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经典常谈\八、胜鬘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渡辺照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摄受正法是借着舍弃身体、生命、财产,而得以实现。
  换言之,
  借着舍弃身体,获得永远的佛陀身;
  借着舍弃生命,获得不灭的佛法;
  借着舍弃财产,获得受一切众生尊敬的无限德性。
  《胜鬘经》
  《胜鬘经》的梵语原典(注:根据某些梵文原典现存的「论」中所引用的文句,能够想象《胜鬘经》原文的面貌。这些「论」汉译的名称为《大乘庄严经论》(Mahāyā-nasutrālamkāra)、《究竟一乘宝性论》(Uttaratantra)与《大乘集菩萨学论》(Siksyasamuccaya)。)已经散佚,现存以下两种汉译。
  一、《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译,436年。
  二、《大宝积经第四十八会。胜鬘夫人会》,菩提流支译,706~713年。
  第二本乃补订第一本而成,现在一般都还是阅读第一个译本。藏译的经名是《名为神圣的胜鬘夫人狮子吼的大乘经典》,和两本汉译有些不同。
  开 场
  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活动南起摩竭陀国,北至舍卫国。舍卫国的波斯匿(Prasenajit)王受到末利(Mallikā)王妃的感化皈依佛教(至此是史实)。此王妃所生的胜鬘(Srimālā)(注:末利王妃生下女儿一事也见于其它书中,但是以后的记述是否根据史实,就不得而知。),后来嫁给住在别都阿踰阇(Ayodhyā)(注:阿踰阇是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Rāmayāna)的舞台,文化早开。)的友称(Yasomitra)王。娘家的双亲令侍女送信,劝女儿信仰佛教,《胜鬘经》即由这个故事拉开序幕。
  信教誓言
  读完娘家双亲捎来的书信,胜鬘王妃祈愿见到佛陀,就在那个刹那,佛陀出现在空中。王妃赞美(注:此赞美诗自中国唐代初期被当作梵呗(佛教歌谣)之一以来,在日本,天台、真言以及其它宗派也把它当作「如来呗」使用在法会中。)佛陀的色身、智慧、佛法是无限的,而后皈依佛陀。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世上无有等同于佛陀者,不可思议,无法形容。礼拜世主。)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皈依
  (佛陀的形貌和智慧都是无限的,您的佛法也是无限的。神圣的您才是皈依处。)
  佛陀说他与王妃的因缘在过去世就已经存在,并预言:「由于赞美佛陀功德,你在未来将会历经许多幸福的生涯,在侍奉了许多佛陀后,于遥远的未来,将会成佛,名为普贤(Samanta-bhadra)(注:汉译作普光(Samanta-prabha)如来。)如来。在彼佛国土中,没有恶与恶的果报,一切都只是善,也没有不幸存在。」
  王妃闻此,立下十条誓言:㈠遵守戒律、㈡不侮辱尊长、㈢不憎恨众生、㈣不嫉妒他人、㈤不吝啬、㈥财物只用于救济弱者、㈦为他人的幸福尽心、㈧必救苦难者、㈨处罚或导正贩卖生肉等恶行、㈩领会正法决不遗忘(摄受正法)。(注:此十条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十条的「领会正法」,汉译作「摄受正法」。「正法」也译成「妙法」,是最高的真理、佛陀觉悟的内容,是绝对者。大乘佛教就是以「领会」(摄受)此法为理想。)
  摄受正法
  胜鬘王妃接着又发三大愿:在尽未来际的每一生中,都要㈠理解正法,㈡宣说所理解的正法,㈡不顾身命,护持正法。发愿后,接着说以此三大愿为首的一切的愿都可统摄在「摄受正法」一大愿中。
  摄受正法并非存在于摄受正法的人之外,它不外是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圆满的实践)(122页)。
  再者,摄受正法是借着舍弃身体、生命、财产,而得以实现。换言之,借着舍弃身体,获得永远的佛陀身(理想态);借着舍弃生命,获得不灭的佛法(绝对的真理);借着舍弃财产,获得受一切众生尊敬的无限德性。
