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与环保——呼唤放生池的延续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环保——呼唤放生池的延续

  <<慧文>>

  十分荣幸能来参加今天这个盛会,我今天的演讲小标题呢,叫“呼唤放生池的延续”。参加今天这个盛会,使我深深的感触到了我们佛教的团结、佛教的力量以及佛教的影响,我想,谈到佛教与环保,它的主要的侧重点应该是要说,如何以佛教的理论、佛教的思想理念治理环保、维护生态平衡,而不是要说佛教与环保的关系。正如入们说我们“佛教”也是一样,谈到佛教并不是只要有种种的设施和只有思想家、文化学者才能够看得懂的的经律论三藏,而是主要是教化众生,以佛法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显“体”重于“用”。

  尽管如此,万事万物皆有个缘起,我们还是先简单的考察一下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两个生命元素,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架构,就是水和空气。

  水:水是生态环境变化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它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经许多国家喝不上清洁水了,有的国家的城市己经宣布自来水不可食用了,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过量的开发和大量工业废物的倾入,河流湖泊受到了严重污染,各种细菌的侵入,人类从此不再健康了。譬如说我们对于中国的黄河。黄河,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被中国人誉为母亲河,然而中国人对黄河却是忘恩负义的,吃、喝、拿、用,最后却把黄河一脚踢开,把它当作了下水道、垃圾桶。不但如此,还在上游糟蹋它赖以生存的草原,在中游大量吸吮她的鲜血,到下游,黄河的血液中充满了污染和毒素,她再也无力的咆哮了,再也不“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再也到不了那等待她的渤海了。记得我以前看的一句话,但希望不是真的,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那将是人类的眼泪”。多么可悲啊!

  对于空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的天气预报气象员的话增多了,增加了一个所谓的“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说明我们呼吸的空气不清新了,有污染了。那么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哪里呢?——是二氧化硫及空气悬浮的灰尘造成的。它的主要危害一般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则抑制生长,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够对气候产生不良的影响,譬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等等,而且近年来出现的酸雨也是大气污染导致的。甚么是酸雨?空中云层吸取大气污染物,并在雨滴内不断反映形成酸性物质的结果,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被称为来自空中的杀手。它不仅能使森林枯死,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减产和死亡,而且还能腐蚀建筑物及暴露于空气中的一切设施,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哮喘、肺炎等疾病,危及生态平衡。

  是啊!听了这些考察,自视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该进步的需要进步,该忏悔的还应该忏悔,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在佛教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有利于环保的积极因素,我认为,此时此刻政府和各界人士应当多听一听佛教的呼声,听听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集思广益,共同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佛教界也应该有组织、有规划的主动为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佛教可以从以下几点呼吁与行动:

  首先是佛教戒杀护生的慈悲思想这也是我今天的特别呼吁,代表我的全文思想。一般寺院中都有一个景点——放生池,放生池是信徒们放养龟鳖鱼的池塘,在这里鱼类们可以免遭入类的食欲之患,是一个极乐世界。我认为,如果有一些公司企业集团,他们能在本单位内也设置一个放生池或者其它的放生场所、绿色小区,能够成为一些生命的快乐家园而不被人掠夺杀害,我相信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品位是很高的,目光是远大的,同时企业内也会更加吉祥起来。试想,如果一个城市中有数百个乃至上千个放生场所、绿色小区,这个城市的爱心将有多大?大如须弥山!人心如此何尝不是天堂?又何尝不是极乐世界?大大的维护了生态平衡,这是寺院特有的设施,也是特有的佛教环保精神,是一个具有巨大挖掘潜力的资源,是一个环保的新的课题,我想真正实施呼吁起来并不难。杀生戒是佛教戒律中首要大戒,至为重要,不杀生是培养慈悲心。儒家有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皆可成佛。众生平等,不分老幼贵贱,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只要是生灵皆可以成佛。而且,佛教提倡因果报应,杀一命偿一命,丝毫不爽。佛教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它们在过去生中都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父母师长,如今虽然身形、智力、语言不同,但在贪生恶死、追求幸福安宁的生活方面却没有不同,所以佛教面对世间的口号是“普渡众生”,“普渡众生”便是要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人民才能安宁吉祥,众生心净了才是佛国净土。我们现在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便是这个道理。对于战争,佛教的主张更是提倡以和平为外交政策,佛教认为,入类的战争是宿业,是劫数,是因果报应。只有戒杀才能带来和平,只有护生人间才有真情,所以佛教在戒杀的同时又大力提倡护生。就谈这几年佛教刚刚被宗教政策的落实唤醒,一有机遇,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教界便奔走倡导,以宗教感情为缘起、纽带,增进国际间的联谊和友好,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赵朴初会长便是一个很好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近代佛教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概括了佛教的功能与内涵,在教内教外受到入们的敬重,这不是他的权势,而是他的佛教思想、佛教理念,他带领全国佛教徒为国家、国际做出了适应时代社会需栗的积极贡献。近代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工作中,都有他的辛劳业绩,我尊他为近代中国佛教的代言人,在戒杀放生、倡导和平上他名垂青史!

