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日僧教育之展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德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日僧教育之展望
  德融
  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无数的祖师大德发扬光大,而开创出中国大乘佛法辉煌的时期。伹自从唐武宗灭佛后,政局一直动荡不安,许多宗派几乎已成历史名词,祗剩禅宗一支独秀。然而明清以来,社会动乱,内忧外患更使得佛教一蹶不振,虽有寺院及僧尼之形象,可是一般社会大众视佛教为迷信,更别说教化与弘法了。民国初年虽亦有数位高僧大德,积极鼓吹僧教育的重要,并且也著手办了几所的佛学院,然而客观环境的下良,再加上因缘不具足,具体的成果亦不大。
  今天在台湾,一方面由于社会富饶,思想自由和政治安定,另一方面由于大陆来台之法师的提倡,故前后亦有三十数所左右的佛学院出现,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培育,确实也出了一些弘法人才。然而毕竟仍是僧多粥少,台湾的寺庙数以百千,区区的几位人才,如何能满足广大市场的需要呢?而且在此知识爆发的时代,人们渴望精神领域的升华,岂是少数几个弘法人才,就能应付得了的。故今天我们下禁要问:数十万的出家人,都在做什么?正值迫切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们都到那儿去了?还是根本就摆不上台面,无法面对群众的需求,住持僧团、软化众生呢?由此暴露出台湾佛教四十多年来在僧教育方面的缺失。虽然教出了不少的出家众,但是大部分其实仍无法投入常住及社会中,为住持佛法及化导众生而发挥力量。
  此时此刻正是我们来检讨僧伽教育的诸多缺失,为谋求改善,提出更落实、更普遍化、更有制度性、能真正的为佛教界培育人才之方(法的时候了。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数点的建议,以渐次的方式,考量整个教育的流程:
  一、如何发掘人力。
  目前台湾的佛学院,都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严重的不足,要不然就是行政人员的短缺,更进一步说,根本就没有人要出家,每一个道场都大叹后继无人,真令人掩面叹息。为何佛教会面临如此的地步?其问题征结所在,即是僧伽教育的不彰,以致形象不佳,无法吸收大量的人才来培育,没有血轮,自然就无法提高素质,相对的就越没有人要来出家,如此恶性循环,每下愈况,实令有心之上担忧不已。那么如何发掘人才呢?教育是往下扎根、往上结果,年轻是未来发展的本钱,因此第(一)点,即针对儿童及青少年做培植。藉由举办夏令营及自强活动等,从中灌输佛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慈悲放生、布施救济、高僧行仪等,使他们从中了解佛教高尚的行为,升起向往的心,为未来的一出离心”种下善根。第(二)点、针对高中以及大专以上知识青年。这是社会未来的中坚骨干,将来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的走向,皆会由他们来操作,自然而然佛教的命运,亦决定于这批人的动向。因此,青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知识份子。所以不但要扩大对大专青年的弘法,更要积极的参与青年的活动,和他们打成一片,取得他们的认同,并且积极的宣扬法义,使其了解佛法确实能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问题,决非一般人所谓的“迷信”。由此产生兴趣,进而参与佛教的活动,再由思惟教理中升起菩提心,为弘法利生而走向出世道。第(三)点:组织社会人士。藉由社会上一群好乐佛法的人士(包括青年男女、老少、受教育及未受教育等),将他们依专长、学识、年纪组织成各种不同的组别,分门别类登记成册,遇到任何的活动,皆可由此资料寻找到需要的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亦可将这些人施以不同的补习教育,成为佛教坚强的金刚护法,以维护正法的弘扬。
  二、教育的目标。
  可分为长程和短程两方面,就短程的来说,僧教育是要使他更像一个出家人。在外表上,由严守戒律,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举手、一投足,就能够使众生见了心里欢喜,更进而生出向往的心,达到度化众生的目的。另外使他能承担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论讲经、说法、梵咀法器、以及一切佛事法会、常住事务性的工作,无事不办,这才能真正的住持道场。另外在密行上,能深入佛法的知见,广研教理,依戒定慧三学,断烦恼,了生死,这才是出家最重要的目的。如果自己不能自了,如何度化他人呢?因此教育就是使其有自我解脱的能力。再来,就长程的目标说,不但要自利,更要利他,菩萨的行为即是发菩提心,“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以众生苦为己苦,以众生病为己病,广发大悲心,不但要利益一切众生,更要度尽一切众生,“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此的大愿,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为了要成就此愿,不但自己要具备成佛的资粮,亦要发长远心,广修一切善法,教导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愿有情、无情的众生皆共成佛道,才是最终的目标。
