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唯一的道理(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泰·苏哇诺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唯一的道理
  泰·苏哇诺禅师等著
  序 言
  大山脚佛教坐禅中心,自从一九八五年四月四日成立至今,很庆幸的在众智的支持及本中心宗教顾问苏哇诺禅师(Rev. Suvann。)多方面的培育和教导下,使我们更深一层的认识和尊崇佛陀的言教、赞扬佛法及拥护修行的僧众。
  在过去本中心,也曾译释由缅甸禅师主讲的弘法于马来西亚上下册。为了赞赏佛法的微妙与珍贵,本中心佛友凭著一颗赤忱发扬圣教的心愿又译释了这本“唯一的道路”。由苏哇诺禅师著,奉献给大家。
  此书全由苏哇诺禅师亲自书写,后由本中心佛友同心合力,分工合作日以继夜翻译安排出版。此书内容精确,深人浅出,由浅白因果论理至智慧禅正智与清净道。
  惮师苏哇诺于一九八O年放弃在家的幸福生活,披上袈裟、受持具足戒律、精研大藏、佛理渊深、发菩提心愿四处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常住于世(Buddha Sasana),赢得众多信徒们的敬重与爱护。禅师也是本中心最敬重的导师之一。
  本书的出版,是本中心佛友在学佛过程中的意外收获。在翻译过程中,虽然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时间,面对许多困难,包括学识上的不够、智力的有限,但我们还是抱著对佛、法、僧的信心来一一的克服。在众智的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资料,尽量把原文的意义充份表达出来,只依达续佛慧命的理想而努力,终于完成了这翻译工作。看著一页一页装订好的全稿,为随这些完成全稿收获的法益,带给我们不少的新启示和新意境。我们愿把这一点点辛苦得来的果实奉献给大家,一起同沾法味!
  未了,本中心同人特此于诚敬的呈上这一部书以帮禅师达至宣扬圣教的菩提心愿作为纪念。同时,对此书的捐助者我们给予万分的感激,并祝大家法喜充满,但愿佛法常住世间。
  大山脚佛教坐禅中心
  一、四念住
  译自巴利文长部经第二十二经
  世尊于四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曾说:“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祛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槃(注一)。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是那四念住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必须专注明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感受,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心意,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诸法,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
  根据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的解释,此部经典共分四大部分:
  ㈠身念住Kayannpassana Satipatthana
  专心系念,其中包括:观察呼与吸的过程及了了分明身内一切现象的呈现与消失。(共有十四种类)
  ㈡受念住《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专心系念,注意观察各种感受的生起与消失,认清“愉快”、“不愉快”及“非愉快亦非不愉快”感受的实相。
  ㈢心念住Cittancpassana Satipatthana
  注意各种心意的生起与消失,了了分明其心意的实相。
  ㈣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了了分明诸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与消失。专心系念,认清诸法的实相而不执取于它们。
  四念住经的修持法能够破除愚痴(注二),使我们了解美色、愉快:水恒和自我的空性。
  我人色身不净。凡夫因愚痴的蒙盖而常执著于这虚幻的美色。佛陀为了要使众生明了这实相,于是便报导众生修习身念住来破除这愚痴。
  感受亦带来苦的本质。众生因为愚痴而误把它当著是种逸乐,佛陀为了要启发众生领悟感受皆存有苦的本质,而教诲众生来修习“受念住一。
  意识的存在没有永恒。凡夫因为不能明察实相而误认为意识的存在是永恒的。佛陀为了要让众生能察照出这意识的无常,所以引导众生修习“心念住一来破除这不正解。
  心法无我,没有实质。众生因愚痴的盖覆而误认为心法存有实质,有我的存在;它为灵魂的一部份,佛陀为了让众生明白,这心法万尘于“我”是没有实质和实体,因此教导“法念住”来体会心法无我。
  在观察四念住的其中一念住时,我们必须时刻念念分明、忆持不忘。在观察的每一时刻,我们只能观察其中一念住而已。
  修习四念住能带来多方面的效能。例如:慢慢的弃除一切内心的污秽如:贪、嗔、痴;证上觉悟的境地,永远断尽生死轮回;享受身心解脱的大道。
  佛教徒最终的目的,是成为圣者(阿罗汉Araham)或最低限度修到初果罗汉(注二)(须陀洹Sotapanna)。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方法,就是修习念住法来弃除三毒心——贪、嗔、痴的产生。
  在观察的那一时刻,如能不间断的警觉、洞察与分析,便可暂时摆脱内心的污秽而迈向清静之道。简单的说,如果我们能在一天内有两小时的修习,那么,便能得到两小时的清净。一般上,我们不能完全保持清净之心,因为我们的心时常倾向于贪、嗔、痴。唯有留心的观察六根(注四)与六尘(注五)接触时所产生的善、恶之念。
  二、怎样开始学习禅坐
  在念住经中,佛陀这样的解释“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nna—gato va
  rukkha—mulagato va Scnnagara—gato va riSidati pallankam abhujitva Ujum
  Kayam panidhaya parimukham satim upatthapetva”这里佛陀提到三种适当进行
  禅坐的地方。“比丘们啊!比丘应退居到
  ㈡森林。
  ㈡树下。
  ㈢宁静的地方或到隐僻无人之处。
  坐的方式
  经中佛曰:“Pebnkam”谓初学者要以盘脚开始,慢慢的进居后,将可以依四种姿势——行、住、坐、卧修习。
  在进行禅坐时,必须避免增加脚的压力。最正确的坐式,是把双脚平放于平面而不效叠著。舒适而不移动的坐式能产生定境。
  坐的姿势
  坐时背脊要挺直(九十度)如佛相“Ujum kayam Panidhaya”。如果姿势弯曲,修惮者不但容易疲倦,而且也会感到痛楚,这将影响到修禅者不能集中精神。坐时背脊不要靠著墙或柱子,必须勇猛精进的修习。这样,才能培养出正定,精神便会平衡及宁静。须知在身体安定后,心方能清净。相反的,身体不能安定,心也就随著纷乱,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
  开始时,我们以盘脚的坐式和挺直的身体来获得宁静。佛陀有这样的描述
  “Pahmukhan Satim Cpatthapetva”要得到正定,必须把精神集中于我们的目标。
  无始以来,我们不断的沉迷于六根的追求,不曾抑制贪、嗔、痴之念;今生也依然如此。同时,我们又不断的去增加使我们更快堕落的污秽之心。
  如果我们想要迈向清净之道,即使如逆水行舟也必须努力勇猛精进的弃除污秽之心。我们的精神就必须时刻念念分明。例如:不中断地、清楚地观察在呼出的时刻,对腹部收缩的行动,心中了了分明。在吸入的时候,对腹部膨胀的行动,心中了了分明。假如我们能这样的修习,内心将会迈向清净之道。
  我们必须准确地观察腹部膨胀和收缩的行动;即“观察之心”和“行动”皆要一致。否则将不能在适当的时刻观察到所欲观的目标。此外“观察之心”和一目标一也必须一致,这样才能慢慢的培养出正定(注六)。当我们能够专注在目标时,贪、嗔、痴就不会产生。如依此修行,轮回之程将渐渐的缩短,直到完全了脱。
  三、三种美德
  无始以来的阿僧只劫(注七)中,我们已经无劫期的逗留在苦海、轮回六道。此时,欲脱离束缚的缠绑,我们必须拥有以下三种美德:㈡对修习法拥有信心。㈡有坚强的意志去实践。㈢能够保持精力的正确,平衡和充足。
  以上三种美德是我们修习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当我们不问断的修习时,它将协助我们达到正念(注八)、正定、正见(注九)的境地。
  依靠平衡的信心、意向、正确的察照、正精进、正念、正定及正见,我们将能弃除污秽之心而达至涅槃。
  我们很幸运的能够在佛法期间B乙dhaSasana出生于人道。因此,我们必须充份的利用时间去修习,而非只修持布施(注十)。布施纵然有功德,但却不能弃除内心的污秽和恶念。
  持戒也只能暂时抑制身、口、意的恶业,它不是束缚身心的绳索,而只是一种防非止恶的良师。所以,它也仍旧不够圆满。为了完全灭除内心的污秽就必须修习智慧禅《Vipassanan Bhavana(注十一)。众生的心念一旦被放松,它将倾向于恶道。佛陀在法句经116章曰(Dhammapada)(注十二)。
  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
  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
  四、比丘简义
  有谁能确实的修习智慧禅以调和生活上的难题呢?佛陀常言:“比丘们啊,一“Idha bhikkave Bhikkhc”比丘Bhikkhu包括男女出家众、梵天众、天界众及男女信众。比丘为佛法的栋梁,把佛法延留于世间。
  换言之“比丘”谓“修习四念住法门的修惮者”这里可从三藏经Tipitaka(注十二一) 找到 “Paepanakohi, devo va hotu manuso 《a bhikkhchi Sanghamgaccati”欲成为确实的比丘,他必须任持精勤不懈,视奋斗为无上珍宝。
  为何我们要修禅呢?在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在佛陀时代,有者因为名誉、法力、健康、摹仿及其他的原因而修持。如果你确实的去依照指示和有正确的坚性,就能体会到“我是谁?”
