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肇论浅释(6)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单培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肇论浅释
  单培根
  (续上期)
  经曰:涅槃非众生,亦不异众生。维摩诘言:若弥勒得减度
  者,一切众生亦尝灭度。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本性常灭,
  不复更灭。
  所以经中说,涅槃非众生,亦不异众生。涅槃非众生,故五阴都尽。涅槃也不异众生,非离五阴外有涅槃。故维摩诰对弥勒说,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聚生亦当灭度。所以这样说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性是常灭的。本性常灭,不需要再灭。什么可以说弥勒得涅槃呢?
  此名灭度,在于无灭者也。
  这样的说灭度,其意是在于无有灭度的啊!
  然则众生非众生,谁为得之者?涅槃非涅槃,谁为可得者。
  这样说来,那末,众生不是众生,谁是得涅槃的呢?涅槃不是涅槃,有什么可得呢?
  放光云:菩提从有得耶?答臼:不也。从无得耶?答曰:不
  也。从有无得耶?答曰:不也。离有无得耶?譬曰:不也。
  然则郡无得耶?答曰:不也。
  放光般若经说得很详。他说:菩提从有得吗?答说:不是。从无得吗?答说:不是。从亦有亦无得吗?答说:不是。从离有离无得吗:答说:不是。有不是,无不是,亦有亦亦无不是,非有非妩不是。四句都不是,那末是无得了。答也说:不是。
  是义云何?答曰:无所得故为得也。是故得无所得也。这意义怎样讲呢?可以回答说:无所得所以为得。因此故是得无所得。
  无所得谓之得者,谁独不然耶?既然是无所得谓之得,那个不是无所得,也那个不是得。问题在于众生不知无所得,妄以为有得。于是众生自众生,欲更得涅槃了。
  然则玄道在于绝域,故不得以得之。
  这样,所以深玄的佛道,不在世间,而在于出世间。故不能以得得之,要不得乃为得之。
  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
  这不单是信的问题,要在于知之。因为我们是愚了,愚不是信即可解决的。然而这又不是众生之知所能知。要用般若妙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惟般若妙智,不囿于世间,超出于世间之外,不同于一般之知。般若无知,故能知之。
  大象隐于无形,故不见以见之。
  涅槃是般若妙智之所知,那末,是怎样形象呢?形象由于相形。涅槃无二,无有相形。其大无外,无与相形。故隐于无形。而非见可见。惟不见以见之。
  大音匿于希声,故不闻以闻之。
  涅槃是怎样的声音,可以听闻呢?声音之可闻,由于相较。涅槃无二,无有相较。其大无外,无与相较。故匿于希声。听之不闻。惟般若不闻以闻之。
  故能囊括终古,导达露方。亭毒苍生,疏而不漏。汪哉洋哉
  !何莫由之哉?
  所以他能把尽古以来,一切一切,无不包括。各方异类,导之共达。亭毒语出老子,是养育成熟之意。谓其养育成熟众生,亦如天网之疏而不漏。真是,如大海之汪哉洋哉,有谁不归趣之,如百川之入海呢?
  故梵志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
  不度生。
  所以在印度有志尚清净的人赞叹佛说:吾闻佛道,其义广大甚深。如汪洋大海,无有涯际。无有事业不成就,无有众生不被度。
  然则三乘之路开。真伪之途辨。贤圣之道存。无名之致显
  矣。
  这样,三乘之路开了,涅槃是三乘同归的。真伪之途辨了,涅槃是令绝伪即真的。贤圣之道存了,涅槃是有进修之阶的。无名之致也显了,涅槃是无名可名的。
  涅槃初惟一名,无有分别。浚乃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二种之分。迨及大乘兴起,又渐有四种涅槃之说,一、本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四、无住涅槃。以本性清净涅槃为众生共有,以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为小乘,以无住涅槃为大乘。这样分四种来说,似乎说得很清楚了。但是,分析得清楚了,也就有了界限了。好像四种涅槃是四种不同的。此考得之折难,以众生是五阴,涅槃是五阴尽,因之以众生得涅槃为矛盾。似就无余依涅槃而问。玄得之演答,说一切众生本性常灭,似就本性清净涅槃而答。若以四种涅槃为四种,则是答和问不相对了。所以四种涅槃之说,虽似分析清楚。而在学的人海每只成为口头上的教条。说得头头是道,终无裨于悟。肇论中的涅槃,只说一涅槃,不分为四。即有余无余虽有其名,也认为是一。不但涅槃是一,涅槃与菩提,也不分为二,相互言之。盖证涅槃,得菩提,原是一事,并非有二。得菩提故证涅槃,证涅槃故得菩提。后来研究教义的人,斤斤于菩提涅槃三身四涅槃的分别,而不复从统一方面领会其意旨。于是终至玩弄名相,成为教条主义者,不能有所悟入。非但说食不能充饥,而乃是对于所食的味也不知。 (完)
  摘自《内明》185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