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福寺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春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福寺

  春荣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

  内容提要:作者以细腻的手法,介绍了慈福寺的建筑、雕塑和文物古迹,反映了五台山藏传佛教的情况。

  关键词:慈福寺 天王殿 大雄宝殿 文殊殿 藏经殿 五台山图

  文章编号:1000—6176(1999)01—020—22

  慈福寺,亦称禅堂院,位于菩萨顶背后,环山腰而建。该寺坐北向南,东临沟谷河流,西依陡坡树林,东西窄而南北长,犹如半山腰的一截玉带。

  寺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开山者是菩萨顶喇嘛佐巴隆柱(亦称纳不海)。清道光二年(1822)至九年(1829)续建。道光九年,道光皇帝赐匾曰:“慈福寺”,系五台山黄庙佛爷五处之一。

  寺宇占地7826平方米,计有殿堂僧舍百余间,钟鼓楼各l座,石碑11通,分布在四个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四座大殿:天王殿、大佛殿、文殊殿和藏经殿。该寺建筑依据地形条件,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雄伟高大,两翼建筑整齐对称;形成高低有别,主次分明的格局。同时又吸取了藏族装饰精致华丽的手法,形成了汉藏民族建筑艺术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一重天王殿,面宽三间,9.5米,进深6.3米,五檩六椽,单檐硬山顶,殿内正中供弥勒佛,高1米;背后供韦陀将军,高1.2米;两侧供四大天王,均高2米。

  第二重大雄宝殿,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吉林省扶余县四吉屯信士宝公龙潭重修。该殿面宽三间,12.9米,进深17米,十二檩十椽,重檐歇山顶,前设卷棚抱厦。一层檐内挂有“慈福寺”木匾,由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成。抱厦柱间券口有木雕龙凤,十二块隔扇门裙板上雕有龙凤,窗框内有缕空木雕葡萄、瓶中牡丹、瓶中石榴等。雕刻细碎繁纷,呈现出清代中期的建筑特点。二层楼四面出廊,内装壁板,檐下同样装饰彩绘。总观大殿,显得雍容华贵。殿内宽敞明亮,正中供铜铸站像接引佛,高2.3米。这尊佛像的头、手、身段比例匀称,面形丰满,眉目开朗,咀角上翘,显示出一种会心的微笑,体态丰盈,胸脯突出,线条优美,手在胸前作接引式,动感强烈,栩栩如生。接引佛之后是1986年塑的横三世佛,即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殿两壁绘制18罗汉像,色泽鲜艳。接引佛东侧,有一楼梯通到楼上,沿外走廊,可以巡览四周景色。进入楼内,因三面临窗,仅北面供奉七尊塑像。依次是静命论师、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班布玛牟扎、萨班贡嘎坚赞、宗喀巴大师、龙轻饶将。其中,静命论师、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三位重要人物,被称为“师君三尊”。八世纪中叶的西藏佛教由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大力提倡,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为了铲除信奉本教的大臣贵族等对立势力外,赤松德赞还派遣使臣到沙河尔国(今盂加拉国)迎请国王子希瓦错,即名声卓著的静命大师到吐番传播佛教。希瓦错抵藏后,赤松德赞顶礼迎接,从师学了诸多正法,并按希瓦错的建议,决定创建吐蕃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但因中途受挫,被迫中止。赤松德赞遂采纳希瓦错的又一建议,派使臣前往印度西部迎请乌休衍那国太子莲花生大师赴藏弘法,从而使桑耶寺建筑工程顺利进行。桑耶大寺落成后,经赤松德赞苦苦挽留,莲华生大师和静命论师才消除了回乡之念,继续留在吐蕃弘传佛教。按照赤松德赞的意图,设立译经院,带领108名译师,大量翻译佛教显密经典,普及佛教教义,使佛教得到全面发展,为西藏佛教的隆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班布玛牟扎、萨班贡嘎坚赞、龙轻饶将则是藏族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文学家和佛教论师。宗喀巴大师是西藏佛教的改革家、格鲁教派的创始人,生存时代约当我国明朝初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大师面对藏传佛教的“颓废萎靡之相”,立志改革其陋习弊端,拨正戒德,肃除秽行。由于他有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和严格的戒律,很快得到了广大藏族僧侣的普遍信仰和崇拜。随着格鲁教派的创立,藏传佛教发展很快;几乎达到全民信教的程度,大大小小的寺院,遍立于整个藏族地区。著名的格鲁派六大寺院: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楞寺、塔尔寺则成了藏族地区最具声望的佛教道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三重文殊殿,三开间,面宽约12米,进深8.8米。内塑大智文殊、大悲观音、大行普贤等三大士像。文殊居中,骑着雄师;观音居左,骑着朝天吼;普贤居右,骑着白象。殿左壁前侧塑白教两尊译师像,右壁前侧塑莲华生大师和红黄四臂文殊像。