  比丘的含义——能体解生死轮回是痛苦的。其实苦海只是精神与物质(注十四)不断的生灭现象而已。如果我们一一的反观生活的过程,比如在追求六根的享受时:娱乐、跳舞作乐、音乐、山珍海味等,就会发觉一切现象都牵涉到精神与物质。欲根的享受纵然会带来快乐,然而在我们还没有体会到它的危险和痛苦时,它只会使我们产生执著、欲火与贪念。同样的,其它恶念也随这精神与物质产生。
  假定我们不曾正视这贪、嗔、痴的危险性,我们就不会对纵情享乐的生活产生怀疑;甚至还费神的绞尽脑汁去追求它。然而这种追求,充期量只会带来嗔心、妒忌和痛苦。它也将使我们堕于“四恶道”(注十五)受苦;反之,如果正视这追求六根欲念的危险性及了解其真相,我们自然的便能迈向解脱之道。
  修持者在修习四念住时,如能找出污秽之心是源于精神与物质并察觉出其真相,我们便称他为“比丘”。
  我们必须时常反省自己,观察生命的变化;如在听闻佛法时,尽量保持坐势不变、观察自己的坐式是否时常在变动,其次是否是为了舒适而改变坐式。如果勉强自己坐上两三个钟头,然后观察其结果,我们自然会发现到虽然我们能保持身驱的端直,但我们的精神却仍然不断的变动,犹如万马奔腾一般的起伏著,没有片刻的安宁与冷静。思潮的汹涌奔驰不受我们所控制,令人生惧。可是一般人却无法理解这实相。
  五蕴(色、受、想、行、识)时常摆布著我们。它们只不过是精神与物质,并非有何奇异。可是,我们却在无形中成为精神与物质的奴隶。倘若能够领悟到精神与物质的可怕性,他将会寻找解脱苦海的道路。也就是说,此人将去接受和修持智慧禅。反之,他不但不去寻求解脱之道,而且还会穷追精神与物质的享受。所以,那些能寻求解脱和弃除精神污秽者,实称为比丘(Bhikkhu)。想要了脱这可怕及危险的精神与物质世界,单凭观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追根究底去寻找它的根源,然后设法灭除它。五、苦的根源
  凡人多数都是忙碌于日常生活如:经商、维持生活、追求六根的享受、恋爱、搞政治、家庭及从事研究等工作。凡夫没有时间去探讨生命的真相。生命充满著危机、困苦、毫无保障及无常。但是他们还是毫无知情,越陷越深,对这可怕的世间简直是到了无法自拔,执取不舍的地步。
  能够明白这道理的人,将会去寻找解脱。首先,需认清污秽之心为痛苦的来源。因此,我们必须观注分清这污秽心的产生,然后一一把它们弃除。因为,当“它们”产生时,我们就无法离开这“苦”了。
  让我们来观察这“贪念”如何影响及控制我们的情绪。当我们拥有了某样东西后,我们往往仍旧不能感到满足;相反的,还会继续祈求更多。这时,由于贪念的存在,嗔心便如影随形的产生。我们常会为了满足这欲念而弄得面红耳赤、浑身颤抖、血液沸腾。甚至失去理智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以期达到内心的欲望。试问,此时我们是否能得到快乐、平静、安定和满足呢?绝不可能的!
  再明理、再有修养的人,一旦被脾气所控制时也必会如火山爆发一般,失去了原有的理智。虽然这脾气没有造出身、口、意的恶业,但是却也已留下嗔心的痕迹了。人类、禽兽亦复如是。它们被贪、嗔、痴已蒙罩和毁坏了这世界。
  当三毒心萌起时,其他污秽之心如自负、妒忌或恶毒之心也将跟随著来,把我们的情绪弄得越坏,甚至不能察觉实相而导致是非不明及善恶不分。造就是无明(注十六)所引起的惑业。
  当污秽之心显现得强烈时,我们会被它所控制而造出身、口、意之恶业。它不但会毁坏了我们的生命,甚至还会把恶报带到来世的生命。由此可知,在现在和未来污秽之心都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如同杀手等待追杀著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积极的去了解污秽之心的真相和怎样去避免它们的产生。污秽之心不只在这一世会毁坏我们,来世亦复如是。六、三学戒、定、慧
  如要彻底的绝灭污秽心,就必须拥有以下三种美德——即戒、定、慧。在众戒律中,比丘受持二二七戒,沙弥受持十戒,在家众受持五戒或八戒。“戒”能够使我们抑制恶业及培养身、口、意的善业。出家众如果坚守戒律修行的话,污秽之心将很容易被弃除。
  “戒律”能够把表面的污秽灭除和帮助我们远离烦恼,“修定”则能帮我们断除中性的污秽,至于“智慧”则能完全断灭心底的污秽。戒律能帮助我们培育出慈悲、博爱的美德而不被污秽之心所控制。如果世间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受持戒律,那么,正业、正语、正命(注十七)就会跟随著来。这样,自私、我执和傲慢之恶念也会一一的连根拔除。庄严的戒律只能把一个人装制得如同珍宝。此外,他还需要修持内观法门(智慧禅)来洞察其性质和抑制恶念的滋长。总之,要获得清净寂灭的境界,一定要把隐藏在心底的污秽了灭。
  污秽之心是违反道德的。单凭抑制“身”“口”的恶业还不够完整,我们还需避免贪、嗔、痴三毒所构成不清洁的“意业”。以做到俗语所说“持身似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一般上,我们会认为这是很容易办到,其实并不如此。经中记载佛陀教诫众生以八正道(注十八)来修持和安定纷飞的妄心。污秽之念头如何从我们心中萌起呢?当六根与六尘接触时所产生的印象使我们有了快乐与不快乐的感受。不快乐的感受会引起嗔念、自负和执著。这一切的产生是因为在观察时,没有专注和缺乏正念!
