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萨应学成佛树饶益众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智 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萨应学成佛树饶益众生
  “大智度论”集粹之五十九
  智 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诸菩萨摩诃萨不得家生,而为象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树,是为甚难。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为家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家生亦不可得。”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家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著吾我颠倒象生。譬如人种树,不识树根,茎、枝、叶、华、果而爱护灌溉,渐渐长大,华、叶、果实成就,皆得用之。如是,诸菩萨摩诃萨为家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戍佛树,以叶、华、果实益家生。
  何等为叶益众生?因菩萨摩诃萨得离三恶道,是为叶益家生。何等为华益家生?因菩萨得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为华益家生。何等为果益家生?是菩萨得一切种智,令家生得食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是家生渐渐以三乘法,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是为果益家生。
  是菩萨摩诃萨,不得象生实法,而度家生令离我颠倒著,作是念:“一切诸法中无象生,我所为家生求一切种智,是家生实·不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知是菩萨为如佛。何以故?是菩萨因缘故,断一切地狱种,一切畜生种,一切饿鬼种,断一切诸难,断一切贫穷下贱道,断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言:“如是!如是!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如佛。若菩萨摩诃萨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间则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间亦无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三恶趣及三界。亦无断时。当知是菩萨实如佛。何以故?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以如相故。
  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具足一切法如已,于一切法如得自在。于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家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家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上,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叨种智已,转法轮,转法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人无余涅槃。如是,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须菩提问:“世尊!初发意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几所辐德?”
  佛告须菩提:“……若三干大干世界中家生,皆住干慧地,其福不如初发意菩萨百倍、干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昕不能及。”
  是初发意菩萨应念一切种智,所诸一切种智者无所有:妩念、无生、无示、然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一切种智无法缘,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是名一叨种智缘、培上、行、相。
  一切种智无法,色(受、想、行、识)亦无法,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盖一切种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名无法。色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如是。
  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白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当知一切无自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当知一切无自性。
  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自性,亦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知世界象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是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修学佛道,行尸罗波罗蜜修学佛道,行羼提波罗蜜修学佛道,行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行一切种智修学佛道,亦知佛道无性。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凹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是为修学佛道。
  能具足是佛道因缘已,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永断,以不生故。是时,以佛眼观三干大干世界,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如是,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 ·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街不知,何况有法!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非佛作,非声闻、辟支佛作,亦非余人作,一切法无作者故。
  诸法、诸法性离,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谛·。然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复次,家生于五受众中,有著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家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论曰。无所得即是得,是般若甚、深,须菩提以树为譬喻,叶、华、果实、,从薄转厚(言菩萨渐修而得成就)如树叶荫,熟时凉乐,家生因菩萨道树荫卜得离三恶道熟苦。何以故?遮恶故。如华色好香净柔软,象生因菩萨以布施、持戒教化故,受人天中福乐。如树果色香味力,众生因菩萨故,得须陀洹等诸圣道果。因云菩萨如佛无异。
  诸法如故,说名如来,以如故,说色乃至无为性,是诸法如,皆一无异。菩萨学是如,必当得萨婆若,是故言如佛无异。不以我心贪贵菩萨故,说言如佛,以得如故言如佛、是如在佛,亦在菩萨,以一相故,是名菩萨为如佛。离如,更无有法不入如者。
  因如同故,名菩萨如佛。畜生亦有如,因缘未发故,不能利益家生,不能行如至萨婆若故。如是,菩萨应学是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是如般若故,则能具足一切法如,具足名得诸法宝相,能以种种门令象生得解。以得具足故,于一切法如得自在,得是诸法如自在已,能善知象生根故,能知众生诸根具足。
  诸根者,信等五善根,三乘人各各有,能分别是人有,是人无,是人得力,是人不得力,具足者,信等善根具足,如是人能出世间。信根得力,则决定能受持不疑,精进力故,虽末见法,一心求道,不惜身命,不休不息,念力故,常忆师教,善法来听入,恶法来不听入,如守门人。定力故,摄心一处不动,以助智慧,智慧力故,能如实视诸法柑。
  得根有二种:一者;、在大心人身中,则戍菩萨根。二者、在小心人身中,则成小乘根。得是具足根,则可度。或有菩萨见人虽得信等五根而不可度,由先世恶业罪重故,是故言知一切象生业因缘。
  欲知无数钮业因缘,要得宿命通,既知已,为家生说过去罪业因缘。家生以是过去罪,故不畏,是故求愿智,欲知三世事,既知已,为众生说未来世罪业因缘,当堕地狱,象生闻已,则怀恐怖,恐怖已,心伏易度。
  家生若欲知未来世福报因缘,为说已则欢喜可度。是故说知业因缘已,愿智具足。愿智具足故,得三世慧净,通达无碍,知过去善恶业,又知未来善恶果报,知现在家生诸根利钝,然后说法教化,多所利益不虚。 ; 大利益家生故,能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故,转法轮,转法轮已,以三乘安立家生,入无余涅槃o·如是利益,皆从学如中来,是故佛说菩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甚深般若无忆想,非初学所得,初发心菩萨应念一切种智,t切种智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婆若,佛法、佛道,皆是一切种智异名,初发慧菩萨,因未得深智慧,既舍世间五欲乐,佛教系心念萨婆若,应作是念:虽舍小杂乐,当得清净大乐舍颠倒虚诳乐,得实乐。舍系缚乐,得解脱乐、舍独善乐,得是一切家生乐善。得如是等利益故,佛教初发意者,常念萨婆若。
  一切种智无所有,无所有名非法,无生无灭。诸法如实缘亦无所有,念为增上,寂灭如行,无相为相。皆是毕竟空,然诸法各各有力·佛智慧是毕竟空,如、法性、实际、无相、所谓寂灭相。佛得一切种智,不复思惟,无复难易远近,所念皆得故二吕念为增上。
  但一切种智无法,色等法亦无法,盖法从因缘和合生,即无自性,若法无自性,郎是空无法,以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法无所有性。
  于无所有法性中学,入观亦能集诸功德,教化家生,净佛世界,即是方便力。所谓有无二法,能一时行故,所谓毕竟空,集诸功德。是人行六波罗蜜时,亦修冶佛道。如佛心以毕竟空无所有法,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是菩萨行是道,能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行菩萨道时,具足是法,坐道场,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烦恼及习永尽,更不复生。
  得佛已,以佛眼观一切十方世界中,一切物当不见无,何况有法!毕竟空法能破颠倒,令菩萨戍佛,是事当不可得,何况凡夫颠倒有法!是故,当知一切法无有所有相,是名菩萨方便。空尚不可得,何冲有!故菩萨应行无所有般若波罗蜜。
  菩萨行无所有般若波罗蜜,若布施时,即知布施物空,无所有,受者及菩萨心亦无所有。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知,何况有法!得者,菩萨;得法,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得法是菩萨道,皆知是法无所有,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不以智慧故异,非凡夫作,亦非诸圣人作,一切法无作,无作者故。
  若诸法都是无所有相,谁知是无所有?菩萨为世俗故,为众生说若有、若无,非第一义,若有是实有,无亦应有实:若有不实,无云何应实?然世俗如郎是第一义如,众生不知是如故,以世俗为说若有、若无。
  家生于五受阴中有所著,为是象生离所有,得无所有故,菩萨说无所有,世俗法故分别诸法,欲令家生知是无所有,是故,菩萨为自利利人,应学无所有般若波罗蜜,以饶益家生。
  摘自《内明》第17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