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回头是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乃崇教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讲述者:梁乃崇教授(良智上师)
  时 间:民国八十一年(西元一九九二)十二月二日晚上七点
      地 点: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慧钟社【《圆觉之友》编者的话】
  《回头是岸》是圆觉宗 良智上师对青年佛子的开示,为其历年演讲中极重要的一篇,较其另一本《摄心内证的方向》一书为简要,行者更易依之修持。文后问答部份,讨论范围颇广,对诸多佛学上的重要问题多所厘清,可供真心修行者参考。
  “回头是岸”在佛教里常听到,劝人不要做坏事,回头是岸。实际上,这句话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因为一般人在做坏事的同时,还在做另一件事——向外驰求。当然,做坏事是在向外驰求,做好事也在向外驰求。但佛法不要向外驰求,而要回头。
  怎么“回头”呢?这和禅宗的“本来面目”大有关系。“本来面目”表示我们有“本性”,在禅宗也称它“无位真人”;若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无名真我”,简单讲即“真正的我”。那个“真正的我”,其实和“本来面目”是一体的,和所谓的“自性”、“佛性”、“本心”、“实相”和“知觉者”也是一体的,只是换了不同的名称而已。
  介绍了“真正的我”之后,再讲怎么“回头”。我们的心思在运作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向真我追求,反而向真我之外追求,即“向外驰求”。一用文字、语言,或是任何一种表示,通通在“向外驰求”。如果能够放弃“向外驰求”,反转向“真正的我”追求,就是“回头”了。
  用现在的话来讲,“向外驰求”的意思是什么呢?任何一个东西被你看见、被你听到,甚至被你想到或是感觉到,那个东西就是被认知的,是不是?甚至像你的身体和手脚,也都是被“无位真人”知道的。各位可以省察一下,心中任何一个思想,或者是文字、符号,是否都是被你认知的东西?注意!这些被你认知的东西,就不是你的“无位真人”,对不对?“被你认知”和“你”是不一样的!
  任何被知的东西,以现代逻辑用语来叙述,都属“被知的范畴”。我现在就问各位一个问题:既然这些都是被知的,谁来知道这些“被知的范畴”?必定有一个“主体”知道这一切,是不是?也就是既然有“被知的范畴”,是不是就必然有知道它们的主体——“知觉者”?这就回到禅宗一直在参的问题:念佛的时候,是谁在念啊?或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问:是谁在做?这样子问“谁?”,就是在找这个主体、找这个“知觉者”。
  而且这个“主体”不可以被讲,不可以被你我认知,为什么?因为一被讲到或认知到,就是被知的,就落到“被知的范畴”中,而不是认知的“主体”了,所以一定有一个不能被知的“主体”存在。因此,所谓的“佛性”、“本来面目”、“无位真人”,必定不属于“被知的范畴”,不能够再被知。如果没有“本来面目”、“无位真人”,也就是所有“被知的范畴”如果没有一个“谁”——“知觉者”来知道它们,这些“被知的范畴”存在与否,其实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说有被知的东西存在,一定要有一个主体——“知觉者”——在那里认知,“他”是主动在那里认知,但是“他”本身有个特性——不能被知。我这个说法是用逻辑推理来演绎给你们听的,但是你们并没有真正体验到“知觉者”、“本来面目”是什么,因为一想到“知觉者”、“本来面目”,“他”就落到被你们知道的范畴,也就不是你们真正的“知觉者”或“本来面目”了,真正的“知觉者”或“本来面目”是没有办法被知道的!“他”没有办法被知,这是“他”的特性。
  这个“知觉者”的存在,就是佛法里面要讲的“佛性”,也是禅宗里面讲的“本来面目”、“无位真人”,所指的都是这个意思。然而为了说明,就必须用到语言、文字,也就是要用到“被知范畴”里的符号来形容。因此虽然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被知的,但也只好用这些有形有相的符号来描绘,其目的就是要人能体悟到佛法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佛以手指月说:“月亮在那里!”,你却以为“月亮就是这只手”,那就弄错了,因为佛要指的是月亮。这里也是一样,我一直在用“本来面目”、“无位真人”、“知觉者”来描绘,还有用分析的方法来突显这种状况,都是希望各位能领悟到文字以外的意思。虽然所有的文字叙述都落在“被知的范畴”里,不过都是想要让各位从“被知的范畴”跳出来,领悟到确实有这被知范畴之外的“知觉者”。
  “回头是岸”的“岸”就是“知觉者”,就是“本来面目”,就是“佛性”。而如何才能“回头”呢?——不要向外驰求,不去抓被知的东西,不要陷在“被知的范畴”里,因为一抓,怎么都跳不出去,会陷在“被知的范畴”里。各位要学习回头,就是不去抓、不执着,所有被知的东西通通要放掉,因为都不是真正的你。各位若能觉悟:凡是能被你知道、被你了解、被你想到的,通通不是,当你有这样的认识时,把原来抓的一放掉,你的注意力就不在这些被知的东西上,也就可以“回头”去注意“知觉者”了。