  总而言之,持戒只能暂时将污秽之心弃除。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保持正念。否则,妄想的产生会使我们不能辨别是非而走向邪道。七、正念
  正念能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好处。现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有一次,国君曾经问一位修行者:“尊者,在寺院中,年轻出家众的六根欲念那么强,他们如何克制这欲念呢?”修行者答曰:“皇上,当年轻的出家众见到少女时,他们就会把这少女当著他们的姐妹、阿姨或亲属。这样,欲念便不会产生。”
  国王对这答案并不满意。接著,修行者更进一步的解说:“观念之所以会萌起是因为有了这色身的存在。如果把这身体的构造分成三十二个部份后(注十九),那么年轻的出家众对这身体只会产生厌恶。当厌恶产生时,欲念便会消失。 一
  然而,单凭“厌恶之念”的修持是不圆满的。因为,当我们起观时还需有洁净的念头。比方说,有位年轻人观察著一副骨骼。当他从骨骼的头部看到脚部的时候,突然看一张卡片挂在骨骼的中部,卡片中写著:“我是个十六岁的女孩。”于是观念即刻产生了,如:“当她还是活著时,该会多漂亮啊!这是她的头发、鼻子、眼睛、皮肤和其他部份。”于是不洁净的念头使到他的欲火产生。
  后来,修行者进一步的向国君解释:“当我们起观时,我们应该只注意“看到”的精神;当我们听到声音时,也只需注意这“听到”的精神。同样的,在尝到时、接触时也是如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是非常的重要。从前,有位婆罗门教主Agitta向佛请示:“世尊,污秽之流到处成涌,我们应该如何截断分妄奔窜的众流,趋人佛法的大海呢?”
  世尊答日:“要弃除污秽之心,我们必须拥有坚定的正念。”
  要弃除贪、嗔、痴,必须心念分明、凝神观察六根和六尘接触时所产生“名色”的生灭过程。如此不断的修习,即能孕育出内观知识而导致成功迈向圣流。八、五种障碍的源流
  (一)执著Thanha Sota
  (二)邪见Vitthi Sota
  (三)污秽Kilesa Sota
  (四)恶行 Ducarita
  (五)无明Avijia
  执著
  当我们仔细的去观察日常生活,会发觉每个人对六根的欲念都会有所苛求:水无止尽,得之而不满,不断期望著有更美好的。结果,我们便开始与“恶”结了不解之缘。这样的继续下去,就会陷进作恶造罪的深渊。试问,我们还能因此而不堕落吗?
  邪见
  邪见共分六十二种。严重的会带来危险。例如:不信因果报业、不分善恶、不信生命有所。要远离邪见必须对精神与物质(名色)有所见解。须知,能分别出各事的真相即是破除邪见及远离颠倒妄想。如视觉产生的那一时刻,只有“名色”的存在!眼根和色尘(目标)称为“物质”;物质与眼睛接触时所产生的眼识则称为“精神”。当视觉产生时,我们常误认为是“我”在观察。因此产生了“我执”而造成不正见。其他五识即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觉产生的那一刻亦是如此。
  存有正见者,在听、嗅、味、触,意和视觉产生的时刻,能分明出一切都是精神与物质的和合。根本没有“我”、“我的”、“他”或“其他生物”的存在。这里说明了我们一切生活的过程,都是由精神和物质在不间断的构成而演幕出一连续的活动。此时,六根中便会有其中的一根很有秩序的和另一尘接触,它们在接触中所产生的感觉,我们称为“知觉心”。但是,在这过程中,如果不能专注或只是间断的观察,就常会误认为有“我人”的存在,实称为“我执”又谓“不正见”Sakkyaditthi。
  智慧禅的修习法是在于观察明照“目标”的生灭。如果不问断、持之有恒的修习,即能导致定力和达到净心证滤的境界,智慧的泉源就会通畅,我们便因此明了到,万物皆由精神与物质所构成的。此时,我们还会认为有“你”、“我”、“他”或其他色相的存在吗?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视觉的过程。视觉的产生,必须有以上三种因素:
  ㈠接受因素(眼根)。
  ㈡碰著因素(色尘)。
  ㈢形成因素(眼识)。
  视觉器官——眼根Cakkhcpassada在观察时成为“接受因素一。
  能和视觉器官接触的物质,叫做“碰著因素”(色尘)。
  当视觉器官和物质接触时,所产生的知觉称为“形成因素”(眼识)。
  我们可以这样的比喻:火柴盒为眼根,火柴为色尘;当火柴和火柴盒产生磨擦时,火焰便产生。这“火焰”我们比喻为眼识。由此可知,“它”的形成有赖于前两者的接触。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意觉都一样,皆赖于接受因素二八根)和碰著因素:八尘)的接触后方能演变出六识或形成因素。这里,接受因素和碰著因素为“主因”而形成因素为“结果”。所以说,需要起因和结果(因果),这观察方能形成。
  两种邪见㈡常见
  相信这宇宙皆由独有的造物者所创造及主宰,深信袍是恒常相续,常住不灭的。
  神论众者相信梵天(注二十)圣王BmhmaBaka·水恒和没有生老病死之苦;即使梵天神众本身亦有此见解。可是佛陀却对BHhma Baka说:“诸法缘起性空,即使在梵天也还会有消失的一天,它并不能永恒的存在。”㈡断见
  不相信有前因后果。他们认为,生命没有永恒延续,它只是物质的组合。当物质毁坏了,生命便随著结束。
  以上两种邪见的产生,是因为有这不灭的“神我”、“自我”、“个我”太强,而产生了世间一切纷扰的泉源,为了破除“邪见”,唯有弃除我执!
  神论信徒者,时常为了祈求圆满永恒;却不惜以种种的礼仪、祭拜、供品来做为祈求的目的。
  一些存有断见思想的凡夫,为了把握今世,便尽情的去寻找官能刺激及追求物质享受,不畏一切后果。他们不仅是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同时也把痛苦建设在他人身上。
  污秽
  众生无始以来沉溺于污秽之流,不知自拔。凡夫持有的邪见,渊源于无数纵横错乱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去钻研其来源以明了其实相。例如:当我们对某种目标产生好感时,便会企图占有它。因为我们认为这目标能带给我们快乐,安逸的无上享受。无形中,贪念便开始茁壮滋长。然而,我们却无法阻止它的放肆攀缘。有的为了常存或不愿放弃已得到手的目标,不惜做出种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等违背良心或伤天害理的事。尚未达到目标时,欲念却反复的在内心燃烧著,片刻不得安宁。不惜任何代价的思想心态,时常左右著他的行动。
  不适意的目标会使我们产生嗔念。当嗔念萌起时,烦恼便会如影随形地困扰著我们。此时,一旦所求的不能获得满意,便会好像落人失望的深渊;于是便怨天尤人,一心想把别人摧毁!其实,我们自己却已先被摧毁了。
  从此,一切的敌对念头如自负和报复心等便经常羁绊著我们,使我们无法迈向求道之路。自负常使我们认为自己远比别人高一等。在这比较过程当中,妒忌的火苗无形中又在内心燃烧起来。我们无法避免的跟随著污秽之念,逐渐的远离涅槃境界而朝向堕落之道。
  初学者,在进修智慧禅时,常被微细的污秽之念所干扰。再加上庸懒和昏沉,修持者更加无法将目标明察,只是做间断的修持。这些因素,常把修持者击败。
  污秽之心时常主宰著我们,使我们失去理智,不重礼义廉耻的随心所欲。甚至不计其可怕的后果。我们能保证有不堕落、不落人无间地狱(注二十一)的一天吗?拿个比喻来说吧!瀑布之水往下流,是可以阻止的吗?
