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关於养成弘法人才之商榷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威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於养成弘法人才之商榷
  这一天大概正是本刊三周结束之後不多几日罢,有一位不速之客,突来本社,求见畏因居士,关於养成弘法人才一问题,有所商榷,所谈种种,也很值得研究。於今且将当时一番问答纪述出来,愿更与海内大德共同商榷一下。
  客初问居士道:“贵刊以弘法为唯一宏愿,用力精勤,持论纯正,固极足令人倾佩。今仆於弘法上略有所疑,愿得一闻明教。尝念学必依师而成,道必赖人而弘,何况佛法博大精深,远超世间一切诸法。若非有善知识出世,广施化导,养成一般弘法人才,又何能普度有情,绍隆佛种,使正法绵延於百千万劫之後以至於无穷呢?於今环顾国中,发愿弘法的人,固然不在少数。或弘法相,或弘唯识,或弘禅宗,或弘戒律,或弘天台,或弘华严,或弘净土,或弘真言,此中号称大师,受人崇奉者,未尝不大有人在。可是弘法的景运已能因之而开展麽?弘法的人才已能因之而养成麽?我尝读历代高僧传,其中所记弘法人才,如译经,如义解,如习禅,如明律,如护法,如感通,如兴福,如经师,如唱导等等,都卓然有所建白,彰彰在人耳目。试问现今此等人才之养成,已有几人呢?这种现象,在我们弘法工作之中,实在是一件可悲可叹的事,未知大居士对此作何感想?”
  居士听了笑道:“如客所言,未免求之太急了。现今一般大师,承着中土佛教衰微之後,苦心弘法,正复不易,既无轨范可以依循,复有魔邪时加迷乱,而犹能毅然前进,尽力从事,虽未能使弘法的景运立刻充分的展开,也未能使弘法的人才立刻多量的产出,这中间也应当加以一番原谅。以鄙意观之,若能假以时日,遇有机缘,那时自然有乐观厥成之日呢。”
  客听了这个答覆,却有些不以为然,便道:“依我所见,却恰与君相反。我不是有心轻视现今一般大师,只因我尝求法於一般大师之前,踏破铁鞋,坐破蒲团,终未能遇着一位明眼的善知识,为我当机施教,使我得到一些真实的受用。窃尝谓现今一般发愿弘法的人,固未必真能弘法,而养成弘法人才的这件大事,决非可期望於他们,於今且待我将他们分析一下罢。我常常觉得他们中间,那些境界最高的人,自己对於这一个法字,未尝没有相当的认识,未尝没有相当的修持,也未尝没有相当的证人。但是慧力未充,智光不足,往往不善当机,不善教人,使一般初心之土,末由钻仰高深,终有不得其门而人之叹。可是像这样的人,便已经如麟角凤毛,不可多得。其次焉者,自己也会切实做过一番工夫,但是他只由一门而人,未能融通一切诸法,其结果遂陷於执一,以致受其教者,往往人主出奴,演为门户之诤,褊陋冥顽,终不得闻圆满清净的正法。可是像这样的人,还有一部分的真实,也还要算是较高的一类。其又次焉者,自己虽然有志用功,并且也很能努力的用功,但是在方便多门之中,竟无一门深入。广习诸教,都只是浅尝而止,当他自己正旁徨於歧路之间,却从这迷茫的境界裹面,胡乱教人,以盲引盲,误人自然不浅。可是像这样的人,还是有心求法,也还要算是较高的一类,其下焉者,他实无法可弘,只不过藉此做一个幌子,以弋取名闻利养而已。环顾国中,一般大师,多不出上述几种之外,又何怪踏破铁鞋,坐破蒲团,竟未能遇着一位明眼的善知识呢。依我看来,像目前这样的情形,就是假以时日,遇有机缘,恐怕也不见得有乐观厥成之日罢。”
  居士道:“客之所批评者,殆因所遭之不满,而不免流於愤慨,实则现今一般大师,大都可望其有成,不过要除去四病而已,果然能将四病除去,而又能假以时日,遇有机缘,那麽,乐观厥成,我是可以担保的,愿客不要一概抹杀罢。”
  客便问道:“何谓四病?不就是《圆觉经》上所说的作止任减四病麽?”
  居士道:“我所说的,乃是孔子所绝的四病,就是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客听了骇然道:“古德戒以世典证释佛经,若如君所云,是直以世典指导佛法,较之古德所戒,不更变本加厉麽。”
  居士道:“不然,我之所说,绝对不违佛法,不过借用世典。且听我一一道来。
  所谓毋意者,就是要除去师心妄作的病。现今有许多大师,自己所学未周,所见未广,却漫然敷演,肆意讥评,强不知以为知,遂有不知而作之者,这样的病,为害极大,所以亟须戒除净尽。
  所谓毋必者,就是要除去一意期必的病。现今有许多大师,自己并无真实的见地,复无精深的证悟,却盲加指引,期於必然,以致强异为同,削足适屦,这样的病,为害亦大,所以也须戒除净尽。
  所谓毋固者,就是要除去固执白封的病。现今有许多大师,自己只有一部分的闻持,也只有不完全的义解,却妄自固执,排斥其余,因之迷固学人,使终其身不得通达,这样的病,为害亦大,所以也须戒除净尽。
  所谓毋我者,就是要除去自私一己的病。现今有许多大师,自己已成了一家的言说,已挟了一宗的徒众,却妄存我见,黜人尊己,乃至於不惜诽谤正法,聋瞽天下,这样的病,为害亦大,所以也须戒除净尽。
  已上所说四病,正是现今所常见的,在佛典中,一时却找不出这一群相当的名词,因此,我便借用了世典了,且试问这四者是不是现今大师所应除去的呢?”
  客听了之後,也点首承认。良久,却又问道:“适闻明教,切中时病,仆自顾亦有此四,愿与一般大师共申忏除.,但如君者,未知亦有病否?”
  居士道:“我亦有四病应当除去,如我意谓现今一般大师有四病,便是意病,论四病必须除去,便是必病,固执此见,便是固病,我作是说,便是我病。这四种病,和现今一般大师的病比较起来,不正是二五之与一十麽,因此之故,我也须深自忏悔,尽力消除呢。”
  客听了这一席话,又连连点首,默然而退。
  (《威音》第49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