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归隐山林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归隐山林

  当人们行走的脚步越来越快,偶尔漫步苏州私家园林,细数浮生千万绪,也算比较文艺的一件事。多座苏州园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人只合江南老。《红楼梦》中所说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大概比较符合江南的意象。此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这曾让塞外的北方首领起南征之心。

  园林之好南宋时,政治中心南移,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依赖于行业分工与商品交换,有别于自给自足乡间生活的江南市镇日渐发展。在居住方面,江南富裕阶层崇栋宇,治园林。园林之好,几乎风靡江南所有市镇。当时有评论说:“凡家累千金”,“必欲营治一园”。

  早在明朝,苏州即已“亭馆布列”,逐渐有“城里半园亭”之说。清代时,为了迎接御驾亲临,江南商人重资广延名士创稿,修治园林亭池。文人士大夫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相对于达官富贾园林规模的宏构巨制,文人营造的园林多小巧玲珑,平和之中机锋暗藏。

  如果说北京四合院的设计,是早期黄河流域原始聚落居住结构的传承,反映了强烈的封建家族宗法礼教的思想———长幼有序,主次有别;那么苏州园林,则是注重于方寸处展现大自然的真趣。

  清代乾嘉文人钱泳,一生饱览各地众多名园,认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般说来,其园主以及设计者,大多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则兼济天下,是人生理想。可是,囿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于是将狷狂之气一并潜藏,躲进小楼成一统,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审美意识,都融入私家园林之中,再借来“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

  江湖之近江湖之近与庙堂之远,尽在在一方园林中。多少事欲说还休,于是选择归隐,就如王菲所唱:“当一切变得乏味,我不介意半途而废”。而归隐的形象,就集中体现为渔夫———“卷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鱼竿”。沧浪亭、网师园的得名,皆取自渔夫的逍遥形象。前者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相传是楚地流传的《沧浪之歌》,为渔夫吟唱开导三闾大夫,“沧浪之歌因屈平”。后者是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

  沧浪亭中有观鱼处,网师园中有射鸭廊,可以自在观物明心。此外,遍种修竹,也是园中必不可少,“日光穿竹翠玲珑”。竹心空空,与佛教教义“空”、“无”相契合。竹为君子,从竹林七贤,到苏轼的“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于是“不可一日无此君”。

  不过,归隐山林也可能只是一种姿态。遥想当年,袁世凯也曾在河南老家作钓叟状。对此的说法,就是“大隐隐于市”:在掬水月在手的同时,铁马冰河入梦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