  恶行
  恶念的本体就是种力量,它是恶业的根源。当污秽之心产生时,我们不再守持戒律。相反的身、口、意之恶业便接替的呈现。于是美德便被缺陷所代替,甚至无止境的蔓延著使放逸者远离不了四恶道(畜生、阿修罗、饿鬼、地狱)。“正念”是唯一阻止这蔓延的唯一方法。智者懂得善用美德来攻破堕落之流以求解脱。显然的,修习及培养正念是唯一寻求解脱之道的途径。在六根与六尘接触时,须明察其实相,以促使污秽之流不能产生。
  愚痴(无明)
  愚痴不但使我们无法明了解脱之道,更严重的是造成我们不知如何断除堕落的根源。俗语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应该勇猛勤修善法来灭除愚痴的根本,才能达到永恒的真理境界。现在让我们筒单地将愚痴的大意勾勒出来,再以逐一的详细说明,以便大家了解。
  愚痴共有两大类
  (一)知所不应知。
  (二)不知所需知。
  那些不能接受道德行为能带给我们好的果报和善境的,即是愚痴;不能接受德业能带给我们惨剧的也是愚痴。
  愚痴也包括不明了什么是“四圣谛”。四圣谛的谛,就是真理,包括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㈡苦谛——不能明了因缘和合之体有生灭性及不能接受这生灭性质是痛苦的。㈡集谛——不能明了苦的根源是来自贪求渴爱。㈢灭谛——不接受此生能断除这苦谛。㈣道谛——不明了八正道为断除这苦集的唯一道路。
  众生无法觉悟万物皆有其自然生灭的性质。他们终日沉迷于六根的目标,甚至对它缠守不舍。不知它的存在含有“苦”的性质。假如我们能够彻底明了痛苦的原因就能找到对治的方法。那么,就可以远离痛苦的深渊了,通过明了及体会四圣谛者才能远离这痛苦的束缚,但是,苦谛和集谛是不易体会的。除非得到正确的修持法。这种修持可以从佛经中学到。灭谛和道谛则属于出世间法。因此,只有不断的修习方能证悟。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现象的产生,皆由因缘和合所形成。在现象呈现时,必须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成“经过”,切实明察现象的形成,能促发定力与智慧的成长,同时也能导向我们能明了集谛的主因是因为愚痴的影响。智慧的产生是经过锲而不舍的进修内观法来明了一切生灭的真相。因此,它将协助我们断除对六根欲念的渴求。
  进行观照腹部膨胀与收缩,能促使这五种障碍(五盖注二十二)暂时断除。可以这么说,如果在三分钟的修行内,时刻保持了了分明,便能阻止障碍之流的产生。九、如何依照八正道来体证实相
  修习者应依照什么方法来断除愚痴呢?从经藏中,我们得知:人皆由精神与物质组成;六识的产生是来自六根与六尘的接触。对这些听闻来的佛法有所认识后,又从修习中得到印证,我们便会渐渐的体会到佛法的要意,因而得到心灵的解脱。同时,在修习期间,我们必须时刻了了分明观察腹部的膨胀与收缩。如依此修行,观察之心或正念会逐渐锐利,如习之已久,就能审察到贪、嗔、痴如何增长及体会到贪念的萌起即是苦的来源。
  凡夫皆因为缺乏正念而无法审察到贪、嗔之念的产生。所以,修行者应依照(四念住)法门去修持和培养正念,然后方能洞照和领悟四圣谛,终能了脱生死。
  当我们在细心观察腹部的膨胀与收缩时(身念住法),时而会发觉到这行动中有快慢、坚挺及软硬的感觉。以上的现象时常层出不穷的发生在我们的色身上。依照四圣谛的解释,那些变易不居或不断生起及消失的现象,即是苦谛。佛陀曾言:一必须体证这苦谛。”所以,只有在不间断的修习当中,清楚观察精神与物质的原有真实性质后,方能领悟到苦谛。如果持之有恒的话,内心便逐渐远离贪、嗔、痴而迈向清净安祥之道。此时,我们对于苦谛的知识也将渐渐的增加。如依此修行,即是跟随佛陀的言教了;相反的,如忽略了这修行道路,愚痴即产生,于是,我们也就无法了脱生死轮回了。
  当我们以观察腹部的膨胀与收缩来进行修习时,必须要有正念与正精进。“正念”使我们能够明察目标。缺乏它,我们将失去观察的功能。“精进”促使我们能努力不懈、聚精会神的观察腹部的行动。缺乏它,我们将不能把注意心集中于目标上。所以,在修习期间,正念与正精进是不可缺乏的。否则,我们的内心将不能安定而成为污秽的奴隶。
  当正念与正精进的进展乎衡时,将会清楚的、准确的观察到腹部膨胀收缩的行动。此时,修习者已进入顷刻的三昧(正定Kanika Samadhi)。
  在这三种心体(正念、正精进、正定)的协助下,我们方能把愚痴暂时破除而使到智慧显现。
  当精进松懈时,所观察的目标就开始模糊不清,须知精进必须平衡,方能得到最佳效果。不过,除了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行动之外,还需观察其他呈现的现象。因为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只是智慧禅的基本目标而已。(身念住中的十四种类之一 ) 。
  如果正念、正精进、正定的进展能够平衡,修习者则能明了到:膨胀与收缩只是一种行动的现象!这现象为无意识的物质。能够使我们分别出膨胀与收缩的行动,是我们的意识(精神)。如此一来,从这修习当中,即可明了到“名色”的实相,(名色正智2ama—mpa—pariccheda—nana)亦可得到正见。此时,内心的五种障碍即“贪欲”、“嗔念”、“懒惰”、“不安和扰虑”及“疑惑”全部顿时停止,于是修习者便渐渐迈向解脱的预流。㈠名色正智
  正见,不仅使我们明辨出什么是色法(物质),什么是名法(精神),还使我们明了众生皆由精神舆物质的组合,而非他物(我人、灵魂等)的组合。在这阶段,修习者已有了内观智慧。依照修行的过程,此智慧例为第一级正智(Nama—rcpa—paricCheda—nana)(一切共有十”八个正智)。
  在第一正智中,修持者能够领悟什么是精神和物质;这是正见。不过,他的邪见还未能完全弃除,他必须按部就班的由第一正智修至第十六正智方证初果罗汉。此时,修习者才算是完全圆满的弃除邪见。然而,在未证悟前,他仅能暂时破除邪见,还不能完全明白一切真相。
  在观察腹部的膨胀与收缩的行动的那一时刻,修习者如能“辨别名色一,他会发觉到“注意心”不能长久保持而时常转移在其他目标上。因此妄想层出不穷。有时收缩的现象偶尔会消失,如此一来,由于找不到目标观察,修习者便感到慌张。此时,修持者必须保持镇定,要明了“观察之心”的存在是因为有目标的产生,如果没有目标的存在“观察之心”不会呈现。这里的目标为主因;“观察之心一为结果。同样的,膨胀与收缩也有其原因和结果。由此可知,如果没有呼与吸也就没有膨胀与收缩,这里“呼与吸”为主因:“膨胀与收缩一为结果。
  ㈡缘摄正智
  “呼一与“吸”的本身是否有无前因或自然产生呢?现在,我们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如要明白它的根源,就必须尝试在吸后停止呼出。这时,我们就会发觉全身开始坚挺、紧张和不舒适。为了要解除这感觉,我们则必须要“呼出”。因此,在吸后很自然的,呼出的念头便跟随著来。这“念头”为主因而“呼与吸”却成为结果。这一切都有联系关系,彼此都分不开。这前因后果不只限于膨胀与收缩,其他的现象也是如此。例如,在观察时刻,“目标与眼根”为主因,“眼识”为结果。在听觉时刻,“耳根和声音”为主因,“耳识”为结果。其他的现象亦复如是,离不了前因后果。
  上述的比例,告诉我们物质为“主因”;精神为“结果”。可是,有时候,精神反为“主因一而物质为结果。比方说,“吸进与呼出”来自我们的念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有了这念头,膨胀与收缩的行动才会产生。
  我们的色身中也有许多的主因结果,如长久的坐著,会引起不舒适的感觉,为了要弃除这感觉,“欲站立之念”即产生。此刻,坐势为“主因”;站之念为“结果”。同样的,生命的成长需要食物的供应,在这里食物成为“主因”而生命成为“结果”。