  文殊殿之后是藏经殿。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组成部分,而博大精深的佛法多是体现于经典之中,因此,寺庙专门建立了殿字,储藏佛典,以资僧尼修学之用。所以,大多寺院都建有藏经殿。

  藏经殿西侧靠近碧崖之处,还有一座藏式小殿阁,内塑米拉日巴尊者像。殿内雕刻华丽,很值得一观。

  慈福寺原有一块木刻印版《五台山圣境全图》,长162厘米,宽118厘米,厚15厘米,面积1.91平方米,是慈福寺喇嘛桑葛阿麻格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十五日发心亲手制作的。这位雕刻家以高度的雕刻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雕刻出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概貌,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现藏在毛主席路居馆。

  《五台山圣境全图》形象地记述了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的位置、地形和地貌,以及所属寺庙、宝塔、怪洞、林泉的名称,还记述了流传民间的佛教传说,绕有风趣,引人入胜。《图》的内容,均用汉、蒙、藏三种文字介绍。《图》的下边还刻着赞颂五台山文殊菩萨的诗文。诗曰:

  三世诸佛称清凉,法照三泉及万古。

  文殊变化通凡圣,三宝诸仙即此身。

  真容久在清凉境,人人敬礼无所观。

  大华严经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

  文还说:“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又《宝藏陀罗尼经》云:“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於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於中说法。及有无量天龙八部围绕供养。”文还说,此五台山图未能尽其详细,四方善士凡朝清凉圣境又见此山图,随瞻菩萨灵迹妙法者,今生能消一切灾孽疾病,享福享寿,故大震那智宗丹巴佛之徒桑噶阿麻格名格隆龙住大发愿心,亲手创造此版,以慈四方善土。如有大发愿心印山图者的功德无量矣。

  上述诗文,道出了刻印《山图》的目的,以慈四方善士,并望印《山图》为后人有所稽考,往迹旧闻,不致湮没。

  《五台山圣境全图》所记的五台山盛事,虽不及《山志》详尽,但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山图》是一本地理书。它比较准确地描绘了五台山五座台顶的位置和地貌。座座台顶耸入云表,状如覆盂,亦如鳌背出海。五峰之内,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河流弯曲,玉涧萦绕,道路交错。每座台顶所属的峰、岭、崖、坳、梁、峡、壑、石、路、泉、溪,都清晰可辨。山上嘉木森森,百草芬芳,名花竞发,寒禽飞翔,走兽喧号。在《山图》中,五台山的珍禽异兽有:虎、豹、猴、狍、山鸡、野兔等,似高山动物园。《山图》还记述了当时的村庄、寺塔的位置和名称,如长城岭、石咀、黑马石、营坊、四沟、东台沟、西湾子、东庄村、马坊院等,每个村庄用较高的门楼、幡杆、小旗、院落表示,或用几间房屋表示,简明扼要。从《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台山当时村庄较少,居民不多。

