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笑口常开永葆青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笑口常开永葆青春

  <<果藏>>

  笑口弥勒佛的启示

  我们在名山寺院里,常可见到笑口弥勒的塑像,他笑容可掬的神态,十分逗人喜爱,他坦腹跌坐;腰肢粗大,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佛堂在供奉弥勒佛像两侧,挂着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弥勒佛喜笑颜开,使人一进寺门就有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人们会被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如果我们再仔细注意,还会发现他一手持着一串佛珠,另一手按着一个大口袋,相信这口袋是用来盛“气”的,他在生气时就打开口袋,将“气”装进出。所以弥勒佛生性慈和安祥,他最著名的功法就是“慈心三昧”,这使他在人世间播道时,总'能笑嘻嘻的,令人好不快乐。

  笑是身心健康的法宝,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揭示了笑与长寿之间的密切联系。“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笑口常开,永葆青春。”笑使人永葆青春,乐观消愁。佛教虽然宣传人生是苦海无边,但并非让人们整日愁眉苦脸,相反,它在庄严肃穆的佛堂里,竖上一尊神情温和可爱的笑口弥勒,让人们也能笑口常开!

  医学家们研究,笑是一种有益的特殊的人体运动。笑使人体的膈肌、胸腔、腹部、心脏、肺脏,甚至肝脏都能得到,短暂的锻炼,笑使肺脏扩张,胸肌的活动得到加强,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并能加快血液循环和心脏的搏动,大笑使面部、臂部和脚部的肌肉都能得到松弛,从而解除了人们的厌烦、内疚、抑郁、紧张的心理状态;笑使胃部运动,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加快肠胃蠕动……因此,我们不妨学学弥勒佛,让笑伴随我们健康长寿。

  趣味笑疗法

  一九七九年美国医生穆迪出版了一本《笑,有助于血液》的书。他介绍说,美国《星期六评论》杂志编辑卡曾斯患了“脊髓性感觉缺乏症”,这种病幸存的机会仅有五百分之一,卡曾斯在绝望中找到了一种自我治疗法——笑疗法。他每天有条不紊地阅读幽默书籍,观看滑稽可笑的电影,常使他捧腹大笑。几年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便是“笑疗”。早在七十年代;英国某大学也创立了“幽默教室”,利用各种发笑手段,使人在笑疗中预防身心疾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观看弥勒佛像也是一种趣味笑疗法。笑口弥勒佛像本身就富于幽默,他头上光溜,双耳垂肩,身穿袈裟,袒胸露腹,给人一种幽默可笑之感:当我们观看弥勒佛像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呵呵大笑。

  笑疗有多种方法,如看幽默书画,观看滑稽影视,与人谈笑风生,照一照哈哈镜,进行其他娱乐,等等,这些都是笑疗的手段。

  佛门的慈悲观

  《大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救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给予众生未来之欢乐,故名“大慈”;它为救度众生解除痛苦,故名“大悲”。因此,佛教的道德准则不但体现于对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且还贯穿在人与人、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上,并希望和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希望和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它以利他为人生观,讲究施与恩惠,救除患难。

  佛教宣扬“大慈大悲”!佛陀则是奉行大慈大悲的先驱。话说佛陀的弟子眼睛失明,要穿针缝衣都很困难。作为伟大的圣人,佛陀主动去帮助这位失明的比丘,并一针一线地为弟子缝衣。有病的弟子口渴了,佛陀会去亲自倒茶。有时他还亲自服侍重病的弟子,为他们清理污秽的粪屎和血脓。他说:慈悲就要不分大小、贵贱、高低!有一次摩羯陀国的阿阁世王与越祗国发生纠纷而准备战争,就派大臣雨舍去拜访刚从越祗国回来的佛陀,打探敌情。佛陀知道他的来意,故意不正面回答,而是同弟子阿难大谈越祗国的政治民丰、上慈下孝,并用很严肃而慈悲的神情说:“假如一个国家具有政治民主和上慈下孝的民风,这个国家必然强大……”雨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见,“慈悲”战胜了一场战争!

  佛教还以“缘起论”来解释慈悲和人生一切现象,“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除,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也互相依存,形成一个社会人际网络。因此,佛教要求:“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一个人想成佛,必须以众生为缘,依赖众生的帮助;同样,众生也需要你的帮助。

  这种善恶慈悲观的具体实践就是“自我牺牲”。在佛教的“六度”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成为佛教徒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之戒律,尤其是它的“布施”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体力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为了众生应不爱惜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忍辱”就是对于一切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动心,忍气吞声。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确能触发人的善良动机,激励人的自我牺牲热情,对人际关系均和谐具有指导作用。

  不难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更应当有自我牺牲精神,以平等、博爱之心来待人处世,这不仅有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范的形成,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心理健康发展。

  从奉献中健全人格

  利他、平等、博爱、布施、忍辱这是佛教慈悲观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做到这样,胸襟自然会开朗,于人于己都不失为健康之举。

  然而,在我们周围总不乏这样的人:待人处事,总以为自己吃了亏,一心想着要“捞回来”;有的人总认为提工资、分房子、评职称只有自己优先才行,他人不能超越自己;有的人以自己的少许“奉献”去追求升官、名誉、利益……于是,他们心理产生诸多不平衡,患得患失,其结果不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且内心抑郁,工作消极,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吵闹,争斗,严重者轻生自杀……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大敌!

