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肇论浅释(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单培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肇论浅释
  单培根
  (续上期)
  答曰:生减者,生减心也。圣人无心,生减焉起?然非无
  心,伹是无心心耳。又非不应,但是不应应耳。是以圣人应
  会之道,则惛若四时之质。直以虚无为体。斯不可得而生,
  不可得而减也。
  回答说:所谓生灭的,是生灭心。圣人无此心,何从起生灭?然而不是说无生灭心即是无心了。是有心的,但是无生灭心。这样的心,说他无心心吧。所以也非不应。是有应的。不是生灭的应,说他无应应吧。要说圣人的应会之道,真是如四时之有信。春夏秋冬,曾无有爽,这是可以质实的。圣人之心,就是以虚无为体。虚无为体,此何可得生,亦何可得灭。有则有生有灭,无则无生无灭,此虚无为体一语,僧肇借用玄学语。然既是无,何可为体。既作体,何可为无。故虚无为体一语,其慧是无体。此如有人间有什么东西?答的人说:无。问的说:我问你有什么东西,你应答我有什么,为什么答我无呢?答的人于是说:有一个无。此亦如是,对于必定要求本体的人,告以无体,他不能接受,告以以无为体,他接受去了。很多人信仰佛教的,认为佛教以无为体。很多人批评佛教的,也批评以无为体。这些人无论信仰佛教批评佛教,都是未曾领会无体之义。此第七难,以心有腊会为有生灭。答以圣人无生灭心。无有生灭。
  难曰:凿智之无,惑智之无,俱无生减,何以异之?
  又难说:圣智以虚无为体,圣智是无的,故无生灭。惑智是一般人的智。一般人的智是有生有灭的。此惑智无了,也是无生灭了。这样圣智的无是无生灭,惑智的无也是无生灭,请问:这二种无生灭,你什么可以分别?
  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其无虽同,所以
  无看异也。
  回答说:圣智的无是无知,妩知这语,是说明知是无的。惑智的
  无是知无,知无是说:知没有了,这两个无虽同,但是其所以无就不同了。
  何者?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可曰无知,非谓知无。
  为什么两个无其所以无是不同呢?先讲圣智,圣人的心虚而静,是无知的。本来无知的,不是有知而将知无了。故可说他无知,不可说他知无。
  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次讲惑智,惑智是有知的,有知灼叮以将这知去而无之。故可谓之知无了。不可以说是无知。
  无知,郎般若之无也。知无郎真谛之无也。
  无知是说般若,此无是般若之无,知无是惑智之无,惑智无了,则是真谛了,故即是真谛之无,虽皆是无,而一是般若,一是真谛。
  是以般若之与真谛,言用郎同而异,书寂郎异而同。般若之无,真谛之无,般若之与真谛,其为无是同。然般若照真谛,故言其用,即同而异。虽异,般若是寂,真谛是寂,言其寂,郎异而同。
  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失于照功。
  因为同故无彼此之分,因为异故般若有照的功能。
  是以辨同者同于异,辨具者异于同。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
  得而同也。同其所同,异其所异。若辨同的要将异的也同起来,辨异的欲将同的也异起来,此则不可得的。同的不可得而异,异的不可得而同。
  何者?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
  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
  为什么呢?内有不同于一般的照鉴之明,此郎般若,外有万法的实相,此即真谛。万法虽有实相,然非般若鉴照,不得其实相。所以要内之般若,外之真谛,互相结合乃能戍其鉴照之功。此是圣人也不能强其同的,这是用,同则无此用了。
  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照,相与俱无。此则
  圣所不能异。寂也。
  内之般若虽照,而般若无知。外之真谛为实相,而实相无相。内外都寂然,相互同是无,此叉圣人听不能异的了,这是寂。
  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
  异哉?诚以不异于异故,虽异而不异也。
  异者白异。凫颈短,鹤颈长。岳甚高,壑甚低,将凫的颈续长,将鹤的颈截短,高岳夷平,低壑填盈,这样然后为无异吗?这是不符合经中说诸法不异的意义的,而乃是要于异的不以为异,那末虽异而不异了。此如看镜中之花,虽异而不以为异。
  故经云:甚奇世尊!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般若观诸法实相,异而不异,故亦郎于此无异法中,可说诸法异。前为真谛。俊为俗谛。
  又云:般若舆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
  就般若与诸法言,亦不一相,亦不异相,般若与实相,不一不异,般若与诸法,也不一不异,经中昕说,是真实不虚的。此第八难,辨般若与诸法宝相的异同。
  难曰:论云:书用则异,书寂则同,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
  寂之异乎?
  又难问说:论说般若言用则与他异,言寂则与他同。我还有未搅清楚的。请问般若之内,有用和寂的异吗?
  答曰:用郎寂,寂郎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隅
  之寂而主于用也。
  回答说:用郎寂,寂郎用,用和寂不是二体。乃是同一所出,其名各异,不能认为有一个无用的寂,这个寂作为用的主以主于用。
  是以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逾动,岂曰明昧动静之异
  哉?
  智是寂,照是用,二者不二,故智逾昧,照逾明,神弥静,应弥动,不可以说明昧动,静是不同的啊?