  还有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现在寺院都已经成为国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作为旅游景点,人们便不是从信仰出发的,而是从环境美观出发的了。自古以来,寺院的发展本来并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而是为了让劳累或需要安慰的人有一个休憩的场所,但不想却成了今天经济建设中的一支强大的队伍。所以寺院在除了自身建设外每年对红十字会、孤寡老人、残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贡献一份力,有的寺院还专门成立了机构,指定专职人员,设立一个又一个的放生场所为信徒们培养爱心。何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呢?是说要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人类以及一切的众生都快乐、幸福,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几千年来佛教做到了这一点也证实了这一点,俗语云:“人间名山僧占多”,这个占不是霸占,而是建设,寺因山而闻名,山因寺而钟灵,相得益彰。

  其实对于环保方面佛教教理中还有许多积极的因素,譬如:依正不二观,心净佛土净的思想,少欲知足的思想等等,都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设。今天,佛教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同时敲响了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如何适应时代进步、时代社会是新世纪的课题,那么环保问题、生态问题给佛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如何使佛教立足世间,服务社会,如何积极主动的去做这些事,我有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但愿各位诸上善人予以修正,就是——成立一个有组织、有集体、有网络、有规模的绿色环保协会,它的主体操作是佛教徒,服务对象是世间生命,主要任务是环境保护。然后有规划的每一年、每一阶段作出方案,有网络的、分步骤实施,落在实处。因为现在寺院都已经初具规模,整个佛教的发展随着社会这些年的安定而稳步了,佛教新世纪的主题已不再是恢复道场、建设寺院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有能力、有人才、也有必要去做这些事,这件事是要我们主动请缨的,而且要长久以往。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认为还可以请一些国家领导人出面,因为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要落在实处,有了国家领导人带领,那么在整个绿色环保协会的操作过程中也将会省去不少手续与麻烦,而且更具号召力与影响力,更加有益于绿色环保协会的发展和佛教的发展,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内容上大力倡导素食,善待生命,宣传素食有益健康的思想。越来越多的证明:素食者是健康的象征,长寿的象征,而食荤的入则容易感染病毒而生病,甚至短寿。所以佛教要利用戒杀护生的思想,以先进传媒大力的宣传素食的优点,这样在佛教来说人类将少了战争多了和平,世界少了戾气多了吉祥,善待生命了,便培养了慈悲心。人类便和平共处,安居乐业,从而会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因素和良性循环,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那么在今后具体工作中呢,则注入更多的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工作指示,现在佛教徒可以说遍布全世界,如果我们把他们联谊起来为环境保护做点贡献,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利用电影、电视、收音机、VCD、网络等等传媒手段,在讲经说法的同时,在召开佛协会议的同时,每一次将环保任务贯彻下去,譬如说以某一层佛协带领投资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站等福利事业,虽然知道这是赔本的生意,但是还应该做下去,因为寺院不是银行,寺院也不需要赚钱,僧人也不是商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而且,在今后的佛协会议工作上要有一个每日一则的规定,就是每天为环境保护做一件事,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甚么要每日一则而不是每月、每周一则呢?因为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十分不妙了,况且佛教徒的力量也有限,所以我们在每日一则的同时,又要把这个方法提供给其他的兄弟宗教团体以及全社会、全人类,让大家共同维护,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毅力去坚持,我相信地球将变绿,天空将更蓝!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那么佛教就带个头吧,让我们共同为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仅有的家园去恢复他往日的神采吧!

  谢谢各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