  而且,所谓正法实际上不外就是大乘。小乘人虽然断除一般的烦恼(迷),但是还没有灭绝根本的烦恼(无明住地——无知的根本)。灭绝根本烦恼唯有依佛陀的智慧一途,这就是大乘。
  但是,小乘最终也将回归大乘。大乘的理想是佛陀的觉悟,也称为涅槃或法身(真理本身)。亦即与佛陀同一,为体现永远的慈悲和誓愿之人。
  佛教一般都是皈依佛、法(真理)、僧(教团)三宝。而法与僧并不是在佛陀之外,因为只要皈依佛陀,也就包含对法与僧的皈依了。
  如来藏
  《胜鬘经》的特色之一就是被称为「如来藏」的思想。「藏」指「胎」或「胎儿」,此术语有几种含意。第一、因为一切众生具有可成为如来(佛陀)的素质,所以是「如来的胎儿」。第二、因为众生尚未将佛陀的性格发挥出来,所以眠伏在「如来的胎内」。第三、众生因为烦恼,掩隐了潜在于内心的佛陀性格,未表现出来,「有如胎儿」。由于这些理由,名为「如来之胎」亦即「如来藏」。存在于此如来藏思想底层的是以下的想法:虽然说众生的现实状态是不圆满的,但其本质与如来这样的理想状态是完全同一的。「我们众生的精神在本质上是清净的,但为偶然的外在因素所掩盖,一时变得混浊不清」,这种看法在属于小乘的大众部系中已经出现,如来藏就是此思想的开展。
  在《胜鬘经》中,借着此如来藏,来说明我们的现实状态亦即迷妄、轮回的各种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同时并借着此如来藏,来说明如何反省此现实状态,解脱生死轮回,追求涅槃的理想状态。
  胜鬘作了如上的说明后,即断言:「精神在本质上是清净的」,而且「此清净的精神被弄得混浊不清」,这不是一般人的思惟所能及,只有佛陀的智慧才能理解。在此,哲学性的思惟跳跃至宗教的信念。
  在胜鬘演说的最后部分,仍在阐明此宗教信条。在此,大乘的信徒被区分为三种:第一、自己领会深奥的真理者,第二、具有与真理相应的理解力者,第三、对于以自己的理解力去理解深奥真理没有自信,认为唯如来能知而皈依佛陀者。这三种人不会毁谤深奥的真理,会护佑自己,生起许多福德,实践大乘之道。胜鬘的演说至此结束,佛陀赞赏了她之后,飞向空中,回到舍卫国。以此机缘,大乘教法弘传到阿踰阇;另一方面,佛陀在舍卫国,指示要将此演说作为经典保存,以传扬到世界各地。
  《胜鬘经》与阿踰阇
  《胜鬘经》全篇几乎都是胜鬘王妃个人的独角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演讲者是女性,但内容却一点也没有谈到女性的问题。在许多大乘经典中,虽然有不能以女身往生净土,或者是要变成男子后才可成佛之类的限制,但是在《胜鬘经》中,女性的障碍完全不成为讨论的问题。而以女性为主角,反映出佛教传入宫廷的历史事实。前面已经谈过舍卫国末利夫人的故事。在阿踰阇西南方的憍赏弥(Kausāmbi)的都市,也是妃子们先信仰,才促成了优陀延(Udayana)王入信的机缘,这些都见诸于许多圣典中。即使把《胜鬘经》当作小说,就故事而言,王妃率先入信这样的布局,也是很自然的。
  虽然没有证据显示佛陀时代曾经在阿踰阇传教的事实,但是纪元后四世纪末以后,以无着和世亲兄弟为中心的唯识派的大乘佛教盛行于当地。以上所介绍的《胜鬘经》即提供了此派思想上有力的根据,常为该派论书所引用。从其舞台安排在阿踰阇看来,或许也可以想象这部经典实际上就是在此成立且被传承下来的。此与自由都市毗舍离的《维摩经》的情形类似。
  影 响
  除《楞伽经》曾引用《胜鬘经》外,《密严经》、《如来藏经》、《涅槃经》也都受到其影响。在「论」当中,除前述(179页)外,《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佛性论》等唯识系的论书,以及《金刚仙论》、《大乘宝要义论》亦曾引用此经。再者,从内容来看,可以推定其对《大乘起信论》的成立也有一定的贡献。阐明绝对者(佛陀的本体)的《胜鬘经》之思想,不仅影响到唯识思想,在中国还与华严宗和禅宗一起发展;对日本佛教的形成也影响深远。另外,「一切众生都具有可成佛的素质,无有例外」这种思想的根据,也见于此经。
  在中国,嘉祥大师吉藏(549~623年)的《胜鬘宝窟》是代表性的注释书,依据其书中所引,已经有数十位学者作了注释。在日本,据传是圣德太子所作的《胜鬘经义疏》之外,现存还有拟然和普寂的注释。此经从中世以来,除一部分学者外,不太为人所阅读,不过由于没有其它经典中常有的修饰字眼,所以即使作为思想性的书籍,也很适合现代读书人监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