  因此所谓“回头”,就是把这个向外驰求的心反过来找。像我们用手抓东西时,往往只注意被抓的东西,而忘了这只能抓的手;事实上用“知觉者”或“本来面目”看宇宙万象也类似这种情况,我们习惯把整个心思都放在宇宙万象这一边,而没有注意“知觉者”或“本来面目”,甚至根本完全忘掉了,这就是“忘失菩提心”。这样一忘失,就不能回头。现在不要抓,把“被知的范畴”放掉,这时候心思就开始转回“本来面目”这一边,一转回去,如果回得彻底,你就可以体会到“本来面目”了 --才知道原来悟道就这么简单,是比喝开水还简单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佛家一直要用“无”、用“空”来引导人进入佛法呢?各位想想看,这个“知觉者”或“本来面目”的性质是不可被知的,既然不被知,是不是和“空”、和“无”很接近?而且在这被知的世界里面,想要找到一个符号和这种特性最接近、也容易让人了解的就是“空”、就是“无”,所以在经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经常用“虚空”来比喻“知觉者”、来比喻“本来面目”,原因就在这里。
  我这样说明,各位大概比较能体会了,但是你们会想:要如何才能证到“本来面目”呢?其实方法很多,然而一般人很难一下子就做到,因为累世以来,我们都一直习惯向外抓,这种“向外驰求”的习性已经根深柢固,一时没有办法改过来。在无法改变的状况下,曾经体验过“本来面目”的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来:
  既然大家开始时都抓得很多,他就教你只抓一个,不要抓那么多。虽然你还是抓,但抓的数量减少,对你还是有帮助,所以先要学习只抓一个东西。因此佛就常常教人专心持一句咒语或一句佛号,其他什么都不去想。但是一般人对这样的教法信心不够,会怀疑说:“一句咒语、一句佛号就有办法解决那么多问题吗?”所以就想多学一点,如果你多学了一点,反而违背了这个教法的原意。
  因为你无法一下子改变原来向外驰求、向外抓的习性,既然改不了,就专注地只抓一个,这一抓下去,对你达到体悟就有帮助了,这是佛法里面最常用,而实际上也是最确实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个方法是:好!连这一个都不要抓,只是静坐,什么都不要想,但是这很难做到。你虽然说什么都不想,但那时候想的可多呢!心念会到处乱转,你要它不想,它偏偏要想,你怎么办?讲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的,因为你没办法掌握,所以不如就只是一句咒语或是一句佛号,非常专注地一直持、一直持,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在持咒或念佛号时,心里面只有这句咒语或佛号,其他心思通通打掉——这样的练习还只叫“专注”,只是训练自己专一的能力,与“空”、“无”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这样对证入“本来面目”会有帮助。
  即使你可以专心地持,但是心念还是会乱跑,一下想这个,一下想那个,此时你就要警觉——要把心收回来,任何念头通通把它变成佛号或咒语。比如说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任何一个念头跑出来后,不准它变成怪念头,要把它拉回来变成“南无观世音菩萨”,把全部心思收拢来。这个工夫一旦下下去,你对自己的心就渐能掌握,心思会逐渐收拢;若能持之以恒,其他的杂念慢慢地就会自动减少。
  念头少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也会发现记忆力、思考力都有进步,原因在哪里?——你已把原先分散出去的心力都收回来了。平日我们的精神会比较不足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思用得太多,无形中耗散掉。当你把这些耗散的心力收拢时,慢慢会发觉自己精神的集中力、思考力、记忆力各方面都在进步,所以书也会读得好一点。很多人常常坐立不安,那是因为心都散掉了。通常心很定的人,做起事来都是心平气和的,读书的效率也会提高。所以练习“专注"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办法。
  同时持咒的时候,最好不要心怀任何想法。很多人还没有持的时候,愿望可多了:希望能帮助自己这个会好、那个会好;还要帮助家人消灾除难,帮助朋友解决困难,这些想法都太多了。通常我们在教人持咒的时候都会告诉人家:若有灾难,持咒就能解决。其实这只是一种善巧方便,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想念,让他有机会多念,虽然他不专心,但总比不念要好一点,是一种鼓励。
  但教人持咒真正的用意是要让人“专心一致”,就是要锻炼心神集中,做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以前自己的心神真是耗散得很厉害——人看起来是在这里,其实脑子里转东转西的,早不知飞到那里去了——当你越深入持咒时,就越晓得自己心神转出去的频率非常高。
  这个方法如果练得很好的时候,你的“被知的范畴”就变成只剩下这一句咒语或佛号了,其他的都不在了,你精神集中到最彻底时就是这种状况。这时候,要把你的“本来面目”拉出来就简单了,不像原先要把它拉出来,那简直像是有八万四千条绳索从四面八方来捆绑,十分困难。现在只剩下这一句咒语或佛号,事情就好办了。这时你要回头,只要把这句咒语或佛号放掉——就等于放掉整个“被知的范畴”——很容易就体会到“本来面目”,机会比以前增加了,不过这仍是要靠自己体会的。
