,踏上了充满向往东方的征程,却意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多元文化以及走向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历史的悬念。由于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的 “决赛”在这里进行,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好奇的目光。连续8天的会议上,意外连连发生,既有声名煊赫大国的落马,也有蕞尔小邦的告捷,认真而执着的世遗专家们以全球视野重新审读遗产的格局与构成,作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这在世遗大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佛教圣地和清凉胜境珠联璧合的五台山在最后的表决中金榜题名,证明了她的价值和品位,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已列入世遗名录的德国易北河败北,被课以除名;同时出洋赶考的河南嵩山名落,受阻重审;列入世遗濒危名录的阿塞拜疆巴库古围城经6年抢救,起死回生;与此同时,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吉尔吉斯斯坦三国首次进入世遗大家庭。这次令人震惊的洗牌,不但增加了世界范围申遗的难度、高度与维度,而且对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与命题,总数达890项的世界遗产中,本年度参加审查、表决的37个项目,仅有13项通过。连续15年屡战屡胜,无一败北的中国奇迹,也划上了休止符,这意味着我国今后的申遗之路将异常艰难险峻。到目前,我国已有38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世界遗产国,而北五台、南庐山,属于其中难得的文化景观。

  五台山申遗成功,历经坎坷、终有所得;十年艰辛、一朝收获;激动人心、来之不易;价值所在,当之无愧。

  五台山申遗成功,与其说得到认可,莫如说赢得尊重;与其说获得荣誉,莫如说肩荷责任;与其说功德圆满,莫如说刚刚开始。

  五台山申遗成功,为我省推动“三个发展”,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找到新的兴奋点、共振点和扩张点。借势谋事,打造文化强省新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是一篇刚刚破题的大文章。

  40分钟。

  犹如一场令人心跳的顶级赛事。五台山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关键表决中一锤定音。

  六月是赶考的季节。为精心准备这场迟来的“托福”,从东方到西方,从北京到塞维利亚,五台山整整做了10年功课,其间坎坷波折难以尽数。

  塞维利亚弥漫着大西洋风情,演绎着斗牛士传奇。色彩艳丽的鲜花不但盛开在街市,也盛开在家家窗台上,对于踏上这片土地的中国人来说,花开的姿势也许比鲜花本身还要迷人。来自中国的申遗代表团带着独具东方佛教艺术魅力的一册山河,加入到这个异彩纷呈的全人类文明遗存聚会的行列,让越来越多的老外认识到强大中国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塞维利亚当地时间11时多,五台山进入复杂的程序性表决。肯尼亚、巴西、埃及、澳大利亚等国代表纷纷举牌发言,对五台山突出的普遍价值给予高度赞誉。唯一提出疑问的代表也得到规范严密的答复,表决全数通过。大会执行主席的手槌夸张地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重重落下。霎时,1000多人的会场爆发了热烈而经久的掌声。时间是6月26日12时36分。

  40分钟,一个新的世界遗产地诞生了。参加申遗的中国代表团员再也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跑向楼道,拥抱在一起,绽放的笑脸上,热泪纵横。许多黑皮肤、白皮肤、棕色皮肤的外国朋友拥上前去祝贺。第一时间,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打来越洋电话,激情洋溢地问候一线将士。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短信、手机、电波传回五台山、传回太原、传回北京。

  历史与现实相互照耀,真实性和完整性珠联璧合,一轴山河徐徐打开了自然奇观,梵宇丛林孕育了文化大观,犹如一部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犹如百科全书般绚烂的艺术展览馆。世界给了一个机会,五台山还之以惊喜

  有一条河流,为五台山而生。环流500多里,千折百转,绕佛国画了一个清澈的圈子后,才依依不舍掉头太行、扑入海河。寻遍天宇,滹沱河的形胜和气象几近于天工杰作。

  有两种文明,盘桓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三大板块结合部上,从喋血厮杀到握手言和,五台山襟怀东北、牵手西南,见证了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从磨合到融合的全过程。