  在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时,如能够明察到其他的过程——有呼吸的念头,腹部才会膨胀与收缩;有了膨胀与收缩才会有这个“知道”的念头。能够观察这一切现象的过程、即能明了万物皆有其前因后果,这些的产生皆由因缘和合而来。此时修习者已证至第二正智(Paccaya Parigaha Zana),即明了因缘和合的原理。因此,修习者将能远离很多邪见及破除认为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自生自灭一且“没有其前因后果”。(Ahetukaditthi)
  凡夫常存有这种邪见,认为世间的一切万物皆由创物主所创造。但修习智慧禅者证悟至第二正智后,明了一切现象发生都离不开前因后果。世界的组成、生命的来源及组合、事项的发生皆有其来龙去脉,不会自生自灭。佛言:“缘有此而有彼,缘生此而生彼。缘无此而无彼,缘此灭而彼灭。”
  有者却相信,一切现象的发生,只有前世因果(Pubbekata—hetu)而已,所有事项的发生皆是命中注定,无法逃避,这也是一种邪见。持有正见者明了今世的产生不单是来自前世因果,而且还需今世因缘(条件)的支配,如精神、环境、粮食和其他等等。举个例子来说,如四大不调和而生病,这能指责或埋怨前世因果吗?十、污秽、业力、业报
  诸善恶念的形成是来自六根的活动。如果能明察这污秽之念如何从六根攀缘起造而成恶业,那么,我们就能阻止它的增长了。至于不能明察出这些念头或没有正念者,将会产生以下三种旋回(vattar。)。㈡污秽(kilesa)。㈡业力(kamma)。㈢业报(vipaka)。
  “污秽心”的旋回是来自愚痴(无明)。由于愚痴的存在,使我们不能明了事情的真实,形成了强烈的贪求渴爱。在观察时对“视觉”、“听觉”、“触觉”及“思念”的实相如不能心念分明即是不能领悟真理。相反的,把六识所引起的感受当著目标而对它贪求渴爱,执取不舍,久之在这追求的过程中促使我们做出身、口、意的善恶业来。
  身、口、意的善恶“业力”是形成六道轮回的主要原因。须知有业力就要承受果报。善业受善报、恶业受恶报。可想而知,“业报”的旋迥是由此形成了。
  修习者,若不能明察精神与物质的存在及不能明了出它们的关系,便会产生很多邪见,接著,执著便随之而来,久而久之形成了我见Sakkaya—ditthi,认为有“我”或“我的”存在。为了要满足这“我的”要求便造出身、口、意善恶之业力。因此,导致我们跳不出生死轮迥、不能了脱及求无出期。
  修习者,当明了一切现象的发生皆来自于前因和后果后,也可更进一步的运用这真理来观照“十二因缘”。众生因被愚痴所蒙蔽,所以不能明察实相,因此执著于虚幻的目标,然后造出身、口、意的善恶之业而播下了轮回六道的种子。一旦这因缘和合的种子经过灌溉后又会形成另一个生命的开始。众生被这无形的业力支配而轮回六道。从这一连续的追究。可以从中明白,生命轮回的根源是来自愚痴。
  悉达多太子体证真理后,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佛陀体悟到“苦”是来自渴爱追求欲根的享受,而告知世人。可是,世人不能体悟到这真理,却把这追求欲根的享受视为快乐的根源,一直马不停蹄的日夜追求著、贪爱著。甚至,时常为了满足此心的贪求渴爱而违背良心犯下伤天害理的众恶。有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感化后而有了正见,方才开始懂得至善行乐。但是即使有了善业,仍然还须轮回。在轮迥当中,偶尔会失去理智而又犯下了不可弥补的众恶,因此,又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这全都是因为愚痴、欲望与执著蒙盖了我们。倘若,我们修习智慧惮便会以智慧来破除愚痴。要了脱痛苦的束缚须放弃贪求渴爱。由于贪求渴爱,我们造了无数的善恶之业。一旦有了业力的存在就要受轮迥六道之苦。因此众生便辗转轮回无有终期。但是,我们往往不肯承认这实事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时间来探研这实事和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因此,聪慧者将以精进修习智慧禅来了脱轮迥、断除再生的根源;没有生就没有老病、死之种种痛苦。
  失足的主因,是当六根与六尘接触时,没有深刻的察照所产生的实相。对这些感受做出种种的反应,如:顺意的感受便产生贪念,逆意时,即产生嗔念。倘若我们能够明察、审视一切现象的发生,便会晓得如何断除贪、嗔、痴的产生。欲断除贪、嗔、痴的产生,就必须修持正念。
  培养正念是断除污秽之念的基奉条件。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的行动。即是修持正念的良好方法;能够心念分明的观察到这行动则是拥有正念。如缺乏正念,行动将会模糊。运用这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来修持正念,必须按部就班,有了良好的基础才不至于失去平衡。
  十一、三种自然现象的特微
  依照藏经的教法,智慧禅的初步观照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㈡Sabbhava lakkhana自然的现象
  这里精神与物质都有其自然的现象或特征;物质包含风质、火质、水质、和土质。
  风质拥有流动性的特征;
  火质拥有冷热的特征;
  水质有组合体质的特征;土质存有软硬的特征。
  ㈡Sankhata lakkhana
  在所发生的每一种现象当中都有三种特征:
  (1)呈现或产生的特征。
  (2)形成或成长的特征。
  (2)消失的特征。
  (三)Sammanna lakkhana
  世人对每一种现象的产生、成长及消失都会产生感受。好感的现象会使我们产生执著。例如:当最珍惜的某物失去时,便会感到很伤心,甚至会为它而哭泣,这是个比较明显的感受。还有一些更细微的执著也是形成苦的根源。
  每个人都会对失去的东西有所执著而感到伤心。此时,心境就会随著苦乐无常
  而改变,完全不受我们所控制。自然界也有其成、住、坏、空的性质,谁也不能改
  变这自然定律。因此,我们不能永远保持著青春活力,也无法远离病痛。明了以上
  三种:即呈现、形成、消失之性质后,修行者就会精进学习来脱离这自然定律的束缚之道。
  修习者只有在不间断的明察现象的发生和它的改变之后,方能确实体证这真理(自然定律)。在视觉的那一时刻,需能明察出“目标和眼根”为无意识的物质而“眼识一为精神。对于其他一切六根的观察亦复如是。
  在现象产生时,修习者必须观察准确;观察膨胀时,主要是观察膨胀的那一时刻,而不是观察膨胀之后或之前的过程。如能依上述的指示,修习者将继而体证实相。能够明察出行动中的每一种特征,如软硬、坚挺、压力、呈现、存在、消失和改变的过程,智慧自然能日益成长。
  由此可知,能准确的观察到实相,在观察的时刻必须不能有任何间断;反之,观察者将失去其定力而不能观察到其变化的“特征”和体证实相。
  在上述三种现象当中,观察现象本质的“特征”相当重要。因此,在观察时,不可顾此失彼其“呈现”、“存在”和“消失”的每一过程。此时,修习者必须懂得如何在目标上保持准确和没有间断的观察。定力如何在观察目标当中培养出来呢?这里所述的目标不只限于腹部的膨胀与收缩的过程,它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意觉的呈现。
  修习者在观察时,由于缺乏注意心,观察的目标将显得很模糊。如此一来;便不能有效的观察到欲观察的实体;如试把手按压地面,然后观察这压力的变化,我们会察觉在每一时刻压力都在改变。从这里我们便二的体会出它们的性质。同样的,观察行禅的方式亦复如是。