  持咒又比念佛号好一点,因为咒语没有意义,用的心思可以减少;佛号还有它的意义,你的心思稍会复杂一点。但是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念佛号比较好,因为咒语表面上没有意义,就容易变成嘴巴在念,而心却跑掉了;不像佛号有意义,心就比较容易收摄一点。所以开头的时候可以持佛号,念到一段时间再换成咒语,来帮助自己专注。
  在还没有悟到“本来面目”,而你专注的能力越来越强时,就会有一些感应出来,如果你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感应,会觉得很稀奇、很不可思议。不过不要太奇怪,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心神专注的时候,你心里的束缚逐渐减少,原来被束缚住的一些能力,很自然就会呈现出来了。
  然而,有不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堕落——他很得意自己有这种感应、这类神通力,就骄傲起来,甚至玩起法术,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又陷入另外一种被知的状况。你若不能摆脱,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的状况下差不多。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脱的角度来看,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因为这个状况并没有解脱,只不过是你心力专注后产生的一些现象;但光是专注还是不够,重要的是要回头是岸——回到“本来面目”的彼岸,才能究竟彻底地解脱。
  所以,“回头是岸”这句话非常传神,并不是说我们这个身体的头要向后转过去,而是这个习惯向外抓的心要回头。因为本来是向外驰求的心,现在不驰求了,收摄回来找“真正的自己”,所以这个“回头”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当然这句话也可以从浅的层次来说明:“你原来做坏事,现在不要做了,回头是岸。”这也解得通;不过从深的层次来说,是可使人成道的。好,这个简单的方法,各位有没有什么问题?问:刚才您说禅宗要问是“谁?”,那个时候是回头了吗?还是……答:问的时候并不一定回得了头。问:问的时候不一定回头?答:对!不一定。问:是在所谓“现性”的那一刹那,才是他真正回头了?答:“明心”是回头,“现性”是到彼岸。问:那前面只是在做?答:在做练习。比如说以前有个僧人被关在牢里,他不念佛,只念“谁在念佛?谁在
  念佛?”,其实这样还有点罗唆,真的要做,就只问:“谁?”,常常一下子就
  转过来了。有的时候连“谁”这个音都不要了,“谁”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意念,
  其实就是心的一个运作,那是一刹那之间的事,如果能转过来,就成功了。问:那就像您说他们听到什么声音……答:有的时候是外来的刺激,有的时候是机缘,像突然听到杯子掉地的声音,他一惊
  ,那时候有人一下子就会莫名其妙把心回转过来,他就晓得原来“回头”是这么
  一回事。因为那个“头”又不是这个身体的头,到底指哪一个?又怎么“回”?
  原先在那里摸索来、摸索去,一直弄不通。突然间一个东西“啪”地一响,心一
  惊,一下子就转过来了,他立刻明白:喔!原来“本来面目”是这样的!就悟道
  了。其实,如果没有回过头来,这个地方我也没办法说,因为这里已不是“被知
  的范畴”。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这个意思。一用了文字,就
  落在“被知的范畴”,就无法体会,心就会被绑住。问:以前您曾经提过所谓“入流亡所”,入流是在做的阶段就已经……答:就是会回头了,要会回头才叫“入流”。那样的“入流”就是“入法流”,就是
  懂得回头了。但是,虽然会回头了,却还不到底,要到底才算成就。能回头就是
  晓得“入流”,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都是在那里瞎摸乱撞。“亡所”
  就是放掉“被知的范畴”。问:所以“入流”事实上才是“现性”?答:不是,那叫做“开悟”,就是懂得什么是“本来面目”,晓得“本来面目”是怎
  么一回事,但还没有证入“本来面目”。问:那叫做“入流”?答:只是瞄准“本来面目”的方向。问:那禅宗讲的还要更后面一点?答:禅宗的“破三关”是在更后面一点,入流以后一层一层还要深进去,这种层层深
  进叫做“无为法的差别”——《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个时候就无为了,而“被知的范畴”都是有为的。当你脱开“被知的范
  畴”,心运作的方式是向着“本来面目”深进去,这个时候只是叫做“向着”,
  回头还只是“向着”,还不到“本来面目”。而因为向着的深浅有不同,所以果
  位上就有差别,也就有圣贤的差别。问:是不是到了才能无我相、人相?答:你只是把头转回来,还不见得就到达彼岸,惟有工夫下得深,回头回得很彻底,
  中才能到岸,才算成功。当你一回头的时候,就晓得什么是无我、人、众生、寿
  者相。问:要到彼岸才知道,那刚回头的时候呢?答:刚回头的时候可以晓得无我。问:念佛或是持咒都是一种修定的方法,佛菩萨不是讲戒、定、慧吗?佛的“慧”应