  解读五台山,需要从两个特别的年龄说起。一个属于自然生态,形成于25亿年前左右,连接着地球演化史的源头;一个属于文化生态,连结着佛教中国化的源头。

  东汉永平10年,以白马度经为标志,佛教进入中国。东土之行的印度僧人释摩腾以天眼看到五台山的三处灵迹:山似灵鹫、置有佛塔、文殊道场。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当地文献记载,虽然让专家学者备感狐疑。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出生于五台山下的净土宗初祖慧远是佛教中国化的关键性人物。

  在佛家看来,观察世界有5种眼力,构成了不同境界,即肉眼、慧眼、天眼、佛眼、法眼。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著名的佛光寺是由一双远视眼发现的。1937年夏,建筑学家梁思成偕妻子林徽因第三次山西之行,走进了佛光寺东大殿,清理之时,林徽因看到了大梁上的墨迹,震惊中外唐代木构建筑得到确认,也由此打开了“天书”营造法式。像这样的“发现”比比皆是,1972年中日建交,来华访问的日本代表团一名议员向周恩来提供了岩山寺金代壁画的信息,他曾经在侵华时看到这些过目难忘的画,看到过石碑上的记载。此后,堪与“清明上河图”媲美的艺术杰作得到重视与保护。上世纪80年代,中台顶在翻修庙宇时,一群农民工发现了罕有的特制宋代金币——淳化元宝,轰动一时。上世纪90年代末,一群北大的学子们在五台山区游览,翩翩飞舞的蝴蝶,令眼前一亮。之后,他们采集到十几个昆虫新种。万古悠悠、惊于一瞬,一位醉心于台山的居士发现了普化寺背后的秘密:以一条3000多米山脉而天然造化成的仰天大佛……

  作为上苍馈赠人类和时光精心打磨的自然文化宝藏,德国人李希霍芬1871年走进这个神秘的自然王国,感受到每块石头都会说话。在民间传说中,救苦救难的文殊菩萨,从龙王那里借来巨石,对干旱施以甘霖。这块颇有出处的石头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记入游记:石为芝形,纵横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不可思议的是,清凉石虽然不属于龙王,却出自海底,有25亿年左右高龄,经历了创世纪的一幕。五台山作为国家地质公园,专家开列的主要观察地质剖面就有10条,约150公里,观察点有60个,设计的地质遗迹参观考察线路有6条。

  游客与僧众也许只钟情于山水,忘怀于庙宇,不曾想到他们的脚下踩着的也是一部历史,一瞥之间闪过的是另一种壮美。沿北路朝山,自北坡太平沟经鸿门岩,到南坡柏枝岩之间,就可以欣赏到极好的绿岩带。菩萨顶寺庙群弥散着布达拉宫式风情,其石阶、石坊洇出的绿色,留下了地质年代的胎记。而与之隔河相望的黛螺顶就位于冰川U形谷的谷尖上,金阁寺和凤林寺则建筑于冰斗、冰窖地貌中。如果把台顶比做盛开的5瓣金莲花,西台东侧保留了壮观的冰缘岩柱;中台和北台发育有石海,其中间地带罗列有石环、石玫瑰、龙翻石等等,还有多达15种类型的冰缘地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五台山被称作“监测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时至今日,五台山依然以最新鲜的空气,最洁净的蓝天,在省环保厅每月的空气监测公布中独占鳌头,被誉为天然氧吧。

  万佛阁的长老长青师傅从8岁就出家五台山,他告诉记者:佛教与五台山结缘,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启蒙了仁者乐山的情怀。北齐时号称寺宇200余座,唐大中年间有64座,宋嘉祐年间可查到72座。由此形成了大名鼎鼎的唐“寺”宋“祠”、胜迹绝响。史料记载,1956年文物调查,发现寺庙124座。最新统计,台内寺庙已近50座,台内外庙宇达150余座。

