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西方社会礼仪之养成与中国礼仪之有名无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方社会礼仪之养成与中国礼仪之有名无实

察其家庭社会,乃又为一礼乐相应者。家庭间夫妇、儿女,早晚晤别亦皆接吻行礼,相问安好。虽代取一衣、一菜之微,家人侍役间亦时称谢。与友人相见,不论男女生熟,大抵握手为礼;以时致其不同之问安语,别则握手道再会。家中大抵有钢琴等音乐器,童年以上男女,踏琴、唱歌皆习知一二。寻常宴会、茶会,座中男女相间,主妇居首位以陪尊客,时或歌唱、跳舞、奏音乐。富贵之家,食时或由音乐师奏乐。食菜次序及用刀叉等,各有仪则。吐痰、则轻咳藏于巾内,剔牙、亦须一手遮掩,洗手、盥口等必在屏处;男子吸烟必先敬妇女,询其可否;座少则让妇,妇女可安坐不谦:此日常礼乐之节,欧美各国大抵相同。英最拘谨,失仪即为所鄙,而美国较为疏懈。其人每如好动青年,喜诙谐以资笑乐,然亦仍以不失其礼节为度,否则将被人所轻。无意间偶有过错,则须乞恕称谢,方免他人谴责。作事交友,贵心直口快,是非藏否,质言无隐,不乐为吞吐之辞。意其成为此等礼乐之风化,其初盖从教会中来。以在昔诸国人民皆为基督教之教徒,时时参预礼乐相应之教会,久而移化之家庭社会,遂浸成习俗。如七日之一休息,每年耶稣之生日节、复活节等,各国人民无不一致照行,虽不信耶教者,亦认为俗尚如是,无所违异。盖其初虽出于教会,今已与教会无关而成为社会风俗矣。中国号称礼乐之邦,甚实儒家礼乐仅行于孔庙及朝廷,朝廷仅少数大京官参预,孔庙唯秀才以上入学者能参预,且预行者亦祇极少之时间,平时起居皆与之了无关系。至于民间则各随其习尚之所在,以行其婚丧、庆吊、祭祖、敬神,除僧众之大丛林外,鲜有礼乐可观者。故中国有礼乐之名,无礼乐之实也。

——《太虚大师全书》第二十四册,《国俗观》,253-254页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