  修行时所观察的目标都离不开精神与物质。物质的生灭性质因为比较明显,所以容易观察。至于精神或念头的生灭则较细微。因此,若没有相当的定力和正念,是无法明察到它的变化性质。
  在修习时,初学者应以四大物质为主,这里四大物质是指风质、火质、水质和土质。其中风质较为明显且容易观察。在修习时,最明显的现象形成我们观察的目标。观察的目标不只限于四大,还有更细微的精神存在。但是,这些并不容易观察到,因为观察精神或念头比观察物质更细微。
  十二、三法印
  在观察目标时,必须全神贯注、仔细、准确。尽量将注意心集中于呈现的目标上,而保持不问断。不然,我们将会忽略了所要观察的目标。那时,妄念即随著产生。
  有者在修习当中,期望著要看到佛或毫光的出现,以为这才是对的修习法,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当所期望的目标不曾出现时,他就对此修行全感到失望而失去了修行的信心。修习者如存有此种观点,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不应在修习当中期望任何境界呈现。
  当我们的修习有了进步,观察的目标会呈现得更明显,这时即能观察到其缘起性空的性质。体证了一切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呈现、成长、消失的自然性质。
  因缘和合的性质存在三种特徽;呈现的特征有三种方式:
  (一)有必定的呈现。
  (二)有间断的呈现。
  (三)有自然的呈现。
  以上三种特徽都是修行者不可忽略的。
  在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过程中,会发觉到呈现,成长和消失的现象不断的在接替著,膨胀与收缩的行动不断的旋回在消失与呈现的变化中,这是自然的现象。当他在专心系念时会发觉到这膨胀的行动明显顺利,它是一连串的动作形成一个膨胀的过程,然后又即消失。
  从这一系列的观察当中,修行者会发觉到精神与物质存有同一种的特征,那即是“无常”(Aniccam):没有永恒的性质、呈现后即消失、不断的在改变。
  此时,修习者在观察中即能体证到无常的真谛,明了一切现象的产生,都存有其自然生灭性质,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谓“我”或存有“我的”存在观念,即是苦的根源。随著,修习者就能真实体会到“三法印”的真谛了。(无常AniCCam、苦Dckkha、无我Anatta)。
  有了上述的体验之后,智慧禅的实义,方能确实的呈现出来,以促使修习者迈向内观智慧之道品(Magga)和果位(Phala)。经过这阶段之后,修习者已确实的破除“我见”、“愚痴”和“传统的仪式”。总括来说,此刻修行者已完全体证根本没有“我”、“我人”或“灵魂”的存在,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时,修行者已证入转凡人圣的境界。(Ariva)。十三,涅槃大意
  什么是涅槃?涅槃的意思是了断生死轮迥之苦。它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或名词,而是能够从修持四种圣道(AHYamagga)中所领悟的。
  佛教以外的信徒常对“生死之苦”存有以下的观点:
  ㈠有者相信,宇宙的一切无论是“有情”之物或“无情”之物,皆由创物主梵天王所主宰。众生一旦离逝人间,如能重返创物主的身边,即能了断一切痛苦:水得安乐。
  ㈡有者相信若能诞生在无烦天(Assanna Satta BHhma)即能了断苦源。无烦天的众生没有精神的存在而有色身。)
  ㈢有者深信假如能够诞生于无色界天者,即能了断苦源。
  ㈣有者深信能诞生于天堂,即能了断苦源。
  ㈤有者深信,“我”由创物者所造,死后回到创物者之处,即能了断苦源。
  涅槃译为灭绝的意思,它与上文的“天堂”或“创物者”截然不同。涅槃能了断潜伏在内心里的“意趣”——轮回的根源。“意趣”坚固的隐藏在意识里。如眼、耳、鼻、舌、身、意:八根)没有接触于色、声、香、味、触、法二八尘),这心体将潜伏著,不能起任何作用。一旦有了接触,六识便产生。此时,意趣的心体将呈现,导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它摆布。
  意趣的心体促使我们造下善、恶业。恶业使我们在四恶道轮迥受苦;善业使我们享受人天福报。固然,在两相比较之下,人天福报的生活远比四恶道来得幸福。可是,众生都是凡夫,所以还是免不了造下善恶业。临终时,善念呈现,带致重生人天界;恶念呈现则堕落四恶道。这些善恶之念形成我们无止尽的辗转轮回。
  通过勤勉进修智慧禅(VipasmaBhavana)我们将达至圣果之流,进而领悟到涅槃的真义。随之,“意趣”便因此灭绝。如此一来,业力也将跟随著消失;当业力消失,生老病死也消失,于是生命的辗转轮回自然也随之消失。这即是涅槃的大意。
  涅槃可分为两大类:有余涅槃(Saupadisesa Nibbana)和无余涅槃(Ancpadisesa Nibbana)。如圣者在自然活著时所体证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而圣者圆寂后则称为无余涅槃。凡夫达到四圣道果而体证涅槃后,名四果罗汉。十四、五蕴观照法
  佛陀把智慧禅简明描述如下,“具足三昧者(Samadhi)(注二十二),皆能明察真理。”这段经文取于相应经(Samyutta Nikaya)。它的含意深奥精确。即修持者如果能够积极深刻察照五蕴的生减法,他将能体会到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真谛。
  在视觉产生的那一时刻,如果能够在还未起分别心之前明察出视觉的第一个过程,这样修行者便是察觉出“真相”而非“观念”了。
  在上述已提过视觉是由三种因素构成㈠视觉器官(眼根)、㈡色尘——能与眼根接触的物体、㈢眼识(精神)。
  视觉器官是属于物质或名为“色”。精神包含受、想、行、识在内。在视觉产生的那一时刻,若能够明察出现象的过程,即是在观照五蕴的生灭法,此外,在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意识时刻亦保持如是观照。
  或者读者会问,在意识的那个时刻,那些是物质呢?是否思考的目标是物质?读者都知道视觉通过眼睛而产生,听觉通过耳朵而产生,嗅觉通过鼻腔而产生、味觉通过舌头而产生、触觉通过皮肤的接触而产生。那么,意识的产生又要通过那里呢?意识通过意根(hadaya一《atthc)和法尘的接触方能产生。
  让我们来倾听舍利弗(《Ven.Sariputta)和俱稀罗(Ven·Kotthika)在具戒经(Silavanta Sutta)中的一段对白。
  尊者俱稀罗问道:“尊者舍利弗,受持具足戒律的比丘,如期望证悟涅槃,应如何进修?”
  尊者舍利弗答道:“亲爱的俱稀罗,受持具足戒律的比丘,必须没间断的观察其五蕴的生减法,然后从中体会到无常,苦与无我的真谛进而证悟涅槃。亲爱的俱稀罗,比丘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他便能确实证得初次悟者初果罗汉(须陀洹)或预流者。”
  尊者俱稀罗问道:“亲爱的舍利弗,比丘修至须陀洹后,又应如何继续下去呢?”
  尊者舍利弗答道:“俱稀罗兄,须陀洹必须再接再厉的观照其五蕴的生减法以便再进一步的净化和了解无常、苦与无我的真义,直到证悟为止。那么,他已确实证得二果罗汉斯陀含(Sagadagami)。
  尊者俱稀罗又接下去问道:“舍利弗师兄,比丘修至二果罗汉后,又应如何下去修持呢?”
  尊者舍利弗答道:“俱稀罗师兄,斯陀含还是必须不断精进于观察五蕴的生减法以便更深一层的再净化和了解无常,苦与无我的真义,一直到证悟。那么,他已确实修得三果罗汉阿那舍(Amgami。”
  尊者俱稀罗又问道:“舍利弗师兄,证得阿那含后,又应该如何修持下去呢?”