  二、《山图》是一部文物志。图中记述了五台山在清代中期的大小寺庙、丛林静室60余处、帝王行宫3处、佛塔灵迹30余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图中看到的寺庙有东台、台麓寺、大寺、涌泉寺、海会庵、娑婆寺、金刚窟、万缘庵、文殊洞、明月池、观音洞、大螺顶、善财洞、那罗洞、平掌寺、北台、杂花庵、唐谷寺、铁瓦寺、北山寺、五郎庙、普乐院、七佛寺、集福寺、妃子庙、法王寺、栖贤寺、玉皇寺、罗喉寺、十方堂、文殊寺、圆照寺、菩萨顶、慈福寺、显通寺、广宗寺、塔院寺、殊像寺、白云寺、镇海寺、梵仙山、沐浴堂、灵峰寺、凤林寺、中台、玉花池、寿宁寺、西台、狮子窝、清凉桥、三塔寺、古竹林、佛光寺、古南台、金阁寺、日照寺、金灯寺、南台等。这些寺庙均刻的楼阁交错,富丽堂皇。殿的层数与现在出入不大,但主殿都比现在高大,不少是二层楼阁。每个寺庙供的佛像也突出了重点,把重点佛像放大刻绘,如金阁寺、殊像寺的大佛,五座台顶五方文殊等佛像高大,跃出殿外。再如佛塔,都照各寺庙塔的大小、形式,按比例刻制。在从数量上看,塔比现在还多。如台怀行宫前就刻着一座较大的塔,但现在以荡然无存。大白塔的刻制,亦采取特写境头、放大雕刻,在图上显得壮观、引人注目。

  三,《山图》是一篇康熙大帝幸台纪游。图的下部,刻着“康熙朝五台山”几个字。作者根据顺治皇帝出家来到五台山,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来五台山找他父皇的传说,描写康熙爬山越岭,遍历寺庙,访高僧,寻父亲的情景,还描述了他五次巡游五台山发生的有趣传说。其中,重点描绘了康熙在五台山时,由八旗军举着旗幡,罗伞开道,文武官员骑马持卫,在豪华绚丽的兵阵、马队中,有一顶八人抬的黄色大轿,轿内坐着康熙皇帝。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菩萨顶出发,经过营坊街,朝罗喉寺涌来。气势十分壮观。有关康熙在五台山的传说,在《山图》上还描绘了几个。一个是康熙射虎。在画面上,康熙与两个官吏骑马至台麓寺时,从蔓草中跃出一支斑文老虎,康熙亲挽弓矢,一发射之,猛虎即四蹄朝天而死;另一个是康熙射圣。康熙骑马至北台时,见一和尚与两位妇人共浴于池,张弓射之,望之,和尚等从东南而去,追至中台顶下,见和尚后有佛光,手里牵着两位童子,站在五彩祥云之中。康熙乃悔,礼谢而去;还有一个是“老人示路”。在清凉桥(今名吉祥寺)门前,有座度化桥。一天午后,康熙信步来到中台。刹那间,夜幕降临,道路难行。康熙正在犹豫,不知该归何处,忽见度化桥北端有一位老沙弥,高举灯笼,前来接驾,随灯入寺,老沙弥便倏然不见。此外,图上还刻有洗钵池、罗汉坪、二圣对谈石,均刻得生动形象,十分引人。

  四、《山图》是一幅五台山风俗民情的缩影。在《山图》中,描绘了每年六月黄庙喇嘛在菩萨顶、罗喉寺驱鬼酬神的跳布扎场面。此外,山图上还刻有:骑马的官吏、乘轿的贵人、布衣百姓、外地香客、提挑的仆,人、卖货的商人、拜佛的善士,在台怀中心区往来不绝。在通往台顶和菩萨顶的路上,还有驮运东西的骆驼、驴骡,还有策杖礼佛的行人等等。整个版面内容: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动有静,真实地反映了五台山佛教圣地僧人及人民的生活情景,真是一件好作品。

  (责任编辑:周祝英)

  (摘自《五台山研究》1999.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东晋名僧释慧远
下一篇:十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