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般若学中的人学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般若学中的人学思想

  <<蔡宏>>

  佛教认为在六道轮回的众生中,人居于中间,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中画图来解说人在有情世界中的地位,

  天

  饿鬼  人  畜生

  地狱

  他说:“人在五趣中间居中央,上有快乐的天堂,下是极苦的地狱;两旁是畜牲与饿鬼,虽在此人间,但远不及人类。五趣各是有情的一类,而人为五趣的中心,为有情上升下堕的机纽。此人本的有情观,与中国一般的鬼本论非常不同。”1印顺法师在此说众生有五趣,他说:“有精神作用的一切有情,佛经分为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此五类,即世间的存在者,有高级的,有低级的。”2但佛教通常说六道轮回,即在五趣上又加上“阿修罗”一道,而阿修罗遍在于其它五趣中,所以有时又称有情众生为五趣。

  在图中,人在五趣的中心,也是有情上升、下堕的关键所在,所以佛教有“人身难得”的说法。一般人总是认为天人最好,地狱最苦,而佛教却认为人间最好。佛教中说人身难得,没有说天人难得,那么天上为甚么没有入间殊胜呢?因为天上太快乐了,他们总是在充分享乐,但这是物质的享乐和精神上的定乐,是不究竟的,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真理,并没有向上走,向上修行。一旦福报享受完了,就只能堕落了。《增一阿含经》中说,天人五衰相现时,就有人劝他,投身到一个好的地方。此时就有比丘问,对于三十三天来说,哪里才是他们好的投身地方呢?佛陀说:

  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是谓名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于如来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饭食知足,恒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尔时世尊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

  出家为善业,有漏无漏尽。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于人间,非由天而得也。”3

  这是说佛是在人间成就的,并不是由天人而能修得的。《增一阿含经》中又记载佛陀说:

  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种。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诸佛出于人。父名曰真净;母名极清净,豪族刹利种。”4

  这可见佛是由人修成的,是人理解了真理而解脱成佛的,不是鬼神或天使修成的。佛经为甚么把人间视为最好的修行环境呢?因为天上太快乐因而天人就贪着五欲,而不能舍弃,也就不能修道,这个道理与《四十二章经》中说的“富贵修道难”是相类似的;而畜生、饿鬼、地狱众生三途又太苦,也不能修道,这也类似《四十二章经》中说的“贫穷布施难”,其实三途中的众生,往往为种种烦恼所逼迫,而起强烈的贪、嗔、痴,而无法去寻求真理,因而也不能修道。而入间则苦乐参半,人知道苦以后,能因厌苦,而寻求解脱,在物质拿受之外,追求更高的理想,提高道德,发展智慧,成就佛道。

  这样佛教就把人世间定为宇宙中最佳的生活环境,佛教的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其人生观中的一大特色。近代佛教发展出人间佛教,除了其缘起般若的理论依据外,也是深深挖掘佛教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人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还阐述了人的三种特性,《婆沙论》解说人为“止息意”、“忍”、“末奴沙”,《起世经》中则说人以“勇猛”、“忆念”、“梵行”三事胜于天上,《法苑珠林》第二卷则说;“长阿含经云:佛造比丘,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5而人间佛教的印顺导师则总结说人有与上述三种特性相对应的三个特点,即惭愧、智慧、坚忍。

  一、惭愧,《增一阿含经》中说:

  尔时,世尊告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去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同。6

  这是说人有惭愧心、羞耻心是人与动物的差别处。因为人能有惭愧心,则能有向上的道德心,也就能自顾不足,要求改善,从而息除烦恼众恶性循环。佛教的这种说法与儒家四端说中人有羞耻之心是相似的,人能有羞耻之心,就能认识并挖掘自己的内在本性,认识到自己与圣人是一样的,都是人,为甚么圣人是圣人,而自己是凡夫呢?有了这样的惭愧心和反省,人也就能振奋精神,努力改过修善,向圣贤的境界努力了。

  二、智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用智慧去抉择事物。对此印顺说:“三恶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赖生得的本能而动作。人却能从经验的记忆中,启发抉择、量度等慧力,能设法解决问题。不但人世俗智,相对的改善环境、身心,而且有更高的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奥,到达彻底的解脱。人间的环境,苦乐兼半,可以从经验中发挥出高尚的智慧,如不粗为细的石,能磨出锋利的刀剑一样。”7佛教中讲的智慧也类似传达有四端中的是非之心,即能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到甚么是与本性相合的,甚么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如果没有这一智慧,则人也就不能认识真理,不能成就正道了,人能通过种种磨练,成就微妙的般若智,这在有情中间是非常殊胜的,也是极为难得的。