  台山归来不看庙,庙里乾坤贯古今。这里保存着东亚乃至全世界最宏大最古老的佛教建筑群。佛光寺与南禅寺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鼻祖与典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子们把这里当做第一课堂。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的作品构成了一部篇帙浩繁,风格各异的煌煌建筑史。

  五台山众多的佛塔宝刹,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结晶。有最早的北魏石塔以及各个时期的大德高僧塔;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高56.4米,擎天而立,而最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圆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文佛舍利宝塔、显通寺的组合式铜塔以及60万字的华严经字塔,都是稀世珍品。

  五台山上的造像,有数万尊之多。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佛像艺术宝库。最早的为南北朝时遗物,犍陀罗艺术手法明显,最罕见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在菩提叶彩绘的十八罗汉图。

  梵乐也许是中国民间流传最独特的打击乐器,由磬、钹、板、鼓、号等组成,在寻常信众心中,则视佛音为福音。据考证,风靡世界的茉莉花曲子就是以五台山佛乐 《八段锦》为雏形的。流传至今的有青庙曲牌5部47首,黄庙曲牌3部40首。五台山的僧人着黄色袈裟带着自己的经典乐曲在香港、美国等地演出,引起很大轰动。与音乐共存的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藏传佛教舞蹈跳布扎,如傩戏般神秘的面具,富有节奏而夸张的动作以及长长的法螺,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五台山的文化存量还体现在大量的碑、碣、幢、匾、牌、联中,至于历代诗人僧人咏诗作偈,更是俯拾皆是,来不及整理的还有数量可观、品味殊异的敦煌曲子词,有的甚至散佚到海外。

  从海拔600多米一直抬升到3061米,不同的气候孕育了600多种植物品种,其中优质牧草400余种、开花植物200多种、药用植物150多种。记者在有锦绣峰之称的南台看到,山花烂漫,遍野怒放。除了独有的迎红杜鹃,苓苓香等药用花草外,与佛相联系的金莲花、佛钵化及六道轮回木,摇曳于台地山涧,令游人流连忘返。由于良好的植被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里生长着大量飞禽走兽。2008年9月9日,天雨洗尘,雾笼群峦。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托,加拿大籍专家桑赛尔、日本籍专家杉尾伸太郎前来考察五台山。三天的行程,两位老人表情如这里烟笼云罩的山水一样深不可测,他们似乎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放过一个疑点。行程9座寺庙,两个台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令他们露出微笑,永远难忘的是两次偶遇。

  高高的北台如同天路,在越野汽车都喘着粗气的时候,一只红色的狐狸挡在路中,双目无邪。在去南台的路上,又遇上飞奔的黄羊立于道路,似乎在问:谁让你们闯入我的领地?

  变与不变是一个两难选择,保护与发展怎样取舍?在返璞归真、正本清源还之以本来面目的同时,于新的空间打造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大旅游圈

  五台山与中国革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山头。作为西跨黄河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最初建立在茹村,晋察冀边区银行则潜藏于古佛寺内,白求恩、洪水等国际主义战士浴血抗战在深山大壑之间……毛泽东豪迈地说:五台山古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1948年4月9日,在去往西柏坡途中,他路居塔院寺。第二天,游览寺庙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2000年,和儒道学说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和研究。他还风趣地告诉僧人,我们信的是马列主义这个佛。