  尊者舍利弗答道:“俱稀罗师兄,证到阿那含后,仍然必须精进和没有间断的观照其五蕴生减法,以便能更净化和了解无常,苦与无我的意义。这样的修持下去,一定能够证得四果罗汉即阿罗汉(Arahan)。”
  这段文摘录到此结束。从两位尊者的对白中,让我们明白了修行者只有通过观照五蕴的生减法才能达至四果罗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许多智慧禅修习者无法达至预流的果位(须陀洹),原因是他们没有应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五蕴生减法,而导致无法体会无常、苦与无我的真谛。
  在前文,佛陀曾强调,唯存有三昧(定力)(Samadhi)的修持者,方能明察真理;又见摘录段文,尊者舍利弗与俱稀罗的对白中,了解定力的重要性——修持者必须巧用三昧来明察五蕴的生减法,才能体会无常,苦与无我的本质。十五、三昧修持法
  佛陀于念住经中(mahaSatthatthana Sctta),附加廿一种(注二十三)方便修持三昧法门,以使修习者能够运用这三昧(定力)来起观五蕴生减法,从中明了无常、苦与无我的真谛,成功的达至道流(maRRa)。
  让我们来看佛经集注里所谈的廿一种方法。它们被名为(Catc Sacca Kamatt
  hanaS)。Catu义为四。Sacca义为智慧禅。因此,Catc Sacca Kamatthanas的意思是能够导致修持者明了四圣谛及智慧禅的修行法。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完成道行(magga)的禅习法。有了道行才有果位(phea);果位与道行的成绩即是涅槃(Nibbana)。
  很多人对以上的解说有所误解,认为只要在廿一种方法中修任何一项,皆能达至涅槃的境界。这里,须强调说明修习者如只依赖其中一种修行法为基本,而忽略其他修行法,根本是不能成功的!比方说,一位只修持呼吸观法(AnapanaSatti)门者,当他面临错误的观察时(AYoniso manasikara),贪、嗔、痴之念会即刻不断的起伏。此时,如只运用呼吸观来克制贪、嗔痴之念是没有效果。反之,很有可能会令经久已培养出来的定力暂时消失。因此,在这情况之下,如果他不只专注在呼吸观而懂得把观察转移在贪、嗔痴念头的起伏,这样污秽之念就会慢慢的消失。
  现在,让我们又举多一个例子来说明。当修持者口渴时,要喝水的念头便产生。此时,他必须明察这念头,然后,把视线转移到杯子。在此期间,他必须观察这转移视线的念头和动作。在动身去拾取杯子时,动身和拾取杯子的每一个过程,都必须如影随形的去观察著。水进人口中时,他也必须明察口腔的动作(风质)和冷热的性质(火质)。冷热皆须了了分明。简之,他必须确确实实的保持观察在每一事项的发生,不论它是精神或物质。六根首次接触的一事一物也须明察,这样,贪、嗔、痴之念或污秽之心才不致于有机会再度呈现,把经久培养起来的定力摧毁。
  因此,对于止观法门(注二十四)的修持者我给予以下的启示。
  (一)修持者纵然可以将大部份时间来进修止观禅,但也不能疏忽其他修行法。
  (二)一旦六根所接触的目标产生时,必须了了分明。
  除了佛陀,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实那一类的止观禅,能适合修持者的个性。尊者舍利弗有时也错误的将不合适的止观禅传授于同修。
  缅甸禅师《en·Mah蚕iSyadaw凭著多年指导智慧惮的经验,发觉大多数的修行者皆能掌握身观念处(Kayancpassana Satiptthana)即四念住中的其中一类。因此,他把身观念处当做修习四念住的主要法门(即是观察在腹部的膨胀与收缩行动)介绍给一些爱好修惮人士。很多修持者依这法门去进修而得益不少。
  十六、清净法舆正智 Visuddhiand Nanas
  修习智慧禅者,如果能够依照寂静行(Sammapatipanna)去进修,将能得到七种清净法(vikcddhi)和十二种正智(Nanas)。寂静行意为正确修行法及导致真理的亲证“道与果”。
  智慧禅修习者,须对这七种清净法与十二种正智有著正确的认识。我在此文中给予浅白的介绍如下:㈡戒律的清净(Sila Visuddhis)
  在智慧惮中,正定扮演著相当重要的角色。缺乏正定,修习者将无法明察到五蕴的生灭法和理解到无常、苦与无我的真谛。
  戒是正定的根基,正定的产生必须由清净的戒律而来。
  因此,修习者必须先持好五戒,才能得到戒律的清净,在坐禅中心的修持者,常被鼓励要求受持八戒以便得到更清净的道行。
  (二)心境清净(Citta Visuddhi)
  又名为三昧(Samadhi)即内心的清净,修习者持有清净戒律后,才开始进修。每一间坐惮中心的修持者,都由导师们指示,如何依照各自的性格,去学习受持某种修行法。但是,无论修持那一种方法,最终目的也是离不开寂静行(SanTmapatipanna) 。
  修行者成功培养出正定后,能明察每一时刻发生的现象。此时的心境,已暂时不受五盖(贪欲、嗔念、懒惰、不安和忧虑、疑惑)的影响,这被称为暂时性的定力(Khanika samadhi)。到了这地步,修行者已完成心境清净的阶段。
  十七、正智
  ㈠为别名色正智(Namarcpapariccheda Zana)
  (智慧禅第一正智)
  初学智慧禅者,因为缺乏三昧,所以不能明察出目标的呈现和消失。偶而会误把接触当作行动来观察或其他不正确的观法,如:不能分别出名与色的真相。当他或她得到心境的清净或三昧后,一切现象的发生皆能一目了然、明察秋毫,所有行、住、坐、卧的一举一动皆能了了分明,没有丝毫错乱。这时,色相的每一过程都离不开他的观察。因此,我把这智慧称为辨别色相正智(rupa padccheda
  nana)。
  当他在观察色相的呈现及消失时,也会发觉到意识亦跟随著每一个现象的改变而变迁。因此,我们把这智慧称为辨别名相正智(Namapariccheda nana)。
  初学智慧禅人士,常常抱著有“我”的世俗观念来修;时常认为是“我在坐禅一、“我在接触一。可是,当他得到清净心境时(即三昧Samadhi),那么,在他的观察中,便能分别出只有精神与物质的存在。
  例如:当他按身体某些部份,可以感觉到有些部份是坚硬而有些部份是柔软,这些部份为无意识的物质。能够使他知道这软和硬的性质是他的意识作用。因此他得到一个结论,在知道软硬的那时刻,只有精神与物质,世俗的“我”,根本不存在。色尘为无意识的物质,分别出这色尘的存在即是意识(精神)。要得到这正智是不能只依赖思考,他必须在明察当中,对于每一现象的发生都有澈底的领悟,于是自然而然的他便能证悟名色的真相。这正智的成熟会带来净见(正见)(ditthivisuddhi)此正见属于清净法Visuddhi的第三种类。
  ㈡缘摄受正智(Paccayapariggaha Nana)
  (智慧禅第二正智)
  修行者还没有得到净见之前,是无法明察到原因与结果的形成。此时,他虽然能观察到行、住、坐、卧的每一举一动,但却无法知道这现象是怎样发生及形成。
  修持者有了净见后,便能明了意识的产生是因为有了目标的存在。如果目标不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因此,他明白了色相的存在是形成名相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这里色相是主因;名相成了结果。但是,相反的,在某种情形之下,名相扮演主因而色相成了结果。
  例如:在行禅的时候,心意先起“要走”的念头,然后才会有行动。这说明了有精神的促使,行动便能成立。因此,他明白在这两者之间,是念头促使行动的产生;而不是行动促使念头的产生。所以名相成了主因;色相成了结果。在这行动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世俗所谓的“我”、“你”、“他”的存在。
  “明了五蕴的构成皆来自前因后果,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因素的存在一,这正智,我们把它称为缘摄受正智。
  当正智达成成熟的地步时,修持者已进入度疑清净(Kankhavharanavisud—dh:(清净法第四种类)。到了这个阶段,修持者已破除对十二因缘的疑质。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因果业力的形成皆来自意趣(Anusaya)或恶习。这恶习无始以来已萌牙生根在意趣中,而且它将会继续,没有终期的延续下去。除非持有圆满的道行(Magga)才有机会将它断除消灭。
  ㈢恩惟智(Samnlasana Nana)
  (智慧禅第三正智)
  在这段期间,修行者开始接触到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性质。
  前两级正智只能让修习者明察到物质的“呈现”和“存在”。可是,修持者进入第三阶段后,他却能了了分明察觉到这一切现象的“形成”、“存在”以及“消失一。换句话说,这种观察能力使他领悟到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因缘和合。呈现后即消失,没有永恒的性质。从这观察中,修持者即会察觉到现象一直在改变。这时,修行者已悟得钮【常观(aniccancpasana)。
  当对无常观有更深一层的领悟而进入最深阶段时,修持者开始在内心自然的产生出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感受。时常会自问:“五蕴无时的在改变,能否依靠得住呢?”“五蕴随时随地都能够消散而导致死亡,既然如此,五蕴那里值得我们去执著不舍呢?”