  三、坚忍,人类所住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堪忍的意思,即人生在世,有种种苦难,有四苦,八苦,百零八种苦等,人生活在人世间就必须忍受这种种苦。而人类的忍耐有时是非常难得的,称为“胜忍”,即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佛陀在菩萨位修行时,曾作忍辱仙人,为哥利王支解肢体,而不生嗔恨。又曾舍身喂虎,割肉喂鹰以救鸽子等等,可见菩萨修行时,总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从而成就圆满至善的境地的。可见没有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菩萨也是无法弘扬大道,成就佛果的。

  由于人有这三种殊胜的特性,也就使得人能在人世间修成佛果,成就正觉。因而印顺法师说:

  “佛法不属于三途,也不属于诸天,惟有人类才是佛法的住持者、修学者。人生如此优胜。难得生在人间。又遇到佛法。应怎样尽量发挥人的特长,依佛陀所开示的方法前进。在没有完成正觉的解脱以前,必须保持此优良的人身。若不能保持,因恶行而堕入三途,或受神教定乐所蒙惑,误向天趣——长寿天是八难之一,那可以说是辜负了人身。”8

  这就是说佛法是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把人的价值和意义看成是一切有情的,它讲有情都要转成人,才能成佛,这也就把人与佛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了,把人看成是有情成佛的桥梁,这就可以说人在佛教中是最高的(成佛只是理想)人是有情中最优秀的,由此佛学也就可以说是人学,其一切重要理论都是为开发人的价值和意义而阐述的,为人类追求美好、自由、幸福、真理、善良、美而开发出的。

  佛教人学思想还有着其本体论依据,佛教是教人成佛的,认为人都有佛性,即内在里都有成为佛的可能。佛性思想的产生,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佛教发展中的一大革命。因为佛教是讲缘起的,认为万法都是因缘而和合而生的,由于是因缘而生,所以万法也就没有究竟的自性,就是空的。这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都讲的,而大乘佛教发展起来,龙树讲缘起性空,讲二谛、中道,即认为这个世界除了流转、无常的假名世界外,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涅槃也是与世间法是一样的。龙树说:“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样龙树就用破斥的方法把人们对一切名相的执着都破除了,没有为世界留下可作为本体依据的东西。龙树是彻底继承佛陀缘起的根本思想的,佛教起源之初,是反对婆罗门梵我思想的,是破除神我的,但后来为甚么又发展出了如来藏佛性思想呢?为甚么要把当初被从前门赶出去的梵我思想,又从后门拉进来呢?这同样是佛教发展的需要,是佛教理论不断完善的需要,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龙树的般若思想谈起。龙树用般若破斥了一切名相,没有为人们的情思见解留下任何可凭附的东西,甚至连业报轮回的主体也没有留下。这种破邪显正的方法是有效的;但这种理论主要是阐述了认识佛教真理的方法,对佛教的真相本身阐述不够充分,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去补充。般若即实相,即真理,即方法,用般若智的观照,则一切法也就自然包含在非有非无的中道实相中了,但这思想、命题,在龙树那里是隐而未发的,顺着般若思想可以知道,龙树破名相的执着,但他讲中道,以空、假是统一的,则知道他对现实的假名世界并没有完全否认,他只是说世界的存在是假的,空的,并没有说这个现实世界不存在,这样也可以说他用般若智慧保住了一切法的存在。但这只是探索了般若智的认识对象,即这个世界及其真相;而对般若智的认识主体的探索仍不够,即能认识的人及其般若智本身,至少他没有把这方面的理论阐明出来,所以后来在印度就出现了《涅桨经》,讲佛性,讲真常我。这其实是对般若学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贡献是极大的,可以说是使大乘佛教的体系完备起来了。佛性、真常我表面上确实是与般若思想有着冲突的,因为从龙树的思想中,根本推不出真常论的思想,因为缘起般若理论正是破除自性我的存在的。其实这个真常我是从认识论上讲的认识主体,并不是从本体论上讲的本体。9

  佛陀的一生很纯净、平和,而龙树的一生则猛烈如烈火,他与佛陀的这一差别,也是他们思想差别的结果。龙树破的方式是向外破的,这就忽略了向内的认识。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龙树的天才和兴趣去向外破的,有的人喜爱向内反省,这时佛教也就有了变化的契机。这时向外破的般若智就向内收,用来认识现实的人,现实的世界。般若智有破万法自性的功能,也有建立万法、保住万法假名的功能。龙树重破斥名相,这未免使一些现实中的人对毕竟空产生畏惧,因此为了更多地争取教徒,佛教就从般若智建立万法假名的这一方面来阐述他们的思想了。