  30年前,曾经在五台山下战斗过的邓小平,领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阳光再一次照耀在五台山上,随着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的制定落实,寺庙得到恢复重建,僧侣生活得到尊重、保障,五台山全面发展进入黄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五台山极为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踏访,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省委、省政府更是十分厚爱这块宝地,在给予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同时,破天荒打破行政区划、加大保护的力度和范围,由省人大和省政府出台了保护五台山的多个法规条例。省委书记张宝顺上任之初在忻州调研时就要求所有污染行业远离佛教圣地。省长王君也多次对保护发展五台山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时任五台山管理局局长的王志勇是历史转折时期的见证人,他说: “经历过 ‘日本侵华’和 ‘文革’两次大的劫难,大德高僧流失严重,佛教文化根基削弱,庙宇文物遭到破坏。五台山犹如一个遭遇磨难的病人,突然暴饮暴食,形成了虚胖。佛家的利乐观变成了乐利观。”台怀镇看上去有点像闹市,宾馆饭店多达1000多处,商业化、市场化氛围越来越浓,号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不但在进山人数,经济收入上不及其他兄弟山,而且排行老二的峨眉山已捷足先登,与乐山一起入围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五台山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再走下去遗产将会变成遗憾。与国际接轨,申报世界遗产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那一年,韩国的五台山僧人前来朝山寻祖,这是由唐贞观10年,韩国僧人释慈藏礼师学法结成的一段因缘,此后五台山佛教落户半岛兴盛不衰。往事越千年,他们带来了申遗的心得体会,即以小见大,一塔、一寺、一院均可。五台山的决策者遂有了智取之意,精选出的佛光寺一骑独往,单刀赴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几番角逐,出师未捷,只排国内预备名录十名之后。现任五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梁有升说: “申遗,别人是一道菜,我们要准备一桌菜。”在省建设厅和文物局的鼎力支持下,五台山重新披挂上阵,捆绑式申报自然文化混合遗产。

  这一程整整走了十年。从五台山大事记中可以看到,1999年,申遗进入议事日程。2002年,首次邀请国内遗产专家就遗产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评估。2004年,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由国内、省内自然与文化遗产专家组成的申遗专家组,进行系统的资源评估,并确定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主。2005年,成立由省长为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建设厅为牵头单位的申报世界遗产领导组,组织遗产申报的全面工作。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称号,顺利进入世界遗产提名地名录。至此,五台山在81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踏上了走向世界的征程。

  “像申奥一样申遗”。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的这句话道出了五台山申遗的艰难。首先,作为规划先行的一张蓝图出现了两张皮,建设和保护被专家认为本末倒置;其次是僧俗分离,凸现核心保护区遭遇重重难题,梁有升形容:寸土寸金之地,等于从北京王府井搬到郊区;第三是,舆论以 “五台山变成四台山”,对周边县份采矿提出质疑;第四是投入资金预计在10亿元以上,五台山面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两难选择。在争论纷起之际,走马上任的忻州市长李平社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推进五台山申遗进程。李平社说:现在没有时间争论,市委、市政府是责任主体,五台山是实施主体,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按倒计时落实项目。低潮时期,当时的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来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了,国内顶级的专家取长补短,团结合作,不但修正了规划大纲,而且合力优化了申遗文本,当五台山以国家的名义神圣出征时,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所有的智慧都向着一个方向。环绕五台山的兄弟县市,面对历史遗留产生的利益纷争,一切为申遗让路。原平市拿出2000多万元为申遗考察线修路筑桥,繁峙、代县牺牲眼前利益,关闭9家铁矿粉厂,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数百里的通达五台的公路成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最好的美丽风景走廊。

  五台山最艰难的任务莫过于拆迁。遍布于台怀周围的大宾馆和景区政府规格级别相等,哪家也管不了;而居于核心区的商户看着被断了财路,哪家也不好管。面对不同利益群体和时间的压力,景区政府做出决断,党委政府带头拆、单位团体跟着拆、普通商家人性化拆。台怀镇党委政府位于寸土寸金的掌心地带,在杨林街已安家50多年,拆迁的序幕从这里拉开,朝夕相伴的院落要夷为平地。镇党委书记张汉平、镇长赵全洲在围观群众注目下,抹掉惜别的泪花,大喝一声,镐头下一堵堵大墙轰然倒塌。

  台怀镇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拉扯着两个上大学的孩子,靠经营小旅馆度日,拆房等于抽筋呀,她抹着泪说:好日子是政策给的,政府有难处,咱不能当钉子户。景区补足了赔偿金,还为她置换一套可经营的三层小楼。景区副书记闫玉章告诉记者:搬迁的过程就是群众支持申遗的过程。仅2008年,从正月初三开始,顶着刺骨凛冽的寒风,全景区全动员全出岗,共拆除建筑面积96127平方米,恢复植被和绿地138441平方米,涉及到单位25家,职工578人,村集体房屋162处、937人,拆除临时建筑、违章建筑190处,居民涉及546户,11837人。这是五台山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剥离,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场面,感人故事。面对老百姓故土难舍的种种情节,梁有升情难自抑,说:我就给父老乡亲们躹个躬吧!

