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人格圆满的进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继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格圆满的进取
  释继坤
  禅的体验是;
  个人心智的成熟,
  人生历验的磨练,
  教理与行持的配合……
  记得刚出家时,曾暗中告诉自己,要
  在这一生中了生死。只感觉到佛法难闻,人身难得,出家更殊胜,一定要珍惜这因缘,就要在这一生中解脱。当时觉得很有把握,的确不知天高地厚,而这信念也一直保持,也带进了禅堂。
  放不下,死不了
  寒假参加圣严师父所主持的禅七,在禅修的第三天,在用功当中,感觉身心在互相牵连,突然觉得自己拖著这贪嗔痴的身体相纠缠,实在太累了,活得太虚伪,也太没意思了。内心里在呐喊,下想活了,想死,死去这贪嗔痴!于是,静下来,努力死去。开始把身心放松,外尘一层层的舍离,慢慢身心轻安,再继续往内收,发现那颗执著的心是那么强烈,再放松,功夫又再进一步,再放松……。如此下断地用功,多方尝试,一再努力,却死下了。当出静时,很清楚自己在轮回却不能自拔,下禁悲伤,泪水开始流,赶快告诉自己下许流!一发一收地到了斋堂用斋,更感觉难过。吃饭为了养活身命,又死下了,吃与不吃又有何差别呢?碍于是过堂,就随便糊口,吃得好难过。心里知道这下是什么境界,只不过是出自于对生命的呼唤,而这更愈发增长出离之感而已。但是生死又怎能要求得来呢?
  听到师父在开示中说道:“要想在这一生中断烦恼,不简单,也不容易。因为一切皆讲求因缘果报,想一想,自己可下是那么容易的!”听了这一席话,有点意外,也剌中要害,但末受挫折。本来绿起的世间就是这样的,只是志向要有,成果则下能强求而已,而且自己也已对昨天的情况放下。既然死下了,也还得继续活下去,更何况过去世不知轮转了多久,也下在于这一生吧!更发觉到“要死”就是一个大妄念,一个大执著,又怎么死得了呢?想一想也觉得累世所造的业,要想在这一生就断尽,好愚痴,很好笑,笑中带了多少的无奈与伤悲呢?
  疑情涌现参话头
  一场戏过去了,另一场又登台了。第二天把昨天的情形放下,重新来过。整个上午很安静的用功,用得很好,到了下午,数息很快就进入微细,把心中的迷团迫在一起,尝试要击破它,却钻了进去,整个人顿时迷茫,脑袋阻塞,身心脆弱柔软,知道是进去了。疑情就在这时生起,感觉是一具尸体,一具无主孤魂,“拖著一副死尸是谁?”的话头就自然浮现,而且话头的力量一直增加,如排山,如倒海,一波末停,一波已迫近;追得很急。蕴酿很久的出离感累积在这时暴发,哭得一发不能收拾,护七人员拿了纸巾过来要我知道自己是出家人,下许哭!害得我收发下能,进退两难,好辛苦。就在这时候,师父教大众拜佛。糟了,心中一直叫自己下要受影响,但念头已交杂了,虽然话头还是很强。接下来又是晚课,因缘就是这样,力量不够,还是放下,随众诵课吧!开始时话头不离身,一开口话头就出现,每一话头出现就激动下已,死尸!死尸!拖著死尸是谁?好难过。晚课过后,是药石,为了不要再发生昨天那难堪场面,下想去用餐,而想留下来好好把心收拾,就坐下来用功。噢!怎么啦?一片风平浪静,刚才那风雨竟然停了!告诉自己,不要紧张,静下来再继续找!没了!真的没了!怎会这样呢?想起师父的话:“话头要咬紧,如小孩咬口香糖放在嘴边玩那样,如盯下牢,就会如泄气皮球,全功尽弃。”那我该是后苦了!
  很怕参话头,曾经一位韩国禅师要我参话头,但因下懂得用而失败了,之后就一直没用。这次师父在第二天开示时就教如何参话头,我也没用上,却在第四天自然的参起话头,感觉很兴奋,终于知道参话头是怎样的一回事,虽然又失败了,却不受打击。类似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退下的经验已尝了多次。记得在马来西亚时有一次经行中产生了疑情,一层层疑团开始散发,追问至最关键处时,已没时间了。当时经行已过,禅堂闹哄哄,而我正是护七,责任所在,就立刻放下功夫,照顾禅众。因缘下俱足,又能怎么样呢?
  这可是我第一次在禅堂中哭而惊动护七的“丑事”。事情来得快,去得惊人,知道自己认真演了一场戏,如梦如幻,还是在轮转的圈中。整个事情的经过,我没请示师父,凭师父的经验,再从师父的言语举止中,已知道师父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怕我难过吧!在开示时暗示:“因缘下俱足,不能强求:待因缘俱足,就会成功,所以不要灰心,也不要怕没面子。”唉!在禅堂修行是要认清自己,要解脱也是自己,又有谁会这等闲情把这场戏留下呢?如果留下了,下就苦了自己,也累坏自己吗?
  动静皆是用功处
  回想这次禅七,给我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与启示。对于能否在这一生中解脱已不是最重要,而是应在人格的圆满中进取,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训练、开发与成长,逐渐把习气烦恼洗链清净,方为首要工作。而在年龄的增长中累积生活的经验,扩大心智的培育,就是成佛的资粮。所以在平时要注意是心态放松、宽大包容、柔顺,磨练到完全无个人意识与习气存在,就是修行,就是智慧,也就是心的解脱。讨厌贪嗔痴,就下应逃避,更应念轮回苦而想办法转恶法成善法或增上法。当然这段过程会很艰苦,因为已经根深蒂固的执著并非一般的力量所能逃避的,但如果下开始努力,解脱是遥遥无期的!
  自己也知道我的静坐功夫已到了一个极限,或许在短期间、十年间,乃至这一生中,是无法达到更高的突破。因为禅的体验是在个人的心智成熟,人生历验中多加磨练,在充份的教理与行持互为配合,方能更上一层楼。而我在平时拜佛时,就常清楚感觉到业力牵引束缚的力量非轻易摆脱得了,愈发难过自己街在轮回中孤单无助地打转。于是发愿在这一生中乃至成佛为止,要长行拜佛,以清除累世积下的缠系枷锁;愿自己在生活中能以安静祥和的心处理事情,面对生活考验;愿常在佛菩萨的精神下学习做如来事、挑如来业。
  最后感谢一切因缘的俱足,成就修行道业;感谢圣严师父的慈悲艰辛与劳累。虽然有弟子们的分担,但整个中心的掌握,是在老人家肩上,如果下是悲愿的秉持,这长期劳心劳力、孤军力战的力量,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承担得了?感谢金字塔下众菩萨们成全整个禅七及佛教事业,也愿大家继续努力,信心下退,相信在成佛的道上肯定不会白废的。
  (作者是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生)
  摘自《人生》第13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