  该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答:像我这一套“回头是岸”的说辞就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慧”,你能够听得懂
  也是。我把整个宇宙的问题简要地厘清成两种状况——“知觉者”与“被知的范
  畴”,让你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就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慧”。你了解了以后,才
  晓得以后要怎么做,不然很难修出来。许多人也都在努力修定,但他们即使拼命
  修,还是开悟不了,就是缺少了“慧”。问:佛教里修定,就可以入三昧?答:“定”与“慧”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办法截然分成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
  西的两种性质,这样讲比较好。问:刚才说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不是到达“空”的境界?答:是空无的境界。问:那“空无”与“妙有”是什么关系?答:想要做到妙有,是要从“知觉者”——“本来面目”这里出来,而入世间,就是
  入这个“被知的范畴”。当你能掌握“本来面目”、掌握你的“本心”、“佛性
  ”,也就是能达到空无的时候,并不是就只能待在那个地方,不是的;当你证入
  “本来面目”,还是可以入世,而且不忘失“菩提心”。这时候你对世间一切事
  物的看法、观感完全都改变了,与原来完全不一样。当然别人看起来还是一样的
  世间,但对你来讲,观感就不太一样了。问:你不会执着在那边?答:既不执着在“被知的范畴”,也不执着在“知觉者”;不只是不会执着,甚至还
  会善用,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就你看来是可能的、轻而易举的。其实世间的
  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问:也就是如老师您所说的,从一个“被知的世界”走到“不被知的境界”,透过这
  个过程,只是一个过程?答:对!经过这个过程以后,并不是我就一直停留在不被知的境界——“知觉者”这
  里,我只有不被知的部份,而被知的部份都不见了,不是这个意思。我照样可以
  回来,回到被知的世界来度化众生,这就是“乘愿再来”,是在“出菩提路”。
  而前面先回到“知觉者”、回到“本来面目”,是“入解脱门”。我们修行的过
  程,是要先入“解脱门”,再出“菩提路”,这是“自度”和“度他”两个不同
  的阶段;也惟有这两个不同的阶段都圆满了,才是究竟成道。问:经典就好比一艘法船,等到了彼岸以后,不必再背着它,应该可以丢掉了?答:对!要放掉!如果还执着在这些经典上,那就是不肯上岸,还要坐在船上。问:经典也还是在“被知的范畴”这一边?答:对!还是,凡是能被你知道的都是!但它是一只“指月的手”,是指出“佛性”
  的一个指标、一些叙述、一些符号,就像我今天的说辞也是。你想要体会“佛性
  ”、“本来面目”或是“知觉者”,我的这些说辞可以帮助你去体会,但是并不
  是就是它。问:经典是被知的,我们要透过被知的东西到达不被知的境界?答:对!如此才正确。问:我们再回到前面您所教的方法,我在念佛的时候会有您说的毛病,而且几乎通通
  都有。我虽然在念,可是同时又有其他的念头,并且常会东跑西跑,一会儿想起
  自己是在修行,又再把心念拉回来——这些问题慢慢可以克服吗?答:要用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修下去,才可以克服。问:这样和压抑有什么不一样呢?答:和压抑不同,这只是把心抓回来,不准乱想;同时还有变化的意思,把念头抓回
  来,变成“观世音菩萨”的这个心念。因为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时,心里面
  除了这个声音和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意念是和“南无观世音菩萨”相印的,你就
  把那些跑出去的意念都化成与观音菩萨相印、相合的意念。问:为什么我们的心念会同时产生数个?答:不止数个,是无量无数的心念在那里乱跑,太多了。问:我会有这样的疑问,是觉得心好像有要分裂的感觉?答:是的!这就是分身法。原因就是一分二,二分三,就这样子变成无量无边。心一
  分别以后,就会变成这样。问:可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答:就是因为“分别”嘛!一开始,任何一个想法你就想要分别它。像电脑里面,要
  弄成on和 off,这就是一种分别。所以当你的心一分别的时候,就会有心念跑出
  来;一旦回到“本来面目”、“本心”或“知觉者”的时候,就变成无分别。所
  以禅宗里面说“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不分别法门,也就是不要分别。
  我们现在的科学、现有的知识文化,所有的成就都是分别出来的。想要找无分别
  的境界,只有在佛经和禅宗里面有,老庄也有一些,印度教有些东西也有点接近
  ,而在其他的文化里面就不易找到了。问:我们实际上做,或是模拟去做的时候,尽量不要再用思惟来分析吗?答:不是,是可以用思惟分析的。因为没有开悟的时候,你只有去思惟分析,才会比
