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再访檀王庙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再访檀王庙

  昨天得空回乡下去看望父母,同时也乘机再访檀王庙。

  檀王庙离老家不远,很多年前和我老家属于一个大队。尽管很近,但很少去那里。那里不是景点,也没有其它能吸引人的东西。第一次去檀王庙是在7-8年前了。其时是因为看了镇江的报纸报道檀王庙有株几百年的腊梅,有老者剪腊梅卖筹钱建庙。回去跟父母一说,父母便告诉说老人叫“小和尚”,住在檀王庙;同时讲了檀王庙的具体位置以及怎么走。那次回来也想写的东西,由于有拖拉的毛病,时间久了就过去了。但想写点关于檀王庙的念头一直都有。

  这次是等到腊梅花盛开再去,也是想看看那腊梅花到底有多茂盛,比我们家的大多少。从檀山路西拐进袁家檀山,兜了两圈没有发现门楣上的“古檀山寺”的字样。在一处有残垣断壁的平房处停下了摩托,我估计这应该是檀王庙了。一问屋角忙农活的老者果然是的。我说是过来看看的,想拍两张照片。老者邀请我去屋里看看,我径直走到院子里。其实屋里跟上次过来没有多大变化,可以用清贫来表述。前面是三间是“小和尚” 的侄子住的,然后是个院子,长着腊梅花和银杏。后面也是三间,中间一间香堂,墙上挂着一幅由乡人画的檀道济“量沙唱筹”故事的画;东边是小和尚住的,上次来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平常是打坐不怎么睡觉。我问老者:“他”忙什么呢?回答说:大概睡觉了。邻居看见我拿着相机跑过来问是不是记者。听见院子里有声音,老人出来了。我说明了来意,老人告诉我说:檀道济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他特意买了几本《上下五千年》看了,并要拿给我看。我告诉他我知道有的。并把我知道的告诉了他。《宋书.列传第三.檀道济》对檀道济有记载。史载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东晋元兴三年(404) ,从刘裕起兵京口讨桓玄;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为前锋入洛阳。刘裕建立南宋,檀道济功不可没。后被“矫诏”,临死前说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北魏知道后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檀道济死后,乡人建檀王庙以示纪念。同时也告诉他:“三十六计”就是由檀道济总结出来的。 “三十六计”在国内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知道由檀道济总结的不多。其实不论那种版本的“三十六计”,都会提到:据史籍记载,“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文中提到的檀公就是指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檀道济善于用计是有名的,“量沙唱筹“的故事小时候就听老年人讲过,附近几个村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命名的。我告诉老人想拍几张照片,老人爽快的说:“尽管拍,就是来迟了几天,腊梅花已经被剪了卖掉了”。我拍“义学碑记”和“四村十会”碑时老人特地拿扫帚过来把碑扫干净,又指着另外两块残碑给我看。告诉我以前有人过来拓过碑,字还蛮清楚的。义学碑记是在大殿里的,文革时被某人敲了两段,后来又被垫路,他把碑拖回来的;还有龙头是大殿屋顶上的,被砸得不像样了。说着说着老人又跟我唠起了家常,讲我曾外祖父在他们庙里学堂开馆教书的情况和生活习惯,又讲我母亲在那教书的事情。还跟我谈起孙中山和三民主义及蒋家父子。想是很久没有人谈话了,他跟我说了很多,我听着,也告诉他一些现在的情况。看着老人穿着单薄的衲衣站在院子里絮絮而谈,我怕他冻着,找了借口赶紧溜了。

  出了门我一直在想着那个法号“心田”的老人和他居住的檀王庙。门楣上的“古檀山寺”已经被粉掉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已经上了外墙。不久这里将被拆迁。拆迁之后檀王庙将不复存在。老人从小就在檀王庙里当和尚,一辈子未婚,即便在受冲击的年代。对他来说檀王庙是他的家,是他的一切。尽管去檀王庙的没有有几个是去纪念檀道济的,政府也只是口头上喊两句保护文物,何况檀王庙在别人眼里也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事实上老人是檀王庙的传承者,也能称得上是檀王庙的守护神。至少他让我在那里对檀道济还有个怀想的场所。刘禹锡的《经檀道济故垒》写到: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没有了檀王庙人们的生活还是一样,我不知道离开了檀王庙对老人来说会怎样。

  2008年元月22日于沧浪阁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