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说苦集圣谛和苦灭圣谛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洪汝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说苦集圣谛和苦灭圣谛

  洪汝诠

  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拘留搜调牛聚落,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分别阐说四圣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四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或者简称为苦,集,灭,道。

  佛说苦谛是从无常角度去阐说,在拙作“原始佛教的人生观”一文中曾经对此作过进行探讨。佛说集谛和灭谛则是用“因缘法”,“缘生法”的认识方法去论证。

  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讲集谛和灭谛。佛说:

  “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受,想,行)识集,此(受,想,行)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 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声,香, 味,触,法)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佛陀认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相互作用,产生色,受,想,行,识五阴。五阴无常:无常因,无常缘生诸色。亦无常因,无常缘生受,想,行,识。无常则是苦的根源,这就是集谛。色灭,受,想,行,识灭是灭谛。(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第十一节)

  佛陀在此时此地讲的集谛,灭谛比较粗略,并且没有阐述色从何而生。佛在拘留搜调牛聚落宣讲时就大大丰富了内容,以缘起法为思维工具,用环环相扣的“十二缘起”或者“十二因缘”阐述集谛与灭谛。

  下面是《杂阿含经》杂因诵,卷十二,二九八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记,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污染,清静,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身,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所,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为何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暗钝垂熟,造形艰难赢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在此经中首先说明主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也就是缘起法的原理和推理,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非自起,非他起,非自他共起,乃是众因缘起,无始亦无终,这就是缘起法之原理。用缘生法观察人生,阐说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等十二类缘起相生的推论。

  什么叫做无明?佛陀自问自答:

  “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 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四圣谛》,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因缘法和缘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污染,清静,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佛陀列举了三十三个“不知”的方面,所指的对象其实是整个宇宙人生。佛陀所谓“无明”是生命产生之前的状态,当然是完全没有智慧的状态。“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古人在背诵承传这段经文时发生了错误,把“缘无明行 ”的“行”与“五阴”的色,受,想,行,识的“行”混为一谈。这里说的不是“身行,口行,意行。”。

  “行”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人的行为,或者“业”。广义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例如:宏观的天体运行,微观的量子物理运行。“诸行无常”所说的行,包括广义和狭义的行,统统无常。

  “缘无明行”是说:由于极其复杂的与智慧无关的原因产生的运行。

  “缘行识”,是说上述运行产生了含藏生命信息的基因,就是识。这里所说的“识”,与“五阴”中所说的识不同,前一个“识 ”是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信息,后一个识是生命活动所产生的经验和知识。 所以,“缘行识”所说的“识”也不是 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谓“六识身”,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到了“名色”与“六入处”产生的阶段才有“六识身”。

  佛陀说苦谛十二缘起,是从生命的产生开始,讲到人类认识的发生,感情的产生,直到生老病死。佛陀用简单抽象的名词去表达极为复杂的思想,他的学生难免产生误解和混淆。后来的学者不去纠正经文的错误记诵,所以对十二因缘的解释往往牵强。

  下面简述苦谛十二缘起:

  1.生命的起因极其复杂不可尽知。

  2.由于极其复杂不可尽知的原因, 就有了运行。

  3.运行产生生命最原始的信息——“识”。

  4.由“识”的统帅,吸纳“四大”,即“地,水,火,风”生命的感知器官开始分化。

  5.上述分化过程发展出眼,耳,鼻,舌,身, 意等等六根。

  6.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等等六尘相互作用, 产生“触身”,也叫“六识”。

  7.七、“六识”分化出人对外界的不同感受,例如,苦乐,不苦不乐等等。

  8.由感受产生爱,喜纳,贪恋等等。

  9.由爱产生占有,吸纳之欲求。

  10.由占有和吸纳,人开始成长。

  11.由人的生长发展到老病死。

  12.由人类的生老病死产生人类的种种烦恼痛苦。

  佛说的种种不知,事实上是不可尽知,也就是人类对宇宙人生的知识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认识的盲目性,就必然导致经验知识的不可靠,就必然导致不正确的思维习惯。思维的错误,又导致行为的错误,于是造成人类的忧愁,烦恼,痛苦。

  人类“无明”状态不可避免,人类可以增加知识,但是不可能消灭无知,所以,“无明灭”也只是一个假定的前提。佛说的灭谛十二因缘,是以“无明灭”为假设的前提开始,推论出烦恼,痛苦的寂灭。“无明灭”,“烦恼痛苦的寂灭”与“觉行圆满”都属于理想境界,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正因为如此,“无明灭”的境界,“寂灭”的境界,佛的境界,就为人类树立了一个永远追求的目标。正如数学的圆周率符号,它是一个永远计算不出究竟值的数学符号,但是人类趋近它,就可以越画越圆。

  “无明”说的是事实,“无明灭”说的是理想。 集谛说的是事实,灭谛说的是理想。许多学者对“无明灭”望文生义,将它解释为“消灭无明”,“用佛的智慧去消灭无明”等等。他们不懂得,任何智慧都不能等同于全知。智慧可以帮助正知正见,但是不能排除无知。在浩瀚的宇宙和复杂人生之中,永远存在我们未知的领域。

  在此节经文中对色作了解释:“云何色?谓四大, 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四类物理化学元素。人体器官,眼,耳,鼻, 舌,身, 意由四大元素所造。

  佛陀思想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分析了人类的苦难和产生苦难的原因,也不仅仅在于它树立了崇高的理想目标。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一系列趋近理想人生目标的方法,并且亲身实践,为人类展示了最伟大的人格榜样。这就是道谛。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陀完整的人生观,后文进一步研究道谛。

  作者:洪汝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