  较了解。我的经验是虽然用了思惟分析,但是与现在科学、哲学一般用的方式稍
  有不同。像科学多倾向演绎,而我倾向于反省。例如几何,它开头定了几个公设
  后,根据公设演绎出定理,再从定理演绎出新定理,结果一大堆东西通通是这样
  衍生下来的。但是有一些开创大师擅长另定新公设,结果衍生出另外一套东西来
  ,像非欧氏几何就是。而我习惯的思维分析方式则是从定理回头反省找出它的公
  设,再从公设回头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公设,这样一直回头找下去、一直反省下去
  ——我还是一样用“回头是岸”的方法,回头去注意它的公设源头。你可以注意
  物理学上一些重大的进展,都是在公设上面做了重大的改变,全都如此。问:我们在反省一般问题时也要这样去做?但我自己常感觉走不通、走不下去。答:那当然不容易,开始时我也是选择一、两个能把握的问题去反省,做多了以后才
  习惯,才慢慢熟练每一个问题,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这么做。问:这是不是与专心的程度有关呢?答:与专心的程度有关,也和自己是不是开悟有关。因为我们最大的一个公设就是“
  要向外抓”,所以连这个公设都要放掉,回头,悟到“本来面目”原本就是什么
  都没有!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公设都没有了,可要,也可以不要,思惟到了这
  种状况,就叫做“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先有一个公设,依据公设然后才想出
  东西来,思惟是不是住在这个公设上面?这就是“有所住心”。如果心可以不依
  据任何一个公设而生出来,那就成功了,这叫做“无住生心”,是非常深的。我
  习惯这样子多走一些路,然后回头,再透过这些公设看事情。像平面几何的这些
  定理,一般的想法都不会超越它的公设,不敢超越,因为他们都是住在这上面,
  依此为根据来思考,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里打转。现在破了原来思考的习惯,才
  能超越原来的范围。问:我们知道一般咒语都没有什么意义,但咒语有短有长,短的像“六字大明咒”,
  长的像“大悲咒”、“楞严咒”。究竟咒语的长短有没有什么意义?较长的咒语
  有很多,其中一些音我们平时很少用,要念的话,都要经过一番学习,这意思在
  里面……答:长咒有它的作用,在念短咒的时候,有些人的心思会乱跑,让他学比较长的咒,
  他要用心背,反而会变得比较专注。问:我看有些咒语还有翻译,是不是咒语都有梵文的意义,但有些中文没有把它翻出
  来?答:是有梵文的意义,翻译出来就变成佛号。问:当初翻译的人不译出来是不是有一些原因?答:是的,译也可以。当你的心已经很自在时,有意义和无意义都已不受限制。当然
  没有意义有一个好处,像六字大明咒你会念,当你专注以后会有很多感应,每一
  个字都有不同的感应,而且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感应——它会自己生出一些东西
  来。如果你赋予它意义,就会把自然要生出来的东西给限制住了;当你心里不晓
  得它是什么时,就会生出一些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感应。问:您说的“本来面目”是不是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那一刹那说的:“一切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如来智慧德相”就是
  我们的“佛性”?答:对!问:我们说无分别心属于“佛性”,是不是与我们的“本来面目”一样?是不是也等
  于“赤子之心”?答:是的!“本来面目”就等于“佛性”,也等于“赤子之心”。问:如果我们想知道真正的“本来面目”,那么像初生的小婴儿或是还不会走路、不
  懂事的幼儿,是不是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答:不是。“赤子之心”是最纯净的心,也就是“本来面目”,而婴儿的心已经不是
  了。 问:对!我只是说已经接近了。答:是比较接近。问:就和那些小孩一样有很可爱的面貌,人的“本来面目”应该就是那样子?答:只是接近,并不等于,因为人一投胎时就有所执取。问:如果有人问“本来面目”是什么东西,要拿一个实品给他看的话,婴儿的心是否
  可拿来作比喻?(旁答:可是“本来面目”本来就不能被看的啊!)对!但比较
  接近,因为若要找一个可看到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比喻。当然这是不可说
  ,妙不可言的。答:如果要说哪一个比较靠近“本来面目”,以婴儿时比较靠近,但那还不是。问:是不是婴儿执取得比较少?答:对!我们持咒的时候只取一个咒,也会更接近婴儿。问:持咒会有感应,那感应是来自我们心里很专注的时候,还是咒本身……答:这和我们的“本心”有关,因为佛菩萨在创这些咒语时是从他的“本心”发出来
  的,所以和“本心”有关。问:一般人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佛国净土,是无形无相的。我们成佛回去要做
  什么事?那无形无相的世界,已无一切有形相的东西,是空无的境界,回西方极