  这类似的感受时常层出不穷的困扰著修持者,从这里显示出修行者开始接受和明了五蕴法所隐藏的苦谛(dukkha)。我们把这智慧称为苦随观(dUkkhancpassana) 。
  对于无常观和苦随观有领悟后,修习者便能明了“无常”与“苦”事实上没有主宰!它是五蕴固有的本质。从这些认识中足以让修习者领悟到“无我”的存在(anatta) 。
  ㈣生减智(udayabbaya Nana)
  (智慧禅第四正智)
  当修习智慧禅者,还没有证到思惟智Sammasana之前,对五蕴有著「常一、“乐”与有“我”的观照。(nicc户sukh户atta),可是,当他的思惟智已达到深处时,便开始自然地远离对五蕴的执著。进而明白五蕴的“无常”,“苦”与“无我”。
  修行者必须再精进的修行,直到证悟生灭智。此时,三昧已自自然然的跟随著每一个目标的观察。任何目标的呈现皆能一目了然,无须像以往特意去观照。他会发觉目标忽然的出现,中部似乎没有存在,就开始消失了。
  此时的三昧已相当锐利。每一个目标的呈现,来势汹汹犹如冲激著修持者。但是,他的正念却不会模糊,而且能够让他了了分明的察觉到每一个目标的呈现与消失。虽然目标迅速的改变,但其正念却能紧跟随著它。
  由于三昧的锐利,修习者偶而会发现闪光的出现和令人喜悦的星光。纵然坚定的正念,时常会带来禅悦,但很多修行者却被它们吸引而沉迷在这种境界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位修习者都必须警觉,因为那些星光,得意的感受和奇妙的境界皆能使到修习者逗留在同样的阶段而不能进步。于是,修习者开始慢慢的远离了智慧禅的本质。
  综观上述的解说,当这境界呈现时,修习者的心应专注察照或默念这类似“喜悦”、“奇妙”、“得意”等感觉。直到它消失为止而非执迷于其中。
  如果修持者克服了这关头,他将进入生灭智的顶点,得到道行知见净Maggananadasana visuddhi(第五种净见)。此净见能让修行者明了唯有明察五蕴法才能完成道行(Magga)。㈤坏减智(Bhanga nana)
  (智慧禅第五正智)
  此正智让修行者察觉到所有的感觉如: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意识最终也归于消失。这正智加强了他对无常、苦、无我更深一层的领悟。㈥畏布正智(Bhaya Zana)
  一智慧禅第六正智)
  此正智让修行者察觉到名色的恐怖。㈦遇患正智(Adinava Zana)
  (智慧禅第七正智)
  此正智使修行者觉察到名色的劣质。㈧厌离正智(Nibhda Nana)
  (智慧禅第八正智)
  此正智让修行者觉察到名色带给他厌倦与厌恶。㈨脱欲正智(Mccitakanyata Zana)
  (智慧禅第九正智)
  此正智让修行者觉察,“名色”(五蕴)的存在促使他欲了脱五蕴的痛苦。㈩省虑正智(PatiSankha Nana)
  (智慧禅第十正智)
  修行者此时对五蕴的生减法感到相当厌倦甚至想放弃修行,可是当他反省考虑想要解脱苦海轮回更无他法,又会折回继续的去修行。㈡行舍正智(Sankharcpekkha Nana)
  (智慧禅第十一正智)
  智慧禅者,即使修至第十省虑正智时,如欲修至第十一行舍正智,他还必须不断的精进专注于目标。一旦精进放松,正念则开始动摇。但是,对于修至行舍正智的修持者,正念则会坚定如柱,没有丝毫的间断或动摇,无须特意去观察,也自然能够了了分明,一目了然。
  于是,行舍正智便由此而得其名。此正智存有六种特征:
  ㈡能断绝一个人对惧怕与得意的感受。
  ㈡对顺逆之境皆能视之平静。
  ㈢无须用意也能明察到目标。
  ㈣正念的持久性超越其他正智里的正念。
  ㈤让修行者得到更完美的正智。
  ㈥使修行者对目标不但没有执著,反而开始离执。
  以下对六种特微的依次详细解释:
  ㈠能断绝一个人对惧怕与得意的感受。
  惧怕可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源于世间法;次者是因修习智慧禅而产生的。
  ㈤当一个人联想到他将面对如:敌人、疾病或恐怖危险的局面时,心里会开始产生害怕。以上所产生的惧怕都源于世间法。但是,在行舍正智中,这类源于世间法的惧怕很快的便会消除。因为它呈现的机会很少,就算呈现也会被正智所制眼,这是由于此时的正念已相当的坚固。
  ㈦第二种性质的惧怕是在修习智慧禅中所产生的。由于在畏怖正智、过患正智、厌离正智、脱欲正智和省虑正智期间,时常觉察到五蕴的无常,内心因而产生惧怕与不快乐的感受。
  修行者一旦证得行舍正智后,这些感受已不再产生。纵然此时觉察五蕴的生灭法,远比前面的正智来得更明显,可是,他却能够镇定及保持内心的平静。
  得意的感受可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世间法;次者来自于修弹。
  ㈤当我们被人家赞叹喝采,事业有了成就或侥幸的赢取奖金时,会有得意的感受,这都是由于世间法的因素而引起。可是,进修至行舍正智后,此类似的得意皆被正念一扫而空,很少有机会呈现。就算偶而出现也会随时被正念所消除。
  ㈦至于第二类的得意是当修习者在证得生灭正智(Udavabhaya Zana)时,禅悦的产生使他相当得意,因为他被那些奇妙的境界和感受所影响而感到自豪无比。这类似的自豪、得意,如果没有导师在旁给予指点与援助,很可能会阻碍了他接下去的修行。
  可是,在行舍正智中这些得意与自豪已不再出现,因为当时的三昧已达到很深的地步,远比前几个正智来得强,而且对五蕴生减法观察得相当明显。但他从不会对这类似的成功感到得意。
  ㈡对顺逆之境皆能视之平静
  任何优美之物无法吸引他的乐趣:对于惨恶的场面,他不感悲痛。他能把这些善、恶现象视之如如。情绪不为外境而起伏,正念永远坚定如故。此时,他已悟澈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便是行舍正智的特征。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每一个目标,他都能如同视之,不曾为它而烦恼。因此,也把它命名为六支舍(Chalangupekkha) 。
  四果罗汉(AHhats)自然的也存有这六支舍。当阿罗汉面对六根和六尘接触时,所产生的每一种现象它皆能舍以待之。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所改变。
  在这里,修持者所修习的行舍正智里头的六支舍却稍有不同。如果修行者中途放弃进修禅观,行舍正智就会消失,这六支舍也会因此而跟随著消失。但是,只要行舍正智存在,六支舍也跟著存在。由此可知,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