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婆罗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古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婆罗门
  古铎
  在研究佛学或谈到古印度哲学时,“婆罗门”想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它”代表著古印度社会的“优越阶级”,述说著今日印度残留阶级制度的缘起。至于,想要了解所谓“婆罗门思想”的内涵,想要知悉“它”在印度思想史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得由古印度文明的发展追溯起…………
  虽然由于古印度人较重口传记叙,少以文字记载山,以至于古印度文明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未留下详实的资料,但经过近代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已将起源自“五河”的印度文化推演出颇为完整的脉络。
  一般史学家将印度文明的开展分为三期:
  一、五河殖民地时期:西元前一五OO年——西元前一OOO年左右,雅利安人甫由印度西北端入侵印度半岛,首先经营五河流域,故得名。此时亦是吠陀经神话时代,唯一的史料是“梨俱吠陀”:生活方式逐渐从游牧型态转型为农业型态,社会阶级方面,战败的首陀罗族已被视为奴隶族:宗教信仰还停留在自然崇拜。
  二、恒河移住时代:西元前一OOO年——西元前五OO年左右,雅利安人由五河流域西进到恒河流域,故得名。此时夜柔吠陀、沙摩吠陀及阿阖婆吠陀相继完成,建立了以吠陀为中心的婆罗门教文化,属于梵书神学时代。生活方式完全进入农业社会,“种姓制度”业已成熟,宗教信仰以婆罗门教为正统信仰。
  三、南方开拓时代:西元前五OO年以后,雅利安人继续往南方的德千高原发展,到达斯里兰卡,婆罗门教受到佛教等新兴宗教的冲击,属于奥义书哲学时代。
  印度雅利安人在五河地方最初形成的吠陀文化,原本只是单纯的韵文诗,后来由于祭祀仪式复杂,才进而分为四种吠陀:
  l“梨俱吠陀”:又名“赞叹吠陀”,较重哲学思想。
  2、“娑摩吠陀”:娱乐神之赞歌,较重音韵、音乐。
  3、“夜柔吠陀”:供养神之赞歌,较重祭祀仪式。
  4、“阿阖吠陀”:与神祈祷、交涉的赞歌,较重祈祷之咒法。
  有“知识”之义的“吠陀”,是古圣婆罗门承受神的启示所诵出来的圣典;随著祭仪的发展,注释四种吠陀本集的梵书、阿兰若书、奥义书等逐渐出现,“婆罗门”的思想也在此时日趋成熟,兹将其重要的思想特色说明如后:
  一、婆罗门教三纲领:在梵书时代确立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纲领,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主张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梵我合一”……,此时也称为婆罗门教的确立时期。
  二、业感轮回说:印度的轮回思想,兴起抄梵书时代的末期,确立于奥义书时代,圆熟于稍后的教派兴起时期㈩。“为善(恶)者应受善(恶)生,依净二巧)行而净(污)一g的“业力说”则圆熟于奥义书时期,并成为婆罗门教的教义;宣称人的善恶行为将带来不同的果报—若不相信吠陀经典、违反种姓制度、有杀生行为等,死后将转生下等种姓或畜牲、植物;若学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则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而为一。
  三、天堂地狱观:梨俱吠陀时期有天界、空界、地界三界之说,阿阖婆吠陀时代则增加“光界”。梵书时代,地狱的观念逐渐形成,由天秤来作死后的裁判;奥义书时代,已有天道、祖道、恶道的轮回观。
  四、种姓制度:梨俱吠陀末期的“原人歌”认为由原人的头生婆罗门、肩生王族、腿生吠舍、足生首陀罗,开启了四姓制度。世袭的四姓对于职业、社会地位等都有严格的规范—“首陀罗”是无权再生的“一生族”,“吠舍”是平民,“刹帝利”是王族,“婆罗门”则掌管祭祀、专司人神问的沟通。
  婆罗门教和日后佛陀所开演的佛法,有一些基本观念截然不同,比如川:
  一、业论:
  1、传统婆罗门:直到奥义书时期才圆熟的业观,将“业”视为万事万物的法则:除了胎、卵、湿等三生之外,连植物也要受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
  2、佛教:将“业”视为众生之业律,只有胎、卵、湿、化等四生才会依业力而受轮回之苦。
  二、解脱:
  1、传统婆罗门:梵我合一。
  2、佛教:入涅槃。
  三、“四大”说:
  1、传统婆罗门:认为万物皆由梵所生,由梵生空之后,才由空生风,由风生火,由火生水,由水生地;其中的环节是实有的因果关系。
  2、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四大是因缘所生,无一真实之存在,并非先有梵为“因”,而后才有空、风、火、水、地为“果”,而是一切皆缘起、四大本为幻。
  四、种姓制度:
  1、传统婆罗门:依“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三大纲领,婆罗门的“至上”地位一直屹立不摇。
  2、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是平等。
  五、无明:
  l、传统婆罗门:不能认知“梵我”是无明。
  2、佛教:不能觉悟“四谛法”是无明。
  由上述例举可知,虽然佛教和古印度宗教的某些用语看似“神似”,甚至为了让众生了解深奥的法义,世尊经常引用古印度传统的用语,以含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来诠释佛教的教义;但是很明显地,这些“看来无二”的词汇,却有著不同层次的修行境界。由此我们不难窥出,几乎同一时期在印度文明史上大放异彩的婆罗门教、沙门教团和佛教之间,有著相当程度的“互动”关系。
  摘自《十方》第20卷9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