  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答:如果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还到不了你所讲的“空无所有”的境界,因为只有
  极乐世界四土中最高那层“常寂光土”——也就是“本来面目”的地方——才“
  空无所有”,其他三土都不是。一般像净土宗《阿弥陀经》所讲的状况,那是极
  乐世界四土中最下一层“凡圣同居土”的境界(下品下生至上品中生,共八品人
  的去处),是带业往生的。比凡圣同居土再高一层的是“方便有余土”(上品上
  生、初地到七地菩萨和四果罗汉可以到此土),是净业往生的,这两个地方都是
  往生的境界;再上一层是“实报庄严土”,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进得去,不是往
  生去的,而是禅定安住,但还有形相;最上一层就是“常寂光土”,那里才无形
  无相,是佛的境界,要破无明,才能证入,不是往生的人去得了的。欲知详情,
  请参看我师父 华藏上师——即吴润江居士——的《佛说阿弥陀经讲义》。问: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答:不可说,说出来都不对,说不出来的。问:除非到达那个境界才能说?答:那个境界无言说,要从那里出来,出到一个有相的地方才能说,说它是“无形无
  相”、“空无所有”、“常寂光土”或“毗卢性海”。问:因为只看到人去,没看到人回来,所以并不知道那是什么?那是无解的。答:你曾看到人去吗?问:只有看到一个修行人去到那种境界,就是说他成道回去了,只有看他去,没有看
  他回来……答:但是大乘菩萨去了之后会出菩提路,乘愿再来。问:但他乘愿回来……答:就要混得和大家一样!他乘愿再来,如果变成一个你看不见的人,那就不叫回来
  !而且他也不能变成一个好像天神一样的人站在那里,这也不算回来!因为这样
  子你还是把他当作与你不一样!所以有一种回来叫做“现等流化身”,所谓“等
  流身”,就是和你我一样、和大家一样的人身。开始时他可能还不见得知道,当
  他修好一点、稍微深一点,就会知道原来自己是再来的。问:他知道他的过去?答:对!一般人想他会知道过去,一定知道他前一世怎么样,再前一世又怎么样。不
  是的!所谓“知道过去”,就是知道“本来面目”,知道那个万法的“源头”。问:不是会知道他过去是什么吗?答:不是,不知道那些东西,他知道的是“本来面目”,也就是知道“佛性”、“知
  觉者”。当他回到“本来面目”,时间、轮回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已经没有
  生死。问:回来的情况,他会不会一世都不知道就去了?是不是老的时候他比较容易知道?
  有没有可能一世都不知道?答:喔!他再来的时候,也有可能堕落,但是机会不大。因为当你了解“本来面目”
  时,就知道:人生一场,和做一个梦几乎是一样的。问:《金刚经》不是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对!就是这样,当然这还是比喻。我们人生一场,站在佛的角度来看,就是做了
  一场众生梦,但是,并不像我们现在以肉身的状况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
  只是类似,但不完全一样。…………(教授和学生讨论“量子力学”)………………………………问:我的意思是说:在不连续的观念中,它是一个不分别的状态。这个不分别的状态
  和佛法无分别的关连是什么?答:它的关连就是“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就是没有办法分别。问:您觉得“测不准”没有办法突破?答:不是说没有办法突破,“测不准”是和“无分别”相应的一个具相的东西。问:就佛法来看,是不是一定会测不准?答:是会测不准。所谓“测不准”就是没有办法分别,就是无分别的意思,也是“如
  来无有定法可说”——我是把这些物理都用佛法的观点来看。问:爱因斯坦会死不瞑目。答:爱因斯坦在宗教和哲理的层次还不是很高的,哲理的层次还是海森堡比较高。你
  去看那些科学与哲学史的发展,就可知道。问:我有一个感慨,就是基督教和佛教传教的方式很不一样,基督教在聚会或是读圣
  经时,他们会唱一些诗歌,他们和佛法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在佛法中,这些事好
  像会变成干扰,所以传教时没有办法像基督教那么活泼。答:你说佛教比较不活泼,基督教比较活泼,是吧?那是你没有看到真正的佛法,像
  唐朝那些修行成功的大禅师,才活泼得不得了,真可说是生龙活虎。问:我想这是学校社团中,传法或传福音的方法不同,才让社员感觉基督教好像比较
  活跃一点,佛教好像比较出世。旁答:我去看过“空中英语教室”在清华大学做表演,节目很精采,也有人顺便打基
  督教的广告。问:这是不是等于在问:佛法应否要做些突破?答:你站在社长的角度来看,会觉得佛教的社团怎么那么冷冷清清的,是吧? 旁答:来这边大多是比较年长的学长,学弟、妹好像就没有那么多。旁答:基督教比较重行销。 旁答:基督教比较能打动人的心。 答:唱唱歌,交交朋友,当然也是一种传教方式。现在的佛光山好像就在做这一类的
  事。旁答:慈济也很多。答:不管怎么样,佛教做得没有基督教活泼倒是真的。问:基督教有些方法,像祷告,在这方面他们比较偏重用感情去相信上帝,他们对于
  上帝是什么,并没有再去探讨。答:然后就盲目地接受了。旁答:前不久我去参加某大学的社会团契,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很多去参加的人,