  三、学制及课程的编排。
  原则上每一位要出家的人,得
  经过佛学院的修学后,才可下常住,以确保佛门素质下致低落。可分为在家众及出家众二个学部,其学制及课程内容如附表一至三。本学制的设计,采循序渐进,一贯的理念,解行并重的教学方式,四分之一的时间为学科教育,其余四分之三包括:每日佛(门五堂功课、共修、出坡、自修等,并规定全部住校,统一管理,落实教育,确保品质的一贯。修学年限虽然只有十年(出家)及三年(在家)之别,然而每年举办讲习会,以提供在职人员的进修机会,并且由专修部的人员,依师徒制给予就业的人一种依靠,有所依循,(不致茫然无所措,而走偏了路。学制上固然有年限的制定,然而修学佛法是无止境的,学校的课程结束了,投入常住工作,才真正是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时候,不但能够继续增上,而且看清自己的习气,进而除烦恼,方能证菩提。
  专修部,顾名思义乃是一门深入的教学方式,囊括大乘的六大宗派,讲求的是实修实证,不达目的绝不终止,故没有修学的年限。然而专修部的人,不但自己要有专求修证的工夫,而且支援其他各级别,做为他们的亲教师,提供经验及修学的指导,为佛学院教学的领导中心。
  职前训练,这一部门横跨各级别,为各级别准备下常住的人做训练工作。所以不论那一级别,若有人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就施以半年至一年的职前训练,使其了解丛林三十六单执事的工作,以及寺务行政的作业,更进而熟悉法会的流程及策划,使其下常住,不致茫然不知所措。
  在家众的部门,与世俗的学校一样,采初、中、高三部,依常态分班,每班约20人左右,上课时间每星期三个晚上,每次二小时,课程以佛教的基本观念为主,课本另外编排,采大宇本。另外还有法会实习,实际参与筹备工作,达到解行相应,福慧双修的目的。毕业后,编入校友组织,完成人力资料库的设置,建立完整体系,以发挥整体的力量,进而影向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更甚而整个世界,达到人间净土的目标。
  四、人才的分配。
  目前佛教界最欠缺的不是没有人才的问题,因为每一个道场虽然没有人才,可是业务仍然是蓬勃发展,庙宇愈盖愈大,活动也越来越大,号称数万人众,这种现象下免令人怀疑,这像是末法吗?这像是衰败的现象吗?然而教内人士却都忧心重重,毕竟这都是一种假象,虚幻下实的表面工作。相似佛法充斥整个社会,附佛外道横行,令众生无法分辨佛、魔,修福修慧两极化,学术研究凌驾于实证之上,以声名来表示身份,以庙宇的大小来决定地位,(这种种的现象,部是所谓“佛教的知名人士”似嫌武断、有失厚道所造成的)。因此今日所谓的“人才”并不代表佛法会复兴,唯有舍弃表面的浮华,从根本做起,这样子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发挥住持与弘化的作用。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强而有力的;僧团,出家众依佛制的止持、作持及羯磨法,过著团体的生活,以僧团的力量,导正偏邪的假佛法,使趋正轨。这个大的僧团,里面几乎包括所有的人才,如寺务行政人员,执事、修行僧、教授阿阇黎、弘法僧等,也唯有这么多的人,才能使僧团产生有效的作用,在民主制度的运作下,(渐趋影响整个教团,使正法永久的住持。故人才应该是集中于僧团做统筹的运用,进而全省都有僧团的设立,这才是培养人才的目的。
  今天台湾的佛学院固然不少,然而大多偏重于弘法人才或学术研究的培养,忽略了实修实证的重要。当然啦!我们不能否定弘法的重要,但是没有实修实证为基础,所接引进来的人,难保不会变成浮华不实,满嘴的经论,可是骨子里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样子一直推展人间弘法的活动,是否该喊暂停?等待内部健全后,再向外发展呢?今天佛教界,讲求实修实证的人都躲到山里去了,而留下一些大菩萨为度众生而“奋斗不懈”,往往是过度“积极”的巩固自己的山头势力,以建立自己的名声为荣:花信施的钱,美其名为弘法而建立大道场,摆场面,难道这不是“度众于眼前,灭佛于未来”吗?
  我们都该觉醒了,不要沉迷于幻化的名闻利养上,真实的拿出大悲心来“不愿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嗷嗷待哺的众生,承续佛陀的遗训,为教、自他而努力,纵使汗流尽了,血流干了,也要住持佛陀的法身慧命。我们要呼吁所有的佛弟子们,为迎接新廿一世纪的来临,如果我们自己不巩固内部,环境自然会把我们消灭,为了延续正法的寿命,请让我们从佛制的戒律著手吧!
  摘自《僧伽》创刊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