  台怀镇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一根根烟囱消失了;一个个污染源没有了。所有招徕游客的金属牌匾被换成古色古香的木牌匾;每一座寺宇及人行道的水泥沟缝被仔细剔除,代之以白灰和泥浆;街道上的喷绘墙体被全部拆除、清洗,与之匹配的中英文对照木牌上岗。记者注意到,昔日一片红的龙泉宾馆屋顶变色为青灰,而云峰宾馆价值40万元的广告牌,也悄然退下。停车场上,茵茵绿草从生态砖缝隙冒出。新建的7座星级生态厕所别具一格。景区还取缔了8处非法宗教场所,形成了集中连片的20700平方米绿地面积,实施了游览步道、观赏广场、人性化设施相沟通;山体绿化区、农田景观、寺庙绿化带相协调;乡土树种、观赏植物、风景树木相搭配,突出了菩萨顶一脉佛寺建筑群。所还原的历史风貌,就是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拍摄的五台山老照片。他视野里的五台山,布局严整、气势恢宏的寺庙群被融入山水之中,犹如一幅刀刻刃镌的木版画。

  拆迁剥离后的台怀镇,凸显出巍峨壮观的寺庙群,还原了晨钟暮鼓的幽雅环境。处处细草杂花,柳绿松青。

  在离台怀20里远的清水河畔,崭新的游客中心、展示中心、停车场和旅游市场等11项工程已进入最后扫尾阶段。在这个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的地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正在建设五台山的窗口。依靠政府导演,市场表演、五台山服务基地从一张白纸做起,克服了资金瓶颈,吸引了人气。濛濛细雨中,记者走进宽阔的青山翠谷地带的移民区三层别墅式楼群,环境优雅,格局合理,既适宜于家庭旅游,也适宜于小型团队入住。 “将来肯定是搬迁户的摇钱树。”景区陪同采访的小韩告诉记者。

  五台山拆出来的不仅是新的发展空间,还有了新的发展理念、经营模式。据了解,已组建起旅游集团,统一购置了数十部无污染绿色环保车,按景点配置资源,按时接送游客。在另外一些大型项目的开发上,融资、管理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资本和资源的对接,形成了跨越发展的磁场效应,开辟的是一片新的天地。围绕五台山,投资百亿元以上的三条高速公路有的已经开工,有的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工程竣工后,将实现条条高速通台山的格局。正在建设中的五台山飞机场将开辟一条空中走廊。周边的铁路建设也如火如荼、日新月异。通过交通沟通、高速提速,围绕五台山的砂河、峨口、豆村、金岗库等乡镇将逐渐被纳入大旅游圈。

  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既开辟了形似的五台山,也丰富了神似的五台山,让人们看到了五台山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气势,多元共生的叶脉,世俗与超俗的张弛互动

  放在全球文化的大视野下,五台山作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和环境乐园,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佛教文化枢纽作用、心理慰藉和文化疏导作用,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归属和价值认同,超越了本身的旅游属性和资源属性,形成了话语畅通,包容共生的多元性文化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独特的重要作用。

  2009年3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台湾小巨蛋会场闭幕时,3万多与会者齐诵文殊心咒。

  五台山96岁的梦参长老,是弘一法师的弟子,长期的行持和修为,使他具有极高的佛学造诣。他应邀与论坛同期在台湾讲学,能容纳2000人的礼堂,闻讯而来的听众达3000多人。