  而要保住一切法,就要从般若智的主体性上讲,即把向外破的般若智拉到对世界进行认识的认识主体——“人”上来,说人人都有佛性,都内在地具有成佛的可能。而佛是福德圆满的人,万法都在佛中的,这样佛教也就用佛性把万法一个不漏地贯穿起来了,即万法都有佛性,都具有如来的福德智慧,如此一变,借助于现实认识的主体“人”,飘渺不可捉摸的实相、涅槃、法身就有了托身的依据和现身的可能,而坚锐无比的般若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如此则佛教般若智就从向外破,而温和地转到万法自身中的这种佛性,从而使万法都必然地融入了佛教的范围中。这也就使得佛教的理论更圆融,也为它的发展争取了更大的空间。般若智由外向内的发展,对认识主体的重视,它的这一变化可以说使得佛教理论真正完备、成熟起来。它的这一变化类似于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孔子思想起源于古代的祭礼,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礼本是古代的对上帝的一种祭祀仪式,是对神的崇拜和敬畏,是向外的。因而礼在古代只限于祭祀可用,只在小数知识精英中传播,这些人就是巫祝,他们是人和神的沟通中介,他存在的意义是极大的。但这显然是一种巫术,有神秘化倾向,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自峰地位的提高和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巫术就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而此时孔子就出来,提出仁的思想,把外在的崇拜的礼,化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礼仪,由对神的崇拜转为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而且他还提出仁的思想,把人们对神的崇拜,转为人对人的爱,把天道,仁内在化到主体的人中来,使人通过对仁的实践,来达到对神性的追求,这就是孟子说的“仁且智,圣也”。这就是说人能用智慧实践内在的仁,也就达到圣了。这一转变,就把人对外在的神的崇拜,转化为人的自我素质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他说仁是内在于每个人的,所以每个人世也都可以成为圣人,这也就打破了古代祭祀的垄断性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理想精神的追求,解放了人的内在潜力,客观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同样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佛性思想,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使得人人都有了成佛的可能,这是继龙树之后,对小乘佛教认为人只能成为阿罗汉思想的冲击,是对佛教理论的深刻发展。它从认识论的角度,以般若智为中介,巧妙地发展出佛性理论,这与佛教的基本思想并不相违背,相反它高扬了主体人的地位,是对佛教理论的一种极大完善和发展,是对大乘精神的一种推崇,因为人人有了成佛的可能,那就该在现实世界中,以般若无所得的智慧去慈悲济世,完善一切有情世界,向成佛的目标迈进。这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是有利人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和发展的。

  佛教思想的这一发展和变化与般若智是分不开的,它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着手的,借助于般若智的圆融无碍的精神,挖掘出了人的内在主体性的意义,使人的潜力得到了开发,使用人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发挥。

  注 释:

  1《佛法概论》印顺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7页

  2《佛法概论》印顺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6页

  3《增一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l999年3月第一版第443页

  4《增一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276页

  5《大正藏》卷53第282页

  6《增一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124页

  7《佛法概论》印顺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8页

  8《佛法概论》印顺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9页

  9我的这一观点是受到牟宗三先生的启示,他说:“《般若经》与《法华经》也不同,假如就消化说,它属于第二序,不属于第一序。但它这第二序是从主体方面显智慧,显实相般若;《法华经》则是从法的存在上讲圆教。所以这两者各有特殊的性格,一横一纵,合在一起,但是天台宗所说的圆教。而且这一横一纵,还是以纵为主。圆教或非圆教,不定在横上,而定在纵上。“纵”是纲领,是经,“横”是纬,是作用。”(《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杜1997年12月第一版第348-349页)牟宗三的意义是般若是从主体上讲的,是纬线;耐佛性是从法的存在上讲的,是贯穿万法的一条线,是经线。而我认为般若作为一种智慧,它本身就可以认识自身,从而发展出佛性思想。因此我认为佛性是般若理论发展后,提出的一种对认识主体及万法的一种系统认识。事实上正如我在这篇论文第一章《佛性与般若》一节中说的“佛教般若是无碍圆融的,立足于般若本身也可以在般若智的妙用上含摄一切法,佛性理论的发展是从纵的方向向上超越,而般若思想是从横的方向把佛性思想收摄住,因此佛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般若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它们交错着发展,使得佛教的理论不断完善,也使得般若思想的圆融程度越来越高。”这就是说我是以般若为主的,认为它可以涵盖住一切法。是它的发展推动了佛性的发展,使佛教的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圆融。这就类似命运的问题,有人说命运是先天就定好的,人按照命运走,但有人认为命运是人走出来以后才有的,才能说是命运。其实这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这也正如佛性是本有,还是始有一样,从因角度说,众生本有佛性,从果的角度讲,众生修成了才成佛。因而是始有,般若与佛性也是类似的关系,从般若的角度看,一切法都在般若的一体呈现中,佛性也可从般若对主体的认识中开出来;而从佛性的角度讲则佛性是经线,它从理论上包含了一切法的存在,般若的发展是在佛性的范围内进行的。牟宗三讲天台学,所以主张以般若化解掉佛性的系统相,从而讲天台圆教。我从中得到启发,以般若智认识自身,也可发展出佛性理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家.书家
下一篇:今日雍和宫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