  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斯则
  穷神尽智,极象外之谈也,郎之明文,圣心可知矣。有如成具经中说:不为而过为,既说不为,又说甚过的为,不为而乃过为。又如实积所说:无心无识,乃能无不觉知,这些话,都是彻底的神明究竟的智慧,离言象之外极点,所说的话啊?绳文明说:可以看到。圣心是这样,可知了。
  刘君致书覆问
  僧肇传说:时庐山隐士刘遗民见肇此论,乃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以呈远公,远公乃抚几叹曰:未尝有也。因共披寻玩味,更存往复。此郎刘遗民问疑的信。刘遗民名程之,字仲思,以见世乱,不欲出仕,依慧远,隐居庐山,自号遗民。
  遗民和南。今人书信,署名致敬于末,古人海以置于开首,和南梵语,郎顶礼。
  顷餐徽闻,有怀遥伫。岁末寒严;体中如何?音窨雍隔,
  增田抱蕴,弟子沉疴草译常有弊瘵耳,因慧明道人北游,裁
  通其情。
  近来听到你的名望,心中想念,站起脚来远望。年底了,天气很冶,你身体好吗!音信隔绝,更使想念,深积了。弟子不用于世,自弃在草野之中,因为身体经常觉到不好,今有慧明上人到北方游览之便,才得书此和你通想念之情。
  古人不以形疏致淡,悟涉则亲,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
  年。至于企怀风味,镜心象迹,伫悦之动,良以深矣。缅然
  无因,瞻霞永叹,顺时爱敬,冀因行李,教有承问。老辈们不以身体的疏于往来,就淡然遗忘,要是所悟有相入,郎是很亲近。所以虽加远隔江山,从来没有见面。讲到仰望你的道风法味,心照你的行动事迹,欢喜的想望,拳拳此心,已甚深了,路途太远,无缘会晤,只好望望天空的云霞而叹息不已。祝你随顺四时寒暑的变迁,自己保重。希望有便人来往,多多能接到你的诲问。
  伏愿彼大众康和,外国法师当休纳。伏愿你们大家都健康和乐,外国请来的法师吉祥纳福。
  上人以悟发之器,而观兹渊对,想开究之功,足以尽过半之
  思。故以每惟乘漓,愤愧何滦。上人这样聪明智慧的人,又得逢到这样深渊智识的大师给你请教。料想你于智识的开发究竟,所得之功,必然事半功倍,少用恩郎获多益。所以常常自觉和你们相违很远,真是很自愤自愧。
  此山僵清常,道戒弥励,禅隐之余,则惟研惟讲,恂恂穆穆
  ,故可乐矣。这里山中僧家都是很好的,道德戒行,甚为勉励,谢绝一切。入静禅定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研教讲经,大家恭恭敬敬,和和睦睦,所以是甚可乐的。
  弟子既以遂宿心,而睹兹上轨,感寄之诚,日月铬至。
  弟子素有隐居的宿愿,在此已遂我心。而且看到这裹崇高的规矩,真使我感动,我要寄托于此,这一片诚心,是可以刻在日月那裹,明诸天下的。
  违法师顷恒履宜,思棠精诣,干干霄夕,自非道用潜流,理
  为神御,孰以过顺之军,湛气若兹之勖,所以凭慰既深,仰
  谢逾绝。
  慧远法师向来至今,处处都好。他极用功,专心一志,勤勤恳恳,朝夜不息。不是他已有道德潜流其中,全副精神合于天理。怎能以六十余岁的高年,清明之气这样的有劲呢?所以我已深深地得到依靠安慰,任何劝我好的地方去,我都愈加谢绝了。
  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守运清俊,旨中沉允,推
  涉圣文,婉而有归。披味殷勤,不能释手。真可谓浴心方等
  之渊,而悟怀绝冥之肆者矣。若合此辩遂通,则般若众流,
  殆不言而会。可不欣乎!可不欣乎!
  去年夏末,始见到道生上人带来般若无知论示我,文章写得清楚有味,意义尤为深刻允当。深入圣教之文,婉转演绎,而终归于其目的。翻开来读诵玩味,遍复一递,不能放手。真可说是心在大乘方等的深渊中沐浴得净无片尘,于极暗的地方能看得明明白白,假令这样的辩论,通行于世,各家的种种般若不同流派,不用说都要会归于一了,这不是很可欢喜的事情吗?这不是很可欢喜的事情吗?
  然夫理微者辞险。唱独者应希,苟非绝言象之表者,将以存
  象而致乖乎?
  然而道理很深细的,其所说的话也是很惊险的。发言很独特的也是很少有和而应之的。假使不是能得意而忘言象的人,听了恐怕要执着言象而走错了吧!
  慧谓答以缘求智之章,婉转穷尽,极为精巧,无所间然矣,
  但暗者难以顿晓,犹有余疑l两,今辄题之如别,想从客之
  暇,复能粗为释之。
  我惫认为论中的以缘求智一章,文辞婉转,意义穷尽,可算是极精极巧,毫无间隙可乘的了,但是,不懂的人,尚难以一时就明白,还有一两处疑惑不解。现在写于另外纸上,我想你在轻松愉快的空暇时候,再能够大暑的为我们解释解释的。
  论序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
  :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下章云:异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
  事相求之耳。叉云:用即寂,寂郎田。神弥静,应逾动。
  论中叙述说: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虽虚不失其照,虽照不失其虚,所以说: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下章说:不同于一般人的神明,所以不可以事相求之。又说:用即寂,寂即用,神逾静,应逾动,先引论中所说:肯定有不同于人的圣智,照而是寂,逾寂逾照。
  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不疾而疾,不徐而徐,是以知不废
  寂,寂不废知,未始不寂,未始不知,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
  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
  者矣。
  圣人之心是冥合于寂的。理之极,同于无。既同于无,则速疾是不远疾而速疾,徐缓是不徐缓而徐缓,这样知不废寂,寂不废知,未尝不寂,未尝不知,所以茸运万物而成功以化世之道,虽处在有名之中,而是远远与无名同的。这道理太深奥,固是一般常人所愈加难明的了,此刘遗民自述其所领会。 (未完)
  摘自《内明》第17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肇论浅释
下一篇:肇论浅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