  有形的五台山和有魂的五台山,吸引着2500多位不同宗派的僧人。夏秋之际,包括游僧和挂单僧人多达1万多人。通俗佛教研究者张振邦评价:“他们中不少属于佛学界访问学者,在这个最大的道场、最好的气场求道问法,既是提高修持学养过程,也是加冕镀金过程。五台山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佛教中心。”多年来,在世俗的眼光里,传说五台、民俗五台、神话五台、佛家五台、自然五台、皇家五台像一锅烩菜一样煮在一起,难以分辨,造成了人们的误读和误解,而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架构一再模糊视野。透过现象看本质,五台山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两个层面:即佛教民俗化和佛教经典化。前者以五爷庙为代表。慈悲为怀,倾心世俗,衮衮诸公期冀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后者通过挖掘自己的文化血脉,建立自己的思想根基,其制高点犹如地理位置上的叶斗峰,凌绝顶以俯瞰苍生。学者专家提出了建立一门专门的学问,即五台山学。而五台山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文殊学。追根溯源,唐代澄观国师以他卓尔不凡的智慧,对五台山进行了开创性的诠释,完成了早期的第一次文化转换。他根据五台山特有的清凉气候和五顶胜迹,对佛经之王 《华严经》作了注疏,认定: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不仅如此,他还将文殊菩萨的五髻、五智等,比附到五个台顶。使 《华严经》和 《陀罗尼经》中的记载被确认是 “出于金口,传之宝藏”。这位活了100多岁的 “华严菩萨”,推动了五台山作为当时佛教文化中心的建立,影响远及文学名著 《水浒传》和 《西游记》,小说中可看到对五台山及为文殊的传神描写。

  文殊在娑婆世界中,与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在佛经中他总是以富有个性的音容笑貌和充满智慧的警言妙语出现。学者邓子美先生认为,雅典娜是西方的智慧之神,与之相对应,文殊可作为东方智慧的象征。然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文殊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文殊本迹、文殊身世、文殊简历等一般性介绍上,而对于文殊智慧,文殊信仰,文殊价值体系等,却知之甚少。当代青年学者肖黎民以 “为往圣继绝学”的雄心壮志,入山探宝,入海探珠。首先,他从浩翰的佛经典藏中,挖掘整理出逾百万字的文殊元典,分别为文殊所说28部,佛为文殊所说7部,以及与文殊相关的47部,共计82部。正是他的艰辛努力,文殊学研究有了一套文本,有了第一手资料。其次,他站在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名山地位更相称的视角,穷数年之功探微堂奥,出版了研究成果 《文殊智慧哲学精义》,为人们走进文殊世界与境界开启了方便之门。这部书中,他分别从妙达第一义谛、妙圆不二法门、妙入自在三昧、妙转五逆菩提、妙言不即不离、妙喻淤泥莲花等几个层面,作了系统性梳理、体系化建构、创造性阐释和现代性转换。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五台山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千百年业已形成自身绵延不绝的文化气脉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生态。而其中最为显明的文化标识和文化类型就是佛教文化。针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己五维关维的紧张和扭曲,他们倡导运用佛家悲智双运、福慧双修的方式,注重在心理上疏导,精神上引导,改变可能出现的生态失衡、社会失范、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私欲膨胀、道德低下等状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千年以来,五台山一直处于两种文明的前沿,无数大德高僧孜孜以求,寻找融合点和破冰点。以五台山为根据地,佛教中国化的一次次蝶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佛教领军人物,如昙鸾、解脱、苏陀室利、八思巴、妙峰等,中国佛教史上的名师巨匠,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游学修持多年,反过来又对中国化佛教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中间人们既看到了道教中神灵的皈依,又看到了更多中国文化渗透的身影。寺与庙合而为一,儒释道三位一体。佛学家赵朴初指认这种现象为中国式的人间佛教。刚刚去世的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很多方面都可以在五台山佛教文化的范围里体现出来。

