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木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寂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木鱼
  寂也
  “木鱼”在佛教殿堂里,与大磬比邻而居,是举行佛事、课诵时搭档的好伙伴。虽然它的外形看似奇特,声音亦不同于一般法器,不过,认真说来,木鱼可是佛教重要的法器之一喔!
  木鱼,在古代丛林里又称之为“木鱼鼓”、“鱼鼓”或是“鱼板”。最初,它的形状是挺直的长鱼形(又称梆子) ,主要功能是集合大众,例如在《百丈清规v里云:一长鱼即梆。悬斋堂,二时粥饭及晚课,厨房击之。普请出坡,鸣三通。”另外,在《增修教苑清规》卷下也云:“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然而,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木鱼,其形状及作用已随时空因缘有所不同。在明,王析所著的《三才图绘》即言:“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哏皆用之。”而在《禅林象器笺》 (咀器门)也说:“今清国僧称木鱼者,作龙二首一身,鳞背两口相接,衔一枚珠之形,亦空肚团乐。盖与图绘木鱼同,讽唱时专敲之以成节。一木鱼在历经时空的更迭后,其功能已由集合大众演变为今日佛事、课诵中,行者所执持的重要法器之一,而形状亦由“板状”更换为今天所看到的“团乐形”,其变化之大,不由令人发起无常之深思!
  一般而言,大形的木鱼被安置在大殿佛桌上(旁) ,以利僧众于课诵时敲打,而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在敲击木鱼时,应保持力道平稳,由缓入急,渐渐加快,以摄众心。
  至于,为什么要用鱼形呢?据《百丈清规》言:“相传谓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念诵击之,所以警昏情,抑以齐众音也。”又刘斧《摭遗》云:“僧舍木鱼者,鱼昼夜不合目,修行者忘寐修道,鱼可化龙,凡可入圣。”由上述可知,古人是以鱼类常醒不眠之理,取其“精进”之义,用来勉励修行人要在道上用功不懈,也因此,后人更有将原来的鱼首鱼身木鱼改为龙首鱼身的样貌,以表修行人若能在道上精进用功,日后必能转凡成圣、转识成智的意义!
  古人对于木鱼的赋咏甚多,今略举二则与读者共勉——
  “无端击此沟中断,钟鼓相参无杂乱。能闻所闻非二缘,以此及此通回换。凡夫何故作追攀?达士若为成智观?可怜流入萨婆若,醉眼尚尔排鱼贯。” 《佛眼远禅师录,木鱼》
  “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莫怪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赵州捻禅师录·鱼鼓颂》
  参考书目:
  1、《佛光大藏经》(禅林象器笺三)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
  2、《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七册,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发行
  摘自《十方》20卷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