  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要信基督教,他们只觉得去了那边大家的感情都还不错。他
  们分组聚会,就找我去聊,并问每一个人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他们帮忙祷告的。多
  半的人都说最近要考试,或实验做不出来等。那个老师在总结时说:“可能你们
  第一次来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祷告这些,因为我们在连络感情……”答:佛教也可以有这个层次,只看我们要不要做而已。就我而言,我没有时间来做这
  件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实在很多;但是我不反对有人做这一类的工作,应该鼓励
  一些人去做这一类的事。问: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还要活泼一些?答:是可以的,尤其是站在社团办活动的立场。我们也可以来一个请观世音菩萨加持
  、加持,让大家脑筋聪明一点。我可以教你们文殊菩萨的咒语,让大家比较聪明
  。其实这是一种善巧,只不过让大家专心持咒而已。问:像您会选择教某菩萨的咒语,您在做这样一个选择的时候,是凭直觉,还是考虑
  了当时的因缘?答:这些不是凭考虑的,而是靠直觉。问:是不是修行境界不断提升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会出来?答:自己会出来,根本不是学的,你看《楞严经》里面,那些人一开悟,得到罗汉果
  的时候, 释迦牟尼佛就会说他是无学。一般人都是有学,到了无学就不必等学
  了才会。修行成功以后,都是无学的;像“声闻”就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学。“
  声闻”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听课”,那些爱听课的就叫“声闻”。真正成功的
  话,就是无学。问:没有学是不是孔子所讲的“生而知之者”?生下来就已经知道了。答:不是,修成了才是无学。所以你看很容易吧!一点都不辛苦,不像念博士要念得
  那么辛苦。他修成,是修成一个无学,不是有学。问:您指的是不是“明白无知”,然后什么都不知道?答:不是什么知道不知道,但你问他时,他会有直觉。他等于是读出自己的感觉。你
  们现在学东西,是要学了以后才会知道,但他不是,回答问题时不必去找书,而
  只是读他的心,他只是把这个心的反应读出来而已,只是这样子。问:我想到一个例子,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溪流上看鱼快不快乐。庄子说:“你看那
  条鱼好快乐。”惠施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就说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所以肯
  定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被弄得没办法,就说:“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
  是看鱼在那快乐地游来游去,直接就知道的。”答:就是这样感觉到的。你看到鱼游得活蹦乱跳、悠游自在的样子,就知道他快乐嘛
  !问:可是我看到书后面别人的解释,就弄不太清楚了。有些人解释说惠施用的是比较
  逻辑推论的方式,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所以肯定庄子无法知道鱼的快乐。他们
  把庄子解释成什么形上学啦,又是什么的,我越看越不懂。我想我虽然没有看到
  那条鱼,不过我曾看到路边有两只小猫在那里玩耍,我看到它们,就直接感觉它
  们很快乐,还需用到什么形上学吗?答:形上学还是属于有学,无学是不要学的。事实上我们人原本都是无学的。但现在
  我们要用电脑就必须去学,不学就不会用电脑。而人脑比电脑还厉害复杂,我们
  并没有学过怎么操作,但就会用啊!问:可是电脑也不用学,就会听我们的指令。答:它不会听的!你必须先给它软体程式。问:给它软体,它就会听软体的?答:对!你没有软体给它,它不会动的。问:那它也是无学的,它不用学就知道那是软体。答:哦!它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做过学生(一片笑声)!但当软体输入时,是不是等
  同上学?问:有些基督徒会说:电脑虽然厉害,但却是人脑造出来的。而人脑又是由谁造出来
  的呢?是上帝。不知您对此事的看法如何?答:我没有这种看法。如果他们一定要说人脑是由谁造的话,我就要根据佛法来问:
  那上帝是谁造的?问:我也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说:“上帝本来就存在,本来就有的!”答:“佛性”、“本来面目”也是本来就有的啊!旁答:我觉得他们的哲学基础很薄弱,很容易被问倒。问:有些人有神通,社会上有一些刑案查不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请有神通的人看一
  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答:是有这样的事。我们的刑事局曾经请有神通的人帮忙,很多案子查不出来,后来