  五台山佛教文化兼收并蓄,使其拥有了广阔的视野与开放性,不少国外僧人被这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所吸引,不远万里慕名而来。也由于混合了更多的文化基因,使五台山的生命力愈加旺盛。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僧人纷纷朝山礼佛,形成了一个个高潮。其中韩国僧人慈藏把五台山及文殊请回自己的故乡。日本僧人奝然也有这个心愿。印度僧人佛陀波利不但亲自带来了孤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而且终老异国。《往事书》记载,当初的加德满都是个大湖,由于文殊的疏导帮助,才形成河谷。尼泊尔高僧室沙利充满对五台山的向往,圆寂后其舍利一半被珍藏在圆照寺一塔内。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极具包容性。青黄两教长期共荣共存,文殊既是喇嘛教的教主,也是汉传佛教里的华严三圣之一。其枝叶之下,五台山还有过法相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唯识宗等20多个流派,僧人中有汉、满、蒙、藏、土等12个民族的信徒。有的学者提出:佛教圣地、清凉胜地、革命圣地,构成了三地合一的新定位。

  在五台山,文殊居于庙堂,佛教兴于盛世。翻开各大寺庙史册,第一页总是赫然写着 “敕建”二字,从北魏孝文帝建避暑胜地开始,历朝历代皇帝驾临或遣使礼札者,数不胜数。由之,显贵文人,纷纷效仿,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就是真实写照。如果说长城是民族对抗的产物,那么,五台山佛教就是民族融合的象征,民族团结的晶体。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归结为一种和谐构成。无论是僧人与大自然,还是僧人与当地群众、僧人与游客、和尚与喇嘛以及不同教派之间都能够互相尊重。但在民族存亡之际,国难当头之时,他们往往会舍身取义,表现出血性的勇敢与刚直。北宋时他们奋起抗金;日本侵华时,他们组织僧人义勇军,保国护寺。

  五台山申遗成功,有人说:这等于戴了一个 “紧箍咒”。有人说:申报的是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怎么种瓜得豆,变成了文化景观。对此,记者请教了专家学者,他们认为:由说五台话到普通话再到世界语。这是五台山真正走向世界的开始。世界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种。而物质遗产中有文化、自然、自然与文化、文化景观四种类型,它们的关系是平行与并列,而不分先后主次。相比于文化或自然单项遗产,混合双遗产在二者并重的基础上,更富有自然特色,而文化景观也是文化与景观相辅相成,在突出文化的同时,涵盖了自然部分。作为1992年才设立的崭新世遗类型,还包含有两重含义。一是相对于单个的遗产成分,它更体现了一种规模性和群生特点。二是作为一种可持续、可观赏、融注古今的文化自然生态而存在。

  五台犹如大舞台,申遗成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以五台山为龙头的大旅游圈呼之欲出,资源整合会形成一盘棋。建设中的有佛教博物馆、五台山展示馆、五星级大酒店;谋划中的有演艺中心和环幕电影院,以及与佛教圣地相匹配的全国乃至亚洲最好的佛学院、最大的佛教论坛、最有学术水准的专业研究机构等,将开辟新天地,打造新优势。从传承弘扬的视野出发,五台山的佛教音乐、五台山的素斋、与五台山相关的佛教制作艺术和品牌系列产品,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7月14日,记者见到五台县委书记李永胜,他坦言:申遗绝不能一申了之,是肩负更大的责任,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有一种荣誉叫责任,有一种拥有叫共享,有一种获得叫机遇。五台山进入世遗,使我省遗产地增加到3处,与北京、四川名列世遗国内前三甲。我们有理由兴奋、激动、弹冠相庆。但要清楚,世遗不是终身制,更不是世袭制,全人类的目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着它的安全与健康。请记住一位哲人的话,当玫瑰花微笑时,反而应该警惕呢。

  本报记者 班彦钦 本报通讯员 高峰毅 焦瑾琦

  本文摄影:王浩宇 焦瑾琦 范文珍 任建华 吴杰强

  来源:山西日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