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说说“看破红尘”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作者:归西居士

“看破红尘”是常用的一个词,有避世的感觉。其实,红尘无须看破,只是置身红尘的态度,才说明是否为佛教徒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还活在红尘世界,就会与这个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一句“看破红尘”就完全可以放得下的。

从佛教意义来解读“看破红尘”,是要求人们不要被红尘所污染,不要被假象所蒙蔽,更不能沉沦于红尘中而不能自拔,要放下的是污染的意识领域,是对红尘五欲的苦苦追求与痴痴眷恋。幽居深山,心中还装着“红尘”滚滚,也不能说是看破红尘;内心了无红尘影子,身处闹市,红尘不看自破。消极避世绝不是佛教的出发点,更不能成为修学佛法者追寻的解脱。由于修学了佛法,我们看清了红尘世界的凄苦,不愿再与之同流合污,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隔绝这个世界,而是要努力改造这个世界;修学佛法,我们不应失去社会,更应造福这个社会;我们不应失掉尘世的朋友,而应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改造世界、造福社会似乎不是某一个人力所能及的,然而,以我们佛化的人生态度、佛化的行为习惯、佛化的家庭氛围、佛化的言谈举止,在尘世树立起楷模,成为这样楷模的人多起来,就是在改造世界,造福社会。

出家为僧,再不去深入红尘,不去服务社会,也不是佛陀的本怀,更何况我们这些与世界“藕断丝连”的居士。把“看破红尘”理解为“与世隔绝”,是错误的观念,是障碍我们修行的误区。古时有句谚语“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成本事,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服务他人,成就自己。修学佛法也是如此,我们从佛陀那里学得“本领”,一样要回报这个社会,一样要服务众生。所谓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早已成就佛道的观世音菩萨,不忍众生的沉沦,立下大愿救苦救难,这就说明红尘中更需要佛法的光明。

认识到红尘的凄苦,能使人树立起“出离心”,这个“出离心”不是遁世的,而是不再坠入红尘的决心,“出离心”的确立,即包含着佛法的修学,也包含着佛法的实践。“出离心”更不是厌世心、厌恶心,更多的是对众生的救赎心。

凡夫人中,真正的与世隔绝是不存在的,只要心里还有一丝对红尘的牵挂,就不算是与世隔绝,如果真正做到对红尘无一丝牵挂,也不是与世隔绝的心态来完成的,是修学佛法来完成的。

我亦凡夫,“看破红尘”不是佛教用语,大多来源于民间、文学、影视作品等。虽如此,也不敢轻言看破红尘,只是在红尘中保持清醒,就相当不容易了;也不敢轻言与世隔绝,因为还有一颗感恩心促使人行走于红尘中。

查看原文

编辑:笑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