  都查出来了,这样子破的案很多。问:这样子是不是造了孽?答:不算造孽。问:算正当的事?答:是,因为这些都是刑事案子。问: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任何人都有神通,一般人有五通,出世的圣人则有六通,
  因受后天的影响,一般人都把这些本能丧失了。如果我们能经由修行的道路,把
  束缚一层层脱掉,是不是就如您说的当我们的本性慢慢显现以后,这些能力自己
  就会出来?答:是的,开悟了。问:像小孩子往往能看到成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他们是否真能看到?答:是这样,没错。但我对“神通”的定义是很简单的,一定要是人家不会,而你会
  ;人家如果会了,就不是神通。如果你跑到一群瞎子里,你就是有神通了。因相
  对于瞎子来讲,你就是有神通,你能看见东西,这不是很神奇吗?所以我给它的
  定义一定要是你会,而别人不会,才叫神通。我们若把时间倒回两百年前,你看
  看现在天上的飞机可真是不得了!墙壁上这么一按,灯就会亮,也真神奇!遥控
  器一压,电视就演起来,这也很了不得——这些也是神通啊!问:我有一个朋友,他也在修佛法,但是他很喜欢讲法术。他告诉我,他见过一些高
  僧具有法术。他举例说某某大师只要手这么摆着,那人家怎么走,都走不到那位
  大师的跟前;甚至于拿一盆水往大师泼,就是泼不到那大师的身上,他说这就是
  法术。答:不是,这是气功。问:他甚至于谈一些奇怪的事,比如说驱魔、招财之类的。我不太了解佛家是不是有
  很多得道的高僧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而他们却不太愿意公诸于世。这世上是不是
  真有法术?答:哦,是有这种事,但是会这些东西的修行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莫名其妙
  地会了。他会这些东西的时候,对他来讲,一点都不稀奇。不会的人就把它当作
  很稀奇,会的人则觉得:奇怪!这是当然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不会?我认识一个
  人,他有天眼,从小就会看,长大了以后,这方面的能力当然就越来越强。当他
  小的时候,总以为人家和他一样,都是这样子;到后来才晓得别人都不会,他一
  直搞不清楚为什么人家不会?问:有一次听到一个节目,主持人请了一个道家和一个佛家的修行人参加。那位道教
  徒一直引以自豪的就是佛家要成佛,必须要在坐化之后,也就是要肉身毁灭之后
  ,才能成就真我;但是道家的肉身可以成仙,不像佛家要等坐化之后才可以成佛
  ,那是怎么一回事?答:那是不懂佛法的人在胡扯。旁答:那仙的境界根本还没到佛的境界。答:成仙仍只是在天道的境界,但是道家修得好的有到罗汉的程度。旁答:道家最好的境界有到大罗金仙的。答:那就是罗汉,是广义的罗汉,和佛教讲的罗汉,水准是相通的。问:基督教说:“信耶稣,得永生”。在我们佛教来讲,寿命好像并不是无限的,“
  永生”这样的定义是不是有问题,还是有另外的意义?答:基督教的天是有的,是三界中欲界的天。所谓“三界”,是指无色界、色界和欲
  界。其中无色界层次最高,欲界最低。无色界天有四层,色界天有十八层,欲界
  天有六层。基督教的天在欲界最高一层,但还没有出欲界,所以有很多和欲有关
  的事情,他们都满提倡的,也就是没有脱开欲界。像道家就已超过了欲界,而在
  色界。三界天人的寿命是一层比一层要长,越高的越长,但无论再怎么长,都还
  不是永生,寿命仍有结束的一天。惟有超出三界,证入涅槃,方能不生不灭——
  我们佛教的分法好像这样比较高,有欲的话就比较低;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有欲就比较有味道,他们要大家多联络一下感情,一般人会觉得比较有意思,
  才比较愿意去。他们也不是乱讲的,他们的天堂确实有那个水准。我对耶稣本身
  还是满欣赏的。问:那摩西呢?答:我不太了解。问:上帝好像很容易生气,喜怒无常的。答:是,他嗔心很重。问:像他会降灾难惩罚世人?答:对,你不听他的,他就会……..旁答:降大水、大火啦!答:对。有一个说法认为耶稣曾经到印度学过佛教,然后回去再把原有的宗教改过,
  他有很多东西和佛教很像,这个说法我想有很大的可能。问:我也听我的朋友说过,耶稣能徒手治病,这跟我们的气功很类似嘛!答:他大概功夫已练得满到家了,那还是很了不起的,这种情况通常都是菩萨的性质
  ,耶稣有菩萨的性质。如果要算的话,我想他是在七地菩萨以下。像极乐世界四
  土中“凡圣同居土”,是凡夫去的地方。从初地直到七地菩萨则可到“方便有余
  土”。“到天堂”其实与“往生”是相同的性质,并没有什么差异,所以一定是
  在七地以下,而八地以上的菩萨不谈往生,现前就是,不需要往生。问:这些我弄不清楚……答:“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也有机会去的。问:可不可以请您下学期或是什么时候,和大家讲一讲像《佛教宇宙观及人生观》里
  面一些天道的情况?答:可以,不过这些天道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我对天道的了解是跟修行境界有关的。
                       ——龚美鸿、龚祖德居士记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