  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当有开阔的襟怀,敢于奉献,敢于吃苦,敢于忍辱。要知道,金钱、地位、名誉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奉献就是快乐之本”,更何况,奉献会使人心灵得到升华从而使心理健康得到根本保证。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人生态度也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以下便是奉献给你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想一想,我为别人作了甚么?”2、以自己的热情投入工作。3、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4、坦诚地与同事们交谈自己的心事。5、记住爱因斯坦的话:“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甚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甚么!”

  忍辱波罗密多法门

  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名罗汉叫罗罗,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后来出家修道,成为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相传罗罗以忍辱而著名,在舍卫国时,他曾被一些轻薄者打得头破血流,但他慈心能忍,因而受到佛的赞扬。

  《坛经》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不恶无喧。”佛教把修行方法归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对于所有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动心,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忍”成为佛教的行为准则。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说苑丛谈》曰:“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增广贤文》则告诫人们:“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程颐更说得深刻:“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忍——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准则。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要打官司,请何绍基相助。何绍基立即修书一封云:“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读罢家书,立即让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一场官司在“忍让”中化解讲和。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各种矛盾、争执。有的人视“横蛮”为“英勇”,在矛盾和争执中总爱誓死争高低,使小事酿成大祸。有的人则视“忍让”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这两种人际关系的善恶,人们一眼即明,但要见之于行动则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双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学会忍让

  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墙壁上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上书一个“忍”字,以此来告诫自己:“忍!”在现实生活中,“忍”确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方法。从功利上来说,“忍可以免灾”,“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不忍,不可不谨。”古人要求人们能忍则忍,把“忍”看成是法力无边的法宝,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佛教也极度宣扬“忍”,使之成为自我牺牲的精神。

  确实,“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倘若每个人都“忍让”些;生活将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社会也变得和平与安详。“忍”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面对矛盾和纷争,退避三舍,礼让谦恭,自己会心理舒坦;同时,对方也会因你的宽容大度而受到感动。

  然而“忍”并不是要求毫无原则地忍让;不善“忍让”者或与人争执,或虚伪退舍而求伺机报复,这实际上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容易导致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强迫型或被动攻击型等人格障碍。善“忍”者则不然,他讲究灵活处理,讲究气度让人,“得忍且忍”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求得赞赏,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来日报复,这将贻害无穷!

  因此,佛教所倡导的“忍”,是从根本意义上的“忍”,是一种彻底地自我牺牲和利他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忍”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佛教“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在里;

  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

  世间事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

  弥勒菩萨笑哈哈,大著肚子装天地。

  他人若骂我,当着小儿戏;

  高骂上了天,低骂入了地。

  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

  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

  吃亏天赐福,让人懂道理。

  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

  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

  多少英雄汉,因气亡了命,

  想到死亡时,其事过得去。

  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生气,

  一句阿弥陀,万病皆化去。

  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

  人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要。保持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既保证了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保证了社会气氛的和谐。佛教把人际关系也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教义都贯穿着浓厚的人际关系学内容。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认为人是依情和爱而生活,一个人的爱心越广,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道德崇高和生命价值重大。佛陀曾有一个堂兄弟叫提婆达多,他本为佛陀的弟子,但后来心存不轨,背叛佛陀,多次暗害佛陀,如派人行刺;驱遣恶象践踏,推下巨石压辗,企图置佛陀于死地。但佛陀不去计较,反而告诫弟子们要尊重提婆达多。佛陀以言传身教宣传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际精神,并把慈悲的对象推及到仇敌。

  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佛教以戒律调伏信徒的身心。在“五戒”中就有“不偷盗”,戒禁侵犯和取得他人的财产和权利,“不邪淫”,禁止不正当的性关系;“不妄语”,避免虚伪,鼓励个人和群体的相互信任。可见戒律并不是束縳信徒行动自由的枷锁,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减少树敌,使人们和善友好,相互信任。

  我们从佛教中可以领悟到许多人际关系的和谐之道。有这样一则佛经故事;有一天,佛陀对弟子阿难说:“阿难,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宝。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人。”可见,佛教宣扬“一切皆苦”,并不是要人们只管吃苦,而是要解脱苦海,追寻常乐,那些希望借淡薄物欲来磨炼修行的人,也只是走向涅槃的手段。它不仅要求人们忠、孝、诚、善,而且认为信徒应当有正当的谋生手段,遵守公平无欺的原则。但佛教呵斥物欲,反对沉溺于物欲享受。佛经就有七种不当之财的记载,窃取他物,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吞占;借势茍得;非法经营等,这七种不义之财不可茍得。这是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

  在早期汉译佛典中;对于人际关系尤其是男女关系、家庭关系、主仆关系、伦理道德、政治生活等内容不仅相当重视,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应了中国儒教思想,使儒教伦理道德与佛教融为一体。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中国人际关系与佛教相融和相仿。《无量寿经》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相爱,不能相憎相嫉;有无相通,我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如来佛还身体力行,一心普度众生,入慈三昧,身体发出闪闪金光,遍照大千世界,使众生息止贪嗔痴三毒,兴生仁爱慈悲之心,于是众生平等相爱,如父如母,如兄如弟。这是何等祥和的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它也反映了佛教对人际关系所寄予的良好愿望。

  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不仅是人类高尚情感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传播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人际关系更应讲究其和谐和广博。人人都应真诚地参与人际关系的交流,彼此结成人际信息网络,而佛教的人际关系之道或许可以给人们以启迪?

  无际大师心药方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和尚所开,是佛教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内心烦恼、保持身心安康的妙方。大师谕世曰:“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其方剂如下: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陟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回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善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

  偈曰:

  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